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岛开发与保护 地理学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岛开发与保护 地理学视角
  • 张耀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291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17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638页
  • 主题词:岛-资源开发-研究-中国;岛-资源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岛开发与保护 地理学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海岛特征与组织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岛屿及其有关问题3

一、岛屿的概念3

二、中国海岛的海域位置3

第二节 海岛的作用5

一、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5

二、岛屿在国家中的作用6

第三节 我国海岛的形状特征与功能6

一、理论基础6

二、海岛形状类型与形状率的计算7

三、海岛形状功能11

第二章 中国海岛的成因类型与分布14

第一节 海岛成因类型研究14

一、传统的成因类型14

二、海岛成因类型的新研究14

第二节 我国海岛的类型16

一、我国海岛类型16

二、海岛组合形态的分类20

三、海岛离岸远近(距离)的分类21

四、海岛面积大小的分类25

五、按有人、无人居住分类27

六、按有无淡水资源分类29

第三节 中国各海区海岛的分布30

一、渤海海域的海岛30

二、黄海海域的海岛31

三、东海海域的海岛31

四、南海海域的海岛32

五、台湾以东西太平洋海域的海岛32

第三章 中国海岛的行政建制与沿革37

第一节 我国海岛行政区建制37

第二节 各海岛行政建制与沿革38

一、海岛省的历史沿革38

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45

三、海岛市的历史沿革51

四、海岛县的历史沿革52

第三节 历史上中国海岛被侵占62

一、英帝国主义侵占舟山62

二、英帝国主义侵占香港63

三、葡萄牙逐步占领澳门65

四、沙俄强占我国东北滨海地区和海中岛屿69

第四节 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的和平统一73

一、香港的回归73

二、澳门的回归73

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的和平统一74

第四章 海岛人口分布特征与发展77

第一节 海岛人口分布特征77

第二节 历史上早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海岛人口状况80

一、海岛人口大多是大陆移民80

二、海岛人口的变迁81

三、历史时期海岛人口数量8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岛人口状况86

一、人口发展86

二、不同行政单位海岛人口的发展88

第二编 中国海岛的海洋地缘政治——岛礁争端99

第五章 海洋邻国的海洋与地理概况99

第一节 中国周边的海洋邻国99

一、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和韩国99

二、日本100

三、越南100

四、菲律宾100

五、马来西亚100

六、印度尼西亚101

七、文莱101

第二节 岛礁争端101

一、争端热点101

二、我国的立场102

第六章 中国苏岩礁104

第一节 苏岩礁的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104

一、苏岩礁的地理概况104

二、历史沿革104

第二节 韩国对苏岩礁的非法行动与我国的主张106

一、韩国对苏岩礁的非法行动106

二、对韩国非法行为的评述108

第三节 中、韩两国政府对苏岩礁的态度及国际法依据110

一、中国政府对苏岩礁的态度及依据110

二、韩国政府对“离於岛”(苏岩礁在韩国的名称)的态度及依据110

三、苏岩礁的法律地位110

四、拥有苏岩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111

第四节 中国政府对苏岩礁应采取的措施111

一、中国政府应该重视苏岩礁问题111

二、中国政府要积极采取必要的行动112

第七章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13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113

一、钓鱼岛争端概况113

二、钓鱼岛地理环境及其主权与战略价值113

第二节 钓鱼岛等岛屿的自然概况114

第三节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16

第四节 钓鱼岛争端和日本的海上扩张120

一、钓鱼岛风波发生的历史背景120

二、日本的向外侵略扩张121

第五节 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考证的结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22

第六节 中、美、日三批地图文献为证:钓鱼岛绝对属于中国123

第七节 方言也可证明钓鱼岛属中国123

第八节 日本通过实地调查,钓鱼岛不属日本,而是窃取中国领土钓鱼岛124

第九节 我国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125

第十节 “中日东海共识”签订不影响我国钓鱼岛主权129

一、中日双方达成三项共识129

二、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的共识有两个重要前提129

三、中方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立场129

四、妥善解决东海问题符合中日双方利益130

五、关于中日在东海的合作130

六、中日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130

七、关于日本法人依照中国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开发的谅解131

第八章 南海、南海岛礁争端与我国南海传统疆界线133

第一节 南海及南海岛礁概况133

一、南海概况133

二、南海诸岛概况133

第二节 南海诸岛的发现与沿革136

一、我国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136

二、南海诸岛早已列入我国版图137

三、我国地图上反映了南沙诸岛142

四、我国渔民长期在南海诸岛海域从事渔业生产144

五、我国古代对南海及岛礁的命名145

第三节 周边邻国对南沙群岛的武装侵占149

一、岛礁争端问题根源149

二、我国政府的立场151

第四节 我国传统疆界线(传统疆界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153

一、9条断续线形成前的地图153

二、1946—1948年确定绘制了南海“9条断续传统疆界线”154

第五节 国际上对南海诸岛及“9段线”的看法159

第六节 南沙群岛油气资源地缘政治问题162

一、南海油气资源是周边邻国对南海岛礁侵占的主要原因162

二、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163

三、南沙群岛油气争端的海域分布164

四、我国对南海(尤其在南沙群岛)的海洋油缘政治战略165

第七节 关于南海岛礁争端的几点认识166

一、关于“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66

二、关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166

三、两岸共同保护南海岛礁168

四、关于“9段线”的名称问题169

第八节 我国在南海及南海岛礁要采取的有关事项与政策170

一、加强海洋立法,尽快明确“9段线”的法律地位,完善我国领海基线170

二、加强海上执法172

三、警惕外来势力插手南海问题173

四、要加强宣传南海及岛礁争端问题、绘制南海及南海岛礁地图174

五、以“五个存在”凸显我国在南海主权174

第三编 岛屿经济体与海岛经济布局(上)179

第九章 岛屿经济体179

第一节 岛屿经济体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179

一、 岛屿经济体179

二、岛屿的研究与发展过程179

三、国际上提出的20个岛屿持续发展的问题182

第二节 国际上主要岛屿经济体选例183

一、纽约长岛的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经验183

二、国际避税港——泽西岛的发展经验185

三、爱琴岛的开发及执行机构186

四、爱德华王子岛186

五、济州岛188

第三节 中国对海岛经济体研究的动向190

一、20世纪90年代进行全国海岛资源调查190

二、我国立法为岛屿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90

三、我国对岛屿经济体的研究191

第四节 我国岛屿经济体发展的特点与表现192

一、岛屿间的差异性特点192

二、岛屿经济发展的特殊性193

第五节 我国岛屿经济体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194

一、海岛的经济总值194

二、海岛经济水平差异明显195

三、海岛的产业结构195

四、港、台竞争力提升196

第十章 台湾、海南——中国省级岛屿经济体198

第一节 台湾省的经济发展与布局198

一、台湾省经济的发展198

二、台湾的农业生产布局200

三、台湾工业布局202

四、交通运输业的布局205

五、台湾省海洋产业布局208

第二节 海南省经济体215

一、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与布局215

二、海南农业生产的布局218

三、海南工矿业生产的布局221

四、交通运输业的布局222

五、海洋经济产业布局224

第十一章 香港和澳门经济体231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与布局231

一、近代经济的形成与发展231

二、香港产业的布局233

三、香港海洋产业布局241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与布局245

一、澳门经济的发展245

二、澳门产业结构的变化246

三、澳门的产业布局247

四、澳门的填海造地与海岛陆连255

第十二章 舟山、厦门——海岛市经济体260

第一节 舟山市260

一、区位260

二、经济发展261

三、舟山市主要产业布局267

四、舟山群岛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274

第二节 厦门市的经济发展与布局275

一、区位275

二、厦门经济的发展276

三、厦门主要海洋产业的布局278

第十三章 我国海岛县经济体282

第一节 辽宁省长海县282

一、区位282

二、经济发展282

三、建设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285

第二节 山东省长岛县285

一、区位285

二、经济发展286

三、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287

第三节 上海崇明县288

一、区位288

二、经济发展288

三、今后的发展——三岛目标和功能定位布局291

第四节 浙江省玉环县292

一、区位292

二、经济发展293

第五节 浙江省洞头县295

一、区位295

二、经济发展295

第六节 福建省平潭县298

一、区位298

二、经济发展298

三、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建设300

第七节 福建省东山县302

一、区位302

二、经济发展302

三、东山规划建“国际旅游海岛”304

第八节 广东省南澳县305

一、区位305

二、经济发展305

第九节 河北省曹妃甸岛屿经济体的崛起308

一、曹妃甸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位优势308

二、曹妃甸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和重点309

第十节 澎湖、金门与马祖地区312

一、澎湖县312

二、金门、马祖314

第三编 海岛县经济发展、特征与主要产业布局(下)321

第十四章 我国海岛县经济发展与布局321

第一节 海岛县的区位与海陆环境特征321

一、地理位置321

二、海陆状况322

第二节 我国海岛县经济发展特征323

一、海岛县经济的发展323

二、海岛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演进过程326

第三节 我国海岛县经济实力的评估336

一、1993年、2002年和2008年海岛县综合实力对比分析336

二、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336

第十五章 海岛县海洋渔业发展与海洋农牧化布局347

第一节 海洋渔业资源347

一、海岛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广347

二、我国海岛县捕捞生产的主要渔场347

三、海岛县海洋渔业资源349

第二节 渔业生产发展352

一、渔业生产状况352

二、海岛县海水养殖综合实力分析355

第三节 海洋农牧化生产典型——长山群岛海洋农牧化区356

一、长山群岛海域环境356

二、海洋农牧化生产发展特点358

三、海洋农牧化生产实力评估361

四、海洋农牧化类型区划分与农牧化生产布局364

第四节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模式366

一、发展渔业生产的条件分析366

二、渔业生产的发展367

三、取得成就的策略368

四、“獐子岛模式”371

第十六章 船舶制造业布局向海岛集聚373

第一节 海岛造船工业布局373

一、重点企业布局373

二、长三角地区海岛船舶工业集聚377

三、大连长兴岛造船基地378

第二节 海洋装备制造业在海岛上的布局378

一、重要意义378

二、布局379

第十七章 我国海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381

第一节 中国近海风能资源381

一、概况381

二、海岛风能资源的特点381

三、海岛风能开发382

第二节 南澳岛风能资源的开发383

一、南澳岛丰富的风力资源383

二、南澳风电发展目标385

第三节 海岛风能发展前景387

一、海岛风电开发规划387

二、我国海上风电开发388

第十八章 海岛港口资源与开发390

第一节 港口资源390

一、渤黄海海域海岛县港口资源390

二、长三角东海海域海岛县港口资源392

第二节 海岛县港口的发展399

一、概况399

二、港口建设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400

三、港口吞吐量与经济增长400

第三节 深水港建设的典范——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设401

一、深水港建设是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401

二、上海港需要发展深水海港402

第十九章 我国岛陆桥隧通道建设与布局409

第一节 岛陆间桥隧通道建设概况409

一、国际上跨海大桥或隧道的建设409

二、21世纪将是中国的“桥梁时代”——中国桥梁建设的发展409

第二节 我国海(岛)陆通道建设布局410

一、建成和在建的工程411

二、台湾海峡隧道构想419

第三节 跨海通道建设的经济意义421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沿海经济区位优化421

二、促进我国沿海公路、铁路和港口的格局进一步完善422

三、有利于海岛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海岛经济带的形成422

第二十章 海岛县(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424

第一节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424

一、国际上海岛旅游开发的动态424

二、国际上对海岛旅游研究与小岛屿旅游经济体的提出425

三、我国对海岛旅游的研究430

第二节 海岛县旅游资源431

一、海岛县旅游资源概况431

二、代表景点435

第三节 海岛县旅游业的特点与发展436

一、我国海岛(县)旅游系统特征分析436

二、海岛县旅游业的增长438

第四节 海岛县旅游系统功能评价440

一、生态县建设促使生态旅游发展440

二、海岛风景名胜区440

三、“4S”旅游功能突出440

四、4A级旅游区(点)在海岛上的建立440

五、海岛交通瓶颈,近年有所改善441

第五节 海岛县旅游业竞争力分析441

第四编 海岛保护447

第二十一章 中国海岛县生态功能区划447

第一节 海岛生态功能区划的概念、目的和意义447

一、生态功能区划的概念及其发展447

二、海岛县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和特征448

第二节 海岛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依据和原则449

一、海岛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449

二、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目标、原则和内容449

三、海岛县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特征450

四、海岛县自然条件和经济概况451

五、海岛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455

第二节 生态环境问题评价456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评价456

二、海岛县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457

第三节 各海岛县生态环境功能分区459

一、玉环县生态环境功能区459

二、洞头县生态环境功能区461

三、崇明生态功能区463

四、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嵊泗县、岱山县)生态功能区464

五、平潭县生态环境功能区470

六、东山县生态功能区470

七、南澳县生态功能区471

八、长岛县生态功能区472

九、长海县生态功能区473

第四节 海岛县生态功能区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对策479

一、措施479

二、对策480

第二十二章 我国海岛县海洋功能区划482

第一节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概说482

一、国内外有关“海洋区划”的概况482

二、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特点483

第二节 我国海岛县海洋环境问题484

一、海洋水体环境污染严重与赤潮频发484

二、主要海岛县海域环境484

第三节 海岛县海洋功能区划的特点、原则、依据和分类体系486

一、特点486

二、我国海岛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分类体系486

第三节 渤、黄海海域海岛县海洋功能区划492

一、长海县海洋功能区划492

二、长岛县海洋功能区划493

第四节 东海—长江口上海崇明三岛海洋功能区划494

一、概况494

二、崇明三岛海洋功能区划[20]495

第五节 东海舟山海域——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497

一、概况497

二、海洋功能分区497

三、重点海域划分及主要功能分述505

第六节 浙江西南海域海岛县海洋功能区划508

一、玉环县海洋功能区划508

二、洞头县海洋功能区划510

第七节 福建省海岛县海洋功能区划513

一、福建省平潭县海洋功能区划513

二、福建省东山县海洋功能区划514

第八节 广东省南澳县海洋功能区划516

一、概况516

二、海洋功能分区516

三、重点海域主要功能区518

第九节 实施《海洋功能区划》的主要措施520

一、加强领导,完善海洋功能区划体系520

二、依法行政,认真组织实施海洋功能区划520

三、监督检查,确保《海洋功能区划》目标的实现521

四、依靠科技,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的技术支撑体系521

五、搞好宣传教育,科学管海用海521

第二十三章 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以浙江省玉环县和洞头县为例523

第一节 海岛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的特点、必要性与可行性523

一、特点523

二、海岛(县)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24

第二节 研究区——玉环县和洞头县概况525

一、不同海岛县类型525

二、玉环县和洞头县县域经济有一定差距525

第三节 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526

一、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526

二、地理区划是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526

三、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方法527

四、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指标体系与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分528

第二十四章 我国海岛自然保护区535

第一节 海洋保护区的提出535

一、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与目的535

二、海洋保护区的类型535

第二节 国外海洋保护区的形成与发展536

一、形成536

二、发展536

第三节 中国海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538

一、我国海岛自然保护区538

二、广东省涉及海岛的海洋保护区建设540

第四节 不同海岛自然保护区类型举例541

一、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541

二、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区543

三、福建东山造礁石珊瑚资源及其保护543

第二十五章 我国领海基点中的海岛保护547

第一节 领海基点所在海岛的保护547

一、我国海岛分布特点确定了我国领海基线为直线基线547

二、领海基线的作用549

第二节 领海基点的保护550

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550

二、广东省对领海基点的保护551

第三节 海岛保护和维权要进一步落实552

一、南海海域中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保护将更为重要,主要是涉及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的岛礁552

二、国家要支持西沙群岛永兴岛基础设施建设552

三、在行政区划上可以考虑成立“三沙市”553

四、我国应尽快完善领海基线553

第二十六章 海岛(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视角554

第一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概况554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意义554

二、国内外对海岛LUCC的研究动态55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特点556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556

二、土地利用数量变化559

第三节 各海岛县土地利用的特点563

一、土地利用组合类型563

二、海岛县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567

三、土地利用现状图569

第四节 崇明岛土地利用现状特征570

一、概况570

二、崇明岛空间景观的基本特征570

三、崇明东滩土地利用特点571

第五节 一个海岛土地利用分析——大长山岛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地与海域综合利用573

一、大长山岛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特征分析573

二、海岛土地与海域利用作为一个利用系统的依据576

第六节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578

附彩图581

后记6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