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知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学知识论
  • 潘洪建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 ISBN:75423139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教学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学知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观1

一、知识2

(一)“知识”概念辨析2

(二)“知识”概念界定6

二、知识观14

(一)知识观的概念及结构14

(二)知识观的基本特征20

(三)知识观的基本功能24

第二章 知识观与教学观的历史考察31

一、西方教育家的观点32

(一)古代西方教育家视野中的知识观与教学观32

(二)近代西方教育家视野中的知识观与教学观39

(三)现代西方教育家视野中的知识观与教学观43

二、中国教育家的观点47

(一)古代中国教育家视野中的知识观与教学观47

(二)近现代中国教育家视野中的知识观与教学观53

三、比较与检讨56

(一)中西教育家知识观与教学观的差异56

(二)中西教育家知识观与教学观的相同点61

(三)几个问题的检讨63

第三章 新知识观的基本图景68

一、传统知识观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命运69

(一)传统知识观的基本特征69

(二)传统知识观遭遇的挑战70

二、新知识观的基本内容77

(一)知识的本质观77

(二)知识的价值观92

(三)知识的获得观106

第四章 知识观与教学革新119

一、教学革新的概念120

(一)教学革新的定义120

(二)教学革新的内容121

(三)教学革新的特征122

二、制约教学革新的因素124

(一)政治经济因素124

(二)科学技术因素126

(三)制度管理因素127

(四)文化观念因素128

三、知识观对于教学革新的特殊意义132

(一)教育哲学视野中的知识观与教学革新132

(二)教师认识论:国外的研究136

(三)知识观与教学观:我们的探索138

第五章 知识本质与教学146

一、课程的知识观解读147

(一)知识的发展与课程形态的演进147

(二)课程的知识观基础150

(三)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知识观指导155

二、课程乌托邦:知识客观性的追求157

(一)课程知识选择和组织的意识形态特征158

(二)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中的客观性问题161

(三)正确对待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特征与主观性163

三、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教学何为165

(一)知识的不确定性及其表现165

(二)关注不确定性169

(三)面向知识不确定性的教学策略170

四、教学方法的知识观分析——以讲授法与谈话法为例173

(一)讲授法及其知识观173

(二)谈话法及其知识观175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178

第六章 知识价值与教学181

一、知识掌握:教学的首要目标182

(一)教学目标的知识观解析182

(二)为“知识目标”正名184

(三)正确认识“掌握知识”188

二、追问教学知识——理性至上知识观的检讨191

(一)理性至上知识观质疑191

(二)教学知识性质探询194

(三)保持教学知识的适当平衡196

三、课程知识抉择的“两难”困境与出路199

(一)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及其抉择199

(二)实用知识与教养知识及其抉择203

四、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尊重差异208

(一)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性评价208

(二)尊重知识差异的多元化评价212

第七章 知识获得与教学221

一、知识类型学与学习方式的选择223

(一)知识分类学及其理论旨趣223

(二)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及其学习方式224

(三)演绎—系统知识和经验—缄默知识及其学习方式227

二、接受学习:视角的当代转换230

(一)认知心理学的视角231

(二)建构主义的视角232

三、探究教学:走向知识的生成239

(一)探究教学释义239

(二)探究教学的知识观241

(三)探究教学的实施243

四、合作学习:知识获得中的社会性建构246

(一)合作学习的知识基础246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254

第八章 知识观的形成与培养263

一、知识观的形成264

(一)知识观的形成条件264

(二)知识观的形成过程274

二、知识观的培养与变革282

(一)中学教师、学生知识观的现状分析282

(二)学生知识观的培养286

(三)教师知识观的再塑291

附录298

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