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2版
  • 张创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014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31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历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国家起源的途径和特征1

第一节 氏族公社及其原始民主制1

一、氏族公社的基本结构1

二、氏族公社的民主制6

三、氏族公社的人才选拔类型10

第二节 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理论及其具体途径15

一、国家起源于两种生产决定说15

二、中国国家起源的具体途径19

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27

一、武力征服——君主专制产生的前提27

二、暴力夺权——君主专制产生的关键环节28

三、家族制的保留——君主专制发展的重要基础29

四、一权制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催化剂30

第二章 奴隶社会国家政治制度32

第一节 王权政府的国家元首32

一、国家元首称谓沿革32

二、国家元首权力的产生与发展33

三、国家元首继承制度37

第二节 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43

一、无名宰相制44

二、有名宰相制45

三、相府宰相制46

四、执政宰相制49

第三节 中央政府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56

一、王廷制的出现57

二、将相制的问世62

一、过渡时期的方国制66

第四节 地方政府多重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机制66

二、层层分封的诸侯制70

三、颇具特色的国野制73

第五节 政府官吏的人事行政机制75

一、选官制的类型75

二、考课制的出现78

三、致仕制的产生79

第六节 监察机制的变化与发展81

一、监察释意81

二、原始社会监察习俗83

三、奴隶社会监察活动85

第七节 军事制度的演变88

一、夏代军事制度的出现89

二、商代军事制度的发展89

三、西周军事制度的完善90

四、转型时期的军事制度91

第三章 封建社会国家政治制度94

第一节 从王权政府到皇权政府94

一、经济上的变革是两种政府转型的基础94

二、新型阶级的产生是两种政府转型的前提96

三、思想上的变法运动完成了两种政府转型的飞跃98

第二节 皇权政府的国家元首102

一、皇帝称谓的出现102

二、皇帝的类型103

三、皇权再分析107

四、太子继承制的确立112

第三节 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114

一、三权分立的独相制114

二、权力制衡的群相制125

三、便于集权的兼相制150

第四节 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161

一、列卿制的出现161

二、六部制的产生167

三、府司制的问世174

四、六部制的再现185

第五节 地方政府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190

一、便于集权的郡县制190

二、分级管理的三级制196

三、握有实权的州县制201

四、一虚二实的路州县制207

五、初具规模的行省制213

一、选官制度的多变与发展227

第六节 政府官吏的人事行政机制227

二、官编制度的严谨与定员245

三、考课制度的发展与细化255

四、致仕制度的变化与完善265

第七节 监察机制的变化与发展272

一、监察机制的确定272

二、监察机制的发展278

三、监察机制的完善282

四、监察机制的鼎盛286

第八节 军事制度的发展291

一、征兵制与职业军制291

二、中外军制与世兵制293

三、府兵制与镇兵制295

四、禁军制与养兵制297

五、怯薛侍卫军制与四军种制300

六、东西卫制与营卫所制303

七、八旗绿营兵制与湘淮新军制309

第四章 太平天国的国家政治制度312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建立及其基本纲领312

一、太平天国的建立312

二、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314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国家机构317

一、太平天国的中央机构318

二、太平天国的地方机构321

三、太平天国国家机构特点323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官吏制度325

一、太平天国官吏保举制度325

二、太平天国官吏招贤制度326

四、太平天国官吏黜陟制度327

三、太平天国官吏考试制度327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军事制度329

一、太平天国的正规兵329

二、太平天国的女营兵330

三、太平天国的童子兵331

第五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332

第一节 从皇权政府到南京临时政府332

一、政治因素332

二、经济因素333

三、思想文化因素334

四、军事因素335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及其性质336

一、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由来336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及其发展337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和特点342

一、临时大总统344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344

二、总裁会议之主席345

三、非常大总统348

四、大元帅349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351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351

二、中华民国军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355

三、中华民国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356

四、大元帅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权356

第五节 广州和武汉政府的建立及其性质的演变358

一、广州政府的建立及其施政纲领358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机构设置366

三、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性质的演变368

四、宁汉合流标志着武汉国民政府的解体374

第六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地方机构及其职权375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地方机构建制375

二、广州政府的地方机构建制378

三、广州和武汉政府的地方机构建制379

第七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吏制度381

一、官吏考试制度382

二、官吏俸禄制度384

三、官吏考核制度385

四、官吏奖惩制度385

五、官吏奖恤制度386

六、办事运转制度386

第八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剖析387

一、《临时约法》的性质387

二、《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388

三、《临时约法》的简析391

一、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重要教训392

第九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军事制度392

二、革命武装的建立是国民政府巩固的根本保证393

第六章 北洋军阀政府的政治制度396

第一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性质与特点396

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及灭亡396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性质及其特点397

第二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家元首398

一、袁世凯时期的大总统398

二、恢复“共和”时期的大总统409

三、军阀纷争时期北京政府的国家元首413

第三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中央机构及其职能415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央机构职能及其变迁415

二、军阀混战时期国家机构职能及其变迁423

一、大总统统治时期的地方机构435

第四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地方机构435

二、军阀混战时期的地方机构440

第五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官吏制度443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选拔443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任用445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惩戒449

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吏的恤金449

第六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军事制度450

一、中央军事制度450

二、省级政府军事制度451

三、跨省与临时性军事制度452

第七章 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制度455

第一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产生及其阶级本质455

一、国民党南京政权的产生455

二、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基本特点458

三、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基本政治制度460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国家元首464

一、国民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464

二、军政时期的国民政府主席465

三、训政时期的国民政府主席466

四、制宪时期的国民政府总统467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政体演变468

一、五院制政府体制468

二、战时政府体制478

三、行宪政府体制485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地方行政体制493

一、省政府494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496

三、市政府499

四、县政府500

五、区、乡政府502

六、保甲制度502

第五节 国民参政会的设立及其性质505

一、国民参政会的性质506

二、国民参政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509

三、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513

第六节 国民党政府官吏管理制度517

一、官吏制度的实施517

二、官吏考试制度的变迁520

三、官吏任用制度的演变522

四、官吏考绩制度的沿革526

五、官吏奖惩制度的完善527

六、官吏待遇制度的变化530

一、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制度533

第七节 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制度533

二、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机构537

第八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制度539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与任务539

一、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与任务539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与任务542

三、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性质与任务546

四、联合政府的性质与任务549

第二节 人民民主政府的国家元首552

一、苏维埃政府的国家元首552

二、联合政府的国家元首555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559

一、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组织形式559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组织形式567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组织形式572

第四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人事行政制度577

一、人事立法577

二、干部的选聘和调配制度580

三、干部的考核和奖惩制度584

四、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制度587

五、干部的职位和编制制度591

六、干部的供给和福利制度594

七、干部的纪律与监督595

八、对旧职员的利用与改造599

九、对党外民主人士的团结与培养601

第五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军事制度602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制度602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军事制度605

三、联合政府的军事制度6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