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危险化学品安全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危险化学品安全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127503.jpg)
- 崔克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01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化学品-危险物品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危险化学品安全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世界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1
1.1 危险化学品定义1
目录1
1.2 化学品管理国际化发展问题4
1.2.1 化学品重要地位与主要特性4
1.2.2 化学品国际化管理的历史回顾6
1.2.3 化学品的某些国际化管理活动举例8
1.2.4 世界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11
1.3 中国政府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13
1.4 危险化学品航空运输安全问题15
1.5.1 特殊神秘的危险性18
1.5 危险化学品的特别事故案例18
1.5.2 错误使用引起的事故案例20
1.5.3 无知引起的典型事故21
1.5.4 当作危险物考虑仍会发生的事故21
1.6 世界性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处理问题23
1.6.1 公约的适用范围与定义24
1.6.2 危险废弃物的越境转移问题25
1.6.3 危险废物的处置问题26
1.6.4 建立通知制度问题26
1.6.5 再进口的责任问题27
2.1 中国及联合国的界定与分类法29
第2章 危险化学品分类总论29
2.2 日本消防法的分类法30
2.3 美国防火协会的分类法32
2.4 中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分类34
2.4.1 甲类34
2.4.2 乙类34
2.4.3 丙类35
2.4.4 丁类35
2.4.5 戊类35
2.5 中国按危险特性分类、分组35
2.5.1 第1类 爆炸品35
2.5.2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7
2.5.3 第3类 易燃液体42
2.5.4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43
2.5.5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47
2.5.6 第6类 毒害品与感染性物品49
2.5.7 第7类 放射性物品56
2.5.8 第8类 腐蚀品57
2.6 危险货物国际海运分类60
2.6.1 第1类 爆炸品60
2.6.2 第2类 气体: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61
2.6.4 第4类 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与水接触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62
2.6.3 第3类 易燃液体62
2.6.5 第5类 氧化物质(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3
2.6.6 第6类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64
2.6.7 第7类 放射性物质64
2.6.8 第8类 腐蚀品65
2.6.9 第9类 杂类危险物质和物品65
第3章 危险化学品特性与分析66
3.1 危险的多重性66
3.1.1 物质本身的易燃性、易爆性和氧化性66
3.1.3 物品的盛装和存在状态与条件67
3.1.2 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之外所兼有的毒害性、放射性和腐蚀性67
3.1.4 与灭火剂的抵触程度及相忌物性68
3.2 高压气体危险性分析68
3.2.1 压缩(液化)气体分类68
3.2.2 容器破裂性75
3.2.3 泄漏性与扩散性75
3.2.4 燃烧、爆炸与爆轰性77
3.2.5 自然发火性80
3.3 易燃液体的危险性82
3.3.1 高度易燃性82
3.3.2 蒸气易爆性85
3.3.3 受热膨胀性86
3.3.4 流动危险性87
3.3.5 流动摩擦带电性88
3.3.6 毒害性90
3.3.7 火灾燃烧特性91
3.3.8 液体喷雾危险与喷雾爆炸92
3.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93
3.4.1 易燃固体危险特性93
3.4.2 自燃物品危险特性94
3.4.3 遇湿易燃物品危险特性96
3.5.1 可燃粉尘的燃烧、爆炸危险性97
3.5 可燃粉尘的危险性97
3.5.2 粉尘爆炸的特点98
3.5.3 粉尘爆炸危险性的表示法及等级99
3.6 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爆炸性100
3.6.1 有机过氧化物的主要种类100
3.6.2 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爆炸性102
3.7 氧化性物质危险性103
3.7.1 氧化性物质与氧化剂103
3.7.2 影响氧化剂氧化性的因素107
3.8 爆炸物爆炸危险性110
3.8.1 敏感易爆性110
3.8.2 自燃危险性113
3.8.4 静电危险性114
3.8.3 热分解爆炸危险性114
3.8.5 爆炸物爆炸破坏性115
3.8.6 着火危险性120
3.8.7 毒害性120
3.9 毒害品的毒害性121
3.9.1 毒害的途径121
3.9.2 影响毒害性的因素122
3.10.2 碱性腐蚀性物质123
3.10.3 其他腐蚀性物质123
3.10.1 酸性腐蚀性物质123
3.10 腐蚀性物质危险性123
第4章 物质危险性鉴定技术与测评技术124
4.1 基本概念124
4.2 危险性物质鉴别分类技术125
4.2.1 中国及联合国的界定与分类法125
4.2.2 日本消防法的分类125
4.3 危险性物质鉴定技术127
4.3.1 第1类 爆炸物127
4.3.2 第2类 高压气体133
4.3.4 第4类 可燃固体134
4.3.3 第3类 易燃液体134
4.3.5 第5类 氧化剂与有机过氧化物(class 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peroxides)135
4.3.6 第6类 毒害品与感染性物品[class 6 poisonous(toxic)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136
4.3.7 第8类 腐蚀性物质136
4.4 燃烧爆炸危险性测评技术137
4.4.1 概述137
4.4.2 文献调查137
4.4.3 应用安全化学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化学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和判定140
4.4.4 理论估算预测141
4.4.5 筛选试验143
4.4.6 差示扫描量热(SC-DSC)143
4.4.7 着火性与燃烧性筛选试验148
4.4.8 机械撞击感度试验152
4.4.9 水中爆炸试验157
4.4.10 炸药被惰性介质稀释后的冲击感度159
4.4.11 忌水性、易燃性、自燃性物质试验159
4.4.12 氧化性混合物质危险性试验162
4.4.13 腐蚀性物质鉴别168
4.5 国际试验方法及试验研究机构169
4.5.1 主要试验方法169
4.5.2 德国联邦材料试验所(BAM)171
4.5.3 荷兰TNO的Prins Mauitz研究所172
4.5.6 联合国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174
4.5.4 英国的HSE巴克斯通研究所174
4.5.5 美国矿山局(U S Bureau of Mines)174
4.5.7 OECD-IGUS177
4.5.8 全美防火协会(NFPA)177
4.5.9 美国运输部177
4.5.10 法国的CER CHAR和加拿大的CERL177
4.5.11 瑞士和德国的化学工业公司的物品及生产过程的安全部门178
4.5.12 美国ASTM的E-27委员会179
4.5.13 美国化学工业协会(CMA)180
5.1 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安全183
5.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83
第5章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183
5.1.2 储存毒害性商品分类184
5.1.3 储存腐蚀性商品的分类185
5.1.4 设备或储存方式、设施185
5.1.5 仓库周边防护187
5.1.6 储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87
5.1.7 储存安排及储存限量188
5.1.8 危险化学品的养护189
5.1.9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189
5.1.10 消防措施190
5.2.3 定义191
5.2.2 引用标准191
5.1.11 人员培训191
5.2.1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191
5.2 储存规则要求191
5.2.4 化学危险品储存的基本要求192
5.2.5 储存场所的要求192
5.2.6 储存安排及储存量限制193
5.2.7 化学危险品的养护194
5.2.8 化学危险品出入库管理194
5.2.12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措施195
5.2.11 员培训195
5.2.10 废弃物处理195
5.2.9 消防措施195
5.3 储存易燃易爆品的要求GB 17914—1999196
5.3.1 建筑条件196
5.3.2 库房条件196
5.3.3 安全条件196
5.3.4 环境卫生条件196
5.3.5 温湿度条件197
5.4 储存毒害品的要求GB 17916—1999197
5.5 储存腐蚀性物品的要求GB 17915—1999198
5.4.4 温湿度条件198
5.4.1 库房条件198
5.4.3 环境卫生条件198
5.4.2 安全条件198
5.5.1 库房条件199
5.5.2 货棚、露天货场条件199
5.5.3 安全条件199
5.5.4 环境卫生条件200
5.5.5 温湿度条件200
6.1.2 包装的分类201
6.1.1 危险品包装的作用201
6.1 危险品包装的作用和分类201
第6章 危险品包装安全201
6.2 危险品包装安全的基本要求202
6.2.1 影响危险品包装的因素202
6.2.2 危险品包装的基本安全要求203
6.3 危险品包装的标记与标志208
6.3.1 危险品包装的标记代号208
6.3.2 危险品包装的标志210
6.4 危险品包装的性能试验211
6.4.2 危险品包装的试验项目212
6.4.3 危险品包装的性能试验212
6.4.1 危险品包装试验的基本要求212
第7章 化学品罐区输送灌装安全216
7.1 危险品储存过程事故216
7.1.1 事故原因分析216
7.1.2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17
7.2 化学品输送设备安全218
7.2.1 液体泵218
7.2.2 液体泵房219
7.2.3 液体物料输送管线220
7.3 技术装备安全条件检查方法222
7.2.4 物料罐安全堤222
7.4 罐区装卸安全技术224
7.5 消防器材及特殊化学品处理安全225
7.6 氧化剂与自燃物品仓储安全管理226
7.7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安全储存228
7.7.1 储存条件228
7.7.2 装卸、搬运228
7.7.3 堆码苫垫228
7.7.4 温度、湿度管理229
7.7.5 保管检查229
7.7.6 消防方法229
7.8.1 储存条件230
7.8.2 保管和养护230
7.8 自燃物品的安全储存230
7.8.3 装卸、搬运和加工的安全231
7.8.4 消防方法231
7.9 遇水燃烧物品的安全储存232
7.9.1 储存条件232
7.9.2 操作堆码232
7.9.3 保管和养护233
7.9.4 消防方法233
7.10 酸类(硫酸及硫化物)安全储存233
7.10.1 氧化硫、三氧化硫233
7.10.2 硫酸236
7.10.3 酸类装卸安全239
7.10.4 车辆装卸运输240
7.10.5 泄漏及其处理241
7.10.6 灭火技术与方法242
7.10.7 事故紧急处理242
7.10.8 卸酸操作程序244
7.11 站台装卸安全措施246
7.12 库区引燃火源管理安全措施248
第8章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250
8.1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业的发展250
8.2 当前中国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主要问题251
8.3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252
8.4 危险化学品国际运输立法253
8.5 危险化学品国内运输立法255
8.6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要求256
8.6.1 运输单位资质认定257
8.6.2 现场监督检查258
8.6.3 剧毒化学品运输258
8.6.4 人员培训259
8.7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点260
8.8.1 危险化学品包装类别261
8.8 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包装安全要点261
8.8.2 危险化学品包装安全要求262
8.8.3 危险化学品包装标记和危险性标签263
第9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标签264
9.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内容265
9.1.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65
9.1.2 成分/组成信息265
9.1.3 危险性概述265
9.1.4 急救措施265
9.1.11 毒理学资料266
9.1.10 稳定性和反应性266
9.1.9 理化特性266
9.1.7 操作处置与储存266
9.1.6 泄漏应急处理266
9.1.5 消防措施266
9.1.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266
9.1.15 法规信息267
9.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和使用要求267
9.1.16 其他信息267
9.2.1 编写要求267
9.1.14 运输信息267
9.1.13 废弃处置267
9.1.12 生态学资料267
9.2.2 种类268
9.2.3 使用268
9.2.4 资料的可靠性268
9.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通用格式268
9.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实例271
9.5 化学品安全标签277
9.6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79
9.6.1 包装标志标准适用范围279
9.6.2 编写引用标准279
9.6.3 标志的图形和名称279
9.6.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技术条件283
第10章 危险化学品的毒害、防护及救护问题286
10.1 危险化学品毒害问题综述286
10.2 危险化学品中毒急救措施290
10.2.1 中毒急救要领290
10.2.2 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292
10.2.3 常见危险货物中毒急救措施294
10.2.4 常备中毒急救用药297
10.3 化学品职业危害301
10.3.1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301
10.3.2 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302
第11章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运行安全308
11.1 气体压缩与输送安全308
11.1.1 空气压缩与输送系统308
11.1.2 气体管道的燃烧事故与预防311
11.2 液化气体储运安全技术315
11.2.1 储存液化气体危险性分析316
11.2.2 液化气体储运及装备安全319
11.3 压缩气体气瓶设计及充装325
11.4 高压液化气体气瓶设计与充装326
11.5 低压液化气体气瓶设计与充装327
12.1 化学品混合危险及处理331
第12章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技术331
12.2 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事故335
12.3 扑救易燃液体事故337
12.4 扑救爆炸物品事故338
12.5 扑救遇湿易燃物品事故338
12.6 火灾条件下烟气控制340
12.6.1 烟气的产生340
12.6.2 烟气毒性340
12.6.3 烟气流动341
12.7.1 无卤阻燃剂343
12.7 清洁阻燃材料选用343
12.7.2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344
12.8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344
12.9 电器火灾扑救345
12.9.1 电器、电缆火灾事故345
12.9.2 防止电器、电缆火灾事故的措施345
12.10 石油钻井化学品事故预防348
12.10.1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348
12.10.2 主要事故的预防348
12.11 海上钻井化学品事故预防349
12.11.1 海上石油设施火灾特点349
12.11.3 火灾的应急措施350
12.11.2 海上消防设备配备与功能350
12.11.5 海上求生351
12.11.4 海上设施火灾扑救351
12.11.6 海上急救354
12.12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事故预防355
12.12.1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特点355
12.12.2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主要危险因素356
12.12.3 烟花爆竹生产火灾爆炸危险因素357
13.1 重大危害设施的概念及辨识标准359
13.1.1 重大危害设施的概念359
第13章 重大危害设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359
13.1.2 重大危害设施控制系统的组成361
13.2 重大危害设施宏观监控系统366
13.2.1 宏观监控的设计思想366
13.2.2 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367
13.2.3 城市重大危害设施信息管理系统367
13.3 重大危害设施实时监控预警技术368
13.3.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368
13.3.2 危害设施数据采集与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数据采集369
13.3.3 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370
主要参考文献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