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下
  • 朱凤瀚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05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39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9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通论3

第一章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青铜时代3

第一节 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3

第二节 中国青铜器起源与铜石并用时代的考古学观察10

第三节 中国的青铜时代与其特点21

一、“青铜时代”的定义21

二、中国青铜时代的始末22

三、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24

第二章 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史27

第一节 两汉至清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27

一、两汉——青铜器发现始见于记载的时期27

二、两宋——古代青铜器研究的奠基时期29

(一)图录类31

(二)款识类32

(三)考释类33

(四)书目提要类34

(五)字典类34

三、清代——青铜器研究的复兴时期36

(一)图录类37

(二)款识类38

(三)藏品目录类39

(四)研究著作类39

(五)字典类40

第二节 现代中国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41

一、1949年以前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41

二、1949年后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52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台湾、香港学者的青铜器研究56

第三节 日本与西方国家对中国青铜器的搜集与研究58

一、日本58

二、西方国家63

第三章 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上)77

第一节 青铜器分类与定名的方法77

一、古代的分类法77

二、近现代分类法78

三、本书分类法83

四、关于青铜器的定名84

第二节 青铜器的名称、用途与器形的型式分类(一)85

一、食器86

(一)烹煮器与盛食器86

1.鼎86

(1)盆鼎109

(2)罐鼎109

(3)鬲鼎109

(4)盘鼎109

(5)束腰平底鼎109

(6)方鼎109

附:鼎形温食器109

2.鬲112

(1)分裆鬲117

(2)联裆鬲117

3.甗(附甗鍑)117

(1)联体甗124

(2)分体甗124

4.簋124

5.盨135

6.簠138

7.敦142

8.豆(附铺)147

(1)实柄豆152

(2)镂空柄豆152

(二)挹取器152

匕152

(三)切肉器154

俎154

二、酒器156

(一)温酒器156

1.爵156

2.角(附牛角形器)165

3.斝168

4.鐎174

(二)盛酒器176

1.尊(附鸟兽形尊)176

(1)有肩尊191

(2)无肩尊191

2.觥(觵)191

3.方彝196

4.卣199

5.罍208

(1)圆罍216

(2)方罍216

6.?216

7.?217

8.瓿218

9.缶(尊缶)221

10.壶(附錍、锺、钫、钾)224

(1)椭圆腹壶240

(2)圆腹壶240

(3)圆角长方形腹壶240

(4)方形腹壶240

(5)扁鼓形腹壶240

(6)瓠壶240

11.鈚240

(三)饮酒器243

1.觚243

2.觯250

(1)扁圆觯259

(2)圆觯259

(3)椭方觯259

3.杯259

(1)觚形杯262

(2)高足杯262

(3)圆筒状杯262

(4)椭圆形杯262

4.?262

(1)无蹄足?和268

(2)有蹄足?和268

(四)挹注器268

1.斗268

2.勺274

(五)承尊器276

禁276

三、水器279

1.盘279

2.匜288

3.盉(附鎣)295

4.盂307

5.鉴311

(1)圆鉴315

(2)方鉴315

6.盆(附?)315

7.浴缶(附皿)318

四、量器320

1.釜320

2.?321

3.?322

4.升322

5.量322

第四章 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下)325

第三节 青铜器的名称、用途与器形的型式分类(二)325

五、乐器325

1.铃325

(1)平口铃333

(2)弧形凹口铃333

2.铙333

(1)小型铙343

(2)大型铙343

3.钟343

(1)青铜钟的用途343

(2)青铜钟的名称344

(3)青铜钟的形制特点与各部位名称346

(4)青铜钟的双音原理及各部位对发声的作用351

(5)编钟数目的增加与音域的发展354

(6)编钟的悬挂方法358

(7)钟的型式分类362

A.甬钟368

B.钮钟368

4.镈368

5.钲375

6.句鑃377

7.铎381

8.錞于383

9.鼓388

六、兵器389

1.戈389

2.矛398

3.铍400

4.殳404

5.戟(附?)406

6.钺412

(1)小型钺418

(2)大型钺418

7.刀418

8.剑422

9.弩427

10.镞432

(1)双翼镞439

(2)三翼镞439

(3)三棱镞439

11.盔439

七、车马器443

(一)商周车制述略447

(二)铜车马器450

1.軎、辖450

2.毂饰458

3.轴饰461

4.舆饰462

5.軓饰466

6.踵466

7.?470

8.衡饰472

9.銮476

10.轭479

11.马器中的御马器483

(1)衔493

(2)镳493

(3)节约493

12.马首饰件493

(1)当卢498

(2)钩形饰498

(3)马鼻形饰(镞形饰)498

(4)马冠498

(5)马首顶角形饰498

(6)马面胄498

八、工具498

1.斧498

2.锛502

3.凿505

4.刀508

5.削513

6.516

7.铲517

8.臿524

9.耨530

10.镰(附铚)531

第五章 青铜器纹饰534

第一节 研究青铜器纹饰的意义534

第二节 青铜器纹饰研究概况535

第三节 青铜器纹饰的分类、定名与型式分类539

一、动物类纹饰539

(一)饕餮纹540

(二)龙纹547

1.夔纹547

2.顾龙纹548

3.蟠龙纹549

4.团龙纹549

5.交龙纹549

6.曲龙纹550

7.其他形式的龙纹550

(三)蛇纹558

(四)鸟纹559

1.小鸟纹560

2.长卷尾鸟纹560

3.大鸟纹561

4.鸱枭纹562

(五)鸟首龙身纹与龙首鸟身纹568

(六)其他写实性动物纹568

1.象纹568

2.虎纹569

3.犀纹569

4.鹿纹569

5.兔纹569

6.鱼纹569

7.龟纹570

8.蟾蜍纹570

9.贝纹570

10.蝉纹570

(七)不知名动物纹576

(八)简省、变形动物纹577

1.目纹577

2.鳞纹577

3.重环纹577

4.省变形饕餮纹578

5.省变形蝉纹578

6.窃曲纹578

7.波带纹581

8.双钩蟠螭示意纹582

9.直角填充式变形蟠螭纹582

10.散螭纹582

二、几何形类纹饰591

1.圆圈纹591

2.涡纹591

3.云雷纹593

(1)云纹595

(2)雷纹595

4.四瓣目纹595

5.三角纹598

6.菱格纹600

7.弦纹600

8.绹纹600

9.瓦纹600

10.花形纹607

三、人物画像类纹饰607

第四节 青铜器纹饰类别与内涵的时代变迁613

第五节 青铜器纹饰的艺术特征617

一、纹样的组织方式617

二、纹样与器物造型的关系619

三、纹样的表现手法619

四、人物画像纹的艺术特点620

第六章 青铜器铭文622

第一节 商代后期的金文624

第二节 西周金文627

一、西周早期金文627

二、西周中期金文630

三、西周晚期金文634

第三节 春秋金文637

一、春秋早期金文637

二、春秋中晚期金文640

(一)齐、鲁金文640

(二)晋国金文644

(三)南方列国金文646

(四)秦国金文650

第四节 战国金文652

第七章 青铜器的铸造与加工665

第一节 冶铜原料的来源与铜矿的开采665

一、青铜原料的来源665

二、铜矿的开采676

第二节 铜的冶炼程序与工具681

第三节 青铜器合金成分687

一、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合金成分689

二、二里冈文化时期青铜器合金成分694

三、殷代青铜器合金成分701

(一)殷代殷墟地区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701

(二)殷墟以外地区出土的殷代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706

(三)殷代青铜兵器及工具的合金成分708

四、西周青铜器合金成分712

(一)西周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712

(二)西周青铜兵器的合金成分717

五、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719

(一)春秋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719

(二)战国时期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721

(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的合金成分725

六、二里头文化时期至东周时期青铜器合金成分的发展变化728

七、对《考工记》“六齐”的解释与验证730

(一)对《考工记》“六齐”的不同解释730

(二)从现代金属材料学看《考工记》“六齐”732

(三)从商周青铜器合金成分检测结果看《考工记》“六齐”736

八、关于砷青铜与含砷的多元青铜743

(一)四坝文化的砷青铜与含砷的多元青铜743

(二)新疆地区出土的砷青铜器与含砷的多元青铜器746

(三)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砷青铜与含砷的多元青铜器747

第四节 铸造工艺751

一、块范法751

(一)块范法铸造的具体程序与浑铸法754

(二)分铸法766

二、失蜡法775

(一)失蜡法铸造的工艺程序775

(二)失蜡法在先秦时代的应用与其起源问题775

(三)从失蜡法角度分析东周有关铸件的铸造技术779

(四)对东周时代是否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的置疑780

第五节 装饰工艺781

一、镶嵌781

(一)镶嵌绿松石781

(二)镶嵌红铜784

(三)金银错786

二、包金银与贴金794

(一)包金银794

(二)贴金795

三、外镀金属796

(一)镀锡796

(二)鎏金798

(三)镀铬801

四、髹漆(附东周槌制铜器)801

第八章 青铜器的仿造、伪造与辨别807

第一节 古代青铜器的仿造807

第二节 青铜器的伪造与辨别812

一、青铜器伪造历史之概况812

二、二十世纪青铜器辨伪之主要成果813

三、伪造青铜器之主要类型与辨别814

(一)真器改造814

(二)全器伪作816

(三)真器作伪铭819

(四)真器后制伪纹饰826

下编 分论831

第九章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831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分类与发现情况833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青铜冶铸工艺的特点与青铜器的形制特征837

第三节 二里头以外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器概况与传世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器843

第四节 关于二里头文化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牌饰847

第五节 关于二里头文化青铜爵形制的来源851

第十章 商代青铜器853

第一节 商代前期青铜器856

一、97:ZSC8ⅡT166M6出土的青铜器857

二、二里冈下层时期青铜器859

1.郑州东里路黄河医院M32(即C8M32)859

2.荥阳西史村M2861

三、二里冈上层时期青铜器867

(一)郑州出土的二里冈上层时期的青铜器867

1.二里冈上层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及其组合形式867

2.二里冈上层时期窖藏青铜器886

3.从郑州二里冈上层时期青铜器看此一时期青铜器的特点894

(二)郑州以外地区出土的二里冈上层时期青铜器897

1.郑州以外的河南省其他地区897

2.山西南部904

3.河北藁城台西909

4.山东长清909

5.陕西泾渭流域909

6.陕西汉中地区911

7.鄂东北长江沿岸地区913

第二节 商代后期青铜器936

一、殷墟青铜器分期的研究情况936

二、殷墟青铜容器的分期与各期器物的特征941

(一)第一期941

(二)第二期952

1.第Ⅰ阶段952

2.第Ⅱ阶段961

(三)第三期985

1.第Ⅰ阶段985

2.第Ⅱ阶段1003

三、殷墟墓葬中的青铜容器组合所表现的礼器制度1020

四、殷墟青铜兵器1021

(一)戈1022

1.直内戈1022

2.曲内戈1024

3.銎内戈1024

(二)矛1025

1.叶形叶矛1025

2.三角形叶矛1025

3.束腰形叶矛1025

4.条形叶矛1025

五、殷墟以外地区发现的商代后期青铜器1031

(一)河南1031

1.豫北1031

2.豫西1032

3.豫中1032

4.豫南1033

(二)山东1043

1.济南大辛庄1043

2.长清兴复河1049

3.寿光古城村1049

4.益都苏埠屯1053

5.滕州南部1064

(三)河北(附北京)1075

1.冀中南部与冀南1075

2.冀北与冀东1080

(四)山西及陕东北1090

1.晋东南1090

2.晋西与陕东北山地1092

3.晋中盆地1102

(五)陕西关中与汉中1111

1.关中1111

2.陕北1133

3.汉中1136

(六)四川1158

1.三星堆遗址1158

2.金沙遗址1175

(七)湖南1179

1.长沙、岳阳、益阳、常德等地区1179

2.岳阳铜鼓山1186

3.望城高砂脊1187

4.宁乡炭河里1190

(八)江西1195

(九)安徽1207

六、小结——商代后期殷墟以外诸地区所出青铜器的分类1208

第十一章 西周青铜器1211

第一节 关于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的主要研究成果1212

第二节 西周金文历谱研究对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的参考意义1219

第三节 关中与洛阳地区西周青铜容器的分期断代及各期器物的主要特征1224

一、第一期1228

(一)出土西周青铜器一期器物的墓葬资料1228

(二)西周青铜器一期随葬组合形式1230

(三)西周青铜器一期青铜器形制之特征1255

(四)泾阳高家堡西周早期墓出土青铜器及相关问题的分析1264

二、第二期1266

三、第三期1284

四、第四期1301

五、第五期1309

第四节 西周时期关中及邻近地区的青铜兵器1328

一、戈1329

(一)直内戈1329

(二)銎内戈1331

二、矛1331

第五节 西周时期诸侯国青铜器及其他地区性青铜器1334

一、河南1334

(一)浚县辛村卫国青铜器1334

(二)平顶山应国青铜器1351

(三)南阳申国青铜器1365

(四)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1365

(五)郑州洼刘西周墓出土青铜器1376

二、山东1379

(一)曲阜鲁故城出土的鲁国青铜器1379

(二)滕州出土的滕国青铜器1381

(三)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1383

(四)济阳刘台子西周墓葬出土青铜器1391

(五)莱阳等地出土的纪国青铜器1396

(六)黄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1400

(七)威海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1404

三、北京、天津、辽宁1406

(一)房山琉璃河等地出土的燕国青铜器1406

(二)蓟县张家园墓地出土青铜器1426

(三)辽宁喀左的青铜器窖藏1428

四、河北1431

(一)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出土的青铜器1431

(二)邢台西周墓出土的青铜器1433

1.邢台南小旺西周墓1433

2.邢台葛家庄西周墓1434

(三)迁安小山东庄西周墓1437

五、山西1439

(一)洪洞永凝堡与坊堆出土青铜器1439

(二)翼城凤家坡、大河口出土青铜器1442

(三)天马——曲村遗址出土青铜器1442

1.天马——曲村晋侯墓地1442

2.曲村晋国墓地1473

(四)芮城柴村西周墓出土青铜器1489

(五)绛县横水西周倗氏墓地出土青铜器1490

六、江苏、安徽1494

(一)江苏宁镇地区出土青铜器1494

(二)皖南地区出土青铜器1502

七、湖北1516

八、陕西1520

九、小结1529

第十二章 春秋青铜器1533

第一节 春秋青铜器的特点、分区及诸区域内列国概况1533

一、中原地区1534

二、山东地区1536

三、汉水以北、淮水流域及邻近地区1537

四、汉水流域及长江中游地区1538

五、长江下游地区1539

六、关西地区1539

第二节 中原地区的春秋青铜器1541

一、中原地区春秋时期青铜容器分期及各期器物之特征1541

(一)中原地区春秋时期青铜器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与其内涵1541

1.曲沃北赵晋侯墓地M93、M1021541

2.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1541

3.山西侯马上马墓地1547

4.山西临猗程村墓地1547

5.山西闻喜上郭村墓地1548

6.河南新郑李家楼大墓1549

7.新郑郑国故城青铜器窖坑遗址1550

8.河南辉县琉璃阁墓地与甲、乙墓1553

9.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春秋墓1555

10.洛阳的春秋青铜器墓1556

(二)中原地区春秋青铜器的分期、断代与各期随葬组合形式1557

1.第一期1557

2.第二期1587

3.第三期1632

二、中原地区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1651

(一)戈1651

(二)矛1652

第三节 中原以外诸地区的春秋青铜器1654

一、山东地区1654

(一)鲁国青铜器1654

(二)薛国青铜器1659

(三)邾国与郳国(小邾)青铜器1664

(四)长清仙人台邿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1669

(五)齐国青铜器1680

1.临淄齐国故城与淄博、邹平1680

2.临朐1682

3.泰安、阳谷1683

(六)胶东半岛中部出土的春秋青铜器1689

1.海阳嘴子前1689

2.栖霞松山吕家埠1692

3.蓬莱辛旺集与柳格庄1694

(七)莒国青铜器1702

附1 沂源姑子坪春秋墓葬出土青铜器1706

附2 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出土青铜器1708

(八)纪国青铜器1719

(九)肥城小王庄出土春秋青铜器1719

(十)小结1720

二、汉水以北、淮水流域及江、淮间地区1723

(一)曾国青铜器1723

(二)黄国青铜器及春秋中期后的“黄子”青铜器1747

(三)蔡国青铜器1752

(四)许国青铜器1756

(五)?国青铜器1760

(六)邓国青铜器1766

三、汉水流域及长江中游地区——楚国青铜器1769

(一)三处出青铜器的墓地资料分析1769

(二)春秋楚国青铜器的型式分类1772

(三)春秋楚国青铜器的随葬组合形式与分期1785

(四)春秋楚国青铜器的其他重要发现1789

(五)春秋楚国青铜器的特色1797

四、长江下游地区1798

(一)群舒青铜器(附邻近小国青铜器)1798

(二)皖南青铜器1809

(三)吴国青铜器(附六合程桥墓地出土青铜器)1818

(四)徐国青铜器1831

五、关中地区1837

(一)陕西韩城梁带村春秋墓出土的芮国青铜器1837

(二)秦国青铜器1843

1.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的秦公诸器(附关于“秦子”铜器)1843

2.礼县圆顶山秦国墓地出土青铜器1856

3.春秋时期中小型秦墓所出青铜器的分期与形制、纹饰的演变1858

第十三章 战国青铜器1886

第一节 战国青铜器的概况1886

第二节 战国时期中原诸国青铜器1889

一、周与三晋重要青铜器群的发现1889

(一)洛阳地区1889

(二)豫北、豫西1891

(三)晋南、晋东南与晋中1893

(四)冀南1895

二、周、三晋青铜容器的分期与各期器物之特征1896

(一)青铜容器的型式分类1896

(二)青铜容器的分期1902

1.第一期1902

2.第二期1933

三、周、三晋的青铜兵器1947

(一)戈1947

(二)矛1948

四、中山青铜器1951

(一)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青铜器1951

(二)中山中小型青铜器墓1965

第三节 战国时期中原以外诸国青铜器1981

一、燕国青铜器1981

附:关于燕下都辛庄头M30出土的长三角形援戈的问题1993

二、浑源李峪村青铜器1998

三、齐国青铜器2009

四、楚国青铜器2039

(一)第一期2039

(二)第二期2058

(三)第三期2080

(四)第四期2085

五、曾国青铜器2091

六、秦国青铜器2097

(一)第一期2098

(二)第二期2101

(三)第三期2105

附:关于两周时期用鼎制度的几个问题2110

第十四章 东周时期边远地区青铜器2116

第一节 东周时期北方地区青铜器2116

一、河北北部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18

1.军都山玉皇庙墓地2118

2.怀来甘子堡墓地2136

3.龙庆峡西梁圹墓地2144

4.宣化小白阳墓地2147

5.怀来北辛堡及滦平炮台山墓葬2151

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57

(一)岱海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57

1.毛庆沟墓地2157

2.崞县窑子墓地2162

3.忻州窑子墓地2164

4.小双古城墓2164

(二)鄂尔多斯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71

1.伊金霍洛旗明安木独村墓葬2171

2.宝亥社墓葬2172

3.桃红巴拉墓地2172

4.伊金霍洛旗公苏壕M12174

5.准格尔旗西沟畔M32175

6.准格尔旗玉隆太墓葬2175

7.准格尔旗速机沟2176

8.准格尔旗瓦尔吐沟2177

9.伊金霍洛旗石灰沟墓葬2177

10.准格尔旗西沟畔M22178

11.杭锦旗阿鲁柴登墓葬2178

(三)呼和浩特市及邻近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93

1.包头东郊西园墓地2193

2.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西窑子墓葬2194

3.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呼鲁斯太墓葬2194

三、宁夏中南部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99

(一)宁夏南部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199

1.彭阳张街村墓地2199

2.固原杨郎乡马庄墓地2200

3.固原彭堡乡于家庄墓地2202

(二)宁夏中部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205

四、东北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221

(一)辽西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221

1.宁城南山根类型2224

2.十二台营子类型2230

3.喀左南洞沟类型2231

4.其他未能确定所属类型的遗存2232

(二)辽东地区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2249

1.郑家洼子类型2249

2.双房类型2251

3.岗上类型2256

4.其他零散发现的遗存2260

(三)鸭绿江流域2272

(四)吉长地区2275

(五)东北地区短茎曲刃剑流行时期、区域分布特点与其原因2278

1.诸型式短茎曲刃剑的流行时期2278

2.诸型式短茎曲刃剑的区域分布2278

附:关于朝鲜半岛出土的短茎曲刃剑2282

第二节 巴蜀青铜器2286

第三节 滇文化青铜器2321

一、滇池类型青铜器2321

1.石寨山五次发掘的早期墓葬2323

2.昆明羊甫头第一期墓葬2323

3.江川李家山墓葬2323

二、滇西地区青铜器2332

1.楚雄万家坝类墓葬2332

2.祥云大波那墓2332

第四节 湖南、两广古越族青铜器2337

一、湘江北段与东江、耒水、资水流域青铜器2338

(一)春秋时期旧市类型青铜器2338

(二)湘潭、衡南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2340

(三)桃江腰子仑墓地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器2341

(四)旧市战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2342

二、岭南地区青铜器2348

(一)北江、绥江、西江流域青铜器2348

(二)桂江、漓江以东地区青铜器2363

1.平乐银山岭墓地2363

2.恭城秧家墓葬2364

三、邕江与右江流域青铜器2370

四、小结——湖南、两广诸类型青铜器间的共同性2374

引书简称2375

引用图版文献目录2377

插图目录2394

附图目录2400

《古代中国青铜器》原序&李学勤2437

后记2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