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千头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养殖技术工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千头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养殖技术工艺
  • 安永福著;洪重光,郑万萍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1891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乳牛场-生产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千头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养殖技术工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标准化奶牛场建设1

一、奶牛场布局与分区1

(一)场址选择1

(二)场区布局2

二、牛舍建筑6

三、牛场主要设施与设备6

(一)牛舍设施与设备8

(二)饲草饲料加工设备13

(三)饲喂设备14

(四)挤奶厅15

(五)青贮窖18

(六)其他设施19

第二章 奶牛的遗传改良和生产性能测定23

一、奶牛育种在发展畜牧业中的意义23

二、奶牛育种工作特点23

三、奶牛的品种登记24

四、DHI技术及其应用24

(一)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简介24

(二)奶牛场如何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前期准备工作——软硬件材料准备)26

(三)参加流程31

(四)参测牛只基本要求33

(五)应用DHI报告38

五、奶牛的体型外貌鉴定47

(一)体型外貌鉴定概念47

(二)体型外貌鉴定意义48

(三)体型外貌鉴定标准48

六、奶牛遗传育种学基础知识——选配61

(一)选配的概念和意义61

(二)选配的作用62

(三)选配的分类63

七、近交在育种中的应用63

(一)近交的用途63

(二)近交程度分析与常见近交类型64

八、种公牛的选择65

(一)公牛概要(系谱解读)66

(二)青年公牛66

九、选种选配技术(群体改良)在奶牛场的应用67

(一)制定选种选配计划,确定其最终实现的目标67

(二)抓好两个选择67

(三)选配方式方法68

第三章 奶牛的营养与饲料70

一、奶牛的消化特点70

二、奶牛的营养需要72

(一)干物质采食量72

(二)能量74

(三)蛋白质78

(四)粗纤维81

(五)矿物质83

(六)维生素86

(七)水88

三、奶牛常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88

(一)粗饲料88

(二)精饲料94

(三)配合饲料95

(四)奶牛饲料添加剂96

(五)小结98

四、常用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98

(一)青贮饲料加工及其调制技术98

(二)干草加工及其调制技术107

(三)小结111

五、TMR饲喂技术111

(一)TMR日粮配合基本方法112

(二)配方设计所需数据113

(三)TMR日粮配合步骤113

(四)TMR日粮配合应用114

(五)TMR加工饲喂技术116

第四章 不同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125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125

(一)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25

(二)哺乳期(常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127

(三)断奶后犊牛的饲养管理130

(四)犊牛疾病的防治131

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133

(一)分阶段饲养133

(二)管理134

三、青年牛的饲养管理135

(一)饲养要点135

(二)管理要点136

四、干奶期奶牛饲养管理136

(一)干奶期的长短137

(二)干奶的方法137

(三)干奶期饲养管理要点137

五、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138

(一)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138

(二)分娩期的饲养管理139

(三)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139

六、泌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140

(一)一般饲养管理技术140

(二)泌乳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143

七、夏、冬季节泌乳牛的饲养管理144

(一)夏季奶牛饲养管理145

(二)冬季奶牛饲养管理145

八、饲养管理效果评价146

(一)牛体体况分析146

(二)繁殖效果分析148

(三)产乳效果分析149

(四)粗饲料采食量的评定149

(五)粪便评定149

(六)奶牛体重的估测150

第五章 奶牛的繁殖技术管理151

一、奶牛的发情与发情鉴定151

(一)发情151

(二)发情鉴定151

二、人工授精152

(一)精液的采购和保存152

(二)输精前的准备工作153

(三)适时输精154

三、妊娠与分娩154

(一)妊娠诊断154

(二)分娩与接产157

四、现代繁殖技术的应用162

(一)同期排卵和定时输精技术162

(二)胚胎移植162

(三)性控冻精及其应用166

五、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措施169

(一)评定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169

(二)影响繁殖力的因素171

(三)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173

第六章 挤奶技术流程175

一、术语和定义175

二、挤奶人员要求176

三、消毒液176

四、挤奶方式176

(一)手工挤奶176

(二)机器挤奶178

五、鲜奶的贮藏181

第七章 奶牛疾病防治183

一、普通病的防治183

(一)瘤胃酸中毒183

(二)前胃弛缓183

(三)瘤胃积食184

(四)瘤胃臌胀184

(五)肺炎185

(六)酮病186

(七)乳腺炎187

(八)蹄变形188

(九)腐蹄病188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189

(一)蛔虫病189

(二)绦虫病189

(三)螨病190

三、传染病的防治191

(一)结核病191

(二)布鲁氏菌病191

(三)口蹄疫192

(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92

四、奶牛常见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93

(一)科学的饲养管理193

(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194

(三)做好免疫和检疫工作194

(四)定期驱虫195

第八章 奶牛生态养殖下粪污处理技术模式196

一、奶牛粪作为卧床垫料技术196

(一)卧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196

(二)牛粪卧床优势197

(三)奶牛粪卧床垫料制作工艺197

(四)牛粪卧床消毒管理技术规范198

(五)奶牛粪作为卧床垫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99

二、奶牛粪生产双孢菇技术199

(一)牛粪生产双孢菇前景199

(二)奶牛粪生产双孢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

(三)奶牛粪制备双孢菇培养料技术方法200

(四)推广应用与经济效益202

(五)后续研究方向203

三、种养结合粪污处理技术——奶牛粪生产有机肥技术203

四、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应用205

(一)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原则205

(二)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流程206

(三)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的参数206

(四)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的效益分析208

第九章 人员职责和管理制度210

一、人员管理210

(一)人员管理总则210

(二)场长的岗位职责210

(三)技术员的岗位职责211

(四)兽医的岗位职责211

(五)配种员的岗位职责212

(六)挤奶员的岗位职责212

(七)产房人员的岗位职责213

(八)成母牛饲养人员的岗位职责213

(九)犊牛饲养人员的岗位职责213

(十)育成牛和青年牛饲养人员的岗位职责214

(十一)饲草、饲料加工人员的岗位职责214

二、档案管理214

(一)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必须建立健全养殖档案214

(二)系谱档案215

(三)配种档案215

(四)兽医档案215

(五)DHI测试档案216

(六)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记录档案216

(七)建立奶牛养殖档案应注意的事项216

三、制度管理217

(一)人员管理制度217

(二)防疫灭病制度217

(三)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218

(四)环境保护措施及制度219

(五)兽药的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219

(六)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及制度220

(七)财务制度220

第十章 信息技术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222

一、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简介222

二、开展奶牛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23

(一)生产管理信息化是牧场信息化的基础223

(二)经营管理信息化让牧场管理更智能224

(三)牧场信息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224

(四)牧场信息化是精细化饲养管理的前提224

三、国内外信息化管理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225

(一)国外发展与应用现状225

(二)国内发展与应用现状226

四、关键信息技术简介227

(一)奶牛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227

(二)RFID奶牛个体信息电子识别管理系统227

(三)奶牛发情监测系统228

(四)奶牛自动精准饲喂系统230

(五)自动挤奶机器人231

(六)自动称重系统231

(七)自动清粪机器人231

(八)奶牛场环境自动监测控制系统232

(九)智能化犊牛自动饲喂系统232

五、奶牛生产信息化技术的作用233

(一)奶牛信息数据化233

(二)人员管理标准化233

(三)牛场管理智能化233

六、奶牛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34

(一)牧场负责人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234

(二)牧场缺少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复合型人才234

(三)信息化软件和硬件产品兼容性差234

(四)信息化技术产品功能模块的利用率不高234

(五)政府区域网络化监管尚未完全落地实施235

七、奶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235

(一)加强引导、扶持示范235

(二)大力增强信息意识和人才队伍建设235

(三)扶植、培育和壮大网络化社会服务体系235

(四)组建区域性的政府网络监管服务平台236

参考文献237

附录1我国奶牛的饲养标准244

附录2 NRC泌乳牛饲养标准259

附录3奶牛常用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