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整体调控阈值与模式研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整体调控阈值与模式研究 第2版
  • 曹寅白,甘泓,汪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181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海河-流域-水循环-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整体调控阈值与模式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水循环多维调控的基本概念1

1.1.1 水循环的多维属性1

1.1.2 水循环多维系统的临界特征2

1.1.3 多维调控决策3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8

1.2.1 水资源多目标决策与多维调控研究8

1.2.2 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11

1.2.3 阈值及其应用16

1.2.4 临界调控的应用18

1.3 海河流域现状19

1.3.1 经济社会现状19

1.3.2 供用水现状20

1.3.3 水生态环境现状21

1.4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调控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25

1.4.1 主要水问题25

1.4.2 水资源合理调控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27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29

1.5.1 研究目标与任务29

1.5.2 主要研究内容29

1.5.3 研究技术框架31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32

1.6.1 主要研究成果32

1.6.2 主要创新点33

第2章 流域水循环多维调控理论体系35

2.1 水循环的系统特征35

2.1.1 系统科学及其主要技术理论35

2.1.2 水资源利用的复合系统36

2.1.3 水循环的二元特征37

2.1.4 水循环的多维系统特征38

2.2 水循环多维调控的内容与框架39

2.2.1 各维调控目标与内容39

2.2.2 多维临界整体调控框架40

2.3 多维临界调控的准则与表征指标42

2.3.1 多维临界调控的基本性质与宏观准则42

2.3.2 多维整体调控的综合指标体系43

2.3.3 多维临界调控的主要表征指标45

2.4 多维临界调控的决策机制46

2.4.1 多维临界调控的宏观准则46

2.4.2 基于水量平衡的水资源决策机制47

2.4.3 基于效益最优的经济决策机制49

2.4.4 基于公平的社会决策机制49

2.4.5 维系生态功能良好的生态决策机制50

2.4.6 维系水体功能的环境决策机制51

第3章 流域水循环多维调控方法52

3.1 多维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52

3.2 目标函数的建立53

3.2.1 五维归一化目标函数53

3.2.2 WEDP最大目标函数54

3.2.3 多维调控指标权衡分析56

3.3 水循环多维临界调控模型58

3.3.1 水循环多维临界调控技术体系58

3.3.2 DAMOS模型58

3.3.3 ROWAS模型65

3.3.4 EMW模型68

3.4 水循环多维调控方案评价与比选72

3.4.1 多维调控方案评价基础理论72

3.4.2 多维调控方案评价模型77

第4章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调控模式与阈值标准集82

4.1 海河流域多维临界调控面临的国家需求82

4.1.1 海河流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定位82

4.1.2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保障和科技发展的需求83

4.1.3 海河流域水利保障的目标和任务85

4.1.4 水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关键问题86

4.2 多维临界调控目标(理想点)及其阈值87

4.2.1 资源维88

4.2.2 经济维90

4.2.3 社会维92

4.2.4 生态维93

4.2.5 环境维94

4.3 多维临界调控方案设置95

4.3.1 三层次递进方案设置思路95

4.3.2 层次一:水循环系统可再生性维持96

4.3.3 层次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模式100

4.3.4 层次三: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103

4.4 多维临界调控模式106

4.4.1 组合方案的合理性分析106

4.4.2 多维临界调控方式107

4.4.3 重要方案选取与特征107

4.5 临界调控阈值分析111

4.5.1 超采量、入海水量与国民经济用水量111

4.5.2 国民经济用水量、粮食产量与GDP112

4.5.3 GDP与COD入河量114

4.6 水资源环境经济效益最大的经济用水总量阈值115

4.6.1 用水量与水资源影子价格的关系115

4.6.2 用水量与GDP的关系117

4.6.3 用水量与水资源耗减成本的关系118

4.6.4 用水量与水生态环境退化成本的关系119

4.6.5 用水量与水环境保护成本的关系123

4.6.6 经济用水总量与GDP临界阈值124

第5章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整体调控措施与方案127

5.1 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水资源需求预测127

5.1.1 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趋势预测127

5.1.2 需水预测基本方案128

5.1.3 供水预测基本方案129

5.2 基本方案调控效果132

5.2.1 供需分析与配置132

5.2.2 水资源保护规划134

5.2.3 生态水量配置135

5.2.4 基本方案评价136

5.3 多维临界调控方案的比选与评价138

5.3.1 序参量、有序度和系统熵138

5.3.2 (系列)组合方案的协调度及其综合距离143

5.3.3 方案比较与分析146

5.3.4 调控结论157

5.4 调控方案风险分析161

第6章 总量控制策略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162

6.1 总量控制指标分析162

6.1.1 总量控制策略162

6.1.2 总量控制指标选取162

6.1.3 地表水取水总量164

6.1.4 地下水开采总量165

6.1.5 ET总量与国民经济用水总量165

6.1.6 排污总量169

6.1.7 入海水总量171

6.1.8 生态用水总量指标172

6.2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效应预测175

6.2.1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因子175

6.2.2 推荐方案南水北调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估175

6.2.3 不同方案生态环境影响差异性分析185

6.3 生态环境评估技术186

6.3.1 卫星遥感技术用于流域生态多样性评价186

6.3.2 咖啡因示踪技术在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应用192

6.3.3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及白洋淀湿地的藻类调查195

6.3.4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微囊藻毒素的测定199

6.3.5 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应用203

第7章 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209

7.1 节水与非常规水源利用209

7.1.1 节水潜力分析与节水目标209

7.1.2 节水规划措施211

7.1.3 灌溉节水的重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215

7.1.4 非常规水源利用217

7.2 水资源配置工程219

7.2.1 总体布局219

7.2.2 跨流域调水工程220

7.2.3 当地水配置工程222

7.3 水资源保护226

7.3.1 污染源防治226

7.3.2 重要水库水源地保护227

7.3.3 地下水压采229

7.3.4 地下水污染防治231

7.4 河流湿地水生态修复232

7.4.1 主要河流生态水量配置232

7.4.2 主要湿地生态水量配置233

7.4.3 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234

7.5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37

7.5.1 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意义237

7.5.2 严格取水总量控制239

7.5.3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43

7.5.4 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和水生态修复244

7.5.5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完善流域水资源监测网246

7.5.6 提高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247

参考文献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