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905-200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905-2005](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3217522.jpg)
- 姚明德,何芳川主编;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377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85页
- 文件大小:329MB
- 文件页数:802页
- 主题词:郑和下西洋-研究-1905~2005-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905-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编 综论3
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梁启超3
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南洋(节选)&吴晗8
郑和下西洋简论&郑鹤声 郑一钧20
十五世纪中西三大航海活动比较初探&何芳川33
纪念郑和:通过我国航海发展史的观察&章巽43
元代海外交通的发展与明初郑和下西洋&陈得芝50
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罗荣渠57
“东洋”与“西洋”的由来&刘迎胜69
气势恢宏的世界蓝色文明的探索与实践——郑和下西洋&辛元欧76
明初之世界观及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意义&赵令扬85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何芳川91
关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几点浅见&南炳文98
从“西域”到“西洋”——郑和远航与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转折&万明104
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陈尚胜114
郑和研究八十年&黄慧珍 薛金度122
二十世纪的郑和下西洋研究&范金民131
第二编 史论151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觉明151
《瀛涯胜览》校注序&冯承钧163
从新史料考证郑和下西洋事之年岁&郑鹤声167
《星槎胜览》校注序&冯承钧173
考证郑和下西洋年岁之又一史料——长乐“天妃灵应碑”拓片&萨士武177
郑和航海事迹之再探&刘铭恕180
明郑和下西洋“敕书”之诠释&徐玉虎200
周闻夫妇墓志铭考证与研究&吴聿明208
郑和下西洋与《卫所武职选簿》&徐恭生214
郑和下西洋年代问题再探——兼谈郑和研究中的史料考订&陈得芝225
郑和下西洋葡萄牙史料之分析&金国平 吴志良232
重论“郑和下西洋”事件之贸易性质——代吴春晗先生答许道龄、李晋华二先生&童书业243
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韩振华248
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范金民261
郑和下西洋的性质与所获财富的估计&田培栋270
郑和下西洋的动因、终止与历史回顾&李金明273
郑和远航的战略原因&赖进义280
十五世纪初叶中国与亚非国家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关系&郑鹤声285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下西洋&洪焕椿302
从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三项文献看明代的对外政策和舆论&施子愉314
敦睦邦交 强不凌弱——郑和下西洋对亚非友谊的贡献和启示&晁中辰322
渤泥国王墓和渤泥国诸问题研究&季士家328
古麻剌朗国及其王陵研究&徐作生337
中浡交往备忘录&杨新华342
印尼三宝垄的三保庙与华人&孔远志345
侯显出使榜葛剌考——兼论费信、马欢抵榜葛剌的年代&谢方350
锡兰战役新考&时平355
郑和海外航行与胡椒运销&田汝康362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香料贸易&何平立369
从明初官窑瓷的发现论“郑和下西洋”的贸易政策&罗宗真376
郑和下西洋对伊斯兰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陈炎379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东南亚文化交流&王介南387
郑和下西洋与中外医药交流&颜夏梅393
郑和下西洋与马六甲和平友好交往&施存龙397
再论郑和在海外的影响及其意义&孔远志401
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陈尚胜415
元明时期的海权观念与郑和下西洋&时平422
浅论郑和海权观的形成与对当今经略海洋的意义&陆儒德429
郑和航海与福建的关系&庄为玑434
郑和下西洋与太仓的繁荣&沈鲁民439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社会变迁&万明443
郑和下西洋对我国海洋科学的贡献&郑一钧456
第三编 航海467
郑和发现赤道非洲的航行&朱偰467
所谓“新航路的发现”的真相&侯仁之469
从“顺风相送”探索郑和或其他同时出使人员来台澎的可能性&方豪472
郑和使日问题初探&潘群482
郑和下西洋时期张谦奉使东洋诸国事迹考&邱炫煜488
郑和宝船队的东非航程&沈福伟492
郑和航行时期的东西洋&陈佳荣501
从《郑和航海图》谈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廖大珂506
《郑和航海图》地名考释&范文涛512
整理《郑和航海图》序言&向达524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徐玉虎529
郑和时代航海术语与名词之诠释&徐玉虎534
郑和下西洋舰队之海上航法&谢海泉558
我国最早记载牵星术的海图&刘南威 李启斌 李竞561
郑和下西洋在航海上的伟大成就&武定国570
《郑和航海图》的综合研究&李万权 朱鉴秋577
《郑和航海图》的三次考证&姚楠581
《郑和航海图》与同时期西方海图的比较&朱鉴秋583
试论郑和牵星术中的阿拉伯天文航海因素&孙光圻 陈鹰587
《郑和航海图》中的南海诸岛&李金明593
郑和下西洋的船&管劲丞599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制度考&包遵彭602
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周世德608
试论郑和宝船&席龙飞 何国卫614
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庄为玑 庄景辉622
略论郑和下西洋的船&郑鹤声 郑一钧631
郑和宝船尺寸记载的可靠性&邱克643
郑和宝船尺度考辨&文尚光650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舶&杨槱659
宝船厂遗址及宝船尺度问题&洪长倬664
试论郑和舰队的兵器&唐志拔671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图像资料——《天妃经》卷首插图&金秋鹏675
贰仟料郑和宝船的复原研究&唐志拔678
从南京宝船厂遗址的发掘成果看郑和宝船&席龙飞685
大型郑和宝船的复原研究&龚昌奇691
第四编 人物701
昆阳马哈只碑跋&袁树五701
郑和先世与郑和&邱树森703
郑和下西洋史事新证&郑鹤声 郑一钧712
郑和与赛典赤·赡思丁关系献疑&周绍泉723
郑和家世考&郑勉之730
郑和故里考&朱惠荣733
《郑氏家谱首序》及《赛典赤家谱》新证&李士厚738
斯里兰卡的郑和布施碑&袁坚742
郑和在爪哇等地传播伊斯兰教初探&许友年744
论郑和的伊斯兰教信仰——兼评郑和“奉佛”、“崇道”说&林松750
郑和与碧峰寺&郑自海764
郑和下西洋与天妃&李玉昆766
郑和的宗教信仰与出使条件考析&宫慧如769
王景弘籍贯考略&曹木旺774
论王景弘的历史功绩&郑一钧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