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以兰州理工大学为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军成,段开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5893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兰州市-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以兰州理工大学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创新篇1
第一章 发扬红柳精神3
以“红柳精神”传薪火,铸辉煌3
再论大学精神8
第二章 创新德育工作14
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内涵发展 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14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构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21
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27
第三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4
兰州理工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34
关于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41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探析44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48
第二篇 课堂教学研究篇57
第一章 教育理论研究59
着力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59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究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新论71
第二章 教学方法研究77
论MOOC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77
立足个人心灵成长,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83
第三篇 特色经验篇89
第一章 教师“走基层”活动开展91
兰州理工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师“走基层”实施方案91
教师“走基层”日记节选94
第二章 教师“走基层”社会反响103
中国教育报:基层“接地气” 讲课“有底气”103
光明网:兰州理工大学教师“走基层”讲台新境界105
人民网甘肃频道:甘肃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走基层”公开教学汇报会在兰州理工大学举行106
第三章 教师“走基层”经验总结107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107
真走实改创新路116
时代绘就新农村120
第四篇 网络教育篇127
第一章 网络建设129
学校红色主题网站129
学校的一张“名片”132
研究生的人生课堂134
第二章 成果展示135
传播校园视讯,弘扬红柳文化,引领青春时尚135
兰州理工大学着力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平台139
走进兰州理工大学的微博矩阵141
第三章 理论研究143
如何做好高校官方微博143
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研究14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基本方式研究151
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154
第五篇 校园文化篇159
第一章 工作思路161
以红柳精神为内核,推进我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161
中共兰州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见171
第二章 活动开展178
发扬红柳精神 培养四有新人178
2005年—2014年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一览表184
2005年—2014年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情况186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189
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189
历年“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一览表194
第六篇 实践育人篇197
第一章 实践教学活动纪实199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延安学习培训199
一路高歌向会宁201
踏寻先驱者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202
红色遵义行203
兰考、红旗渠、西柏坡红色行205
第二章 实践教学成果2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与模式研究207
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精神学习培训总结212
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14
第七篇 党团建设篇221
第一章 党建工作223
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为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223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229
中共兰州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235
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 加强党建 推动发展241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交流材料244
兰州理工大学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47
第二章 团建工作250
紧抓思想引领 服务成长成才 扎实推进共青团工作250
创建特色社团文化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257
走向社会 发挥优势 提高素质261
后记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