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历史性生成:青年马克思思想探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历史性生成:青年马克思思想探析
  • 吴楠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61349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个人社会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历史性生成:青年马克思思想探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节 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现状及价值1

一 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研究现状1

二 全面深入研究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意义2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要突破的难点4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4

二 要突破的难点8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最初探索10

第一节 马克思中学时代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探索11

一 马克思中学时代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来源11

二 马克思中学时代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面貌13

第二节 马克思大学时代世界观危机视域中的人与社会16

一 德国浪漫主义与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16

二 理想主义世界观视域中的人与社会18

三 马克思世界观的危机与客观精神的显现19

第三节 《博士论文》视域中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21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态度转变22

二 自我意识向现实世界的转变和外化23

三 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的背离28

四 自我意识外化为现实世界的政治意蕴30

第二章 国家理念与私人利益的初次碰撞34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实践国家理念的理论背景34

一 鲍威尔在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中的双重作用35

二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认识38

第二节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探索40

一 反对书报检查令视域中的人与社会41

二 反对林木盗窃法视域中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44

三 反对官僚制度视域中的人与社会48

第三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视域中的人与社会52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逻辑结构53

一 社会存在的唯物主义现实逻辑54

二 社会存在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57

三 人类解放的人本主义思辨逻辑60

第二节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个人与社会62

一 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历史渊源62

二 黑格尔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基质66

三 黑格尔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意义68

第三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人与社会70

一 从“真正的人”到无产阶级:一般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71

二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一般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社会存在75

三 人本学辩证法视域中人与社会的关系81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视角差异视域中的个人与社会86

一 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研究个人与社会的视角差异87

二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不对称批判视域中到个人与社会92

三 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视角差异对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积极意义96

第五节 马克思思想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100

一 马克思思想向大众化转变的动因101

二 马克思思想大众化的前提103

三 马克思思想大众化的最初成果105

第四章 国民经济学批判视域中人与社会110

第一节 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存境遇111

一 工人的生存境遇111

二 资本家的生存境遇115

三 土地所有者的生存境遇117

第二节 异化劳动视域中人与类本质的关系119

一 异化劳动的历史性建构119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类123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对象化:人与类的统一126

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异化:人与类的分离129

第三节 《穆勒摘要》中的人与社会132

一 从类本质向社会关系的转变132

二 人与社会的直接关系异化为以货币为中介的间接关系136

三 人与社会的关系异化为私有者与商品交换系统的关系141

四 扬弃谋生劳动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143

第四节 私有财产运动视域中的人与社会146

一 私有财产运动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分离147

二 私有财产运动中劳动与资本的对立150

三 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152

四 人与社会统一的主客观条件157

第五章 清算思辨哲学视域中的人与社会160

第一节 对思辨哲学颠倒人的思维与外部现实关系的批判160

一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本质及其危害161

二 思辨哲学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63

三 自我意识与群众的对立166

第二节 法国唯物主义视域中人与环境的关系169

一 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起源169

二 人的发展取决于外部环境173

三 人的观念决定环境174

第三节 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维度176

一 人与社会的实物关系176

二 社会对人的不公181

三 人与社会的历史关系189

四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推动力194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视阈中的人与社会197

第一节 社会历史实践视域中的人与社会197

一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科学内涵198

二 对费尔巴哈人与类关系的批判201

三 黑格尔辩证法批判视域中的人与社会205

四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7

第二节 物质生产视域中的人与社会211

一 人的本质规定211

二 社会的本质规定216

三 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规定220

第三节 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市民社会批判226

一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结构变迁226

二 市民社会的历史本质233

三 市民社会的物役性和个人生活的偶然性236

四 通过消灭分工和占有生产力总和实现共产主义240

五 市民社会的剥削本质242

六 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245

第四节 人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257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257

二 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依靠共同体阶段260

三 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采取物的形式统治阶段262

四 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真正共同体阶段268

第七章 当代视野中的个人与社会271

第一节 计划经济视域中的个人与社会271

一 个人的生产活动依赖于国家计划272

二 个人的发展空间依赖于国家计划272

三 社会关系依赖于国家计划273

四 社会保障依赖于国家计划274

第二节 市场经济视域中个人与社会的和谐274

一 人的个性表现为个人的个性275

二 人的社会性表现为物的社会性276

三 个人成为利益实现的主体277

四 社会成为公共利益实现的主体278

五 社会对个人的依赖278

六 个人对社会的依赖282

第三节 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现状285

一 个人的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285

二 政府对个人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286

三 人的经济活动呈现出社会群体性的差异287

第四节 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结构性要素288

一 走向有限政府289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95

三 构建社会主义契约文化299

参考文献304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