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G NX 6注塑模具设计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UG NX 6注塑模具设计培训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37574.jpg)
- 李明辉,王俊峰,夏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891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注塑-塑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UG NX 6.0-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UG NX 6注塑模具设计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模具设计项目初始化1
1.1 项目初始化综述1
1.2 项目初始化(Initialize Project)的应用2
1.2.1 创建一个新的模具装配2
1.2.2 增加产品到一个现有装配2
1.2.3 打开已有项目3
1.3 项目初始化选项及重写保护3
1.3.1 项目初始化(Initialize Project)选项3
1.3.2 重写保护(Overwriting safeguard)4
1.4 模板5
1.4.1 Mold.Vl模板5
1.4.2 原有(Original)模板5
1.4.3 ESI模板6
1.4.4 模板含义解释6
1.5 部件名称管理概述8
1.5.1 “部件名称管理”(Part Name Management)对话框8
1.5.2 使用“部件名称管理”对话框9
1.5.3 映射模板部件名称10
1.5.4 部件名称管理对话框选项11
1.5.5 部件命名管理相关主题11
第2章 模具坐标系15
2.1 模具坐标系概述15
2.2 模具坐标系选项16
2.3 多件模中的模具坐标系16
第3章 收缩率19
第4章 成型镶件21
4.1 成型镶件概述21
4.2 “成型镶件”对话框22
4.3 定义成型镶件(Workpiece)23
4.3.1 产品成型镶件,距离余量23
4.3.2 产品成型镶件,参考点24
4.3.3 产品成型镶件,拉伸草图24
4.3.4 指定一个用户自定义块作为成型镶件25
4.3.5 从成型镶件库中增加一个成型镶件25
4.3.6 在模具板上建立腔体并合并镶件25
4.3.7 给模具板增加余量并修剪26
4.4 成型镶件选项27
4.5 成型镶件库部件28
4.6 自定义成型镶件实体29
第5章 型腔布局与多件模34
5.1 模腔布局(Cavity Layout)综述34
5.2 矩形布局35
5.2.1 平衡式矩形布局35
5.2.2 线性矩形布局37
5.3 圆周布局38
5.3.1 圆周径向(Radial)布局39
5.3.2 圆周恒定方向(Constant)布局40
5.4 创建布局41
5.4.1 建立一个平衡式矩形布局41
5.4.2 建立一个线性矩形布局42
5.4.3 建立一个圆周布局42
5.4.4 平移模腔43
5.4.5 旋转型腔44
5.4.6 点到点变换型腔44
5.4.7 模腔布局共享选项45
5.5 嵌件腔(Insert Pocket)48
5.6 多件模(Family Mold)50
5.6.1 多件模综述50
5.6.2 创建多件模装配51
5.6.3 改变激活的产品51
5.6.4 删除一个多件模产品52
5.6.5 多件模(Family Mold)选项52
5.7 删除文件(Delete Files)52
5.7.1 删除文件概述52
5.7.2 管理不用的零件52
5.7.3 不用的零件管理选项53
第6章 模具工具59
6.1 修剪基本分型过程59
6.2 模具工具综述60
6.3 修补过程60
6.3.1 修补过程综述60
6.3.2 曲面修补61
6.3.3 边修补62
6.3.4 已有面修补63
6.3.5 建立边界块67
6.3.6 分割实体70
6.3.7 实体修补73
6.3.8 修剪区域修补77
6.3.9 扩大面80
6.3.10 修剪实体85
6.3.11 替换实体87
6.3.12 延伸实体90
6.3.13 参考圆角91
6.3.14 合并型腔95
6.3.15 其他命令98
第7章 分型102
7.1 模型部件验证(MPV)及壁厚分析(Thickness)102
7.1.1 模型部件验证(MPV)102
7.1.2 壁厚分析106
7.2 分型概论(Parting)115
7.2.1 修剪——分型过程的基础116
7.2.2 分型术语118
7.2.3 分型组件119
7.3 分型管理器(Parting Manager)121
7.3.1 分型管理器(Parting Manager)概述121
7.3.2 分型管理对话框命令125
7.3.3 面分割(Face Split)125
7.4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Extract Regions and Parting Lines)132
7.4.1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的步骤132
7.4.2 新区域定义(Define New Regions)134
7.4.3 使用种子面和边界面方式定义区域134
7.4.4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选项135
7.5 自动孔修补(Auto Hole Patch)142
7.5.1 区域(Region)环方式143
7.5.2 自动(Automatic)环方式144
7.5.3 自动孔修补(Auto Hole Patch)选项144
7.6 分型线(Parting Lines)147
7.6.1 自动搜索分型线(Auto Search Parting Lines)148
7.6.2 搜索环(Traverse Loop)148
7.6.3 编辑分型线(Edit Parting Lines)151
7.6.4 合并分型线(Merge Parting Lines)151
7.6.5 编辑转换对象(Edit Transition Objects)152
7.7 引导线设计(Guide Line Design)152
7.7.1 自动创建引导线(Automatically Create Guide Lines)153
7.7.2 手动创建引导线(Manually Create Guide Lines)153
7.7.3 引导线设计选项(Guide Line Design Options)154
7.8 创建/编辑分型面(Create/Edit Parting Surfaces)155
7.8.1 创建分型面(Create Parting Surfaces)157
7.8.2 创建分型面(Create Parting Surfaces)的选项157
7.8.3 编辑分型面(Edit Parting Surfaces)159
7.8.4 添加存在曲面(Add Existing Surfaces)160
7.8.5 删除分型面(Delete Parting Surfaces)160
7.9 型腔和型芯定义(Define Cavity and Core)171
7.9.1 创建型腔、型芯和其他体(Create cavity,core and other bodies)171
7.9.2 型腔和型芯定义选项(Define Cavity and Core Options)172
7.9.3 解决分型问题的建议(Suggestions to resolve parting problems)172
7.10 抑制分型(Suppress Parting)177
7.10.1 抑制和编辑分型(Suppress and edit the parting)177
7.10.2 成型(Molding)部件178
7.11 模型比较(Model Compare)183
7.11.1 比较产品模型的两个版本(Compare two versions of the product model)184
7.11.2 模型比较选项185
7.12 交换模型(Swap Model)186
7.12.1 交换模型(Swap Model)步骤187
7.12.2 失败交换188
7.12.3 交换的后续操作188
7.12.4 交换模型(Swap Model)选项188
第8章 模架库207
8.1 模架(Mold Base)概述207
8.2 添加标准目录的模架208
8.3 配置可互换模架209
8.4 配置通用模架(Configure a universal mold base)210
8.5 模架(Mold Base)选项211
第9章 标准件(Standard Parts)215
9.1 标准件管理(Standard Part Management)215
9.1.1 “标准件管理”(Standard Part Management)对话框216
9.1.2 添加标准件217
9.1.3 目录页(Catalog Page)218
9.1.4 尺寸页222
9.2 滑块和内抽芯(Slide and Lifter)设计223
9.3 模具组件修剪(Trim Mold Components)226
9.4 推杆后处理(Ejector Pin Post Processing)230
9.5 建腔(Pocket)231
9.6 打开大型模具装配技巧231
第10章 Mold Wizard客户化251
第11章 内嵌件262
11.1 内嵌件库262
11.1.1 内嵌件库(Sub-insert Library)概述262
11.1.2 使用内嵌件库设计263
11.2 嵌件设计(Design Inserts)270
第12章 浇口和流道275
12.1 浇口设计(Gate Design)275
12.2 分流道(Runner)设计283
第13章 冷却水道(Cooling Channels)292
第14章 电极(Electrode)设计308
14.1 电极设计308
14.2 并行设计(Simultaneous development)309
第15章 建腔(Pocket)314
15.1 建腔设计步骤(Pocket Design Procedures)315
15.2 与建腔相关的主题317
第16章 模具图(Drawings)326
16.1 装配图(Assembly Drawing)326
16.2 组件图(Component Drawing)327
16.3 孔表(Hole Table)328
第17章 案例344
17.1 模具项目初始化344
17.2 分型工具346
17.3 多件模和布局350
17.4 分型353
17.4.1 阶梯分型353
17.4.2 曲面分型357
17.4.3 交换模型更新分型358
17.5 模架362
17.5.1 标准模架362
17.5.2 通用模架367
17.5.3 互换模架369
17.6 标准件370
17.6.1 添加标准件370
17.6.2 型腔侧推杆373
17.7 推杆处理374
17.8 内嵌件377
17.9 浇口379
17.10 流道380
17.11 附加案例:铸件辅助工艺382
17.11.1 自然分型382
17.11.2 平面和斜坡分型384
17.11.3 阶梯分型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