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元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蒲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948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元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一)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要求建立可持续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1
(二)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多元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2
(三)政府对“三农”问题和农村金融的重视提供了政策支持3
(四)多元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创新的准绳4
二、文献综述5
(一)国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5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22
(三)可持续金融体系的研究24
三、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国际经验29
(一)国际组织提倡和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做法和贡献29
(二)北美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经验37
(三)西欧国家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经验39
(四)亚太国家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经验43
(五)其他国家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经验46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49
一、农村金融调控体系49
(一)以合作金融主导的农村金融(1949—1993)50
(二)多种农村金融形式的初始阶段(1994—2003)54
(三)多种农村金融形式的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56
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64
(一)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合作制金融组织体系64
(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体的农村商业银行体系71
(三)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78
(四)农村保险机构78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85
(一)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85
(二)现代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立89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91
(四)农村保险监管92
四、农村金融环境体系96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日益加强96
(二)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管理更加灵活97
(三)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逐步深化99
(四)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改善101
第三章 农村金融可持续的基础——农村资金与城市资金的双向流动105
(一)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村经济主体的跨期消费与金融需求105
(二)留住农村资金,回流城市资金126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147
一、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147
(一)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的研究148
(二)金融部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研究154
二、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资本制约因素161
(一)决定经济增长的资本因素163
(二)资本稀缺是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瓶颈166
三、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175
(一)中国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175
(二)北京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194
四、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202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202
(二)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205
五、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215
(一)公司治理及其结构215
(二)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218
第五章 中国农村可持续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231
一、农村信贷配给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存231
(一)农村信贷配给232
(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233
(三)中国农村信贷配给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存236
二、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供给存在内生缺陷237
(一)政府主导的金融供给不能完全有效满足金融需求238
(二)高补贴的金融供给容易滋生一些负面问题240
(三)农村金融不能有效地与实体经济结合242
三、社会责任建设的片面化245
四、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246
第六章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248
一、解决农村信贷配给问题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248
(一)扩大农村居民创业途径是根本249
(二)扩大信贷监管体系的范围250
(三)向农村居民正确宣传信贷知识和信贷政策250
二、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主导性改革向指导性改革转变251
三、构建与农村经济需求相吻合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253
(一)引导民间有一定成功经验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经营254
(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各个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255
(三)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应该落到实处而减少形式上的内容256
四、逐步将可持续金融理念和行为融入农村金融体系中257
第七章 结语263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