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新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新探索
  • 赵秉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1099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2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新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编 高铭暄、王作富教授刑法学术思想述要1

Ⅰ.高铭喧教授刑法学术思想述要3

上篇:六十五载风雨路3

下篇:四十春秋求索情13

附篇:高铭暄教授著述一览46

Ⅱ.王作富教授刑法学术思想述要64

上篇:严谨治学,恬淡人生64

下篇:弘扬法制,颇多建树70

附篇:王作富教授著述一览94

第一编 刑法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105

一、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和范畴体系105

(一)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106

(二)刑法哲学的范畴体系112

二、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研讨118

(一)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118

(二)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22

(三)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124

(四)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特征132

三、论刑事管辖权136

(一)刑事管辖权的含义137

(二)刑事管辖权的内容及其法律渊源139

(三)我国的刑事管辖原则140

四、论九七年后涉港刑事案件的司法管辖权147

(一)涉港刑事案件司法管辖权的界定方法148

(二)涉港刑事案件的司法管辖原则153

五、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问题160

(一)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问题的提出161

(二)定量分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162

(三)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164

(四)社会危害性的模糊性166

(五)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初探170

六、罪过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向174

(一)古代刑法的罪过观174

(二)近代刑法的罪过观181

(三)现代刑法的罪过观183

(四)罪过观的未来趋向186

七、论定罪的过程193

(一)事实的筛选194

(二)相似犯罪构成群的限定196

(三)具体犯罪构成的选定201

(四)罪名的确定203

八、刑事责任概念新探208

(一)责任及法律责任的一般原理208

(二)刑事责任概念及其特征212

(三)对各种刑事责任概念的评析221

九、论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223

(一)具体犯罪行为与刑事责任224

(二)人格与刑事责任233

(三)两种根据的相互关系237

十、论违法性认识241

(一)立法和判例241

(二)学说249

(三)判断266

(一)西方刑法学中的共同犯罪理论272

十一、论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272

(二)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281

十二、论共同犯罪人犯罪中止的认定290

(一)主犯中止的认定291

(二)从犯中止的认定293

(三)胁从犯中止的认定295

(四)教唆犯中止的认定296

(五)认定共同犯罪人中止的其他问题298

十三、连续犯的处罚探究300

(一)连续犯的处罚原则300

(二)连续犯处罚的具体问题307

十四、吸收犯新探316

(一)吸收犯的基本构成特征316

(二)吸收犯的形式322

(三)吸收犯的罪数本质和处断原则326

(四)吸收犯与其他罪数形态的区别327

(五)吸收犯概念存废之争329

十五、论转化犯333

(一)转化犯的概念和名称333

(二)转化犯的基本特征335

(三)转化犯与结合犯之比较338

(四)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之比较340

十六、法条竞合重法优于轻法原则评析343

(一)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由来及其含义343

(二)我国刑法学界对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表述及纷争345

(三)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理论剖析347

十七、对中国死刑问题的深层思考355

(二)冷静的选择356

(一)沉重的历史356

(三)膨胀的立法357

(四)神秘的司法358

(五)危险的倾向359

(六)严峻的现实360

(七)杜撰的神话361

(八)走出困惑362

十八、论量刑情节的适用365

(一)重罪与轻罪的区分366

(二)从重与从轻的基点367

(三)个别情节的适用369

(四)从重与从轻情节的适用372

(五)加重与减轻情节的适用374

(六)免刑情节的适用378

(七)应当情节和可以情节的适用380

(八)多功能情节的适用382

(九)竞合情节的适用384

十九、论刑法中的立功388

(一)立功的含义和特征389

(二)立功的分类和构成要件390

(三)立功的本质393

(四)立功的认定394

(五)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处罚397

二十、我国单行刑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398

(一)单行刑法的概念和特征398

(二)单行刑法与刑法典、附属刑法的关系401

(三)单行刑法的基本功能405

(四)单行刑法立法方式优劣评析409

(一)依附型立法模式的应用与评价413

二十一、我国附属刑法立法模式探讨413

(二)独立型立法模式的应用与评价418

(三)独立型立法模式与依附型立法模式比较420

(四)“类推立法”问题研讨421

第二编 具体犯罪的认定与处罚427

二十二、论经济犯罪的法定归类427

(一)外国关于经济犯罪的分类428

(二)关于我国经济犯罪分类的若干构想431

二十三、经济犯罪数额研究443

(一)经济犯罪数额的种类444

(二)经济犯罪数额的计算449

(三)经济犯罪数额和定罪量刑454

(一)确立非法持有犯罪的必要性461

二十四、论非法持有犯罪461

(二)非法持有的含义464

(三)非法持有犯罪的特点469

二十五、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若干问题472

(一)挪用公款行为的特征473

(二)两种特殊挪用公款行为的司法适用问题474

(三)挪用公款罪的对象476

(四)公款的使用者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477

(五)承包人挪用承包企业资金归个人使用的问题478

(六)如何理解“超过3个月未还”479

(七)挪用公款数额的认定480

(八)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时效482

二十六、论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问题484

(一)“挪用”的基本特征484

(二)承包、租赁人“挪用”的特点486

(三)担保形式的“挪用”488

(四)“归个人使用”的认定489

(五)“以贪污论处”的正确理解491

二十七、论盗窃罪的对象495

(一)盗窃罪对象的基本特征495

(二)几种特殊对象的界定501

二十八、贪污罪主体若干问题研究510

(一)贪污罪主体的本质特征510

(二)贪污罪主体分述514

(三)贪污罪中共同犯罪的定性问题517

(四)贪污罪主体的其他问题519

二十九、论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的司法处断522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522

(二)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与其他相近犯罪的界限528

(三)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的刑罚适用532

三十、论毒品犯罪的罪名与刑罚适用535

(一)毒品犯罪的罪名问题536

(二)毒品犯罪的处罚问题544

三十一、淫秽物品研析549

(一)淫秽物品的概念549

(二)淫秽物品的种类552

(三)淫秽物品的认定553

(四)淫秽物品与非淫秽物品辨析554

三十二、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研讨558

(一)利用本人职务便利558

(二)利用他人职务便利561

(三)利用过去职务便利565

(四)利用将来职务便利568

三十三、经济受贿构成论571

(一)经济受贿的主体特征571

(二)经济受贿的客观表现573

(三)经济受贿的客体577

(四)经济受贿的主观心理特征578

三十四、行贿罪问题探讨580

(一)行贿罪的客体580

(二)行贿行为阶段的划分及其意义585

(三)行贿罪主观目的探讨588

(四)关于行贿罪处罚的立法思考592

第三编 刑法的发展与完善597

三十五、关于完善我国刑法典体系和结构的研讨597

(一)刑法典总则体系和结构的完善599

(二)刑法典分则体系和结构的完善612

三十六、新时期刑事立法的反思及改进构想622

(一)新时期刑事立法的反思623

(二)刑事立法的改进构想629

三十七、论刑事立法的明确性原则631

(一)明确性是刑法存续的保障632

(二)明确性原则的基本要求635

(三)明确性原则对我国刑法修改的指导意义637

三十八、论人权之刑法保障641

(一)刑法保障是人权的最后防线641

(二)刑法规定人权保障的方式与分类645

(三)刑法中人权保障的完善649

三十九、论市场经济与经济刑法的完善655

(一)现行经济刑法的不足655

(二)市场经济对经济犯罪的影响658

(三)市场经济下经济刑法的完善661

四十、廉政建设与刑事立法的完善665

(一)廉政建设与刑事立法完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65

(二)廉政建设与现行刑法中职务犯罪规定的完善669

(三)廉政建设与新罪的增设674

四十一、最高审判机关刑事司法解释工作回顾与前瞻679

(一)刑事司法解释概况680

(二)司法解释对刑事立法不足之弥补682

(三)司法解释的修改、补充和完善686

(四)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思考688

四十二、完善刑讯逼供罪立法刍议694

(一)刑讯逼供罪的归类问题695

(三)犯罪对象问题697

(二)犯罪主体问题697

(四)“以肉刑致人伤残”和“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698

(五)法定刑的完善700

(六)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宣言式表述702

(七)刑讯逼供罪的法条设计703

四十三、关于增设内幕交易罪的探讨704

(一)增设内幕交易罪的必要性704

(二)内幕交易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706

(三)内幕交易罪的处罚711

四十四、计算机犯罪及其刑事立法探讨714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714

(二)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716

(三)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719

(四)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的必要性723

(五)计算机犯罪立法构想7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