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与时间 1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与时间 1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 (法)斯蒂格勒著;裴程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译林出版社
  • ISBN:97875447268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文化人类学-研究-法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与时间 1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部分人的发明21

引论23

第一章:技术进化论32

1.一般历史与技术史32

2.技术体系34

3.技术体系及其与经济、社会体系的关系35

4.技术体系的极限36

5.发明过程中的理性和决定论37

6.发明和革新40

7.工业投资:技术体系、经济体系和国家机器的联合进化41

8.持续革新:技术和科学的新型关系44

9.技术的普遍性47

10.人与物质的耦合49

11.趋势和事件52

12.种族差异和技术分化56

13.作为根源的地理因素和作为“一体化进程”的种族特性60

14.技术动力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63

15.趋势的两个方面66

16.技术环境作为冲淡内在环境的因素69

17.进化的持续性71

18.工业技术的进化必然要求放弃技术理论中的人类学假设74

19.机械学:关于工业物体具体化过程的科学76

20.作为运行物质的工业物体的遗传学78

21.技术在工业社会变迁中的主导地位82

22.技术物体发展的不可预测性83

23.工业物体的突变、系谱和自然发展86

24.超前是组合环境产生的条件89

第二章:技术学和人类学92

1.作为时间问题提出的技术问题的悖论92

2.技术(给我们带来)的问题95

3.人成为宇宙秩序及其自我毁灭的力量98

4.技术的问题就是干预的问题:无度和尺度、天体秩序和灾乱101

5.技术学103

6.人类学105

7.从《美诺篇》到《斐德罗斯篇》直至卢梭:“形而上学”110

8.卢梭和人类学115

9.平等、力量和差异117

10.起源的不确实性、自然之声(“分辨”的含义)以及加勒比人的回忆118

11.思维先于创造122

12.脚和手123

13.一切现成在手125

14.集一切于自身126

15.第二起源128

16.偏离的内部:可能性130

17.差异就是理性,理性就是死亡,死亡就是死亡的超前134

18.“跨越一个如此巨大的间隔”137

19.再论第二起源144

第三章:谁?什么?人的发明146

1.人的相关差异(differance)146

2.一切从脚开始156

3.领先和落后159

4.骨骼、工具和大脑161

5.“技术意识”与超前164

6.技术差异化的双重起源168

7.器具助产术172

8.三论第二起源174

9.近人类的语言179

10.裂变的记忆184

11.特有语言差异的无差异性187

12.已经在此、相关差异、后种系生成190

13.“谁”和“什么”193

第二部分爱比米修斯的过失197

引论199

第一章:普罗米修斯的肝脏201

1.遗忘者的遗忘201

2.死亡学:手下一无所有203

3.在自身之外209

4.出生和不确定性213

5.爱比米修斯:孤僻者216

6.“无共同体者的共同体”218

7.肝脏221

第二章:已经在此223

1.器具条件223

2.后理念:传统226

3.知识的同一性和现成在手的“什么”的分量230

4.持久地固定当即232

5.程序与不确实234

6.知识和退避237

7.时钟:无未来一代的实时240

8.固定和确定244

9.个体化247

10.存在的历史的延迟时间254

11.存在的代价261

第三章:“什么”的解脱263

1.日常性的分析:作为从“什么”的解脱(第一篇)263

1.1.“谁”与“什么”的相关差异263

1.2.“谁”与“什么”在日常性中的混同以及作为期待的在世存在的烦忙266

1.3.手作为“谁”对“什么”系统的(理解)把握268

1.4.胡塞尔的回忆概念和作为指引的“什么”的系统270

1.5.海德格尔的去远化的遗忘275

1.6.“谁”的程序的中性(neutralite)277

1.7.作为“图像意识”的工具279

1.8.特有语言自身之外的特有的(无)忧和死亡的文章280

2.过失性存在的结构:作为对“什么”的介入(第二篇)283

2.1.缺陷性存在:作为可能中断一切程序的程序化283

2.2.手的手段和“什么”的无限性286

2.3.作为唤回的重复以及非我的发明289

2.4.器具和科学之手292

3.历史性的历史构造问题以及历史性作为“什么”的新面目(第二篇的最后两章)293

3.1.世界历史的“什么”的第二性293

3.2.世界历史之物的平俗化:第三回忆的遗忘296

3.3.附加物的精确性和收复298

3.4.精确性和可能性301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303

法中人名对照表307

译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