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明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5827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概述1
第一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概念1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含义1
二、人口立法3
三、生育立法6
四、计划生育立法7
五、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8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原则11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12
二、控制人口数量、着重提高人口素质的原则15
三、权利义务统一、注重权利保障的原则20
四、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27
五、从国情出发的原则28
六、立法统一原则34
第三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技术39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技术的特殊性39
二、人口立法技术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工作中的运用43
三、人口法的结构44
第一节 人口立法的历史必然性50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0
一、在人类历史很早以前,人口与生育的法律规范就已经被列入了统治者的法典51
二、从人类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口发展离不开社会规范的约束和保护52
三、人口再生产的社会本质需要通过国家法律形式而获得最有力的确认53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必要性57
一、对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进行有效调控,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57
二、建立人口法律规范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59
三、人口问题的特殊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口与生育立法的必要性61
四、从保护“人权”的角度看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必要性63
五、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是加强行政执法的迫切需要64
第三节 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现实可行性65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奠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65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学的基本理论为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思想68
三、我国现已具备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基本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69
四、国外有关立法经验及法律法规文件可资借鉴74
第四节 计划生育由地方法规上升为国家立法的必要性75
一、国家形态的人口发展要求有国家统一的人口立法75
二、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具有明显的局限性78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特殊性82
第一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重、难点的认识基础82
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重点和难点82
二、确定人口与生育法律关系在认识上的基本点83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重点85
一、重点内容的基本类型85
二、重点问题的集中表现86
第三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难点92
一、难点的产生92
二、难点问题透视93
一、确立我国的人口制度和人口法律制度104
第四节 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难点的对策104
二、确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的法律原则107
三、运用授权立法方式和灵活的立法技术处理109
四、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利益导向机制111
第四章 中外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比较118
第一节 中外人口与生育立法概况119
一、宪法规定119
二、基本人口立法121
三、专项人口立法122
第二节 计划生育立法的比较:我国的特点125
一、我国计划生育立法起步较晚126
二、我国立法确认的计划生育不同于国外的“家庭计划”129
三、我国的计划生育立法是国情的产物132
四、计划生育立法的规格尚待提高134
第三节 生育权、计划生育的技术措施和利益导向机制的比较138
一、生育权138
二、计划生育的技术措施143
三、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151
第五章 我国的地方计划生育立法155
一、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产生和发展156
第一节 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制定概况156
二、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157
三、制定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法律依据158
四、制定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基本原则160
第二节 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法律地位、法律特征和内容结构162
一、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法律地位162
二、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法律特征163
三、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的主要内容165
第三节 实施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的作用166
一、填补了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空白166
二、结束了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无法可依的历史,开创了地方政府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新局面167
三、利用法律手段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68
四、为实现公民的计划生育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169
五、为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经验169
第四节 实施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的经验170
一、依法管理计划生育观念的强化,是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的思想基础170
二、党委、人大和政府领导重视,是地方计划生育立法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171
三、有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素质较高的立法工作人员,是做好地方计划生育立法工作的重要保证171
五、必须处理好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172
四、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172
六、必须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对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及时加以修改、完善173
七、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大力开展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的理论研究174
八、要借鉴国外推行计划生育和立法工作的有益经验174
第五节 目前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175
一、有些计划生育条例的个别条款与法律、行政法规有冲突175
二、各地计划生育条例之间差异太大,不利于全国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统一175
三、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缺少上级法律所赋予的法律根据176
四、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的技术质量有待提高176
五、地方计划生育立法、执法、宣传等环节存在的若干问题有待解决177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纳入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179
第六节 对完善计划生育立法的几点建议179
二、适时审查和修改地方计划生育条例180
三、进一步提高地方计划生育立法的技术质量180
四、实现立法价值取向的转变,切实保障公民权利181
五、严格执法,树立计划生育条例的法律权威182
六、尽快制定国家计划生育法183
第六章 我国的计划生育立法与计划生育人权状况184
第一节 我国政府关于计划生育人权的原则立场184
一、推行计划生育是保护人权的需要185
二、自由而负责地生育子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186
四、公民在享有生育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计划生育义务187
三、推行计划生育必须坚持国家指导和公民自愿相结合原则187
五、计划生育人权的实现和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188
六、推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主权,不容外来势力干涉189
第二节 我国保护计划生育人权的主要做法190
一、高度重视保护计划生育人权的专项立法190
二、围绕人权保护,加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193
三、普遍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使其成为政府推行计划生育的得力助手和必要补充194
四、加强计划生育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194
第三节 我国计划生育人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195
二、计划生育工作正从粗放式管理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转变196
一、找到了保护计划生育人权的正确道路196
三、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妇女的生育健康水平明显提高197
第四节 我国计划生育人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98
一、地方计划生育人权立法的质量有待提高199
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水平还不尽如人意200
三、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素质、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育龄公民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服务需求200
四、不少公民的计划生育人权意识、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201
第五节 改善我国计划生育人权状况的几点建议201
二、尽快制定关于计划生育人权保护的国家专项立法202
一、理直气壮、一如既往地推行计划生育202
三、适时审查和修改关于计划生育人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206
四、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制206
五、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208
六、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与合作208
第七章 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构架及体系的设想210
第一节 对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几种立法框架的比较210
一、以《人口法》为基本构架的人口法律规范体系210
二、关于《生育法》的法律框架217
三、关于《计划生育法》的法律框架222
一、关于法律关系和规范的设定问题224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框架设计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224
二、将人口计划以生育条件的方式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规范227
三、突出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的立法思路230
四、关于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安全的人工流产的问题232
五、关于人口生育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234
第三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基本内容及层次设计236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政策和法律原则表述236
二、对结婚准备阶段的规范251
三、对结婚与生育阶段的规范256
四、避孕及节育方法选择权263
五、关于终止妊娠的决定条件269
六、绝育的决定性条件273
七、中止节育和恢复生育能力的手术措施276
八、完善人口出生的户籍申报制度276
九、对人口生育行为后果的处理277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284
一、基本结论284
二、主要观点289
三、实施建议293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