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基于经营主体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基于经营主体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506230.jpg)
- 卫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8899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基于经营主体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3
1.2.1 国外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3
1.2.2 国外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证研究6
1.2.3 国内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7
1.2.4 国内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证研究11
1.2.5 总结与评价19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21
1.3.1 研究目标21
1.3.2 研究内容21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3
1.4.1 采用的研究方法23
1.4.2 技术路线24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24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6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6
2.1.1 粮食经营主体26
2.1.2 规模经济27
2.1.3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7
2.2 土地产权理论27
2.3 交易费用理论28
2.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理论29
2.4.1 规模经营、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29
2.4.2 要素投入与产出的生产关系31
2.4.3 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益32
2.4.4 农业适度规模的动态分析33
第3章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演化34
3.1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历史探索34
3.1.1 粮食作物区域分布与品种结构34
3.1.2 粮食贸易状况38
3.1.3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的历史探索40
3.1.4 粮食生产阶段的划分43
3.1.5 粮食生产发展经验总结48
3.2 粮食生产总规模及户均规模的变化49
3.2.1 全国总种植规模在波动中缓慢下降49
3.2.2 全国户均规模小幅回升52
3.2.3 各省户均规模差异较大53
3.3 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与条件55
3.3.1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55
3.3.2 我国所具备的适度规模经营条件61
3.4 农户演化与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65
3.4.1 中国传统小农户的演变与分化65
3.4.2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66
3.5 粮食经营规模适度值的选择与实现68
3.5.1 “适度性”的多种判定标准68
3.5.2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尺度选择70
3.6 本章小结71
第4章 黄淮海地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分析72
4.1 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72
4.1.1 家庭农场发展形式多样72
4.1.2 种粮大户机械化水平较高77
4.1.3 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强78
4.1.4 农业企业解决农户市场对接问题79
4.2 黄淮海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1
4.2.1 河南省81
4.2.2 山东省84
4.2.3 河北省85
4.2.4 三省总结86
4.3 基于调研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案例分析86
4.3.1 案例分析内容86
4.3.2 经营主体的选择87
4.3.3 经营主体行为分析91
4.3.4 案例总结96
4.4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分析96
4.4.1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97
4.4.2 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适宜发展经济作物以及提供产业链服务98
4.4.3 不同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区间理论分析99
4.5 本章小结100
第5章 基于调研的黄淮海粮食主体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分析101
5.1 农户经营规模的经济学分析101
5.2 变量的选择及统计性描述103
5.3 农户粮食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09
5.3.1 耕地面积是影响种地收入的主要因素111
5.3.2 单位面积产量对种地收入有显著性影响113
5.3.3 化肥投入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最大113
5.3.4 经营者年龄与经营规模、农业收入呈显著性负相关114
5.4 土地托管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114
5.4.1 土地托管服务内容115
5.4.2 土地托管服务效果119
5.4.3 土地托管方式的分析评价120
5.5 粮食经营规模其他影响因素分析123
5.5.1 资金支持决定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123
5.5.2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提升规模经营效益124
5.5.3 市场化程度影响规模经营的资源配置125
5.6 本章小结125
第6章 基于调研的黄淮海粮食经营主体生产效率分析127
6.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27
6.2 基于聚类分析的农户经营规模划分129
6.3 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的效率测度130
6.3.1 变量的选择及描述131
6.3.2 整体效率水平较好136
6.3.3 个体效率差异性大137
6.3.4 效率值随规模的扩大而上升138
6.3.5 最优经营规模分析138
6.4 非有效决策单元投入产出调整139
6.4.1 土地投入需大量调整141
6.4.2 单位面积产出调整较小141
6.4.3 重点调整投入过量问题141
6.5 本章小结142
第7章 发达国家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44
7.1 美国农场规模、收入及对我国的启示144
7.1.1 美国农场的规模概况144
7.1.2 美国农场的收入概况147
7.1.3 农场经营者结构与特点149
7.1.4 对我国粮食规模经营的启示151
7.2 法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153
7.2.1 法国不同阶段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及措施154
7.2.2 对我国粮食规模经营的启示158
7.3 本章小结161
第8章 结论与建议162
8.1 主要结论162
8.1.1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62
8.1.2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主力163
8.1.3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农户的经营规模与种地收入、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正相关163
8.1.4 通过对农户调研访谈和计量实证研究,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小麦—玉米适度经营规模为27.6~50亩、50~150亩和560~720亩164
8.1.5 开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稳定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164
8.2 政策建议165
8.2.1 加强对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的规范培养,发挥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165
8.2.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稳定性166
8.2.3 统一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优越的基础条件166
8.2.4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化、高标准生产167
8.2.5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167
8.2.6 加快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满足新型主体发展的投资需求168
8.3 研究不足与讨论168
参考文献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