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宁夏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税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税局,宁夏中共党史学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6456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财税-财政改革-研究-宁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宁夏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篇3
全力推进财税改革与发展 不断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步3
一、改革发展历程3
(一)实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1978~1980年)3
(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财税体制改革(1980~1984年)4
(三)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985~1987年)5
(四)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改革(1988~1993年)6
(五)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1994~2012年)7
(六)实行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2012~2015年)13
二、辉煌成就16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6
(二)支持各项改革顺利进行19
(三)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21
(四)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制度23
(五)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25
(六)财政保障重点在公共财政导向下发生重大变化26
三、经验启示26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推进财税改革26
(二)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着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27
(三)坚持财税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发展协调配套,着力提高改革的综合效应27
(四)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财政的宏观调控水平,着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28
(五)坚持实现财政制度的法治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着力巩固改革的成果28
(六)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和积极争取中央、兄弟省市的支持与帮助,着力形成资金合力助推宁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9
四、对策建议30
(一)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地区长治久安31
(二)着力推进预算规范、透明、民主化和法治化,主动用法律约束政府花钱33
(三)着力简政放权,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4
(四)着力把保障基本民生作为财政保障的核心,继续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36
(五)着力加快财政法治化进程,确保财税健康可持续发展40
(六)着力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提高理财的能力和水平43
(七)着力寻求财政信息化和绩效管理突破性发展,为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44
专题篇49
“小财政”托起大民生49
一、改革发展历程49
(一)从“吃饭财政”到“建设财政”(1978~1998年)49
(二)从“建设财政”到“民生财政”(1999~2006年)51
(三)亮点纷呈的民生财政(2007~2012年10月)52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财政跨越发展(2012年11月至今)56
二、主要成就57
(一)全力保障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57
(二)全力保障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58
(三)全力保障和支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59
(四)全力保障和支持群众就业创业60
(五)全力保障和支持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改善60
(六)全力保障和支持文化产业与事业改革发展繁荣61
(七)全力保障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62
(八)全力保障和支持“三农”工作63
三、经验启示64
(一)坚持以财行政,始终把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行动指南64
(二)坚持统筹安排,始终把优化支出结构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有效途径65
(三)坚持科学理财,始终把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制度保障66
(四)坚持向上争取,始终把赢得中央支持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重要支撑66
(五)坚持内部挖潜,始终把压缩一般性支出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有效补充67
(六)坚持多元投入,始终把引导社会参与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现实举措67
(七)坚持转变作风,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民生财政的关键所在68
四、对策建议70
(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民生保障和改善提供完善的体制支撑72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升民生支出的比重和质量72
(三)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使民生资金使用达到预期目标73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民生资金真正惠及民生73
规范预算管理 优化财政保障75
一、改革发展历程75
(一)计划经济财政预算阶段(1978~1979年)76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预算初现端倪阶段(1980~1992年)77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阶段(1992~1998年)79
(四)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破题和推进阶段(1998年至今)80
二、主要成就83
(一)促进了资金分配合理化83
(二)成为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83
(三)使预算编制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84
(四)使财政预算逐步实现公开透明85
(五)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85
(六)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86
三、经验启示86
(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对预算管理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86
(二)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根本保障87
(三)各级预算部门细致入微的工作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成功基础88
(四)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预算管理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89
(五)改革方案切合实际是预算管理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89
四、对策建议90
(一)深化部门预算改革91
(二)推进预算公开91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91
(四)建立健全人大预算审查制度92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努力为社会保障提供强力支撑93
一、改革发展历程93
(一)财政配合劳动保险制度改革探索时期(1978~1992年)93
(二)财政配合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改革和创新时期(1992~2002年)94
(三)财政配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全面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97
二、主要成就102
(一)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参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102
(二)实施积极的就业财政补贴政策,推动全民创业和充分就业再上新台阶104
(三)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保障及时到位108
三、经验启示110
(一)政策指导是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的有力保证110
(二)资金投入是财政发挥职能的重要体现111
(三)调整支出结构是财政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方向112
(四)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是发挥财政监管职能的重要保障113
四、对策建议114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制度114
(二)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确调整机制115
(三)建立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116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财务制度建设117
(五)大力支持社会保障监管体系建设118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不断支持教育事业120
一、改革发展历程120
(一)两级分权的财政教育体制的形成(1978~1993年)120
(二)建立财政教育和法律体制体系(1993~2012年)121
(三)优化资源配置,教育资金投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3年至今)124
二、主要成就125
(一)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26
(二)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跨越发展129
(三)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水平132
(四)不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33
三、经验启示137
(一)发挥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137
(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推进教育事业体制机制创新138
(三)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积极性138
(四)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39
四、对策建议139
(一)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发展140
(二)明确职能,科学划分自治区和市县教育投入的责任140
(三)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支持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141
(四)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国民教育健康协调发展142
宁夏国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144
一、改革发展历程144
(一)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8~1993年)144
(二)新税制施行阶段(1994~2003年)146
(三)新税制完善阶段(2004~2011年)147
(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148
二、主要成就148
(一)改革工商税制和两步“利改税”148
(二)新税制实施,国税地税机构分设150
(三)征管改革逐步深化152
(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154
(五)依法治税不断加强156
(六)队伍建设成绩斐然158
(七)税收收入稳步增长160
三、经验启示161
(一)税制改革是前提161
(二)完善税制是基础162
(三)依法治税是目的163
(四)队伍建设是保障164
(五)信息化建设是关键165
四、对策建议166
(一)主要税种立法,逐步实现税收法定167
(二)深化征管改革,逐步实现税收现代化168
(三)更新观念,税收征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169
(四)完善内控机制,强化执法监督体系170
(五)强化法治理念,提高执法水平171
宁夏地税事业的改革与发展174
一、改革发展历程174
(一)宁夏地税机构的成立与过渡174
(二)宁夏地税机构的改革与完善176
(三)宁夏地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179
二、主要成就180
(一)地税总收入迅猛壮大180
(二)“十一五”期间税收增速最快181
(三)税收快于经济增长,协调性趋于合理182
(四)地税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呈上升态势182
(五)与国税税收增幅相比,地税税收增长更快183
(六)房地产行业税收增长较为突出184
(七)营业税贡献最大,契税增速最快186
(八)信息化建设助力税收征管腾飞186
(九)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188
(十)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189
(十一)地税文化建设卓有成效191
三、经验启示192
(一)切实加强制度建设192
(二)不断强化“两权”监督193
(三)深入开展税法宣传193
(四)加大税务稽查力度194
(五)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94
四、对策建议195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195
(二)积极推进地方税制建设196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税197
(四)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改革197
(五)加快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199
(六)加强政务协作,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构建和谐地税200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的统计学特征和规律201
一、规模201
(一)经济规模201
(二)财政收入规模201
二、增长规律202
三、结构204
(一)经济结构204
(二)财政收入结构205
四、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7
(一)宁夏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发展趋势207
(二)宁夏与全国财政收入占各自GDP比重的比较209
(三)宁夏与青海省财政收入占各自GDP比重的比较210
五、财政收入状况的国际比较211
(一)财政收入的范围和结构213
(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宏观税负)215
(三)人均财政收入216
六、对策建议218
(一)改革财政收入增长率核算办法218
(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218
(三)与国际接轨,使用全口径财政收入统计指标219
(四)提高知识和技术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219
(五)克服“中等收入陷阱”219
(六)对于“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预期220
(七)实现中高速增长的财政政策220
地方篇225
银川市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225
一、改革发展历程225
(一)实行“分灶吃饭”财税改革历程(1978~1993年)226
(二)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历程(1994年至今)233
二、主要成就240
(一)调动聚财理财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41
(二)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型财政245
(三)改革预算编制和财政管理,建设阳光财政247
(四)引导社会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缓解融资困难248
(五)助力国企改制,加快银川市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250
三、经验启示250
(一)调动聚财理财积极性,是财税改革的关键250
(二)建立公开透明的阳光财政,是财政改革的努力方向251
(三)准确界定财政职能,是财政改革的根本原则251
四、对策建议252
(一)启动编制财政中长期预算,保障财政预算顺利实施253
(二)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给地方更多自主权253
(三)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资体制,合理使用债务资金254
(四)加快区域性合作,不断发展第三产业254
石嘴山市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255
一、改革发展历程255
(一)财税积累夯实改革阶段(1978~1993年)255
(二)财税调整改革探索阶段(1994~2000年)260
(三)财税改革快速增长阶段(2001~2013年)263
(四)财税改革创新阶段(2014年至今)268
二、主要成就270
(一)财政收入大幅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70
(二)财政支出规范高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得以惠及271
(三)财税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272
(四)财税实力的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273
(五)财税扶持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工业城市的基础地位273
三、经验启示274
(一)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政职能,是保稳定、保增长的关键274
(二)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75
(三)着力发展经济,多方培植财源,是财税实现增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渠道275
(四)健全完善管理运营机制,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276
四、对策建议276
(一)加快完善财政政策体系277
(二)加快完善政府预算体系278
(三)加快完善预算执行体系279
(四)加快完善财政监督体系280
(五)加快完善绩效评价体系281
(六)加快完善财政信息公开体系281
吴忠市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283
一、改革发展历程283
(一)放权让利形成经济发展动力阶段(1978~1991年)283
(二)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阶段(1991~2001年)285
(三)提质增效提升经济发展层次阶段(2002~2007年)287
(四)调整结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阶段(2008年至今)289
二、主要成就291
(一)聚财有方,财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91
(二)用财有效,财政支出高效运行机制逐步建立295
(三)管财有法,财政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99
三、经验启示306
(一)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财税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06
(二)坚持以民生为本是财税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307
(三)坚持改革创新是财税改革发展的根本和方向307
(四)坚持规范高效的理财原则是财税改革发展的必然和要求308
(五)坚持主动作为和争取上级支持是财税改革发展的支撑与保障308
四、对策建议309
(一)坚持突出开源节流,着力建设发展型财政309
(二)坚持突出保障重点,着力建设民生型财政310
(三)坚持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建设创新型财政311
(四)坚持突出规范监管,着力建设绩效型财政312
(五)坚持突出依法理财,着力建设法治型财政313
固原市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314
一、改革发展历程315
(一)放权让利阶段(1979~1993年)315
(二)重点改革阶段(1994~2002年)317
(三)跨越发展阶段(2003~2013年)320
(四)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4年至今)322
二、主要成就325
(一)顺势而为,培植财源325
(二)争取资金,夯实基础326
(三)深化改革,开源节流327
(四)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328
三、经验启示330
(一)始终坚持围绕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开展工作是财税工作的根本330
(二)始终坚持为民理财是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30
(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是推动财税改革的源动力331
(四)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31
(五)始终坚持中央和自治区的支持是财税工作自力更生的铺路之石332
四、对策建议332
(一)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332
(二)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资源税税种333
(三)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333
(四)扩大贫困地区金融网络建设333
(五)建立六盘山革命老区发展和创新担保贷款基金333
(六)建立贫困地区偿债基金333
(七)加强财税部门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333
中卫市财税改革与发展史研究335
一、改革发展历程335
(一)改革开放前期中卫地区的财税体制改革(1979~1993年)335
(二)构建、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卫地区的财税体制改革(1994~2003年)342
(三)撤县设市以后的中卫财税体制改革(2004年至今)346
二、主要成就347
(一)收支规模逐步壮大347
(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348
(三)公共财政特征日益凸显349
(四)支持“三农”成效突出349
(五)财政管理日益规范350
(六)文明创建引领发展351
三、经验启示352
(一)准确定位是财税改革发展的前提基础352
(二)增强财力是财税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353
(三)确保完成中心工作是财税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353
(四)改善民生民计民利是财税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354
(五)开拓创新是财税改革发展的引擎动力355
四、对策建议356
(一)培育壮大“四主一化”产业,加强财源建设357
(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59
(三)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推动民生事业快速发展360
(四)加快现代财政体制建设,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362
文献篇369
中央及国家部委文献369
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36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74
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396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421
宁夏地方文献445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445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447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的通知456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加强财政工作的决定464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生计划实施办法472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476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497
后记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