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经济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经济学 第2版
  • 王明郎,李尧贤,周东石,郭恒宏,徐子光,陈栋樑,邓瑞兆编著 著
  • 出版社: 普林斯顿国际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5345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经济学绪论4

1.1经济学的意义4

1.2经济学的分类5

1.2.1个体经济学与总体经济学5

1.2.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6

1.3机会成本7

1.4比较利益法则7

1.5经济学的推论谬误8

课后习作10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16

2.1需求理论16

2.1.1需求与需求量的意义16

2.1.2需求法则18

2.1.3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19

2.1.4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20

2.1.5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22

2.2供给理论25

2.2.1供给与供给量的意义25

2.2.2供给法则27

2.2.3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27

2.2.4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29

2.2.5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30

2.3供需市场均衡分析32

2.3.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32

2.3.2超额需求与超额供给34

2.4供需变动对市场均衡影响分析37

2.4.1供需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37

2.4.2分析市场均衡变动的步骤44

课后习作46

第3章 供需价格弹性分析53

3.1弹性的意义与衡量53

3.1.1弹性意义、计算方式及种类53

3.2需求价格弹性54

3.2.1价格弹性之意义54

3.2.2需求价格弹性的衡量54

3.2.3需求价格弹性大小57

3.2.4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59

3.2.5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61

3.3供给价格弹性63

3.3.1供给价格弹性之意义63

3.3.2供给价格弹性的衡量63

3.3.3垂直与水平供给曲线之供给弹性65

3.3.4决定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65

3.4交叉弹性67

3.4.1交叉弹性之意义67

3.4.2交叉弹性的种类67

3.5所得弹性68

3.5.1所得弹性之意义68

3.5.2所得弹性的种类68

3.6价格弹性的应用69

3.6.1谷贱伤农69

3.6.2价格管制69

课后习作70

第4章 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76

4.1效用的基本概念76

4.1.1效用的定义76

4.1.2效用的分类77

4.2计数效用分析法77

4.2.1总效用77

4.2.2边际效用78

4.2.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关系79

4.2.4边际效用递减法则79

4.3消费者边际效用与消费选择81

4.3.1边际效用均等法则81

4.3.2需求曲线的导出82

4.3.3边际效用均等法则之重要涵义83

4.4序列效用分析法85

4.4.1无异曲线之介绍与意涵85

4.4.2无异曲线的特性86

4.4.3无异曲线的形状88

4.4.4边际替代率89

4.4.5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90

4.5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91

4.5.1预算线91

4.5.2消费者均衡92

课后习作95

第5章 厂商生产理论103

5.1厂商理论与利润极大化103

5.1.1生产决策的基本概念103

5.1.2追求利润极大的假设103

5.2长短期生产技术关系之描述104

5.2.1生产函数的一般概念104

5.2.2短期的生产函数106

5.2.3边际报酬递减法则109

5.2.4长期的生产函数111

课后习作116

第6章 成本理论122

6.1总收益、总成本与利润122

6.1.1成本122

6.1.2利润123

6.2短期成本结构分析124

6.2.1短期成本曲线介绍124

6.2.2短期成本曲线之相互关系128

6.3长期成本结构分析131

6.3.1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间的关系132

6.3.2长期成本线间的关系134

6.3.3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135

课后习作138

第7章 完全竞争市场144

7.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44

7.1.1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144

7.2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145

7.2.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145

7.2.2完全竞争厂商的最适生产决策145

7.2.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的停业点147

7.2.4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148

7.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148

7.3.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148

7.3.2长期均衡149

7.3.3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150

7.3.4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151

7.4完全竞争市场的意义与缺点151

7.4.1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意义151

7.4.2完全竞争厂商的缺点152

课后习作154

第8章 独占市场160

8.1独占的定义与成因160

8.1.1独占的定义160

8.1.2形成独占的原因160

8.1.3规模经济161

8.2独占厂商的利润最大化161

8.2.1产量决策161

8.2.2订价决策163

8.2.3市场均衡163

8.3差别取价164

8.3.1第一级差别取价164

8.3.2第二级差别取价165

8.3.3第三级差别取价166

8.4自然独占167

8.4.1自然独占之意义167

8.4.2平均成本订价法168

8.4.3边际成本订价法169

8.5独占厂商存在的必要性171

8.5.1独占的缺点171

8.5.2政府管制与独占厂商的必要性172

8.5.3对独占厂商的保护—专利权173

8.5.4对独占厂商的管制—特许经营174

课后习作175

第9章 独占性竞争与寡占市场182

9.1独占性竞争与寡占厂商的特征182

9.1.1独占性竞争厂商的特征182

9.1.2产品的差异化183

9.1.3寡占市场的特征183

9.1.4寡占市场的非价格竞争——广告184

9.2独占性竞争厂商的订价策略185

9.2.1短期均衡185

9.2.2长期均衡186

9.2.3独占性竞争厂商的超额产能187

9.3寡占厂商的行为188

9.3.1赛局理论188

9.3.2囚犯的困境189

9.3.3折拗的需求曲线189

9.3.4寡占厂商的价格僵固性190

9.4联合行为的形成与瓦解191

9.4.1卡特尔的行为191

9.4.2卡特尔的瓦解192

课后习作194

第10章 生产要素市场200

10.1生产要素200

10.2生产力与要素需求200

10.3生产要素的所得分配206

10.4劳动供给209

10.4.1工作与休闲210

10.4.2劳动供给线210

10.5劳动市场均衡212

10.5.1劳动市场均衡的特性212

10.5.2经济租213

课后习作215

第11章 总体经济指标222

11.1总体经济基本架构与内容222

11.2总体经济学思潮演变224

11.3衡量总产出的指标227

11.4国内生产毛额之计算231

11.5国内生产毛额用来衡量国民经济福利的缺失234

课后习作236

第12章 简单凯因斯模型242

12.1简单凯因斯模型的发展背景与模式242

12.1.1凯因斯模型的发展背景与特色242

12.1.2简单凯因斯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其模式243

12.2简单凯因斯模型的均衡245

12.3均衡所得的变动与乘数理论247

12.4简单凯因斯模型的应用248

12.4.1节俭的矛盾248

12.4.2景气循环下的紧缩缺口与膨胀缺口250

课后习作253

第13章 价格水准与通货膨胀259

13.1价格水准指标—物价指数259

13.1.1国内生产毛额平减指数259

13.1.2消费者物价指数261

13.1.3趸售物价指数265

13.1.4出口与进口物价指数267

13.1.5营造工程物价指数268

13.2通货膨胀269

13.3通货膨胀的影响270

课后习作273

第14章 失业279

14.1劳动市场279

14.2失业的定义280

14.3失业的种类284

14.3.1摩擦性失业284

14.3.2结构性失业284

14.3.3循环性失业285

14.3.4失业率与物价水准的关联285

14.4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287

14.4.1长期总供给曲线289

14.4.2短期总供给曲线290

课后习作292

第15章 货币供给与需求297

15.1货币的功能297

15.1.1货币的种类298

15.1.2货币供给的衡量298

15.2货币的创造299

15.2.1存款货币的创造299

15.3货币的需求301

15.3.1剑桥方程式301

15.3.2流动性偏好理论302

15.4货币供需与均衡利率303

课后习作309

第16章 金融机构314

16.1中央银行的角色314

16.2货币政策工具315

16.2.1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316

16.2.2货币政策对物价与产出的影响316

16.2.3货币政策之量的控制工具317

16.3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种类319

16.3.1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e)319

16.3.2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320

16.4台湾金融的概况321

16.4.1金融控股公司(Finance Holding Company)321

16.4.2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321

课后习作323

第17章 国际贸易328

17.1国际贸易的意义328

17.2世界贸易制度330

17.3保护主义332

17.4贸易理论335

课后习作338

第18章 国际金融342

18.1外汇市场与汇率342

18.2外汇市场之供给与需求348

18.3汇率制度的种类353

18.4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payment)354

18.5国际金融政策357

课后习作361

第19章 公共财与外部性366

19.1财货特征与类别366

19.2公共财368

19.3外部性(Externality)370

19.3.1私人成本或社会成本371

19.3.2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371

19.3.3外部性类别372

19.4外部性的矫正373

19.5外部性与共有财及公共财377

课后习作379

第20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384

20.1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之定义384

20.2市场机能与经济效率385

20.2.1巴雷图改善与潜在巴雷图改善388

20.2.2经济效率388

20.3一般均衡之经济效率390

20.4效率与公平392

课后习作394

中英文索引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