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原理 发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原理 发展论
  • 钱中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050124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原理 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第一编文学发生与文学本体观念1

第一章文学发生和神话思维1

第一节 从发生学角度看文学起源1

第二节 原始思维与神话意识6

第三节 神话思维特征16

第二章文学形式的发生21

第一节 自觉审美意识的逐渐形成21

第二节 神话演变与神话原型25

第三节 文学的前形式33

第四节 诗歌形式发生的前奏38

第五节 前文学向文学过渡的审美中介的确立47

第六节 诗歌呼唤形式50

第七节 艺术思维的新质与“有意味的形式”53

第三章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58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发生与文化背景58

第二节 十九世纪的文学观念和方法64

第三节 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对峙与走向72

一、转折的内驱力72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的创新73

三、我国的文学观念演变77

四、科学主义文学思潮的种种尝试80

五、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种种观念87

第一节 方法论问题:主导、多样、综合92

第四章文学观念92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100

第三节 文学是审美本体系统110

一、文学是语言结构的审美创造110

二、文学是审美主体的创造系统123

三、文学是审美价值、功能系统135

第二编文学本体的发展147

第五章文学体裁的审美特性,规范与反规范153

第一节 体裁的历史划分153

第二节 体裁的审美特性155

第三节 体裁的规范与反规范160

一、稳定性与主体创新意识160

二、阅读期待与反规范162

第四节 文化交流和其它影响168

第六章文学发展中的主体性和群体性171

第一节 创作个性171

一、文学的独创性与创作个性171

二、创作个性与作家个性173

三、贬低、否定创作个性的几种形式177

第二节 文学风格182

一、风格的个性特征与群体性特征182

二、风格的生成结构与审美中介191

三、风格分类与风格功能195

第三节 文学流派198

一、流派群体198

二、流派的深层结构201

一、流派与思潮204

第四节 文学思潮204

二、思潮类型211

第七章创作原则原型与类型系统219

第一节 创作方式的原型219

一、创作方式原型思想219

二、创作方式的原型、范式的确立224

第二节 文学创作方式的多向流变227

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多种创作原则的确立227

二、十九世纪前外国文学中的多种231

创作原则的演变231

第三节 浪漫主义235

一、十九世纪文学主潮240

第四节 现实主义240

二、现实主义审美原则241

三、现实主义诗学253

第五节 象征主义258

一、前奏:为艺术而艺术258

二、应和论261

三、象征主义创作原则266

第八章二十世纪文学创作原则多元化与274

艺术假定性的多向选择274

第一节 社会思潮蜂起与艺术思维的重大转折274

一、方法274

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复杂含义275

三、世纪性的转折283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系统285

第三节 现代主义创作原则系统292

第四节 两大创作原则系统比较分析302

与某些诗学特征302

第五节 激情、艺术假定性与创作原则的选择312

第六节 创作原则发展的规律性问题317

第三编文化系统中的文学321

第九章文学与文化精神321

第一节 文学与民族文化精神和国际文化321

一、文化价值系统321

二、民族文化精神323

三、当代意识327

一、文学与音乐332

第二节 文学与审美文化332

二、文学与绘画336

第三节 审美与非审美文化的宗教和文学343

第四节 文学与非审美文化350

一、文学与科学精神350

二、文学与哲学和文学的哲理追求355

三、文学与道德探索358

四、文学与政治的多层次关系363

第四编文学史问题369

第十章文学史369

第一节 文学史:历史的和现代的形态369

第二节 文学史理论类型379

第三节 构架与问题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