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协和育才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协和育才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398862.jpg)
- 董炳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226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协和育才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 篇育才之路1
第一章协和育才特点及其由来1
第一节 协和医学院的创建2
第二节 协和创建的时代机遇6
第三节 协和育才特点的形成9
第四节 协和对中国医学的影响14
第五节“党的领导加旧协和”29
第二章医学预科教育39
第一节 协和医预教育的历史沿革40
第二节 燕京大学的医预教育44
第三节 预科课程设置的变迁49
第四节预科教育在高层次医学教育中的作用52
第三章医学本科教育56
第一节 临床前期(基础医学)教育57
第二节 临床期教学77
第四章公共卫生教育及城乡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97
第一节 医学院的公共卫生教育97
第二节 第一卫生事务所(城市卫生教学基地)100
第三节 河北定县的农村卫生实验示范区(农村卫生教学基地)105
第四节 第三次复校后的公共卫生现场教学115
第五章毕业后医学教育126
第一节 临床医生特有的培养阶段126
第二节 住院医师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培养方法130
第三节 住院医师培养阶段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人才成长的影响134
第四节 住院总医师制度137
第五节 搞好住院医师制度的几个重要环节140
第六章研究生教育143
第一节 历史沿革143
第二节 育才基地建设146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的特点151
第四节质量控制152
第五节 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果157
第六节 研究生教育的几条基本经验165
第七章护理教育168
第一节 协和护理教育的历史沿革168
第二节 协和护理教育的主要特点172
第三节 协和护理教育在我国护理界的作用186
第八章职业道德与思想教育194
第一节 培育强烈的敬业精神19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思想教育208
第三节 第二次复校后的思想教育216
第四节 第三次复校的思想教育219
第九章协和之宝226
第一节 图书馆227
第二节 病案室240
第十章启示与思考261
第一节 正确认识历史的协和262
第二节 对协和医学教育模式的思考264
第三节 对协和价值和办好协和的思考270
下 篇学子的感受281
医学篇281
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和应用《实践论》和281
《矛盾论》的体会 张孝骞281
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 林巧稚288
纪念我的母校——协和医学院 严镜清290
内科大巡诊杂忆 邓家栋296
难忘的两年进修生活 曹钟梁300
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 王志钧308
用医学生的眼光看协和 吴阶平312
难忘的教诲 须毓筹321
一个协和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葛秦生325
我做医学生的苦与乐 黄宛329
无限依恋忆协和 1943届部分校友338
论协和精神 张乃峥358
回首往事 张铁梁364
弘扬协和精神,建设高水平的协和医院 张之南366
总住院医师制与协和育才之路 陈元方374
有幸成为协和医大的学生 刘景生379
我和母校 严义坪386
雨露点点——我心中的协和390
医科大学 吴兆苏 刘宝丰390
忆协和母校 倪奕昌 吴莉菊395
协和教育受益终生 江耘398
我们身上的协和精神 张志庸张慧信402
我的导师 赵晓航411
护学篇414
协和护理教育的特点 王雅芳414
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变迁 聂毓禅420
我的母校——协和护校 王琇瑛430
护士的形象——我的回忆 林雨448
勤、慎、警、护——我校的毕业徽章 张惠兰451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重视在实习456
中对学生的教育 梅祖懿456
循循善诱从严要求 吕式瑗458
从护士到教师 李懿秀462
我在护理师资班的进修生活 黎秀芳479
协和精神培育着我 张宝珍485
附录489
附录一研究生学位课程目录489
附录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493
设置简况表493
附录三 各类学生授予学位条件494
附录四 科研型毕业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估指496
标体系496
附录五 临床型毕业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估指498
标体系498
主要参考文献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