图书介绍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付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54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伤寒杂病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辨脏腑经络先后受病脉证1
一、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体观1
二、脏腑发病与致病因素3
三、望面色及形态主病6
四、闻声诊病8
五、望形诊病9
六、三焦辨证9
七、脉诊与面诊之间的辨证关系10
八、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11
九、脉浮主证的辨证意义12
十、阳厥证机13
十一、卒厥在脏在腑的预后13
十二、脉脱在脏在腑以别预后及火毒热证的转归14
十三、经络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的基本法则14
十四、表里兼证先治里大法17
十五、新病旧病先后治疗大法17
十六、脏腑病证的基本治疗法则18
十七、脏腑病证的治疗大法19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20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21
一、太阳病基本脉证21
二、辨阴证阳证之大法22
三、辨表证里证之大法及辨疑似证23
四、辨寒热真假之大法24
五、辨虚证实证之大法24
六、病传之大法25
七、病愈日期之大法26
八、治则之大法28
九、如何应用辨证论治30
十、病愈之机制32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34
一、太阳营卫肌表证34
二、太阳营卫经筋证52
三、太阳营卫风水证57
四、太阳营卫风湿证61
第三节 太阳病兼证66
一、太阳病证兼心证66
二、太阳病证兼肾、膀胱证73
三、太阳病证兼肺、大肠证82
四、太阳病证兼脾胃证98
五、太阳病证兼肝胆证124
六、太阳病证兼胸膈证142
七、太阳病证兼阳气虚证147
八、太阳病证兼阴血津证148
九、太阳病证兼阴阳两虚证155
十、太阳病证兼痰饮证160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167
一、悬饮证类太阳病证的证治167
二、痰阻胸膈证类太阳病的证治168
三、阳虚肌痹证类太阳病证的证治169
四、阳虚骨痹证类太阳病的证治170
五、太阳经伤证类太阳病证171
六、转筋证类似太阳病证172
七、疮家类太阳病证173
八、疮痈证类似太阳病证173
九、阳明热极痉证类太阳病证174
十、中暍证类太阳病证174
第3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77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178
一、阳明病证机的基本理论178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178
三、阳明病恶寒180
四、阳明病主证主脉181
五、阳明病自愈181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182
一、阳明热证183
二、阳明寒证212
第三节 阳明病兼证225
一、阳明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225
二、阳明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234
三、阳明病证与少阴病证相兼236
四、阳明热结证与瘀热善饥证相兼的证治238
第四节 阳明病类似证238
一、脾约证类阳明热结证的证治238
二、太阴脾湿热发黄证类阳明湿热发黄证239
第4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41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241
一、少阳病证241
二、少阳病传变242
三、少阳病自愈证243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244
一、少阳热证及类似吐下证244
二、少阳热证及类似可汗证245
三、少阳病证治246
第三节 少阳病兼证246
一、少阳病兼证治则246
二、少阳太阳阳明兼证247
三、少阳病证与阳明胃热证相兼的证治247
第四节 少阳病类似证248
一、疟病主脉及其主证特征248
二、疟母证的证治249
三、疟病热证251
四、阳郁牡疟证的证治252
第5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54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255
一、太阴脾病证255
二、太阴肺病证259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263
一、太阴脾本证263
二、太阴肺病证271
第三节 太阴病兼证284
一、太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284
二、太阴脾气滞络瘀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284
第四节 太阴病类似证286
一、肾阳虚寒结证类太阴脾证286
二、肝血虚寒疝证类太阴脾寒疝证的证治286
三、膈间饮停呕吐证类太阴病的证治287
四、脏腑阳虚呕利证类阳明呕利证288
第6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89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289
一、少阴病证289
二、少阴病自愈证290
三、少阴病兼证治则291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292
一、少阴病寒证292
二、少阴寒证的证治293
三、少阴热证303
四、少阴胸痹证305
五、少阴动血证311
六、少阴惊悸证312
第三节 少阴病兼证313
一、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313
二、少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314
三、少阴病证与膀胱病证相兼315
四、少阴病证与咽痛证相兼315
第四节 少阴病类似证317
一、痰阻胸膈证类少阴病证及其证治317
二、厥阴肝寒吐利证类少阴病证的证治318
三、肝气郁滞证类少阴病证的证治318
第7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20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320
一、厥阴肝热证320
二、厥阴病自愈证321
三、厥阴手足厥冷证的机制323
四、厥阴病正邪相争324
五、厥阴病治则326
六、厥阴病治禁326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327
一、厥阴肝病327
二、厥阴心包证333
三、厥阴阳郁证的证治334
四、厥阴病预后335
第三节 厥阴病兼证338
一、厥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338
二、厥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339
三、厥阴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的证治342
四、厥阴病证与太阴病证相兼的证治343
五、厥阴病证与少阴病证相兼的证治344
第四节 厥阴病类似证344
一、厥冷证类厥阴病344
二、吐利证类厥阴病348
三、哕证类厥阴病350
第8章 辨百合狐?阴阳毒疮痈脉证并治352
第一节 百合病证治352
一、心肺阴虚内热证352
二、心肺阴虚内热证的治法354
三、心肺阴虚证以肺热为主的证治355
四、心肺虚热气逆夹湿证的证治355
五、心肺阴血虚证的证治356
六、心肺阴虚证以心热为主的证治357
七、心肺阴虚内热证的证治357
八、心肺阴虚证以热为主的证治358
九、心肺阴虚夹湿证的证治358
第二节 狐惑病证治359
一、湿热疫毒证的证治359
二、湿热下注证的证治360
三、湿毒下注证的证治360
四、湿热毒血证的证治361
第三节 阴阳毒证治362
一、毒热阳郁证的证治362
二、热毒血证的证治363
第四节 疮痈证治363
一、疮痈证363
二、痈脓证的审证要点364
三、肠痈寒湿证的证治364
四、肠痈瘀热证的证治365
五、伤科证及亡血证与鉴别366
六、伤科、疡科、妇科血瘀气郁证的证治366
七、火毒热证的转归367
八、心火毒热证的证治367
九、胃热痈证的证治368
十、胃寒痈证的证治368
第9章 辨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369
第一节 中风证治369
一、中风及痹证与鉴别369
二、邪中经络脏腑及病理370
三、心脾不足、痰风内生证的证治371
四、风中肌肤营卫气血及心气不足证372
五、肝热动风证的证治372
六、心虚热发狂证的证治373
七、肾虚头痛证治374
第二节 历节证治375
一、寒湿历节证机375
二、湿热历节证机375
三、阴血虚历节证机376
四、阳虚痰湿历节证376
五、肝肾两伤历节证376
六、历节证治377
七、湿毒脚气冲心证的证治379
八、肾阴阳俱虚脚气证的证治379
第三节 血痹证治380
一、血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基本脉证380
二、气血营卫虚痹证的证治381
第四节 虚劳证治382
一、虚劳证基本特征382
二、虚劳证治386
第10章 辨痰饮水气病消渴淋病脉证并治393
第一节 痰饮证治394
一、痰饮病证394
二、痰饮证的基本治法395
三、五脏水饮证396
四、留饮基本脉证397
五、饮证与饮水的关系399
六、饮证脉象399
七、肺饮证400
八、肺支饮证401
九、痰饮证的证治401
第二节 水气证治409
一、水气证及其鉴别409
二、水气证主证411
三、脾胃水气证412
四、水气证证机413
五、水气主脉及预后415
六、脾肾水气证415
七、五脏水气证416
八、水气病的治疗原则418
九、水气证机与肾脾胃的关系419
十、妇人水病血病的辨证要点420
十一、水气病证候特点、辨治失误、病理特征及治疗大法420
十二、水气证的证治423
第三节 黄汗证的证治427
一、湿热黄汗证的证治427
二、寒湿黄汗证的证治428
第四节 辨类似证430
第五节 消渴淋病证治432
一、消渴证432
二、淋病证434
第11章 辨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437
一、出血证的基本特征437
二、出血证的证治440
三、瘀血证441
第12章 辨奔豚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443
第一节 奔豚证的证治443
一、奔豚证及相关病证443
二、奔豚证的证治444
第二节 转筋狐疝证的证治445
一、转筋证的证治445
二、肝寒狐疝证的证治446
第三节 蚘虫证的证治447
一、虫证447
二、虫证的证治447
三、蛔厥证的证治448
第13章 辨五脏风寒积聚黄疸病脉证并治449
第一节 五脏风寒聚积449
一、五脏病证449
二、三焦病证457
三、积聚病证459
第二节 黄疸证460
一、黄疸证纲要460
二、黄疸证的证治466
第14章 辨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473
第一节 妊娠病证治473
一、妊娠恶阻证的证治473
二、妇人胞宫癥积证的证治474
三、妊娠宫寒证的证治476
四、冲任血虚证的证治476
五、妊娠肝脾气血虚证的证治477
六、妊娠脾胃虚寒饮逆证的证治478
七、妊娠膀胱血虚湿热证的证治478
八、膀胱阳郁水气证的证治479
九、妊娠血虚热证的证治479
十、妊娠脾胃寒湿证的证治480
十一、妊娠伤胎证的证治480
第二节 产后病证治481
一、妇人产后津血虚三大病481
二、产后郁冒证的证治482
三、妇人产后阳明热结重证的证治484
四、产后血虚寒证的证治484
五、气血郁滞腹痛证的证治485
六、产后气血郁滞腹痛证及胞中瘀血内阻腹痛证的证治485
七、产后宿食瘀血兼证的证治486
八、产后风寒证的证治487
九、太阳中风证与阳虚夹热证相兼的证治488
十、妇人产后脾胃虚热烦逆证的证治489
十一、产后气血虚下利热证的证治489
第三节 妇人杂病证治490
一、热入血室适经水断证的证治490
二、热入血室暮谵证的治禁490
三、热入血室如结胸证的证治490
四、阳明血热证的证治490
五、痰阻气郁证的证治490
六、气血虚脏躁证的证治491
七、寒饮郁肺证与胃脘热痞重证相兼的证治492
八、妇人杂病错综复杂证机492
九、胞宫虚瘀寒证的证治495
十、妇人阳郁血瘀证的证治497
十一、妇人半产瘀血漏下证的证治498
十二、妇人阳虚血少漏下证的证治498
十三、胞中水血证的证治499
十四、妇人胞中瘀血证的证治499
十五、胞中瘀湿证的证治500
十六、妇人气血郁瘀证的证治500
十七、妇人肝脾气血虚证的证治501
十八、妇人气血虚腹痛证的证治501
十九、肾阴阳俱虚转胞证的证治501
二十、妇人寒湿瘙痒证的证治502
二十一、妇人阴中湿热疮证的证治503
二十二、妇人肠胃燥热阴吹证的证治503
二十三、小儿疳热生虫证的证治504
第15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505
一、霍乱证505
二、霍乱证与太阳病证相兼505
三、霍乱证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的鉴别506
四、阳虚液竭霍乱证的证治508
五、湿热霍乱轻证及寒湿霍乱证的证治508
六、营卫不和证的证治509
七、阳虚阴寒霍乱证的证治510
八、阳虚阴寒假热霍乱证的证治510
九、阳虚格阳阴损霍乱证的证治510
十、霍乱证病瘥注意饮食调护511
第16章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脉证并治512
一、肾中浊邪阴阳易证的证治512
二、热扰气滞证的证治513
三、病者新瘥复感外邪证的证治513
四、膀胱湿热水气证的证治514
五、胸阳虚证的证治515
六、胃热津伤气逆证的证治515
七、疾病瘥后必须重视饮食调节516
附录A方剂索引517
附录B原文索引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