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城市 技术推动和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胜武,闫国庆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7985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慧城市 技术推动和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城市的组成要素1
1.1.1城市的特征1
1.1.2城市的构成要素3
1.2城市现代化的特征3
1.3数字城市4
1.3.1数字城市的组成5
1.3.2数字城市的构建8
1.3.3数字城市的应用9
1.4智慧城市10
1.4.1智慧城市的定义10
1.4.2智慧城市构成11
1.5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11
1.5.1城市的和谐发展11
1.5.2智慧城市与社会和谐13
第一篇技术篇19
第2章网络技术19
2.1互联网推动城市信息化19
2.1.1网络产生及其发展19
2.1.2互联网现状分析19
2.1.3互联网促进城市发展21
2.2网络泛化推动城市信息革命23
2.2.1泛在网络理念23
2.2.2国外典型国家泛在网络的发展25
2.2.3我国泛在网络的发展28
2.3物联网络推动城市智能化28
2.3.1物联网络内涵28
2.3.2物联网络引发信息智能化发展29
第3章数据存储与数据挖掘31
3.1数据存储的基本方式31
3.1.1直接附加存储31
3.1.2网络附加存储32
3.1.3存储区域网络32
3.2数据存储的管理维护技术33
3.2.1存储管理的基础工具33
3.2.2数据存储备份技术34
3.2.3重复数据删除技术35
3.3云存储37
3.3.1云存储的特点37
3.3.2云存储的结构模型38
3.3.3云存储的支撑技术39
3.3.4云存储与云计算及网格计算的关系40
3.4数据挖掘技术概述41
3.4.1数据挖掘的涵义与特点41
3.4.2数据挖掘系统与流程42
3.4.3数据挖掘的对象43
3.4.4数据挖掘的方法45
3.4.5数据挖掘中的关键技术46
3.5数据挖掘与智慧城市47
3.5.1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挖掘的任务47
3.5.2数据挖掘在智慧城市的应用47
第4章遥感技术与监测系统49
4.1遥感技术49
4.2遥感技术系统50
4.3遥感信息的接收、传送、处理和分析51
4.3.1遥感基本过程51
4.3.2遥感信息的接收52
4.3.3遥感信息的传送53
4.3.4遥感信息的处理和分析54
4.4对地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55
4.4.1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应用55
4.4.2 1998年长江中下游和哈尔滨特大洪涝灾害的监察56
4.4.3对2001年美国“9.11”突发事件的监察57
4.5城市遥感59
4.5.1遥感信息在城市用地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59
4.5.2遥感信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62
4.5.3城市住房质量的遥感分析63
4.5.4城市交通和仓储研究65
4.5.5城市环境结构与环境质量分析67
4.6遥感应用与技术的发展趋势67
4.6.1遥感应用的发展趋势67
4.6.2遥感:从技术走向科学69
第5章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71
5.1可视化技术71
5.1.1一维信息可视化71
5.1.2二维信息可视化71
5.1.3三维信息可视化72
5.1.4多维信息可视化72
5.1.5可视化技术应用领域72
5.2虚拟现实技术73
5.2.1桌面虚拟现实75
5.2.2沉浸式虚拟现实75
5.2.3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76
5.2.4分布式虚拟现实76
5.2.5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77
5.3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虚拟城市79
第二篇应用篇83
第6章智慧政府83
6.1智慧政府的信息资源整合84
6.1.1智慧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84
6.1.2智慧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模式85
6.1.3智慧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86
6.1.4智慧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案87
6.1.5智慧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框架88
6.2智慧政府的互联互通89
6.2.1门户网站的互联互通89
6.2.2业务流程的互联互通89
6.2.3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90
6.3智慧政府的服务91
6.3.1智慧政府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91
6.3.2智慧政府服务体系的业务模式93
6.4智慧政府的智能决策95
6.4.1智能政府的决策咨询支持体系97
6.4.2智慧政府的决策支持体系100
6.4.3智慧政府的空间辅助决策系统102
6.4.4智慧政府的多部门联席决策系统105
6.5智慧政府与城市竞争力108
6.5.1促进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交流行为的进步108
6.5.2促进城市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109
6.5.3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110
第7章智慧医疗113
7.1智慧医疗概述113
7.2电子健康档案114
7.2.1健康档案概念114
7.2.2健康档案的系统架构114
7.2.3健康档案的作用和特点115
7.2.4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116
7.3医疗整合平台117
7.3.1区域医疗信息网络117
7.3.2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117
7.3.3医疗协同平台117
7.3.4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117
7.4移动医疗117
第8章智慧教育120
8.1智慧教育概述120
8.2网络学习122
8.2.1e-Learning的特点122
8.2.2e-Learning环境下课堂教学发生的显著变化124
8.2.3基于e-Learning的教学授递系统124
8.2.4基于e-Learning的协作学习125
8.2.5e-Learning的局限性126
8.3网格及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26
8.3.1为协同学习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127
8.3.2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127
8.3.3实现个性化服务128
8.3.4虚拟现实128
8.3.5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128
8.3.6IBM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业务体系计划129
第9章智慧交通131
9.1智慧交通概述131
9.1.1智慧交通具备的特点131
9.1.2智慧交通可以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132
9.1.3智慧交通的主要研究内容133
9.2智慧交通中的技术基础134
9.2.1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134
9.2.2通信技术136
9.2.3网络技术137
9.2.4显示技术138
9.3智慧交通中的理论基础140
9.3.1道路通行能力分析140
9.3.2道路交通流理论分析141
9.3.3交通需求预测及分配模型143
9.3.4道路交通仿真分析144
9.4智慧交通的具体体现及案例144
9.4.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144
9.4.2实时交通信息145
9.4.3道路收费145
9.5智慧交通的展望146
9.5.1智慧交通的发展目标146
9.5.2智慧交通的发展方向146
第10章智慧安全149
10.1智慧安全149
10.2智慧安全分类150
10.2.1城市信息管理150
10.2.2监控子系统151
10.2.3预测子系统151
10.2.4城市灾害救助子系统151
10.2.5防灾减灾决策子系统152
10.3智慧安全的关键技术152
10.3.1遥感系统152
10.3.2地理信息系统153
10.3.3全球定位系统154
10.4智慧家居安全系统155
第11章智慧能源157
11.1智慧能源概述157
11.2智慧能源的类型158
11.2.1智慧电力158
11.2.2智慧水源162
11.2.3智慧新能源163
11.3智慧能源网164
第12章智慧企业167
12.1智慧企业167
12.2商务智能168
12.2.1商务智能概念168
12.2.2商务智能的作用169
12.2.3商务智能关键技术170
12.2.4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172
12.3智慧运作173
12.4动态架构174
12.5智能企业门户174
12.5.1智慧企业门户概念174
12.5.2智慧企业门户理论175
12.5.3智慧企业门户体系结构176
12.5.4智慧企业门户主要功能176
第13章智慧社区179
13.1智慧社区概述179
13.1.1社区的概念179
13.1.2智慧社区的概念180
13.2智慧社区系统的组成结构181
13.3智慧社区服务181
13.3.1智慧社区服务建设的原则和目标181
13.3.2智慧社区服务建设的内容182
13.3.3智慧社区服务的资源整合183
13.4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184
13.4.1开发商及技术问题184
13.4.2管理体制不健全184
13.4.3社区居民认识和参与智慧社区问题185
13.4.4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落后185
13.4.5缺乏足够的法制保障和约束186
13.5智慧社区建设改进措施186
第14章智慧公共服务188
14.1智慧公共服务渠道的整合188
14.1.1服务渠道平台的整合188
14.1.2渠道信息分散的整合189
14.1.3呼叫渠道整合189
14.2智慧公众服务的流程优化191
14.2.1政务流程的优化191
14.2.2政府流程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92
14.2.3“一站式”的智慧公共服务流程193
14.3智慧公共服务的信息整合196
14.3.1综合平台的设计原则197
14.3.2综合平台的体系结构197
14.3.3政务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200
14.3.4交互界面201
14.4智慧公共服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201
14.4.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02
14.4.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条件202
14.4.3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203
14.4.4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要点204
14.4.5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204
14.5智慧公共服务体系结构设计208
14.5.1智慧公共服务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原则208
14.5.2智慧公共服务体系结构设计211
第15章智慧物流215
15.1现代物流与智慧物流215
15.1.1现代物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15
15.1.2智慧物流概述217
15.2智慧物流关键技术218
15.2.1物联网相关技术218
15.2.2集成化的物流规划设计仿真技术219
15.2.3物流实时跟踪技术219
15.2.4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220
15.2.5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技术221
15.3智慧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221
15.3.1智慧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概述221
15.3.2智慧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业务模式223
15.3.3智慧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224
15.3.4智慧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功能224
第三篇实践篇231
第16章智慧城市在宁波的探索与实践231
16.1互联互通的宁波城市建设231
16.1.1宁波发展互联互通网络的环境基础231
16.1.2宁波发展互联互通网络的技术基础232
16.1.3宁波发展互联互通网络的信息服务基础233
16.1.4宁波市互联互通的城市网络建设重点工程235
16.2宁波市智慧政府的建设实践239
16.2.1智慧政府发展现状239
16.2.2智慧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实施原则239
16.2.3智慧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240
16.2.4智慧政府建设的重点业务系统243
16.3宁波市智慧城市服务的建设实践245
16.3.1 81890市民求助信息服务平台245
16.3.2市民卡246
16.3.3信息亭247
16.3.4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249
16.3.5社区警务E超市250
16.4智慧城市建设对宁波社会的影响251
16.4.1对宁波民众诉求的影响252
16.4.2对宁波企业需求的影响253
16.4.3政府行政作为的转变254
16.4.4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254
16.4.5对改善宁波社会群体关系的影响255
第17章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政策法规256
17.1宁波市信息化条例256
17.2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260
17.3宁波市电子商务试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64
17.4宁波市行业网站技术孵化平台管理暂行办法266
17.5宁波市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268
17.6宁波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70
17.7关于加快宁波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73
17.8宁波市信息服务业孵化平台管理暂行办法277
参考文献280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