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技术手册 上中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技术手册 上中下
  • (日)日本机械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械技术手册 上中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水力发电设备 9-1

1·1江河流量 9-1

1·2 电站用水量 9-1

1·3有效水头、总扬程 9-1

1·4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及效率 9-1

1·4·1发电时 9-1

1·4·2扬水时 9-1

目录1

第1章概述 10-1

1·1气体的性质 10-1

1·1·1理想气体 10-1

1·1·2实际气体 10-1

目录1

目录1

第1章热 11-1

1·1 温度 11-1

1·1·1温标 11-1

1·1·2温度定点 11-1

1·1·3熔点,沸点 11-1

1·1·4临界状态 11-1

1·2热膨胀系数 11-1

目录1

第1章燃料 12-1

1·1固体燃料 12-1

1·1·1煤的分类 1 2-1

目录1

第1章锅炉 13-1

1·1锅炉的种类和结构 13-1

第1章总论 5-1

第1章静力学 3-1

1·1力的平衡 3-1

1·2力的合成与分解 3-1

1·2·1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分解 3-1

目录1

第1章外力、应力及应变 4-1

1·1载荷 4-1

1·1·1按载荷作用速度分类 4-1

1·1·2按载荷分布形式分类 4-1

1·1·3按载荷作用方式分类 4-1

1·2支承条件及约束反力 4-1

目录1

1·1·1重度(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γ和密度ρ(=γ/g) 8-1

1·1 金属材料 5-1

1·1·1元素的物理性能 5-1

1·1测量方法基础 6-1

1·1·1 测量 6-1

目录1

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和制图 7-1

1·1机械设计的发展 7-1

1·1·1机械设计和设计工程 7-1

1·1·2设计和产品研制的程序 7-1

1·1·3设计情报 7-1

目录1

第1章水力学基础 8-1

1·1主要流体的物理性质 8-1

目录1

1·1·2 磁 20-1

第1章纤维机械 18-1

1·1纤维高分子材料 18-1

目录1

第1章工厂组织 19-1

1·1组织 19-1

1·1·1组织的定义 19-1

1·1·2组织的建立过程 19-1

1·1·3传统组织、管理系统与人 19-1

目录1

第1章电、磁概论 20-1

1·1 电磁现象 20-1

1·1·1静电 20-1

目录1

目录1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况 21-1

1·1控制的概念 21-1

1·1·1控制的基本定义 21-1

目录1

第1章反应堆理论 22-1

1·1原子核 22-1

1·1·1 原子核 22-1

1·1·2同位素 22-1

1·1·3放射性核素 22-1

1·1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自然对数、倒数、圆周长和圆面积 1-1

第1章数表 1-1

1·1·1锅炉的概要和分类 13-1

1·1·3汽车的参数 15-1

目录1

第1章汽车 15-1

1·1汽车概况 15-1

1·1·1汽车的定义 15-1

第1章代数 2-1

1·1幂与对数 2-1

1·1·2汽车的分类 15-1

目录1

目录1

第1章基本原理 14-1

1·1·2圆筒锅炉 13-1

1·1概念 14-1

1·1·1容积式和速度式 14-1

1·1·1幂 2-1

1·1·2控制的种类 21-2

1·3·1内力和应力 4-2

1·1·2容积式内燃机的特点和种类 14-2

1·3应力的定义及种类 4-2

1·1·2测量方法 6-2

1·1·2煤的物理性质 12-2

1·1·3煤的分析值及特性 12-2

1·1·4结合能 22-2

1·1·5 中子 22-2

1·2·2同平面内作用点不同的力的合成与分解 3-2

1·2核反应 22-2

1·2·1 核反应 22-2

1·6·1蓄水池 9-2

1·1·3 电路 20-2

1·1·3流体中压力波的传播速度2

1·6蓄水池、调节池、逆调节池 9-2

1·5 负荷 9-2

1·2·1作用在汽车上的力 15-2

1·6·2调节池 9-2

1·6·3逆调节池 9-2

1·7 发电方式 9-2

1·7·1按获得水头的方法分类 9-2

1·2汽车性能 15-2

(声速)a 8-2

1·1·3单位和基准 6-2

1·1·2压缩率β和比容v 8-2

1·2标准数(JIS Z 8601-1954) 7-2

1·1·5设计的评价标准 7-2

1·1·4设计和标准化 7-2

1·2·2理想循环 14-2

1·2·1性能的定义和主要计算公式 14-2

1·2性能 14-2

1·1·4电流的磁效应 20-2

1·1·5电磁感应作用 20-2

1·1·3空气 10-2

1·1·3对数 2-2

1·2排列与组合 2-2

1·2·1排列 2-2

1·2·2组合 2-2

1·3·1矩阵的定义 2-2

1·3矩阵与行列式 2-2

1·1·2根式 2-2

1·1·4动力粘度μ与运动粘度v 8-3

1·2·2被测量的变换 6-3

1·2·1测量系统 6-3

1·3·2平面应力 4-3

1·3·3莫尔应力圆 4-3

1·2测量系统的组成 6-3

1·3·2矩阵的运算 2-3

1·3·3逆矩阵 2-3

1·2理论气体功率及效率 10-3

1·3控制精度的评价 21-3

1·7·2按水能利用的方法分类 9-3

1·2·3实际循环 14-3

1·1·3 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13-3

1·2·1绝热能头和绝热气体功率 10-3

1·2·2核裂变 22-3

1·3·4行列式 2-3

1·2传统组织 19-3

1·2·1组织原则 19-3

1·3尺寸公差(JIS B 0401-1965) 7-3

1·8·3坝的附属设备 9-3

1·8·1坝 9-3

1·8引水设备 9-3

1·2·2等温压缩气体功率 10-3

1·3·1 力偶 3-3

1·2反馈控制系统 21-3

1·3力偶与力偶矩 3-3

1·2·3核聚变 22-3

1·1·6交流 20-3

1·2·3多变能头和多变气体功率 10-3

1·2·4效率 10-4

1·3分类及选定 10-4

1·3·1分类 10-4

1·9电站的形式 9-4

1·1·9压电 20-4

1·1·4煤样的采集法 12-4

1·9·1安装方式 9-4

1·8·11排水道调压塔 9-4

1·8·10排水道 9-4

1·4·2合力矩的图解法 3-4

1·8·9压力水管 9-4

1·8·8调压塔 9-4

1·3·2反应堆理论基础 22-4

1·3·1反应堆的结构 22-4

1·3反应堆理论 22-4

1·8·4取水口 9-4

1·8·5引水道 9-4

1·8·6沉砂池 9-4

1·8·7上水槽 9-4

1·3·6矩阵的三角分解 2-4

1·2仪表及测量 20-4

1·1·11放电 20-4

1·4三向应力 4-4

1·1·5表面张力H 8-4

1·2·2轮胎特性 15-4

第2章 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 21-4

1·3·2力偶的表示法 3-4

1·2·2组织形式 19-4

2·1线性控制理论 21-4

2·1·1控制系统的环节 21-4

1·3·3力的移动 3-4

1·4配合(JIS B 0401-1965) 7-4

1·4力矩 3-4

1·2·1指示式电工仪表 20-4

1·3·5一次方程组 2-4

1·4比热容与潜热 11-4

1·4·1比热容 11-4

1·4·1力矩 3-4

1·1·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5-4

1·1·3金属材料的组织 5-4

1·4·1应力分量 4-4

1·3热量的单位 11-4

1·4·2应力椭圆体 4-4

1·1·8热电动势 20-4

1·4·3莫尔应力圆(三向) 4-4

1·1·7三相交流 20-4

1·1·10磁致伸缩 20-4

1·4·1一次方程 2-5

1·3·7矩阵的分块 2-5

1·4代数方程 2-5

1·3·8矩阵的导数与积分 2-5

1·4·3平行力力矩的图解法 3-5

1·3·2选定 10-5

1·4·2二次方程 2-5

1·9·2地上式和地下式 9-5

第2章水轮机和水泵水轮机 9-5

2·1水轮机和水泵水轮机概述 9-5

2·1·1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和效率 9-5

1·1·5煤的风化和存贮 12-5

2·1·2传递函数 21-5

2·1·3框图 21-5

1·5平衡条件 3-5

1·4·2熔化热和气化热 11-5

1·5关于热单位的换算表 11-5

1·1·6泥煤 12-5

1·1·6水的饱和蒸汽压Ps 8-5

1·2·3动力性能 15-5

1·2·1压力 8-5

1·1·7气体对于水的溶解度 8-5

1·6·1变形和应变 4-5

1·6支座反力 3-5

1·6应变的定义及种类 4-5

1·5平衡方程 4-5

1·2水静力学 8-5

1·6·1支座反力 3-5

1·6·2纵向应变 4-5

1·6·2平衡条件的应用 3-5

1·2·3测量系统的响应 6-5

1·1·7焦炭 12-5

1·3测量误差 6-6

1·2·4测量系统的噪声 6-6

1·3·1误差的来源 6-6

1·4·5 高次方程 2-6

1·1·4强制循环式水管锅炉 13-6

1·3·3比转速和特性 10-6

1·3·4各种型式特点的比较 10-6

1·2·2压力的单位 8-6

1·2·4热平衡 14-6

1·4·4四次方程 2-6

1·7索系的平衡 3-6

1·2·3深度压力的大小与方向 8-6

1·2·4水头 8-6

1·2·5压力的传递(帕斯卡原理) 8-6

1·7·2悬挂载荷的缆索 3-6

1·1·8煤制品 12-6

1·2液体燃料 12-6

1·7三向应变 4-6

1·6·4体积应变 4-6

1·6·3剪应变 4-6

2·1·2转速和比转数 9-6

2·1·3形式和选择 9-6

1·5数列 2-6

1·2·1石油系液体燃料的性质 12-6

1·7·1应变分量 4-6

1·7·1滑轮 3-6

1·4·3三次方程 2-6

1·5·3特殊数列之和 2-6

1·5·2等比数列 2-6

1·5·1等差数列 2-6

1·2·4制动性能 15-7

1·2·5操纵性和稳定性 15-7

1·7·3索自重产生的挠度 3-7

1·5形状误差的影响 7-7

3·8垂直起落飞机(VTOL)和短距起落7

1·2·2记录式电工仪表 20-7

飞机(STOL) 15-127

2·1·4动态特性,Ⅰ 21-7

1·4热工水力理论 22-7

1·7·2应变分量的坐标变换 4-7

1·4·1 热的产生 22-7

1·6·1二项级数 2-7

1·6·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级数展开 2-7

2·2水斗式水轮机 9-7

2·2·1 结构 9-7

1·6·3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级7

数展开 2-7

1·2·2火花点火的内燃机燃料 12-7

1·2·6深度压力与压力中心7

1·7·3应变椭圆体 4-7

1·8协调条件 4-7

1·6级数 2-7

1·3·2误差的性质 6-7

1·3·3误差传递定律 6-7

1·3·4测量精度的表示方法 6-7

1·6各种材料的热性质 11-7

(平面) 8-7

2·1·1平行力中心 3-8

2·1重心 3-8

2·1·2质心及重心 3-8

1·1·5直流锅炉 13-8

1·1·4热处理 5-8

1·2·5示功图 14-8

1·2·6点燃式发动机的性能 14-8

1·3·2管理系统的构成 19-8

1·3·1管理系统的发展 19-8

1·3管理系统 19-8

1·2纺纱设备 18-8

1·2·1纺纱种类 18-8

第2章角度、长度和粒度 6-8

1·4·2燃料内的热传导 22-8

1·4·3反应堆的冷却 22-8

1·6·4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级8

数展开 2-8

第2章三角函数与双曲函数 2-8

2·1三角函数 2-8

2·1·1三角函数的定义 2-8

2·1·2三角函数的值与符号 2-8

2·1·3一个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 2-8

2·2·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8

2·1角度(见第17篇第5章) 6-8

2·2长度、位移和面积 6-8

2·2·1长度基准 6-8

1·2·8均匀压力的合力 8-8

(曲面) 8-8

1·2·7深度压力与压力中心8

1·2·3累计式仪表 20-8

1·2·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20-8

1 · 2·5检流计 20-8

第2章重心及转动惯量 3-8

2·1·7稳定性判据 21-8

1·9对称性及叠加原理的应用 4-8

1·4安装、运转及维修 10-8

1·4·1透平式的安装、运转及维修 10-8

2·1·6基本环节的动态特性 21-8

2·1·5动态特性,Ⅱ 21-8

2·14图形边框的重心 3-9

1·2·10浮体 8-9

2·1 厂址选择 19-9

1·2·9 浮力 8-9

2·1·3弹性的基本公式 4-9

第2章工厂规划 19-9

1·2·11浮体的稳定性 8-9

2·1·3决定重心的一般规则 3-9

1·2·6示波器 20-9

1·2·7 电位差计 20-9

1·3振动和行驶平顺性 15-9

1·3·1振动的分类 15-9

1·6·2制图标准 7-9

1·6·1图的作用与特点 7-9

1·6机械制图 7-9

2·2·3特性 9-9

2·1·4二角之和与差的函数 2-9

2·3混流式水轮机 9-9

2·3·1结构 9-9

第2章核反应堆 22-9

2·1核反应堆的种类和实例 22-9

1·4·2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9

运转及维修 10-9

1·4·3振动 10-9

1·2·12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式 8-9

2·1·5 倍角与半角的函数,正弦与余弦的幂 2-9

第2章弹性、塑性及蠕变 4-9

2·1弹性变形 4-9

2·1·1定义 4-9

2·1·2弹性模量 4-9

2·2·2长度和位移的模拟测量 6-9

2·1·1厂址选择的因素 19-9

2·1·4应变能、弹性能 4-10

1·2·8功率因数表、相位表 20-10

1·2·9频率表 20-10

1·2·10电阻的测量 20-10

第2章电磁机械 20-10

2·1·2电磁机械的原理 20-10

2·1·1电磁机械的种类 20-10

2·1电磁机械概述 20-10

1·2·14力线 8-10

2·3·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10

2·1·1研究堆 22-10

2·1·2试验堆 22-10

2·1·3发电用核反应堆 22-10

2·2三角形 2-10

2·2·1平面三角形 2-10

1·3·1层流与湍流 8-10

1·3一般水动力学 8-10

1·2·15相对静止(相对平衡) 8-10

2·3·3特性 9-10

1·2·13等压面 8-10

2·2·2球面三角形 2-10

2·3反三角函数 2-10

2·3·1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2-10

2·3·2反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2-10

1·6·7图形表示法 7-10

1·6·6图线 7-10

1·6·5比例 7-10

1·6·4图纸规格 7-10

1·6·3缩版图的画法 7-10

3·2·1全机的升力和俯仰力矩 15-110

的缺陷 5-10

1·2·7压燃式发动机的性能 14-10

1·5噪声 10-10

1·5·1噪声特性 10-10

2·1·8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21-10

2·1·5面积的重心 3-10

1·1·5残余应力 5-10

1·3·2振源 15-10

3·2飞机和飞行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质 15-110

1·1·6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材质10

1·6·8剖视图画法 7-11

1·2·8大气状态的影响 14-11

2·4·2双曲函数间的关系 2-11

1·3·3固有频率 15-11

1·3·4行驶平顺性 15-11

2·4·3双曲函数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2-11

第3章微分 2-11

3·1极限与连续 2-11

3·1·1数列的极限 2-11

3·1·4特殊极限值 2-11

2·4·1结构 9-11

2·4·1双曲函数的定义 2-11

2·4双曲函数 2-11

3·1·2函数的极限 2-11

2·1·2厂址选择的评定 19-11

1·1·6特种锅炉 13-11

1·2·3压缩点火的内燃机燃料 12-11

1·7·1基础知识 11-11

2·1·5弹性理论的定理 4-11

1·7热放射(热辐射) 11-11

1·5·2防噪声的措施 10-11

2·3·4主要尺寸的确定 9-11

2·4斜流式水轮机 9-11

3·1·3函数的连续 2-11

2·1·4应用的一般知识 20-11

2·1·3温升 20-11

1·6·9尺寸 7-12

2·4·2特性 9-12

2·5轴流式水轮机 9-12

2·5·1结构 9-12

2·1·6二维弹性问题 4-12

1·2金属材料的检验 5-12

1·2·1金属材料的鉴别法 5-12

3·2导数与微分 2-12

3·2·1导数、导函数与微分 2-12

3·2·2高阶导数 2-12

3·2·3偏导数 2-12

1·3·2流线,定常流 8-12

3·2·5超音速时的空气动力特性 15-112

2·1·9稳态误差 21-12

2·1·6体积的重心 3-12

1·7·2黑体表面间的放射换热和12

形状系数 11-12

2·2·2程序 19-12

2·2·1 基本考虑方法 19-12

2·2工厂建设 19-12

2·2·3长度、位移的数字式测量 6-12

1·7·3任意两固体表面间的放射换热 11-13

1·2·3金属材料的缺陷检验法 5-13

1·4汽车发动机 15-13

1·5传动系和车轴 15-13

1·5·1离合器 15-13

2·1·10根轨迹 21-13

第2章容积式风机及压缩机 10-13

2·1回转式风机及压缩机 10-13

2·1·1种类及使用范围 10-13

1·3·3流量,连续性定理 8-13

2·1·7三维弹性问题 4-13

2·2·4面积的测量 6-13

2·1·7重心的图解法 3-13

2·5·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13

2·2转动惯量 3-13

2·2·1物体转动惯量的一般理论 3-13

1·2·2金相组织的检验法 5-13

3·3求导公式 2-13

2·2直流电机及其应用 20-13

1·3·4伯努利定理 8-13

3·3·1一般公式 2-13

2·2·3应当考虑的事项 19-13

2·2·2直流电机的特性 20-13

3·3·2基础求导公式 2-13

2·2·1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种类 20-13

2·1·2罗茨式 10-14

1·7·1形状位置公差的种类、代号和被测部位 7-14

2·1·3滑片式 10-14

2·1·11统计学的计算方法 21-14

1·7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7-14

1·6·11 图面形式和图面管理 7-14

1·3·6两流线间的总水头差 8-14

1·3金属材料JIS的标志 5-14

第2章流道与流体阻力 8-14

1·7·4放射率的数值 11-14

2·3·4沉淀测量粒度法 6-14

1·6·10尺寸公差和配合的标注 7-14

2·3·3显微镜测量粒度法 6-14

2·3·2筛法测量粒度 6-14

2·3·1粒径和粒度分布 6-14

2·1·1流体的摩擦与切应力 8-14

2·3粒度 6-14

2·2·4平面布置技巧 19-14

1·3·5动压和总压(滞止压力) 8-14

2·2·3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制动 20-14

1·2·4燃气轮机燃料 12-14

2·1流体的摩擦 8-14

2·5·4主要尺寸的确定 9-14

2·1·8接触应力 4-14

3·3·3隐函数的导数 2-14

3·3·4变数代换 2-14

1·2·9试验标准 14-14

2·2·1应力集中的一般概念 4-14

3·4 中值定理与泰勒展开 2-14

1·3进、排气和扫气 14-14

1·3·1四冲程内燃机的进、排气 14-14

1·3·2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过程 14-14

2·5·3特性 9-14

3·4·2泰勒与马克劳林展开 2-14

2·2应力集中 4-14

3·4·1 中值定理 2-14

2·1·5螺杆式 10-15

3·6极大与极小 2-15

1·2·2自动化纺纱 18-15

2·2·2圆孔及球孔的应力集中 4-15

2·1·4船用堆 22-15

2·6·1结构 9-15

2·2·4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20-15

3·5不定形的极限值 2-15

2·3·5小孔通过测量粒度法 6-15

第3章质量、转动惯量、密度 6-15

2·1·2 圆管的管摩擦 8-15

3·1·1质量基准 6-15

2·1·1 2反馈控制系统的综合 21-15

2· 6混流式水泵水轮机 9-15

3·1质量基准及测量 6-15

2·1·4摆锤式 10-15

3·1·2质量测量 6-15

2·2·2面积惯矩的一般理论 3-15

1·7·2标注方法 7-15

2·2·3线的转动惯量 3-16

2·2·5直流电动机的用途 20-16

2·2反应堆基本材料 22-16

1·7·5形状系数的数值 11-16

1·8表面光洁度的标注方法 7-16

1·2·5锅炉、窑炉、取暖用的燃料 12-16

2·2·1慢化剂 22-16

1·2·3新型纺纱 18-16

2·2·4平面物体的转动惯量 3-16

2·2·2反射层 22-16

2·2·6无换向器电动机 20-16

2·2·5计划方案的评价 19-16

2·2·3冷却剂 22-16

2·2非线性控制理论 21-16

第4章积分 2-16

3·2·6定量秤 6-16

3·2·5匀速送料秤(重量计) 6-16

2·6·3特性 9-16

2·6·2水流对转轮的作用 9-16

4·1·1一般公式 2-16

4·1·2基础积分公式 2-16

1·5·2手动变速器 15-16

4·1·3有理函数的积分 2-16

2·2·1非线性控制系统 21-16

3·2·2台秤 6-16

3·2工业秤 6-16

3·2·1天平 6-16

3·2·4传送带秤 6-16

1·3·3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过程 14-16

1·2炉膛和受热面的计算 13-16

1·7·6固体表面之间有气体、火焰时的放射换热 11-16

3·2·3 起重秤 6-16

1·8·2表面符号 7-16

1·8·1表面光洁度的标注方法 7-16

4·1不定积分 2-16

3·3·1回转体的转动惯量 6-17

3·3转动惯量的测量 6-17

3·4·1液体密度的测量 6-17

1·2·6添加剂 12-17

1·3气体燃料 12-17

1·3·1气体燃料的性质 12-17

1·3·2天然气 12-17

3·4密度 6-17

1·8·3加工符号 7-17

1·8·4加工方法的代号 7-17

1·8·5加工痕迹 7-17

1·8·6图面标注方法 7-17

3·4·2气体密度的测量 6-17

3·4·3固体密度的测量 6-17

1·3·4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过程 14-17

1·4·2非金属材料的特征 5-17

1·4·1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5-17

1·4非金属材料 5-17

3·3·2连杆的转动惯量 6-17

2·3·1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和种类 20-17

2·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 20-17

2·2·1结构及型式 10-17

2·2往复式压缩机 10-17

2·2·2非线性特性 21-17

2·2·3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殊性质 21-17

2·3异步电动机及其应用 20-17

2·7·1结构 9-17

2·7斜流式水泵水轮机 9-17

2·6·4主要尺寸的确定 9-17

2·1·3铁管的老化效应 8-17

2·2·4控制材料 22-17

2·2·3椭圆孔的应力集中 4-17

第2章钢铁材料 5-18

2·9水轮机特性 9-18

2·9·1一般特性 9-18

2·8轴流式水泵水轮机 9-18

2·1 碳素钢 5-18

2·1·1碳素钢的标准 5-18

1·9·2螺纹表示方法 7-18

1·9·1螺纹及螺纹零件的画法 7-18

1·9螺纹画法 7-18

2·2·2级数 10-18

2·2·3流量、容积效率、转速 10-18

2·7·2特性 9-18

1·3·5对扫气作用的各种影响 14-18

2·2·5 由切口引起的应力集中 4-18

2·2·4带横槽、纵槽(端部为圆形)及矩形孔(拐角为圆形)的板条的拉伸(压缩)或弯曲 4-18

2·2·5屏蔽材料 22-18

2·2·6结构材料 22-18

2·3核反应堆的核设计和热设计 22-18

2·3·1 反应堆设计原则 22-18

4·2·1计时器 6-18

和制动 20-18

4·2时间的测量方法 6-18

9·2·3管道法兰接合面的形状和密封垫座的尺寸以及对此采用的密封垫片的尺寸 7-218

4·1时间基准 6-18

第4章时间、速度、角速度 6-18

2·3·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8

2·2·4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理论处理 21-18

1·8导热 11-18

1·2·4合纤变形加弹机 18-18

2·2·5平面和曲面围成物体的转动18

惯量 3-18

2·1·4非圆形断面管 8-18

2·1·5组合管 8-18

1·8·7表面波度的图面标注方法 7-18

2·2·6厂房建筑 19-18

4·1·4无理函数的积分 2-18

1·8·1导热的基本公式 11-18

1·8·2导热微分方程式 11-18

1·3·1准备机械和准备工程 18-19

4·2·3数字方式 6-19

4·2·4照像法 6-19

4·3速度、角速度的测量 6-19

1·3锅炉的水循环 13-19

1·3·1蒸发管内的汽液双相流体 13-19

4·1·5超越函数的积分 2-19

1·8·3稳定导热 11-19

1·3织造设备 18-19

2·3·2核设计 22-19

1·3·2自然循环锅炉 13-19

4·2·2模拟方式 6-19

2·2·6阶梯板条及阶梯圆杆的应力19

2·2管路 8-19

2·2·1管路的损失水头 8-19

集中 4-19

2·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0-19

2·2·2起始段内的流动 8-19

1·5·3自动变速器 15-19

2·2·3管路进口 8-19

2·2·8职工及周围环境所需要的设施 19-19

2·2·4进排气阀、活塞杆填料 10-19

2·2·7动力设备与维修 19-19

1·3·6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方式的实例 14-20

2·2·6截面惯矩的图解法 3-20

3·1·2产品品种的确定 19-20

3·1·1产品的寿命周期 19-20

3·1产品计划 19-20

2·3·7直线电动机 20-20

2·3·6异步电动机的用途 20-20

2·3·5单相异步电动机 20-20

第3章产品与生产计划 19-20

2·2·6排气量调节法 10-20

1·10·1齿轮零件图 7-20

2·2·8防止应力集中造成结构强度恶化的方法 4-20

2·3应力强度因子 4-20

2·3·1定义和概述 4-20

4·3·1流体的速度(见8·1节) 6-20

1·3·3液化石油气(LPG或LP气体) 12-20

2·2·5冷却方法、油水分离器 10-20

1·10 齿轮画法 7-20

4·3·2固体的速度 6-20

4·3·3角速度 6-20

2·2·5扩散管与收缩管 8-20

2·2·4管路出口 8-20

2·2·7其它形状的应力集中 4-20

2·3采样控制理论 21-21

2·3·1采样控制系统 21-21

2·1·3碳素钢的成分 5-21

1·3·3强制循环锅炉 13-21

1·8·4不稳定导热 11-21

4·2·2重要的积分 2-21

2·2·6弯管 8-21

2·3·3热设计 22-21

4·2·1一般公式 2-21

第3章质点 3-21

3·1点的运动 3-21

3·1·1点运动的矢量表示 3-21

2·9·2飞逸转速 9-21

1·3·4固体燃料气化 12-21

4·2定积分 2-21

2·1·2纯铁的性能与用途 5-21

2·4同步电机及其应用 20-21

2·4·1同步电机的原理和种类 20-21

1·3·2织机和织造 18-21

2·4·2同步发电机的特性 20-21

3·2·1研究开发的内容 19-21

3·2研究开发(R D) 19-21

3·1·3产品开发的内容和程序 19-21

1·3·7空气滤清器 14-21

4·2·3 由定积分定义的几个函数 2-22

1·10·2啮合齿轮的画法 7-22

2·10·2吸出高度 9-22

2·2·8无润滑式压缩机 10-22

2·2·1润滑法 10-22

1·3·5油的气化方法 12-22

2·10·1汽蚀 9-22

2·10 汽蚀 9-22

1·11弹簧画法 7-22

2·3·2具有一个裂纹的无限体 4-22

5·1·1惯性系 6-22

5·1振动、加速度的测量 6-22

第5章振动、热速度、平衡 6-22

1·4·1手工加煤及机械加煤燃烧 13-22

1·4锅炉燃烧装置及炉膛 13-22

1·3·4直流锅炉 13-22

2·4·3同步电动机的特性 20-22

2·4·4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20-22

2·4·5同步电动机的用途 20-22

2·2·7肘形弯管 8-22

3·3·2功能设计 19-22

3·3·1产品规划、设计的调查分析 19-22

2·3·2zz-变换和广义z-变换 21-22

3·3产品规划及产品设计 19-22

3·2·2 研究管理 19-22

2·2·8分流管(分歧管) 8-22

1·4燃料和燃烧 14-22

1·4·1燃料 14-22

1·4·2点燃式发动机的燃烧 14-22

1·11·1弹簧画法 7-22

1·11·3项目表 7-22

1·11·2载荷与变形的表示 7-22

3·1·2点运动的几种坐标表示 3-22

2·5·1单相串励电动机 20-23

3·3·3生产设计 19-23

2·5·2推斥电动机 20-23

2·5·3三相并励电动机 20-23

2·2·9压缩机实例 10-23

2·10·3汽蚀的发生和防止 9-23

2·6·3起重电磁铁 20-23

2·5·4三相串励电动机 20-23

3·1·3相对运动 3-23

2·2·9汇流管 8-23

2·11振动 9-23

2·6磁力机械 20-23

2·6·2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 20-23

2·6·1 电磁铁 20-23

5·1·2振动的测量 6-23

2·4结构设计 22-23

2·4·1 应用的标准和设计条件 22-23

2·1·4沸腾钢和镇静钢 5-23

2·1·5碳钢的热处理 5-23

2·5交流换向器电机及其应用 20-23

1·4·2煤粉燃烧 13-23

1·12滚动轴承画法 7-23

1·12·1 简化画法 7-23

1·12·2代号标注方法 7-23

2·3·3中央有裂纹的有限板的拉伸 4-23

1·12·3系统示意图的画法 7-23

2·4·2结构材料 22-23

1·5·4传动轴 15-23

2·12过渡过程 9-24

2·12·1过渡过程 9-24

2·12·2速度变化率和水压力变化率 9-24

5·1·4冲击和一般加速度的测量 6-24

校准 6-24

5·1·3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振动计的24

2·7·1变压器的原理 20-24

2·4·1状态变量 21-24

2·2·1 0管接头 8-24

1·4·3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 14-24

2·4·4辐照的影响 22-24

2·2·11阀和旋塞 8-24

1·8·5图解法 11-24

2·2·1 2孔口、喷嘴和文丘里管 8-24

第2章机械材料的标准形状和重量 7-24

2·1钢铁 7-24

2·1·1 碳素钢热轧钢材的形状、尺寸和重量 7-24

2·1·2碳素钢冷轧型钢的尺寸 7-24

2·1·3机械碳素结构钢钢材的尺寸 7-24

2·1·4钢管的尺寸和重量 7-24

2·6·4磁力吸盘 20-24

3·3·4质量设计 19-24

3·1·4点运动的简单情况 3-24

2·7·2变压器的特性 20-24

2·7变压器 20-24

2·4·3设计 22-24

2·4现代控制理论 21-24

2·3·3采样周期和采样定理 21-24

2·4热应力 4-24

1·3·7城市煤气 12-24

1·3·6高炉煤气和其他煤气 12-24

2·6·7粒子加速装置 20-24

2·6·6磁力辊子 20-24

2·6·5磁力分离器 20-24

5·2平衡试验 6-24

1·3·3织机及准备机械的生产能力 18-24

2· 1·6含碳020%以下的低碳钢 5-24

2·3·4边缘有裂纹的板和梁 4-24

2·2·1 4管道输送流体的动力 8-25

2·2·13管路的总损失和流量 8-25

5·2·2双面(动)平衡试验 6-25

3·1·1空间电荷控制管 20-25

5·2·1单面(静)平衡试验 6-25

1·8·6数值解法 11-25

3·1 电子管 20-25

2·7·3三相变压器的联接 20-25

2·5弹性稳定 4-25

2·13·2模型试验 9-25

1·4·2液体推进剂 12-25

1·4·1概论 12-25

1·4火箭推进剂 12-25

2·13·1相似定律 9-25

2·13模型试验 9-25

第3章电子器件 20-25

2·7·4特殊变压器 20-25

1·3·4针织机械 18-25

1·3·5缝纫工序和缝纫机械 18-25

2·4·2线性系统理论 21-25

1·5·5终减速器 15-25

3·3·5试制及试验 19-25

5·2·3平衡度及其等级 6-26

4·2·4定积分的近似值 2-26

2·3振动及其防止方法 10-26

2·2·15管路流速 8-26

2·3 明渠 8-26

2·3·1 明渠断面和流速不变时的流26

动 8-26

2·4·3最大值原理 21-26

及其防止方法 10-26

2·3·1压缩机管路的共振26

4·2·5二重积分 2-26

3·3·6设计管理 19-26

3·2·2势能 3-26

3·2功和能 3-26

1·8·7比拟法 11-26

2·6·1材料的塑性 4-26

3·1·2特殊电子管 20-26

2·6塑性变形 4-26

3·2·1功、功率、能 3-26

2·4·5燃料的结构设计 22-26

2·5·2地震负荷 22-27

6·1·2利用平衡方法测量力值 6-27

与基础 10-27

2·3·2压缩机的振动及其防止方法27

第5章微分方程 2-27

3·2·3保守力和约束力 3-27

3·2·4动能 3-27

3·2·5虚功和平衡条件 3-27

1·4·1烧毛机 18-27

1·4染色及整理机械 18-27

1·4·3固体推进剂 12-27

2·5·1 抗震设计的原则 22-27

1·5·6车轴 15-27

5·2·4不平衡的允许限 6-27

第6章力和功率 6-27

6·1力的测量 6-27

6·1·1力的单位和标准 6-27

5·1常微分方程 2-27

5·1·1一阶常微分方程 2-27

6·1·3通过物理量的变换进行力值27

测量 6-27

1·4·3油的燃烧 13-27

1·4·4燃烧和排气 14-27

2·1·7含碳0.15~0.25%的碳素钢 5-27

3·4·1生产计划的意义 19-27

1·9·3平板的强制对流放热 11-27

3·4·2担任生产计划的各部门 19-27

3·4·3计划内容概要 19-27

2·14·3有效水头和总扬程的测量 9-27

2·14·4流量和扬水量的测量 9-27

3·4生产计划 19-27

2·5抗震设计 22-27

3·2 半导体器件 20-27

3·21半导体的主要性质 20-27

2·1 4·2水轮机输出功率和水泵输入功率的测量 9-27

1·9对流放热 11-27

1·9·1对流放热 11-27

1·9·2放热系数的无量纲表示 11-27

1·4·2精练漂白机 18-27

2·3·4流速分布 8-27

2·13·3效率换算公式 9-27

2·14实型水轮机的效率试验 9-27

2·3·2明渠的最佳断面形状 8-27

2·3·3明渠的适宜流速 8-27

2·4·4最优控制的数值求解法 21-27

2·14·1 效率试验 9-27

2·3·5流速变化时的流动 8-27

2·4流体中的物体阻力 8-27

2·4·1阻力系数 8-27

2·5·4应力计算和许容应力 22-28

2·6主要设备和附属系统 22-28

2·1 5·1 进口阀 9-28

2·6·2冷却剂循环装置 22-28

2·15附件 9-28

2·14·5水轮机效率的热力学测量方法 9-28

2·4·5状态估计 21-28

2·5·3动态分析 22-28

2·6·1蒸汽发生器 22-28

2·4·2球的阻力 8-28

2·1·8含碳0.25~0.45%的碳素钢 5-28

3·3·2质量和力的单位 3-28

3·3·1力学基本定律和运动方程式 3-28

3·3质点动力学 3-28

1·4·3染色机 18-28

3·2·3晶体管 20-28

3·2·2半导体二极管 20-28

3·4·4编制生产计划的一般程序 19-28

3·4·5生产类型与生产计划 19-28

5·1·2二阶常微分方程 2-28

3·1原理 10-28

3·1·1叶轮对气体的作功 10-28

6·2功率的测量 6-28

第3章离心式风机及压缩机 10-28

6·2·1有效功率的测量 6-28

2·4·7观测器 21-29

2·15·2调速器 9-29

3·5编制生产计划的注意事项 19-29

3·4·7生产日期的确定 19-29

3·4·6产品生产数量的确定 19-29

1·6制动系 15-29

2·4·6系统识辨 21-29

3·1·3叶轮的滑动系数 10-29

1·9·4平板的自然对流放热 11-29

1·6·1制动器的分类 15-29

1·6·2基本制动器 15-29

3·1·2叶轮流道内的压力上升 10-29

3·2·4半导体开关元件 20-29

3·5·1 影响生产计划的各种因素 19-29

3·5·2需求预测 19-29

第2章燃烧 12-29

2·1燃烧计算 12-29

2· 1·1 理论计算 12-29

2·1·9含碳0.45~0.60%的碳素钢 5-29

2·4·3圆柱阻力 8-29

3·3·3假想力 3-29

3·3·4运动方程式的积分和中间积分 3-29

2·6·2塑性的基本公式 4-29

2·1·2 平衡计算 12-30

1·6·3行车制动器 15-30

3·3·5约束运动 3-30

3·2·5集成电路 20-30

3·3·6质点运动的简单情形 3-30

2·4·4各种物体的阻力系数 8-30

1·9·5管内放热 11-30

3·5·3关于生产计划的一般注意事项 19-30

第4章 生产过程计划与生产管理 19-30

4·1生产过程计划与生产管理 19-30

4·1·1生产管理的意义和范围 19-30

2·6·3主要的附属系统 22-30

2·5其他控制理论 21-30

2·1·5线材和线材制品的尺寸和重量 7-30

3·1·4叶轮流道内速度分布 10-30

2·1·10含碳大于0.60%的高碳素钢 5-31

3·1·2调节单元 21-31

3·1·3执行单元 21-31

1·6·4应急制动器 15-31

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21-31

3·2·6 半导体变换器 20-31

1·2常用对数 1-31

2·4·5圆管束的阻力 8-31

2·15·3压力调节器(空放器) 9-31

4·1·2生产管理的目的和问题 19-31

4·1·3生产管理的各种功能 19-31

4·2生产过程计划 19-31

3·1·5扩压器 10-31

3·1·1检测和转换单元 21-31

3·1控制系统的单元 21-31

2·4·6卡门涡列 8-32

3·2·1检测元件 21-32

3·2·2径流式通风机 10-32

3·2离心式风机及压缩机概论 10-32

3·3·1电源电路 20-32

3·3电子电路 20-32

1·4·4特殊整理机 18-32

1·6·6防抱装置 15-32

3·2电气式控制元件 21-32

1·6·5辅助制动器 15-32

2·4原子反应堆用钢板 5-32

4·2·1程序计划 19-32

4·2·2生产过程组织 19-32

2·3低温用钢 5-32

2·2高强度钢 5-32

4·1·2刚体运动的矢量表示 3-32

3·2·1多叶通风机 10-32

1·6·7停车制动器 15-32

3·1·6因次关系 10-32

6·2·2指示功率的测量 6-32

第4章质点系和刚体 3-32

4·1质点系和刚体的运动 3-32

3·1·2泵的适用范围 9-32

3·1·1泵的分类 9-32

3·1泵的分类 9-32

第3章泵 9-32

第7章压力、液位 6-32

7·1压力单位 6-32

1·4·4气体燃烧 13-32

4·1·1质点系和刚体的自由度 3-32

1·6·8摩擦材料 15-33

1·6·9试验方法 15-33

2·5 两相流动 8-33

2·5·1固气两相流动 8-33

1·5·1燃烧噪声 14-33

1·5噪声和消声 14-33

2·2非铁金属 7-33

2·2·1铜和铜合金 7-33

1·3三角函数(度) 1-33

1·7轮胎和车轮 15-33

7·3·1液体压力计 6-33

4·3负荷计划 19-33

2·6·4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 22-33

3·2·3后向式叶片风机 10-33

5·1·3线性常微分方程 2-33

3·2·1泵的总扬程、流量、轴功率及效率 9-33

3·2透平式泵概述 9-33

7·2压力的测量方法 6-33

7·3压力计的分类 6-33

2·6·3塑性的几个一般定理 4-33

2·7·2反应堆的测量仪表 22-34

2·7·1反应堆的控制 22-34

2·7控制和测量仪表 22-34

7·3·2弹性压力计 6-34

1·9·6管外的强制对流放热 11-34

1·4·5炉膛结构及材料 13-34

1·8悬架 15-34

1·8·1悬架的功能 15-34

4·1·4刚体平面运动中的几何关系 3-34

4·1·3刚体运动的解析表示 3-34

3·3·2放大电路概述 20-34

1·5化纤机械 18-34

1·5·1湿法纺丝 18-34

4·4生产进度计划 19-34

4·4·1 日历进度及其表示方法 19-34

1·5·2 消声器 14-34

3·2·4离心式压缩机 10-34

扬程 9-34

3·2·2液体在叶轮内的流动和理论34

3·2·2调节器 21-34

3·2·3放大器 21-34

2·6·4滑移线场理论 4-34

5·1·4常微分方程组 2-34

2·6·5残余应力 4-35

7·3·3压力变换器 6-35

1·5·3密闭 14-35

2·2·1火焰的形态 12-35

1·6力学 14-35

1·6·1单缸发动机的力学 14-35

5·2偏微分方程 2-35

2·6·6塑性屈曲 4-35

1·8·2悬架的基本型式 15-35

3·3·3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20-35

1·5·2熔融纺丝 18-35

4·4·2生产进度计划的程序 19-35

5·2·2二阶偏微分方程 2-35

5·2·1一阶偏微分方程 2-35

2·5·2固液两相流动 8-35

1·4·6灰处理装置 13-35

2·2·2燃烧反应 12-35

2·8屏蔽 22-35

2·8·1辐照容许剂量 22-35

2·8·2放射源 22-35

2·5·1强韧钢 5-35

2·5合金结构钢 5-35

4·2质点系动力学的基本定理 3-35

4·2·1质点系的运动方程式 3-35

4·2·2动量定理 3-35

2·2燃烧现象 12-35

1·5过热器、再热器及过热汽温调节 13-35

3·2·4 操作元件 21-35

1·5·1过热器性能 13-35

1·9·8封闭在两平行平面间的流体36

1·9·7管外的自然对流放热 11-36

层内的自然对流放热 11-36

2·7·1概论 4-36

2·7粘弹性 4-36

2·5·3气液两相流动 8-36

3·3机械式自力控制元件 21-36

7·4·3电动示功器 6-36

3·3·1压力控制装置 21-36

3·3·2流量控制装置 21-36

7·4·2光学示功器 6-36

3·3·3液面控制装置 21-36

4·5初始调度 19-36

1·5·2过热器种类 13-36

2·2·3着火 12-36

2·8·3快中子的衰减 22-36

1·8·3弹簧 15-36

1·6·2直列式发动机的平衡 14-36

4·2·3动量矩定理 3-36

4·2·5重心运动定理 3-36

2·2·2铝和铝合金 7-36

7·4·1机械示功器 6-36

7·4指压计(示功器) 6-36

7·3·4重锤式压力计 6-36

3·1铀、钍矿的冶炼 22-36

第3章核燃料 22-36

4·2·4能量定理 3-36

2·6动量定理 8-37

2·6·1动量守恒和物体所受的力 8-37

7·5·3电离真空计 6-37

3·2核燃料的性质 22-37

3·2·1核燃料循环 22-37

3·2·2核燃料的性质和辐照特性 22-37

3·2·3核燃料的种类 22-37

6·1·3多边形 2-37

6·1·2四边形 2-37

6·1·1三角形 2-37

6·1平面图形的面积 2-37

第6章面积与体积 2-37

1·5·3过热器设计 13-37

1·9·10放热与流体摩擦的比拟 11-37

3·4·2滑阀 21-37

3·4·1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21-37

3·4液压式控制元件 21-37

3·3·5其他控制装置 21-37

3·3·4温度控制装置 21-37

3·2·3 液体在导叶(扩压器)内的流动 9-37

3·2·5混流式风机及压缩机 10-37

3·2·6环流式通风机 10-37

1·9·9填充管的放热 11-37

1·4 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双曲函数 1-37

4·7生产管理应用技巧 19-37

4·6过程调度 19-37

1·5·3干法纺丝 18-37

7·5·2热导式真空计 6-37

3·3·4逻辑电路 20-37

1·8·4辅助机构 15-37

4·2·6哈密顿(Hamilton)原理 3-37

4·3运动方程式的各种形式 3-37

4·3·1虚功表达式 3-37

4·3·2 第一类拉格朗日(Lagrange)运动方程式 3-37

1·6·3多列式发动机的平衡 14-37

2·7·2线性粘弹性理论的基本公式 4-37

7·5·1麦克劳真空计 6-37

7·5真空计 6-37

7·4·4平均值示功器 6-37

1·9·12物质传递 11-38

6·2·2棱锥 2-38

6·2·4圆柱 2-38

6·2·5圆锥 2-38

4·7·2计划评核技术与关键路线法 19-38

4·7·1成组工艺 19-38

6·1·4圆 2-38

1·9·11表面粗糙度对放热的影响 11-38

3·2·7涡流风机 10-38

6·1·5椭圆 2-38

2·2·4爆震 12-38

2·8·1概述 4-38

2·8蠕变 4-38

2·5·3渗氮钢 5-38

2·5·2渗碳钢 5-38

1·5·4过热器的材料及结构 13-38

1·5·5过热汽温调节方法 13-38

7·5·6粘滞真空计 6-38

1·6·1挤压成型机 18-38

1·6塑料成型机 18-38

1·5·4其他纺丝法 18-38

6·2·3拟棱台 2-38

2·7·2管内压力波的传播速度 8-38

4·3·3第二类拉格朗日(Lagrange)运动方程式 3-38

7·5·4放电真空计 6-38

7·5·5克努曾真空计 6-38

4·3·4刚体运动方程式 3-38

7·6·1直接测量法 6-38

1·9转向系 15-38

3·4·4喷嘴挡板 21-38

3·4·3 喷射管 21-38

7·6液位测量 6-38

2·7管内非定常流,水击 8-38

3·2·4液体在蜗壳内的流动 9-38

3·2·5水力损失和总扬程 9-38

2·6·2动量矩守恒和物体所受的力 8-38

6·2·1棱柱 2-38

2·7·1水击作用 8-38

6·2立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2-38

7·1·1坐标 2-39

7·6·3其他方法 6-39

4·4·2滚动 3-39

7·6·2压力式测量法 6-39

3·4能量转换装置 20-39

4·4质点系和刚体运动的简单情形 3-39

7 ·1平面几何 2-39

6·2·6球 2-39

3·4·1机电能量转换器 20-39

1·6·2省煤器种类 13-39

第7章解析几何 2-39

6·2·7椭球体 2-39

6·2·8旋转体 2-39

4·4·1二体问题 3-39

3·4并联、串联运转 10-39

3·5·1气动控制装置 21-39

3·5气动控制元件 21-39

3·4·7其他 21-39

3·4·6液压缸 21-39

3·4·5伺服阀 21-39

2·7·3水击的基本方程式 8-39

3·2·6离心泵后盖板和前盖板腔内的流动 9-39

5·1·2物资的分类 19-39

5·1·1物资管理的功能与组织 19-39

3·3风量调节法 10-39

3·3包壳材料 22-39

3·5喘振及其防止方法 10-39

5·1物资管理 19-39

第5章物资、搬运与设备管理 19-39

2·8·3塑性解及弹性解的相似 4-39

2·8·2蠕变变形分析 4-39

2·5·4易切削钢 5-39

1·5·6再热器 13-39

1·5·7减温器调节过热汽温 13-39

1·6省煤器 13-39

1·6·1省煤器的作用 13-39

1·6·5曲轴扭转的强迫振动 14-40

1·6·4曲轴系统的固有振动 14-40

第3章材料的强度 4-40

4·4·3刚体摆 3-40

4·4·4陀螺仪 3-40

3·4·2热电能量转换器 20-40

1·10车架和车身 15-40

1·10·1车架 15-40

5·1·3物资计划(材料计划) 19-40

5·1·4采购、仓库与外协管理 19-40

3·1·1概论 4-40

3·1静强度 4-40

3·5辐照燃料的后处理 22-40

3·6·1轮盘、轮盖的强度 10-40

2·2·5预混火焰 12-40

2·6超高强度钢 5-40

3·2·7圆盘摩擦和泄漏 9-40

3·4核燃料的转换和制造、加工、组装 22-40

3·4·1核燃料的转换 22-40

3·4·2核燃料的制造 22-40

3·4·3核燃料的加工、组装 22-40

3·5·1后处理的意义及其概要 22-40

7·1·3平面曲线的一般性质 2-40

3·6叶轮的强度 10-40

7·1·2直线 2-40

1·9·13沸腾放热 11-40

2·7·4水击的图解法 8-40

8·2·2面积流量计 6-40

2·2·4锌板 7-40

2·2·3铅板和铅管 7-40

8·2·1节流式流量测量方法(见第8篇3·3·4) 6-40

1·6·3省煤器设计 13-40

1·6·4省煤器结构 13-40

8·2流量计 6-40

8·1 流量测量方法和流量计的分类 6-40

第8章流量 6-40

3·2·8泵的相似定律和比转数 9-41

3·5·2射流元件 21-41

1·6重要数值 1-41

3·5·3气压传送管路 21-41

5·1·5物资管理的改善计划 19-41

1·5分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1-41

3·6·3叶轮的固有频率 10-41

1·7·3空气预热器的设计 13-41

3·6·2叶片的强度 10-41

3·7防漏装置 10-41

3·7·1接触密封 10-41

1·6·2注射成型机 18-41

1·10·2轿车车身 1 5-41

3·1·1螺旋副的力学 7-41

3·1螺纹联接 7-41

第3章螺纹联接和铆接 7-41

3·4·3光电能量转换器 20-41

1·6·5运行及其他 13-41

1·7空气预热器 13-41

1·7·1空气预热器的作用 13-41

1·7·2空气预热器种类 13-41

3·5·2辐照燃料的运输 22-41

第5章摩擦 3-41

5·1·1静摩擦 3-41

8·2·3容积流量计 6-41

8·2·4叶轮流量计 6-41

5·1·2动摩擦 3-41

2·7轴承钢 5-41

5·1滑动摩擦 3-41

7·1·4二次曲线 2-41

4·1伺服机构 21-42

2·7·5水击特征线法 8-42

长和弓形面积 1-42

8·2·5热式流量计 6-42

3·5·4气压源装置 21-42

3·7·2非接触密封 10-42

1·7半径为1时圆的弧长、弦高、弦42

5·2搬运管理 19-42

5·2·1搬运(物资的流通)管理的功能与意义 19-42

5·2·2搬运方式 19-42

5·2·3改善搬运的原则 19-42

1·7·4空气预热器的结构 13-42

1·6·3吹塑成型机 18-42

2·7·6油压管路的非定常流动 8-42

1·6·5热固性树脂成型机 18-42

4·1·1伺服机构的种类与特点 21-42

4·1·2原动机的转速控制 21-42

第4章各种自动控制 21-42

3·7·3油膜密封 10-42

1·6·6曲轴扭转振动的减振器 14-42

3·1·2按转矩标准拧紧螺栓 7-42

5·1·3摩擦定律 3-42

1·6·4压延机 18-42

2·8弹簧钢 5-42

5·1·4摩擦系数表 3-42

3·2·9泵的性能、特性 9-42

1·8·1一般介绍 13-43

1·7·5运行及其他 13-43

1·8锅炉强度 13-43

3·1·2静强度 4-43

3·1·3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7-43

1·6·6 FRP(纤维增强塑料)成型机 18-43

8·2·6电磁流量计 6-43

8·2·7超声波流量计 6-43

3·5·1电子计算机 20-43

4·1·1计算问题与设计问题 10-43

4·1轴流式风机及压缩机的理论及性能 10-43

第4章轴流式风机及压缩机 10-43

5·2·4搬运设备 19-43

5·3设备管理 19-43

5·3·1设备维护管理 19-43

2·2·6扩散火焰 12-43

2·9工具钢 5-43

2·9·1碳素工具钢 5-43

1·6·7配气机构-凸轮轴系的振动 14-43

2·9·2合金工具钢 5-43

3·5电子应用装置 20-43

5·2滚动摩擦 3-44

第2章单位 1-44

1·6·7二次成型机 18-44

1·7纸浆及纸 18-44

1·7·1整木机械 18-44

1·7·2磨木纸浆机械 18-44

1·7·3解纤机械 18-44

1·7·4纸浆蒸煮装置 18-44

2·7·7流体系统中的特殊振动 8-44

2·1·1米制 1-44

2·1 单位制 1-44

1·9·1 4凝结放热 11-44

2·2·7喷雾燃烧 12-44

2·1·2国际单位制(SI) 1-44

3·2·10泵汽蚀 9-44

3·5·2电子显微镜 20-44

5·2·1过去的表示法 3-44

3·2疲劳强度 4-44

1·8·3接缝 13-44

4·1·2设计涡流形式与子午面流 10-44

1·10·3客车车身 15-44

5·2·2按不同产生机理的几种滚动44

1·8·2锅炉结构强度 13-44

3·2·1 S-N曲线及疲劳极限 4-44

7·1·5其他平面曲线 2-44

阻力表示法 3-44

8·2·8质量流量计 6-44

8·2·9旋涡流量计 6-44

9·3粘度计 6-45

9·1粘度和运动粘度的单位 6-45

5·3·2设备更新 19-45

第3章压力、流速与流量测定 8-45

7·2空间几何 2-45

第9章粘度 6-45

3·1·1各种液柱压力计 8-45

9·2粘度的测量方法 6-45

2·1·3 CGS单位制 1-45

3·1·4螺纹的基本标准 7-45

1·6·8气缸体-曲轴箱系统的振动 14-45

3·5·3激光器 20-45

5·2·3滚动摩擦表 3-45

3·1压力测定 8-45

9·3·1细管粘度计 6-45

7·2·1空间坐标 2-45

1·10·4货车车身 15-45

4·1·3翼间流(叶栅问题) 10-45

1·10·1传热系数 11-46

第6章作业研究 19-46

2·1·5国际电气单位 1-46

2·2·8固体燃料的燃烧 12-46

6·1作业研究的组成 19-46

1·8·4锅筒 13-46

2·1·6码磅制 1-46

2·1·4重力单位制 1-46

6·1·1作业研究的任务 19-46

6·1·2生产过程与作业 19-46

7·2·2方向余弦 2-46

2·9·3高速工具钢 5-46

3·5·5磁记录 20-46

3·5·4 电子束的应用 20-46

5·4机件的摩擦 3-46

7·2·4直线 2-46

5·4·1斜面的摩擦 3-46

5·4·2楔的摩擦 3-46

9·3·4振动片粘度计 6-46

9·3·3旋转粘度计 6-46

9·3·2落体粘度计 6-46

1·7·5化学纸浆清洗机械 18-46

1·7·6纸浆筛选机械 18-46

1·7·7漂白机械 18-46

1·7·8纸浆造纸机 18-46

2·1·7尺贯制 1-46

7·2·3平面 2-46

1·10换热器 11-46

7·2·5坐标变换 2-46

1·11·2充电装置 15-46

1·11·1概述 15-46

1·11汽车的电器和仪表 15-46

3·2流速测定 8-46

3·2·1流速计 8-46

5·3滚动-滑动摩擦 3-46

4·1·3机床的控制 21-47

1·8·5集箱 13-47

2·2 量纲 1-47

2·2·1物理量的量纲 1-47

2·2·3物理量的数值换算 1-47

3·5·6工业电视 20-47

3·2·2疲劳极限图线 4-47

2·2·2量纲表 1-47

1·7·9调合机械 18-47

1·10·3换热器的分类 11-47

10·1·3热电温度计 6-47

10·1·1温度 6-47

3·2螺纹联接零件 7-47

10·1温度 6-47

3·2·1螺纹联接零件的机械性能 7-47

第10章温度、热参数、湿度 6-47

1·7·10废纸回收装置 18-47

7·2·6曲面与曲线 2-47

7·2·7二次曲面 2-47

3·2·2皮托管 8-47

1·11·3起动机 15-47

1·10·2有热放射时 11-47

10·1·2液体玻璃温度计 6-47

1·7·2润滑方法 14-47

1·7·1润滑油 14-47

2·3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对污染47

的控制 12-47

2·3·1粉尘 12-47

3·2·11抽送液体粘度和固体物质浓度的影响 9-47

1·7润滑油和润滑 14-47

6·1·3作业组成与作业研究 19-47

6·1·4作业结构与机械化的发展 19-47

6·2·3双手作业分析、小组作业分析与人-机作业分析 19-48

1·8·6孔的种类 13-48

6·2方法研究 19-48

6·2·1生产过程技巧 19-48

1·8·7孔的补强 13-48

2·10·1马氏体系不锈钢 5-48

10·1·4电阻温度计 6-48

与细微动作分析 19-48

3·2·3各种因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4-48

3·2·3热线流速仪 8-48

3·2·4其他测定法 8-48

1·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特性 11-48

3·2·12材料 9-48

2·3·2硫的氧化物 12-48

2·3·1有关力学的单位 1-48

2·9·4特殊工具材料 5-48

2·10不锈钢 5-48

2·3米制单位 1-48

2·10·3奥氏体系不锈钢 5-48

2·10·2铁素体系不锈钢 5-48

6·2·2单位作业分析、要素作业分析48

5·4·3螺纹的摩擦 3-48

7·3微分儿何 2-48

7·3·1曲线坐标 2-48

7·3·2空间曲线 2-48

7·3·3曲面 2-48

1·7·11造纸机的组成部分 18-48

5·4·4轴承的摩擦 3-48

1·7·12造纸机种类 18-48

5·4·5齿轮的摩擦 3-48

3·2·2螺钉 7-48

1·11·4空调装置 15-48

2·3·3氮的氧化物(NOx) 12-49

3·2·5切口效应 4-49

1·11·6仪表 15-49

4·1·5自激振荡 10-49

2·3·2有关电磁的单位 1-49

4·1·4整体性能 10-49

4·1·3配电 20-49

4·1·2输电 20-49

4·1·1发电 20-49

4·1电能的供给 20-49

第4章企业供电 20-49

3·2·13密封 9-49

10·1·5热辐射温度计 6-49

5·4·6连杆机构销的摩擦 3-49

1·11·5照明 15-49

8·1·2矢量的合成 2-49

3·3流体的流量测定 8-49

1·8·8补强的有效范围 13-49

3·3·1容器法 8-49

3·3·2翼式流量计 8-49

3·3·3速度分布法 8-49

1·8冷却 14-49

1·8·1气缸内的热传递 14-49

3·3·4节流装置 8-49

3·2·4尺寸效应 4-49

1·7·13涂料机 18-49

8·1·1矢量的表示 2-49

8·1矢量代数 2-49

第8章矢量与张量 2-49

1·7·14涂料材料 18-49

7·3·4螺面 2-49

1·12·1具有特殊车箱的货车 15-50

2·3·4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 12-50

1·12各种用途的汽车 15-50

提高操纵性的装置 15-50

1·11·7电动机驱动的自动装置和50

8·1·7三个矢量之积 2-50

3·3离心泵 9-50

3·3·1离心泵的构成 9-50

3·3·2离心泵的形式 9-50

1·1 0·5回热式换热器 11-50

8·2·2数量的梯度 2-50

8·2·1导数 2-50

8·2矢量的微分 2-50

3·2·3螺栓和螺母 7-50

2·3·4 有关化学的单位 1-50

2·3·3 有关热学的单位 1-50

8·1·6矢量的外积 2-50

8·1·5矢量的内积 2-50

8·1·4单位矢量 2-50

8·1·3矢量的分量 2-50

6·1碰撞 3-50

2·3·6烟的扩散 12-50

1·8·11管类 13-50

1·8·10管孔排强度 13-50

1·8·9加强板的厚度和强度 13-50

4·1·4焊接机的控制 21-50

5·4·7皮带轮和皮带的摩擦 3-50

第6章碰撞 3-50

1·8·2气缸的空气冷却 14-50

2·3·5浓度换算和排出系数 12-50

6·1·1碰撞 3-50

6·2·4机器干涉问题 19-50

2·3·5有关光及辐射的单位 1-51

6·1·3回弹系数 3-51

6·1·2径向正碰撞 3-51

8·2·3矢量的散度 2-51

第2章热力学 11-51

2·1 热力学基本定律和一般关系式 11-51

2·1·3分类 18-51

2·1·2特点 18-51

2·1·1定义 18-51

2·1总论 18-51

第2章化工机械 18-51

1·8·3气缸的液体冷却 14-51

4·1·5人造卫星的姿态控制 21-51

8·2·4矢量的旋度 2-51

3·3·3离心泵的设计 9-51

4·2·2结构 10-51

4·2·1用途 10-51

1·12·2牵引车和挂车 15-51

8·2·6微分运算之间的关系 2-51

4·2轴流式风机 10-51

8·2·5哈密尔顿算子 2-51

10·1·6其他温度计 6-51

8·2·7曲线坐标下的梯度、散度、旋51

度 2-51

2·1·1热力学第一定律 11-51

10·1·7温度测量的一般注意事项 6-51

6·1·4径向斜碰撞 3-52

2·1·1大型发动机用活塞 14-52

4·2·3运转时的注意事项 10-52

2·1活塞和活塞环 14-52

第2章主要部件的结构和设计 14-52

1·12·3特殊装备车 15-52

6·1·5偏心正碰撞 3-52

6·1·6有固定轴的物体的碰撞 3-52

6·3·4预定工作时间标准法 19-52

6·3·3工作取样 19-52

3·2·6压入的影响 4-52

3·2·7表面加工的影响 4-52

3·2·8腐蚀疲劳 4-52

10·2热的参量 6-52

10·2·1发热量的测量 6-52

6·2·5作业方法的改善 19-52

6·3作业时间技巧 19-52

6·3·1标准时间 19-52

10·2·2累计热量的测量 6-52

10·2·3热导系数的测量 6-52

6·3·2秒表测时研究 19-52

10·2·4热流的测量 6-52

1·8·13水压试验 13-52

8·4·1向量与坐标变换 2-52

4·2·2接受外部供电、自用电力设施 20-52

2·2蒸发设备 18-52

2·2·1蒸发设备的构造 18-52

8·3矢量的积分 2-52

8·3·1斯托克斯定理 2-52

8·3·2高斯定理 2-52

2·2·2蒸发设备的型式 18-52

8·3·3格林定理 2-52

8·4张量 2-52

2·1·2热力学第二定律 11-52

8·4·2张量 2-52

第3章燃烧装置和炉 12-52

3·1燃烧器和燃烧室 12-52

3·1·1燃烧器 12-52

2·11耐热钢与耐热合金 5-52

2·10·4弥散硬化系不锈钢 5-52

4·1·4电费 20-52

4·2·3自备发电 20-52

4·2工厂用电 20-52

4·2·1工厂的生产与电力的供应 20-52

2·3·6 有关电离辐射的单位 1-52

3·3·5堰 8-52

2·3·7有关声学的单位 1-52

1·8·1 2锅炉焊接工作 13-52

7·1·2自由振动 3-53

1·9锅炉试验和性能 13-53

第7章机械振动 3-53

7·1单自由度振动 3-53

8·4·3张量与矢量的线性函数 2-53

8·4·4对称张量的主方向,张量的53

二次曲面 2-53

7·1·1运动方程式及等效回路 3-53

9·1 复数 2-53

第9章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3

9·1·1定义与计算规律 2-53

9·1·2指数式 2-53

4·3轴流式压缩机 10-53

4·3·1用途 10-53

4·3·1线路方式 20-53

4·3工厂配电系统 20-53

4·3·2整体结构 10-53

4·3·3动叶 10-53

2·1·4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11-53

3·3·5离心泵的轴向力 9-53

3·3·4离心泵的径向力 9-53

1·9·1锅炉性能试验 13-53

11·1·1化学气体分析法 6-53

11·1气体分析 6-53

第11章气体与液体分析 6-53

10·3·2湿度计 6-53

10·3·1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 6-53

10·3湿度 6-53

10·2·5传热系数的测量 6-53

2·2·4蒸发工艺的方式 18-53

2·1·3热力学第三定律 11-53

2·4各种单位制换算表 1-53

4·2·2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21-53

2·4·1米制单位换算系数表 1-53

4·2·1过程控制的定义和目的 21-53

4·2过程控制 21-53

2·2·3蒸发设备型式的选择 1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