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物动力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物动力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227630.jpg)
- 刘昌孝,刘定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
- ISBN:14262·005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物动力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
§1.1一门新兴学科:药物动力学1
目 录1
前言2
§1.2药物动力学模型2
§1.3速率过程4
1·3·1一级速率过程5
1·3·2零级速率过程7
1·3·3受酶活力限制的速率过程8
1·4·1生物半衰期10
§1.4药物动力学参数10
1·4·2血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13
1·4·3表观分布容积13
1·4·4体内总清除率14
1·4·5平均稳态血浆浓度16
1·4·6生物利用度17
1·4·7首次通过效应18
第二章线性动力学分析:一室模型20
§2.1引言20
§2.2一次静脉推注的一室模型20
2·2·1模型的建立20
2·2·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22
2·2·3参数的计算24
2·2·4实例28
§2.3一次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31
2·3·1模型的建立31
2·3·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33
2·3·3参数的计算36
2·3·4实例46
§2.4周期性静脉推注给药的一室模型54
2·4·1药物浓度-时间关系55
2·4·2坪浓度、维持剂量与给药周期57
2·4·3达坪分数61
2·4·4积累系数与药物的冲击量63
§2.5静脉滴注给药的一室模型66
2·5·1模型的建立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66
2·5·2静脉滴注与周期性静脉推注给药的关系69
§2.6周期性血管外给药的一室模型72
2·6·1药物浓度-时间关系72
2·6·2坪浓度、维持剂量与给药周期76
2·6·3达坪分数80
2·6·4积累系数与药物的冲击量82
第三章线性动力学分析:二室模型86
§3.1引言86
3·2·1模型的建立87
§3.2一次静脉推注给药的二室模型87
3·2·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89
3·2·3参数的计算93
3·2·4实例104
§3.3一次血管外给药的二室模型109
3·3·1模型的建立109
3·3·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111
3·3·3参数的计算117
3·3·4实例129
§3.4周期性静脉推注给药的二室模型138
3·4·1药物浓度-时间关系139
3·4·2坪浓度、维持剂量与给药周期141
3·4·3达坪分数144
3·4·4积累系数和药物冲击量145
§3.5静脉滴注给药的二室模型147
3·5·1模型的建立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147
3·5·2静脉滴注与周期性静脉推注给药的关系154
§3.6周期性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157
3·6·1药物浓度-时间关系157
3·6·2坪浓度、维持剂量与给药周期160
3·6·3达坪分数166
3·6·4积累系数与药物的冲击量167
§4.1引言170
第四章线性动力学分析:三室模型170
§4.2一次静脉推注给药的三室模型172
4·2·1模型的建立172
4·2·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174
4·2·3参数的计算180
4·2·4实例192
§4.3一次血管外给药的三室模型199
4·3·1模型的建立199
4·3·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201
4·3·3参数的计算207
4·3·4实例222
4·4·1药物浓度-时间关系232
§4.4周期性静脉推注给药的三室模型232
4·4·2坪浓度、维持剂量与给药周期234
4·4·3达坪分数237
4·4·4积累系数和药物的冲击量239
§4.5静脉滴注给药的三室模型240
4·5·1模型的建立240
4·5·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242
4·5·3静脉滴注与周期性静脉推注的关系252
§4.6周期性血管外给药的三室模型254
4·6·1药物浓度-时间关系254
4·6·2坪浓度、维持剂量与给药周期256
4·6·3达坪分数263
4·6·4积累系数与药物的冲击量265
§5.1引言267
第五章一般线性多室模型的动力学分析267
§5.2一次给药的一般线性模型269
§5.3基本参数的估计276
§5.4周期性给药的一般线性模型279
§5.5静脉滴注给药的一般线性模型281
5·5·1滴注过程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关系281
5·5·2滴注完成后的药物浓度-时间关系282
第六章尿排泄量的药物动力学分析284
§6.1引言284
§6.2消除模型285
§6.3一室模型尿中原药量的分析289
6·3·1静脉推注给药一室模型尿中原药量的分析290
6·3·2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尿中原药量的分析293
§6.4多室模型尿中原药量的分析298
6·4·1静脉推注给药模型尿中原药量的分析299
6·4·2血管外给药模型尿中原药量的分析305
6·4·3实例311
§6.5尿中代谢产物量的分析321
6·5·1静脉推注模型尿中代谢产物的分析321
6·5·2血管外给药模型尿中代谢产物量的分析325
第七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329
§7.1引言329
§7.2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和识别330
§7.3药物代谢的酶学基础331
§7.4 Michaelis-Menten学说及其发展333
§7.5酶抑制动力学337
7·5·1竞争性抑制动力学338
7·5·2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339
§7.6酶诱导动力学341
§7.7药物按Michaelis-Menten过程消除的动力学342
7·7·1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343
7·7·2分布容积344
7·7·3稳态浓度345
7·7·4用积分方程估计药物积累和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348
消除并行的一室开放式模型351
§7.8一级速率消除和Michaelis-Menten过程351
§7.9非线性组织结合355
§7.10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发展356
第八章临床用药与药物动力学358
§8.1引言358
§8.2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358
8·2·1被动扩散360
8·2·2主动转运364
8·2·3促进扩散365
§8.3药物生物利用度及其临床意义365
8·3·1生物利用度的指标368
8·3·2生物利用度与临床用药剂型的选择372
8·3·3不同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374
§8.4药物蛋白结合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377
8·4·1药物与蛋白结合的药理和临床意义379
8·4·2影响药物蛋白结合的因素380
8·4·3蛋白结合的动力学分析381
§8.5药物动力学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391
8·5·1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是药物动力学分析的基础399
8·5·2药物的有效浓度401
8·5·3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方案的制定405
§8.6病态对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411
8·6·1器官清除的生理模型411
8·6·2心脏病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412
8·6·3肝脏病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413
8·6·4肾功能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417
§8.7实验药物动力学的预测意义421
第九章药物设计与药物动力学423
§9.1引言423
§9.2通过药物分子结构改造改善药物的吸收424
9·2·1改变溶解度有利于吸收427
9·2·2改变药物的首次通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430
§9·3通过药物分子结构改造改善药物的选择性分布435
9·3·1通过结构改造改变药物的亲脂性和亲水性436
9·3·2药物结构改造和选择性分布441
9·3·3药物结构改造与蛋白结合444
§9.4通过药物分子结构改造改变药物的消除446
9·4·1药物结构对肾排泄的影响447
9·4·2药物结构对血中药物浓度衰变的影响449
9·4·3药物结构改造对代谢的影响453
第十章药物制剂设计的动力学原理459
§10.1引言459
§10.2药物制剂剂型的特点及其与吸收的关系460
10·2·1全身作用剂型的药物吸收460
10·2·2局部作用剂型的药物吸收463
§10.3长效制剂的特点463
§10.4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466
10·5·1药物的速释与缓释469
§10.5固体长效制剂的药物动力学469
10·5·2药物释放的动力学计算471
§10.6非口服长效制剂的药物动力学474
§10.7长效制剂工艺原理的分析479
10·7·1降低溶出速度479
10·7·2降低扩散速度481
10·7·3长效制剂总剂量的计算481
§10.8药物制剂研究的最近发展483
10·8·1眼用治疗体系484
10·8·2子宫内用药体系485
10·8·3透皮治疗体系486
10·8·4口服治疗体系486
参考文献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