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
  • 宋剑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1555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花开花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命题1

第一节 女性“解放”的社会想象3

1.晚清时期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先声3

2.“五四”时期女性解放叙事的文学表达8

3.“五四”以后女性出路问题的多元思考14

第二节 西方“娜拉”的东施效颦25

1.西方“娜拉”融入中国的时代因素26

2.西方学界关于“娜拉”的自我认识32

3.中国作家对于“娜拉”的主观误读36

第三节 诋毁“传统”的运作策略46

1.“五四”启蒙之偶发事件的历史契机48

2.中国古代“节烈”现象的真实状态52

3.现代文学贬斥“礼教”的偏执认识58

第一章 青春躁动——中国现代女性叙事的爱欲释放65

第一节 自私亚当的“欲望”转移66

1.“婚恋自由”——启蒙话语的受益主体67

2.“爱之涌动”——男性笔下的女性春心75

3.“欲之宣泄”——男性臆想的女人性事82

第二节 真实夏娃的“思春”心语89

1.“心之感悟”——女性作家的本能诉求91

2.“情之写意”——女性作家的浪漫遐想96

3.“言之暧昧”——女性作家的情感表述103

第三节 《海滨故人》的文本价值110

1.“海滨”意象——女性向往的自由意境113

2.“爱情”叙事——难以言表的苍凉体验117

3.“故人”惊梦——灵魂哭泣的绝望悲鸣120

第二章 闺怨诉说——中国现代女性叙事的苦闷象征125

第一节 “闺房”情愁的一声叹息127

1.“红颜”待阁——高墙深院的孤影自怜128

2.“家长”权威——抑郁寡欢的惆怅思绪135

3.“他者”缺席——自我独饮的一杯苦酒141

第二节 “婚床”苦闷的几多哀愁147

1.“寂寞”之苦——望穿秋水的孤独守望147

2.“冷落”之痛——激情褪尽的凄凉感觉153

3.“受骗”之恨——泣泪洒血的颓唐心境160

第三节 “情殇”体验的绝望悲鸣168

1.“知识误我”——反思启蒙的自省意识168

2.“看破红尘”——婚恋理想的彻底破灭175

3.“认命现实”——自我咀嚼的性别之苦181

第三章 红娘现象——中国现代女性叙事的历史传承189

第一节 “红娘传书”的文化情结191

1.“为人为己”——古典叙事的双重含义191

2.“版本升级”——穿越时空的倩女幽魂197

3.“形象变体”——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204

第二节 “贪婪牙婆”的千古骂名211

1.“诲淫诲盗”——古代牙婆的形象定位211

2.“罪恶之身”——现代媒婆的艺术呈现217

3.“移花接木”——媒婆形象的职能转移223

第三节 “公媒人物”的艺术书写229

1.“州县议婚”——古典文学的传统范式230

2.“政府撑腰”——现代公媒的政治色彩235

3.“尊者主事”——公媒人物的延伸拓展241

第四章 私奔出走——中国现代女性叙事的理想终结249

第一节 “自主婚姻”的千年渴望251

1.“欲望叙事”——私奔现象的古代释义251

2.“婚恋自由”——私奔现象的现代形态257

3.“个性解放”——私奔现象的启蒙功能264

第二节 “理想爱情”的古今诉求272

1.“巫山云雨”——魂奔叙事的神话色彩272

2.“一帘幽梦”——魂奔叙事的审美变迁278

3.“长夜难眠”——魂奔叙事的心灵之声284

第三节 “子君悲剧”的历史警示290

1.“逃避孤独”——涓生形象的文本释义290

2.“寻找归宿”——子君形象的文本释义294

3.“感悟人生”——鲁迅本人的思想困惑298

后记302

参考文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