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研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研究技术
  • 陈声明,张立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80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生物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研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绪论1

第一篇 基础方法7

第一章 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7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7

第二节 相差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2

第三节 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5

第四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7

第五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30

第六节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38

第七节 超高压电子显微镜40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及其观察41

第一节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简单染色41

第二节 细菌的运动观察及其鞭毛染色42

第三节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45

第四节 细菌的芽孢染色47

第五节 细菌的荚膜染色48

第六节 霉菌和假丝酵母的载片培养与观察50

第七节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培养与观察52

第八节 放线菌的插片、搭片培养及观察54

第九节 放线菌的玻璃纸覆盖法和印片染色法56

第十节 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58

第十一节 几大类微生物菌落的识别与观察61

第三章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计数65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65

第二节 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67

第三节 微生物平板稀释法计数71

第四节 最大近似值法计数(MPN)(稀释培养计数)73

第五节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75

第四章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消毒77

第一节 培养基的制备77

第二节 干热灭菌法80

第三节 常压蒸汽灭菌法82

第四节 加压蒸汽灭菌法83

第五节 过滤除菌法85

第六节 紫外线灭菌88

第七节 化学药剂消毒灭菌89

第五章 无菌操作与接种技术93

第一节 无菌操作技术(讲解和示范)93

第二节 微生物接种技术96

第六章 微生物育种和菌种保藏101

第一节 紫外线诱变育种101

第二节 化学诱变育种103

第三节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105

第四节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方法113

第五节 微生物菌种的冷冻干燥保藏法118

第六节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121

第七章 杀虫微生物及其制剂127

第一节 从感病死亡昆虫体分离杀虫苏云金杆菌127

第二篇 生物防治微生物及制品127

第二节 从感病死亡昆虫体分离杀虫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乳状菌)128

第三节 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苏云金杆菌130

第四节 苏云金杆菌芽孢和伴胞晶体的区别(染色)131

第五节 苏云金杆菌感染菜青虫132

第六节 乳糖-丙酮沉淀法制备苏云金杆菌粉剂135

第七节 白僵菌的分离与鉴定136

第八节 白僵菌生产菌株的虫体复壮138

第九节 用液体-固体培养法制备白僵菌粉139

第十节 核多角体病毒的分离及提纯141

第十一节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制剂的制备144

第十二节 昆虫病毒多角体的染色观察145

第八章 杀菌微生物及其制剂148

第一节 生防菌的主要微生物种类148

第二节 生防菌生产工艺149

第三节 生防菌制剂及应用150

第九章 除草微生物及其制剂154

第一节 除草剂的微生物种类154

第二节 除草剂制剂及其应用155

第三篇 食品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161

第十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及测定161

第一节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161

第二节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163

第三节 番茄制品中的霉菌直接镜检计数166

第四节 食品中耐热性细菌的检验及计数167

第五节 商业性灭菌试验169

第六节 微生物热力致死时间的测定173

第十一章 发酵微生物及其制品的鉴定、测定175

第一节 糖化曲中糖化酶的测定175

第二节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178

第三节 红曲的制备及红方腐乳的生产179

第四节 泡菜制作及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182

第五节 酸奶的酿造及乳酸的快速测定(酶法)184

第六节 食醋的酿造及醋醪中醋酸菌的分离187

第七节 食品中乙醇的快速测定(酶法)189

第八节 噬菌体的培养及噬菌斑的观察191

第十二章 食用菌的制种方法和栽培技术193

第一节 子实体形态观察193

第二节 平菇的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备194

第三节 平菇的出菇试验197

第四节 香菇的纯种分离与培养198

第五节 灵芝的纯种分离与培养200

第六节 食用菌的菌种保藏与复壮202

第四篇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及其物质转化209

第十三章 土壤、环境微生物209

第一节 土壤中好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209

第二节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与计数211

第三节 土壤中真菌的分离与计数213

第四节 土壤生物量的测定215

第五节 外生菌根菌的分离及染色观察217

第六节 根瘤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219

第七节 环境微生物的观察220

第一节 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223

第十四章 物质转化223

第二节 果胶物质的微生物分解225

第三节 钾素的微生物分解226

第四节 磷素的微生物分解227

第五节 硫化作用及硫化细菌观察228

第六节 氨化作用229

第七节 硝化与反硝化作用231

第一节 杂交瘤技术237

第十五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237

第五篇 微生物学研究的一些新技术237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进展与应用251

第十六章 PCR技术254

第一节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54

第二节 PCR技术的应用265

第十七章 质粒DNA的提取266

第一节 碱裂解法制备质粒DNA266

第二节 SDS裂解法制备质粒DNA269

第三节 质粒DNA的纯化271

第十八章 DNA的重组技术274

第一节 黏端连接法274

第二节 黏-平端连接法277

第三节 重组质粒的鉴定279

第十九章 DNA序列分析289

第一节 循环测序——银染色测定DNA序列289

第二节 Maxam-Gilbert化学法测定DNA序列295

第三节 DNA序列的自动化测定300

第二十章 核酸探针的制备307

第一节 双链DNA缺口平移标记法308

第二节 随机引物标记法312

第三节 RNA探针标记法314

第四节 沉淀法纯化标记探针317

第五节 柱层析法纯化标记探针318

第六节 探针标记效率的检测321

第二十一章 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324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