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 上
  •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3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3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4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4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建立的重大步骤6

三、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政策10

第二节 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对外贸易15

一、着重发展对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17

二、逐步打开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关系的局面18

三、大力开展内地同香港、澳门地区的贸易19

四、努力开拓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间和政府贸易渠道19

第三节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对外贸易21

一、中央及时纠正“大进大出”的错误并进一步明确外贸方针政策21

二、中央采取紧急措施大抓外贸以克服经济困难并偿还外债24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向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转移26

四、对外贸易重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28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对外贸易29

一、对外贸易遭受严重干扰破坏而再次出现较大曲折29

二、周恩来、邓小平先后领导反干扰斗争使对外贸易一度迅速扩大30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贸易33

一、对外开放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34

二、外贸体制的逐步改革增添了对外贸易的生机和活力36

三、对外贸易向广度和深度推进38

四、出口和进口贸易全面迅速发展40

第六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就和作用42

一、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大成就42

二、中国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4

第二章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形成与改革52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的逐步形成52

一、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外贸行政管理机构体系53

二、制订和实施全国统一的外贸管理规章制度53

三、设立主要按商品经营分工的国营外贸公司,并开放其他社会主义贸易渠道54

四、对私营进出口商按照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进行行政管理,并由国营外贸公司领导其业务经营54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的相对稳定与调整55

一、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对外贸体制的有关规定及其作用55

二、一九七四年外贸体制的具体调整57

三、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的主要内容57

第三节 对外贸易体制的初步改革60

第四节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65

第三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组织机构70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机构71

第二节 对外贸易企业77

一、对外贸易企业的性质77

二、对外贸易企业的组织结构78

三、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情况79

四、对外贸易企业的状况83

第三节 驻外商务机构87

一、驻外商务机构的主要职能和职责87

二、驻外商务机构的建立与发展88

第四节 境外贸易公司和常驻企业机构92

一、境外贸易公司和常驻企业机构的发展过程92

二、境外贸易公司和常驻企业机构的性质、形式和特点96

第四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制建设99

第一节 对外贸易法制的创建与发展100

一、整顿外贸实体的立法100

二、进出口商品管理的立法101

三、外汇管理的立法102

四、进出口商品品质管制的立法103

五、海关监管和关税制度的立法104

六、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106

七、对外贸易仲裁的立法10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法制110

一、外贸企业管理立法的加强111

二、进出口商品管理立法的完善112

三、外汇管理法制的健全113

四、进出口商品品质管理立法的不断完善114

五、海关监管和关税法制的进一步加强115

六、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进一步完善117

七、涉外民商法律制度的建立119

八、涉外仲裁与诉讼119

第三节 中国对外签订的贸易协定和国际经济条约120

一、通商航海条约120

二、贸易协定121

三、交货共同条件122

四、多边国际经济条约123

第二编129

第五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行政管理129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发展与变化129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至完成对私营进出口商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六年)129

二、完成对私营进出口商社会主义改造至实行改革开放前的时期(一九五七至一九七八年)132

三、一九七九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的时期133

第二节 现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措施136

一、对设立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137

二、配额管理139

三、进出口许可证管理141

四、对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148

五、对出口商品商标的协调管理149

第六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计划管理152

第一节 对外贸易计划管理工作的建立152

一、对外贸易计划的内容153

二、对外贸易计划体系155

三、对外贸易计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156

第二节 对外贸易计划管理体制的演变158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九五○至一九五二年)158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七年)159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159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五年)160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160

六、一九七七年以后160

第三节 对外贸易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163

第四节 对外贸易计划管理的业务统计167

一、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建立和发展167

二、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管理体系和基本内容170

第七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财务管理173

第一节 对外贸易财务管理体制173

一、财务隶属关系的演变174

二、利润分配方式的改革与完善175

第二节 对外贸易财务计划管理179

一、财务计划管理的原则179

二、财务计划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80

三、外贸财务计划的具体内容181

四、财务计划的编审、执行和检查182

第三节 外贸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183

一、资金的主要来源183

二、流动资金运用的管理185

第四节 对外贸易会计核算187

一、外贸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87

二、外贸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189

第五节 对外贸易基本建设投资管理190

第八章 中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194

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建立195

一、新中国商检机构的建立195

二、统一制订商检政策和管理制度196

三、配合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商检业务建设198

第二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事业的发展200

一、进一步明确商检工作方针,改进检验工作方法200

二、加强进出口商品品质管制,扩大检验管理的范围202

三、改革商检体制,归口管理检疫工作203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新局面205

一、扩大商检部门的管理职能,改革商检管理体制205

二、加强商检法制建设206

三、积极推动商检工作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208

第四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成效214

一、维护国家的利益和信誉214

二、促进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215

三、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利益218

第三编221

第九章 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221

第一节 中国同苏联的贸易关系221

一、贸易蓬勃发展时期221

二、贸易陷入低潮时期225

三、贸易逐步回升时期226

四、中苏贸易全面发展时期227

第二节 中国同东欧国家的贸易关系233

一、中国同东欧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变化234

二、中国同波兰的贸易关系237

三、中国同捷克斯洛伐克的贸易关系240

四、中国同民主德国的贸易关系243

五、中国同匈牙利的贸易关系245

六、中国同保加利亚的贸易关系248

七、中国同罗马尼亚的贸易关系250

八、中国同阿尔巴尼亚的贸易关系253

九、中国同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255

第三节 中国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258

一、中国同朝鲜的贸易关系258

二、中国同蒙古的贸易关系261

三、中国同越南的贸易关系265

四、中国同老挝的贸易关系269

第四节 中国同古巴的贸易关系269

第十章 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272

第一节 中国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273

一、中国同亚洲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过程273

二、中国同斯里兰卡的贸易关系280

三、中国同印度的贸易关系281

四、中国同巴基斯坦的贸易关系283

五、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关系287

六、中国同泰国的贸易关系289

七、中国同新加坡的贸易关系290

八、中国同科威特的贸易关系293

第二节 中国同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296

一、中国同非洲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过程296

二、中国同埃及的贸易关系306

三、中国同摩洛哥的贸易关系310

四、中国同阿尔及利亚的贸易关系313

五、中国同几内亚的贸易关系316

六、中国同坦桑尼亚的贸易关系317

第三节 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319

一、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过程320

二、中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325

三、中国同阿根廷的贸易关系327

四、中国同智利的贸易关系329

五、中国同墨西哥的贸易关系330

第四节 中国同南太平洋岛国的贸易关系332

第十一章 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334

第一节 中国同美国的贸易关系334

一、中美贸易关系的长期中断335

二、中美直接贸易的逐步恢复和发展337

三、中美两国建交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339

四、中美两国间经济技术合作的广泛开展343

五、中美贸易发展中的障碍344

第二节 中国同日本的贸易关系346

一、发展民间贸易时期347

二、发展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时期350

三、中日两国建交后经济贸易关系全面发展时期354

第三节 中国同西欧国家的贸易关系360

一、中国同西欧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过程361

二、中国同欧共体的贸易关系367

三、中国同英国的贸易关系371

四、中国同法国的贸易关系374

五、中国同联邦德国的贸易关系378

六、中国同意大利的贸易关系381

七、中国同西班牙的贸易关系384

八、中国同瑞士的贸易关系386

九、中国同奥地利的贸易关系387

十、中国同瑞典的贸易关系390

十一、中国同芬兰的贸易关系391

第四节 中国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贸易关系392

一、中国同加拿大的贸易关系392

二、中国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贸易关系395

第十二章 中国内地同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贸易399

第一节 中国内地同港澳地区的贸易399

一、内地对港澳地区长期稳定供应的政策和措施401

二、内地对港澳地区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406

三、内地自港澳地区的进口从长期徘徊转向迅速增长408

四、内地通过港澳市场的转口贸易逐步扩大409

五、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411

六、华润公司和南光公司等中资机构的作用413

第二节 中国大陆同台湾地区的贸易416

一、在尖锐对峙状态下贸易往来隔绝(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417

二、海峡两岸紧张关系开始缓解,间接贸易逐步发展(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七年)417

三、两岸贸易关系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22

第十三章 中国同国际贸易组织的关系426

第一节 中国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关系426

一、参加国际协调,拟订和谈判重要的国际经济和贸易文件428

二、初级产品方面的合作428

三、工业制成品方面的合作429

四、航运领域的合作431

五、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431

六、在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上的合作432

第二节 中国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关系433

第三节 中国同国际商品组织的关系437

第四节 中国同亚太经社会贸易委员会的关系440

第五节 中国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的关系443

第六节 中国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关系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