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新诗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洪子诚,刘登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94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新诗-诗歌史-研究-中国-1950~199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新诗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 中国大陆当代新诗3
第一章 新诗道路的转折3
一 40年代后期的诗界3
二 当代新诗道路的选择7
三 “经典”的选定和确立13
第二章 过程及时期特征19
一 诗人的类型分析19
二 新诗的“当代形态”25
三 发表方式和诗歌刊物30
四 各个阶段的概况32
第三章 走进“当代”的诗人35
一 “老诗人”的艺术处境36
二 “中国新诗”派和“七月诗派”的隐失50
三 艾青和田间的“危机”59
四 走进“当代”的解放区诗人(1)63
五 走进“当代”的解放区诗人(2)66
第四章 50年代的青年诗人73
一 生活道路和文化背景73
二 主要诗人的写作75
三 西南边疆“诗群”83
四 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88
第五章 新民歌运动与新诗道路的讨论95
一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95
二 民间歌手和工农诗人99
三 民间诗歌的搜集和整理102
四 诗歌发展道路的讨论104
五 新诗形式和现代格律诗问题110
第六章 60年代诗风和“政治抒情诗”113
一 “政治抒情诗”的特征113
二 郭小川等的创作115
三 60年代前期的诗风121
第七章 “文革”时期的诗歌125
一 诗界的“分裂”125
二 公开的诗界126
三 “地下”的诗歌写作130
四 天安门诗歌运动132
第八章 80年代的诗歌状况134
一 诗歌“复兴”的想象134
二 80年代的诗人“群体”136
三 诗界状况与诗歌运动138
四 最后的政治诗热潮140
五 新诗历史的“重叙”145
六 诗的发表、阅读方式148
第九章 “复出”的诗人151
一 一种诗歌现象151
二 晚年的艾青153
三 “青春历劫,壮岁归来”的一群157
四 昌耀、蔡其矫等的诗167
五 “西部诗歌”和“新边塞诗”174
六 “迟到”的写作者178
七 其他诗人的写作183
第十章 确认已凋谢的流派186
一 流派的重新确认186
二 牛汉等的诗189
三 穆旦、郑敏的当代诗歌195
第十一章 朦胧诗与朦胧诗运动206
一 《今天》与朦胧诗206
二 朦胧诗论争210
三 “地下诗歌”的发掘与食指216
四 “白洋淀诗群”与多多的诗223
五 北岛等的诗229
第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诗244
一 朦胧诗退潮之后244
二 “第三代”或“新生代”246
三 “非非”和“莽汉”254
四 “他们”和南京的诗人261
五 “海上”与上海诗人270
六 海子与“诗人之死”273
七 女诗人和“女性诗歌”282
第十三章 90年代的诗293
一 “90年代诗歌”的概念293
二 诗歌民刊与“活跃诗人”301
三 《倾向》与《南方诗志》304
四 《反对》与《象罔》314
五 《北回归线》与《阵地》321
六 实验者与《发现》324
七 “游离”与“偏移”331
八 “民间”的集合与诗歌论争340
下卷 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当代新诗第十四章 当代台湾新诗的背景和进程349
一 背景349
二 进程和特点354
第十五 章现代主义诗潮及诗人359
一 现代主义诗潮的发展及其论争359
二 “现代派”诗人群374
三 “蓝星”诗人群383
四 “创世纪”诗人群397
第十六章 现实主义诗潮的勃兴和诗歌艺术的多元并立409
一 现实主义诗潮的勃兴409
二 笠诗社诗人群412
三 70年代的青年诗人419
第十七章 80年代后期以来的台湾诗坛427
一 诗对政治的参与:“政治诗”428
二 都市的外观与内观:都市诗431
三 女诗人的活跃和女性主义诗歌435
四 原住民诗人的抗争之声438
第十八章 香港当代新诗的发展背景441
一 历史情况441
二 文化环境443
第十九章 50—70年代前期的香港诗歌446
一 诗坛的沉寂和重组446
二 写实与浪漫传统的延续——力匡、何达、舒巷城的诗448
三 马朗和香港早期的现代诗人454
四 参与台湾现代诗运动的香港诗人——蔡炎培、戴天、温健骝的诗459
第二十章 70年代后期以来的香港诗歌467
一 香港诗歌发展的新态势467
二 现代意识与本土关怀——香港本土诗人的创作470
三 人生忧乐的现实关注——南来诗人的诗歌创作482
四 余光中、原甸等在香港的诗作489
五 90年代的青年诗人492
第二十一章 澳门当代新诗496
一 背景和历程496
二 诗人499
三 “离岸”和“土生”503
初版后记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