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学 X线摄影技术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学 X线摄影技术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477174.jpg)
- 李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986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X射线摄影-X射线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技术学 X线摄影技术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X线摄影的发展1
一、X线的发现1
二、X线摄影的历史回顾2
第二节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3
第二章 X线摄影成像原理5
第一节X线束及其特点5
一、X线束5
二、X线的量与质5
三、X线的强度分布6
第二节X线几何投影7
一、X线管焦点7
二、X线的几何投影11
三、X线照片影像的模糊11
四、影像失真与重叠13
第三节X线照片影像14
一、X线照片的光学密度14
二、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16
三、滤线栅21
四、X线照片影像的斑点23
第四节X线曝光条件24
一、曝光量与感光效应25
二、曝光量选择与控制26
第三章 屏-片X线摄影29
第一节 医用X线胶片及其应用29
一、医用X线胶片的分类29
二、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30
三、胶片的性能32
第二节 增感屏及其应用33
一、增感屏的分类34
二、增感屏的结构34
三、增感屏的性能35
第三节 胶片的冲洗36
一、手工冲洗技术36
二、自动冲洗技术40
三、自动洗片机冲洗技术的管理41
第四章 数字X线摄影45
第一节 数字影像技术基础45
一、数字影像及其主要特点45
二、数字影像的形成46
三、数字摄影中的常用概念47
四、影像的数据量48
五、常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49
第二节 计算机X线摄影51
一、CR的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51
二、成像板(IP)53
三、CR阅读器55
四、CR系统的工作原理58
五、CR系统的影像处理技术60
六、CR系统的应用61
第三节DR系统及其操作67
一、成像的基本过程67
二、成像原理67
三、DR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73
四、DR的临床应用75
第四节 数字合成体层成像85
一、传统X线体层摄影简介85
二、数字合成体层成像的系统组成和成像过程86
三、数字合成体层成像原理87
四、数字合成体层成像的特点88
五、数字合成体层成像的操作技术88
第五节 医学数字影像打印技术91
一、概述91
二、湿式激光打印技术92
三、干式激光打印技术94
四、直热式打印技术97
五、医学数字影像打印设备的性能参数100
六、医学数字影像打印设备的质量控制101
第五章X线摄影体位105
第一节X线摄影学基本知识105
一、X线摄影学常用术语和专有名词105
二、常用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107
三、X线装置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110
四、X线摄影一般原则及摄影步骤111
五、X线摄影标记111
六、摄影前准备113
七、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与质控要点114
第二节 四肢摄影114
一、四肢摄影注意事项114
二、上肢摄影体位115
三、下肢摄影体位125
四、四肢摄影体位的选择137
第三节 胸部摄影138
一、胸部摄影注意事项138
二、胸部摄影体位138
三、胸廓摄影体位144
四、胸部摄影体位选择148
第四节 腹部摄影149
一、腹部摄影注意事项149
二、腹部摄影体位149
三、腹部摄影体位的选择152
第五节 头颅摄影153
一、头颅摄影注意事项153
二、头颅摄影体位153
三、摄影体位选择160
第六节 脊柱摄影161
一、脊柱摄影注意事项161
二、脊柱摄影体位161
三、摄影体位选择172
第七节 乳腺摄影173
一、乳腺摄影基础知识173
二、常用摄影体位175
三、辅助摄影体位176
第八节 口腔摄影186
一、口腔影像检查设备概述186
二、牙的解剖及摄影注意事项188
三、齿形片摄影190
四、口腔全景体层摄影192
五、X线头颅测量片192
六、锥形线束3G系统CBCT193
第六章X线摄影质量控制195
第一节 影像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195
一、主观评价195
二、客观评价法196
三、综合评价196
第二节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196
一、常规影像质量综合评价196
二、数字影像质量评价197
第三节 成像系统的特性参数199
一、输入输出特性199
二、调制传递特性200
三、噪声特性205
四、量子检出效率(DQE)206
第四节ROC及其应用209
一、信号检测理论209
二、ROC分析211
三、ROC曲线的制作215
四、ROC的临床应用215
第五节 数字图像显示设备质量216
一、显示器相关技术指标216
二、数字化影像的后处理性能评价217
参考文献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