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江西历史简编 1921-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江西历史简编 1921-2003](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356426.jpg)
-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2832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江西历史简编 1921-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共江西地方组织的建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
一、五四运动在江西的开展1
二、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3
第二节 中共江西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9
一、中共安源支部的建立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9
二、江西地方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2
三、中共江西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4
第三节 北伐军在江西的胜利和蓬勃发展的江西工农运动17
一、北伐军在江西的胜利进军17
二、江西工农运动的勃兴22
第四节 江西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失败26
一、国民党江西组织的改组26
二、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29
三、江西党组织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31
四、大革命低潮中江西共产党人的抗争33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7
第一节 南昌起义37
第二节 江西各地的武装暴动40
一、八七会议决议在江西的贯彻40
二、武装暴动席卷全省42
三、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45
第三节 湘赣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7
一、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47
二、井冈山会师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曲折发展50
三、井冈山斗争的坚持53
第四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及湘赣、湘鄂赣、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54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54
二、中央苏区的五个省级政权机构的建立61
三、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64
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66
五、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69
第五节 江西苏区的经济、文化和法制建设73
一、江西苏区的经济建设73
二、江西苏区的文化建设81
三、江西苏区的法制建设87
第六节 江西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争95
一、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95
二、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99
三、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03
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06
五、王明“左”倾错误在江西苏区的贯彻110
六、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117
第七节 红军主力退出江西苏区和江西三年游击战争122
一、红军主力退出江西苏区122
二、艰苦卓绝的江西三年游击战争124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130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江西的形成130
一、江西的国共和谈130
二、江西各红军游击队的改编133
第二节 中共江西地方组织的恢复、发展和被破坏136
一、现有党组织的调整136
二、中共江西省委的重建和被破坏139
第三节 党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42
一、争取国民党上层及民主人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42
二、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团体的活动144
三、推动江西出版界开展抗日救亡斗争149
第四节 反共逆流中的共产党人152
一、国民党江西当局制造反共摩擦152
二、反共逆流中共产党人的抗争153
第五节 党领导游击队敌后抗日158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164
第一节 爱国民主运动的蓬勃高涨和江西地下党组织的建立164
一、日益高涨的爱国民主运动164
二、江西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67
第二节 烽火四起的江西边界武装斗争170
第三节 江西全境解放175
一、人民解放军驰骋江西175
二、江西人民政权的建立178
第五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82
第一节 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政权182
一、解放初期面临的形势与江西党组织的任务182
二、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184
三、剿匪反霸186
四、恢复和发展生产188
五、合理调整工商业188
六、建国初期江西首次党的代表会议190
第二节 江西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其他民主改革运动191
一、抗美援朝运动191
二、土地改革运动193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196
四、城市民主改革198
五、“三反”和“五反”199
第三节“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202
一、“一五”计划的制订202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204
三、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207
第四节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9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209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3
三、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5
四、中共江西省第五次代表大会217
第六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21
第一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221
一、整风运动221
二、从整风到反右派的转变224
第二节“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26
一、江西“大跃进”运动226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228
三、从初步纠“左”到继续跃进230
四、“大跃进”的经验与教训23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和发展235
一、贯彻中央“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235
二、调整任务的完成和经济建设的新成就240
第四节 城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44
一、农业战线上的两块“王牌”244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248
三、中共江西省第六次代表大会250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在江西253
第一节 江西的“文化大革命”253
一、全面动乱的开始253
二、全面夺权和动乱升级255
三、“斗、批、改”的开展257
四、中共江西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和批林整风运动260
五、全面整顿和“反击右倾翻案风”262
六、“四人帮”在江西代理人夺权阴谋破产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64
第二节 江西人民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266
一、为抵制“左”倾错误而作的努力266
二、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269
三、邓小平、陈云等在江西271
第八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74
第一节 伟大的转折和拨乱反正274
一、两年中的徘徊前进274
二、端正思想政治路线和实现工作重心转移277
三、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279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282
一、改革始发于农村282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284
三、农村乡镇政权的建立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287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88
一、全面整党和中共江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288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292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96
第四节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301
一、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和治理整顿的方针301
二、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303
三、农业总体开发战略的实施308
四、中共江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和“八五”计划纲要的制订311
第九章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314
第一节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贯彻314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江西的影响314
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贯彻315
三、掀起学习《邓小平文选》的热潮31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态势319
一、思想上的再次解放319
二、制定符合省情的改革和发展的方针320
第三节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而奋斗324
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324
二、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26
第四节 中共江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329
一、中共江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329
二、江西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332
第五节 喜迎香港澳门回归及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335
一、喜迎香港、澳门回归335
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336
第六节1998年的抗洪斗争340
一、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340
二、全省抗洪防涝斗争340
三、一方受灾,八方支援341
四、铸就抗洪精神343
第七节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展现美好的前景345
一、在前进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345
二、制定向21世纪进军的“十五”计划350
第十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3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353
一、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353
二、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354
三、抓好“科教兴赣”的工作359
四、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364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突破370
一、深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370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373
三、实施“依法治省”的基本方略376
四、开展普法教育380
第三节 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383
一、党的思想建设的加强383
二、党的组织建设的加强389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394
第十一章 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400
第一节 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400
第二节 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406
第三节 开展“塑造江西人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410
第四节 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贯彻413
第五节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发展419
后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