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利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水利发展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8/33187359.jpg)
- 姚汉源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562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9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水利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水利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水利史1
一、重视历史,重视水利1
二、中国水利内容丰富4
三、现代对水利史研究重视不够6
第二节 研究中国水利史的现实意义8
一、水利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二、研究水利史是振兴中华,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部分8
三、战略性规划必须以历史为依据9
四、技术上的推陈出新是来自历史经验的总结10
五、探讨科技发展规律必须研究历史10
第三节 值得探讨的某些水利发展规律11
一、防洪治河的发展11
二、农田水利的发展13
三、航运工程的发展14
一、水利史与水利志16
第四节 中国水利史的分期16
二、中国水利史的分期17
第二章 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夏、商、周三代(约前21世纪~前256年)22
第一节 大洪水及大禹治水的传说23
一、大禹治水的过程24
二、传说的意义24
三、有关水利史实25
第二节 夏、商、周的黄河26
一、干流河道27
二、九河与逆河30
三、下游主要分支31
第三节 先秦的农田水利32
一、古代相传的井田沟洫制度32
二、引水灌溉渠道34
第四节 先秦的航运工程36
一、《禹贡》所记运道37
二、鄂君启节铭文所记江、汉商运水道37
三、先秦人工运渠38
第五节 先秦水土资源的开发及水工技术的创始43
一、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44
二、水利科技的发展45
第三章 以黄河流域为主的水利大发展——自秦灭周至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前255~公元190年)47
第一节 秦代三大水利工程48
一、都江堰48
二、郑国渠52
三、灵渠53
第二节 两汉的治河事业55
一、西汉黄河的灾害及其治理56
二、东汉的治黄65
第三节 两汉的农田水利72
一、西汉武帝时的农田水利72
二、西汉后期至东汉时的江汉流域农田水利78
三、东汉时期的农田水利80
第四节 两汉的航运工程83
一、东西大运河84
二、其他运道89
第五节 两汉的水利科技概况90
第四章 黄河流域衰落向江淮流域发展——东汉献帝初平元年至隋政权建立(190~581年)92
第一节 洪涝水灾及治理94
一、黄河下游的几次决溢和治理94
二、黄河、海河流域的排水96
三、《水经注》等文献中所描述的黄河下游情况97
四、对当时黄河洪水为患情况的推测104
第二节 农田水利的发展107
一、屯田水利107
二、江淮之间的塘堰灌溉109
三、淮北各支流的灌溉与排水113
四、江南及汉水流域的灌溉排水116
五、黄河流域的灌溉120
六、海河水系的灌溉124
七、《水经注》中的山东半岛等地灌溉127
第三节 航运工程的发展128
一、东汉末曹操所开的黄、海、滦河间诸运渠129
二、自黄河通向江淮的运渠132
三、自洛阳通向关中的运道135
四、江南运道137
第四节 本时期及以前的水利文献139
一、先秦著作140
二、汉至南北朝史籍及著作143
三、《水经》及《水经注》144
第五章 北方水利兴衰起伏,南方持续发展——隋至北宋(581~1127年)152
第一节 治河防洪153
一、隋至唐初的黄河154
二、盛唐到晚唐的黄河下游157
三、唐末五代的黄河下游169
四、北宋时代的黄河下游178
第二节 农田水利212
一、隋及唐前期(581~755年)为主的北方农田水利214
二、唐后期(756~907年)为主的南方农田水利226
三、北宋时期的农田水利237
第三节 航运工程248
一、隋、唐关中漕渠及潼关至河阴(今郑州西北)段的黄河航运249
二、隋唐的汴渠(通济渠)251
三、北宋的汴河255
四、江淮间运河——淮扬及真扬运河264
五、江南运河273
六、永济渠276
七、其他运道278
第四节 海塘、城市水利等工程及其管理282
一、海塘、海堤工程282
二、城市水利283
第六章 向东南沿海及珠江流域发展——南宋至明嘉靖末(1127~1566年)288
第一节 治河防洪289
一、金代的黄河下游291
二、金末元初的黄河下游304
三、元中期至明初的黄河下游313
四、明建文元年至弘治八年黄河入颍335
五、明弘治九年至嘉靖四十五年黄河入涡入运的摆动347
六、[附]南宋至明嘉靖间的海堤、海塘360
第二节 农田水利363
一、江南圩垸水利364
二、南宋至明代东南各地的灌溉375
三、江汉中上游的农田水利381
四、北方的农田水利386
五、王祯《农书》所反映的水利技术392
第三节 航运工程395
一、南宋与金代的运河396
二、元开会通河及通惠河,打通京杭运河399
三、明代重开京杭运河及大力整修409
四、宋、元、明代其他运河423
第四节 历代水政管理426
一、历代水官427
二、水利法规和制度432
第七章 全国水利普遍开展到衰落和西方水利技术引进——明隆庆元年至民国末年(1567~1948年)440
第一节 治河防洪443
一、潘季驯治河及晚明河情445
二、清靳辅、陈潢治河的前后457
三、清后期铜瓦厢改道前的河患469
四、咸丰改道后的黄河478
五、淮河的治理493
六、长江的治理497
七、其他河流的治理503
一、畿辅农田水利508
第二节 农田水利(附海塘、水电等)508
二、关中及陕南灌溉511
三、宁夏灌区的发展513
四、内蒙古河套的灌溉516
五、新疆的灌溉520
六、其他省区的农田水利524
七、[附]海塘及水力发电526
第三节 航运工程531
一、泇运河及中运河531
二、黄、淮、运交汇处(清口)航道536
三、南运河与北运河的整修541
四、京杭运河的衰落546
五、京杭运河的副作用550
第四节 历代水利人物及水利文献概述550
一、历代水利人物550
二、隋唐以后的水利文献565
结束语580
附录 中国水利大事年表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