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部审计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部审计思想
  • (美)贝利(Andrew D. Bailey,Jr),(美)格拉姆林(Audrey A. Gramling),(美)拉姆蒂(Sridhar Ramamoorti)著;王光远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16980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内部审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部审计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和展望1

一、背景1

二、内部审计:一种历史观点2

三、当代内部审计实务:环境变化,新角色、新责任和新定义8

四、内部审计职业展望12

五、结语14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15

第二章 内部审计和组织治理21

一、导言21

二、什么是组织治理22

(一)组织治理概念的界定22

(二)组织治理的相关主体24

(三)风险和控制的监控28

(四)目标和受托责任30

三、更优治理的需求31

(一)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31

(二)要求改善治理的团体32

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39

(一)董事会39

(二)审计委员会41

(三)另一种治理结构:双层治理结构44

五、内部审计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45

(一)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45

(二)影响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的文化与行业因素47

六、内部审计和组织治理关系的研究48

七、结语49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50

第三章 内部审计:组织治理的必备要素59

一、导言59

二、概念框架的核心59

(一)了解组织及其目的61

(二)管理和组织理论与实务的发展61

(三)创造价值和风险管理的过程导向观62

三、组织治理64

(一)内部利益相关者64

(二)外部利益相关者65

四、内部审计在促进有效治理中的作用67

(一)在审计章程中规范内部审计的职责67

(二)定位内部审计68

(三)内部审计活动:确认和咨询服务69

(四)与独立公共会计师的关系70

(五)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70

(六)内部审计的系统化过程71

五、结语72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73

第四章 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79

一、导言79

二、价值增值80

三、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的连续统一体86

四、确认服务90

五、咨询服务91

六、确认服务的相关问题92

(一)确认服务的等级93

(二)证据与确认类型和确认的关系93

(三)向组织外部提供确认服务94

(四)确认服务在舞弊调查中的性质95

七、咨询服务的相关问题97

(一)混合项目98

(二)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的平衡98

(三)突破限制99

(四)咨询服务的风险和收益100

八、结语101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102

第五章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107

一、导言107

二、会计、内部审计人员和风险108

(一)企业风险的类型110

(二)企业风险的例示:健力士公司112

三、企业风险管理115

(一)环境117

(二)事件识别117

(三)风险评估117

(四)风险反应118

(五)控制活动118

(六)信息与沟通118

(七)监控119

四、内部审计部门对ERM业绩的监控119

(一)环境——目标、战略与风险119

(二)风险事件识别121

(三)风险评估123

(四)风险反应(风险/收益的权衡)127

(五)控制活动128

(六)信息与沟通130

(七)风险监控131

五、结语135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136

第六章 内部审计管理141

一、导言141

二、计划142

(一)组织层面的内部审计计划142

(二)单个项目的内部审计计划144

三、组织146

(一)内部审计部门的结构146

(二)审计小组148

(三)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管理培训基地150

四、审计人员配备152

(一)招聘153

(二)培训155

(三)任务结构分析157

(四)必备技能159

(五)内部审计部门的知识资源管理165

(六)转包及其他灵活的人员安排方式166

(七)业绩衡量168

(八)薪酬169

(九)人员保留170

五、领导171

(一)领导能力171

(二)沟通173

六、控制174

(一)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总体进行评价和控制174

七、结语175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176

第七章 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研究机会的框架189

一、导言189

二、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职业需求190

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定义192

四、独立性、客观性和内部审计职业193

五、与独立性和客观性有关的内部审计准则197

六、管理客观性威胁因素的框架199

七、识别和管理威胁客观性的因素205

(一)单个威胁因素206

(二)威胁因素的组合207

(三)部门层次的威胁208

(四)缓解因素208

(五)有关客观性的管理工具209

(六)未解决的威胁211

八、结语213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214

第八章 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219

一、导言219

二、内外部审计的近期变革220

三、三维模型223

(一)业务类型223

(二)合作内审程度224

(三)组织特征224

四、项目实施框架227

(一)项目计划的制定227

(二)项目计划的实施230

(三)项目结果的沟通234

五、结语237

附录:本章研究问题238

第九章 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全面影响247

一、导言247

二、内部审计职业和信息技术的历史视角250

(一)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250

(二)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252

(三)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253

三、公司治理255

(一)作为驱动者的IT256

(二)作为协进者的IT257

四、确认和咨询服务259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与技术260

(二)确认服务261

(三)咨询服务263

五、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264

(一)IT和企业风险265

(二)IT和ERM框架266

六、内部审计管理270

七、道德、保密和安全276

(一)保密277

(二)安全278

(三)DOS攻击279

(四)道德黑客防护280

(五)计算机取证281

八、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282

(一)决策辅助283

(二)知识管理284

九、结语285

附录Ⅰ:图表287

附录Ⅱ:部分信息技术词汇表295

附录Ⅲ:本章研究问题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