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院门急诊风险防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院门急诊风险防范](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396740.jpg)
- 郭亚平主编;柳忠全,陈长英,胡炜,徐学功,周华,刘建超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558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50页
- 主题词:医院-门诊-风险管理;医院-急诊-风险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院门急诊风险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第一节 绿色门诊1
一、绿色门诊的内容与特点1
二、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与布局3
三、门诊要解决“三长一短”3
四、疑难病会诊中心5
五、中西医结合门诊6
第二节 门急诊诊疗特点8
一、主要体现“急”字9
二、院内与院外有别9
三、医师配备精干、全面10
四、重视首诊10
五、隐藏诊疗风险11
第三节 诊断与误诊12
一、诊断12
二、误诊13
三、误诊率计算16
四、误诊率的分类17
第四节 误诊的类型19
一、诊断错误19
二、诊断延误20
三、诊断漏误20
四、病因判断错误22
五、疾病性质判断错误22
第五节 对误诊的再认识23
一、门诊与最后诊断23
二、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24
三、诊断定性与定位24
四、强调严格意义的误诊26
五、误诊责任认定27
第六节 狠抓质量与防范风险28
一、质量控制28
二、医疗质量控制30
三、医疗风险与患者权益32
四、医疗风险与医疗安全33
五、医疗风险与危机33
六、医疗风险的特点35
第2章 门急诊常见风险特点、原因及预防接种风险39
第一节 发生特点39
一、熟人与朋友39
二、领导干部或家属41
三、特殊人群41
四、心理异常人群42
第二节 发生风险的原因44
一、值班人员不在位44
二、医务人员少患者多45
三、医务人员情绪紧张46
四、组织措施不得力46
五、受生物节律的影响47
六、过度医疗48
第三节 预防接种风险50
一、疫苗的种类50
二、主要对象50
三、疫苗的安全使用情况51
四、偶合症52
五、常用疫苗不良反应提示54
第3章 中医门诊与中医发展56
第一节 正确认识中医门诊56
一、中医理论科学性争论56
二、准确定位发展优势58
三、中医临床关注点59
第二节 现代中医如何发展59
一、中医需与时俱进59
二、中医门诊要厚积薄发62
三、中西医结合门诊64
第三节 中医门诊优势培养66
一、突出特色66
二、病与症结合68
三、多学科参与借鉴69
四、疗效是生命线71
五、中西医结合是出路71
六、中医临床科研方向73
第4章 门急诊医师的临床思维76
第一节 急诊医师的临床思维76
一、直觉为主需不断深化76
二、混沌思维要专注本质77
三、主次矛盾要先后有序77
四、专科思维应多元整合78
五、精确判断要见微知著79
第二节 门诊医师的临床思维80
一、观察与审验80
二、问诊要不厌其烦85
三、勤于实践89
四、注意理论升华93
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96
第5章 防范门诊风险与纠纷的措施101
一、重视病史采集101
二、注重辅助检查103
三、形成初步诊断104
四、确定常规治疗方案106
五、及时、准确、严谨地做好门诊记录107
六、重视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109
第6章 门诊护理风险114
第一节 发生风险的常见原因114
一、护理人员素养114
二、护理技术水平125
三、工作责任心127
四、工作制度未落实132
五、监护不认真134
六、执行医嘱有误135
第二节 护患风险与纠纷防范措施137
一、主动服务137
二、预先告知138
三、严格制度139
四、书写认真140
五、依法行护141
六、艺术沟通142
第三节 输液风险防范144
一、输液反应144
二、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144
三、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注意事项145
四、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146
五、预防输液反应的关键点148
第四节 输血风险的防范150
一、输血感染其他疾病150
二、责任认定151
三、急诊用血的纷争152
四、正确认定应急用血行为责任152
五、应急用血的取舍153
第7章 合理用药与风险防范156
第一节 不合理用药与合理用药的界定156
一、不合理用药156
二、合理用药157
三、合理用药要求158
第二节 不合理用药与合理用药的识别161
一、不合理用药161
二、合理用药162
第三节 合理用药的基本方法165
一、时间性165
二、药物剂型167
三、影响药物半衰期的因素168
四、用药方案的选择170
五、用药安全性评价171
六、合理停药及停药反应处理173
七、重视药物依从性174
第四节 用药常见风险176
一、不良反应176
二、药物过敏反应185
三、毒性反应189
第五节 用药风险的预防197
一、以循证为基础198
二、遵循临床路径199
三、用药渐进达标201
四、持续严密观察205
五、正确的用药途径206
六、控制用药时间及复合用药207
第8章 循环系统疾病风险209
一、心绞痛209
二、高血压211
三、左心衰竭214
四、急性心肌梗死216
五、病窦综合征220
六、急性心包炎221
七、缩窄性心包炎224
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27
九、肥厚型心肌病228
十、扩张型心肌病230
十一、感染性心内膜炎232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234
十三、心脏神经症236
十四、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38
十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40
第9章 消化系统疾病风险243
一、食管癌、贲门癌243
二、胃癌245
三、细菌性肝脓肿247
四、肝癌250
五、胆囊炎253
六、胆石症255
七、胆囊癌259
八、胰腺炎261
九、胰腺癌265
十、十二指肠憩室268
十一、阑尾炎271
十二、肠道易激惹综合征273
十三、急性坏死性肠炎275
十四、肠梗阻277
十五、肠套叠280
十六、小肠肿瘤283
十七、结肠癌与直肠癌285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风险289
一、真菌性肺炎289
二、支气管扩张291
三、支原体肺炎293
四、支气管哮喘295
五、咳嗽变异型哮喘297
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01
七、肺栓塞302
八、肺间质纤维化304
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07
十、肺炎性假瘤309
十一、气管肿瘤311
十二、肺癌313
十三、胸膜间皮瘤320
第11章 血液系统疾病风险324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324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7
三、过敏性紫癜330
四、恶性淋巴瘤333
五、急性白血病337
六、多发性骨髓瘤341
第12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风险344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44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46
三、甲状腺炎350
四、甲状腺癌353
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56
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60
七、低血糖症364
八、垂体瘤366
第13章 免疫性疾病风险370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370
二、干燥综合征373
三、类风湿关节炎375
四、强直性脊柱炎377
五、骨性关节炎379
第14章 感染性疾病风险382
一、沙门菌感染382
二、流行性出血热384
三、猩红热385
四、肺结核387
五、结核性脑膜炎390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92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394
八、散发性脑炎396
九、脊髓灰质炎397
十、伤寒与副伤寒399
十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01
十二、破伤风402
十三、非淋菌性尿道炎404
十四、淋病406
十五、梅毒408
十六、尖锐湿疣410
十七、艾滋病414
十八、钩端螺旋体病415
第15章 泌尿与生殖疾病风险418
一、出血性输卵管炎418
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20
三、子宫内膜炎422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424
五、宫外孕427
六、宫颈癌429
七、卵巢癌430
八、女性更年期综合征432
九、男性更年期综合征435
第16章 头颈五官疾病风险438
一、视网膜脱离438
二、视神经炎440
三、青光眼441
四、腮腺癌443
五、腮腺混合瘤445
六、牙龈癌447
七、舌癌448
八、鼻咽癌451
九、上颌窦癌453
十、鼻部恶性肉芽肿455
十一、鼻咽纤维血管瘤458
十二、鼻部内翻性乳头状瘤459
十三、扁桃体恶性肿瘤461
十四、喉癌462
第17章 急诊常见疾病抢救预案465
一、心肺脑复苏抢救465
二、休克抢救467
三、呼吸性酸中毒抢救472
四、昏迷抢救475
五、心血管病抢救477
六、糖尿病并发症抢救484
七、脑血管疾病抢救489
八、上消化道出血抢救497
九、呼吸系统疾病抢救498
十、肝性脑病抢救508
十一、急性肾衰竭抢救509
十二、高血压病急症抢救511
十三、急性中毒抢救515
参考文献517
编后语518
附录A中西药配伍禁忌表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