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 以国际区域为新切入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 以国际区域为新切入点
  • 汪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396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产业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 以国际区域为新切入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0.1 问题的提出: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为什么要以国际区域为切入点1

0.2 有关产业结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4

0.2.1 国际上对产业结构研究的概要历史回顾5

0.2.2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概况12

0.2.3 现有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局限性19

0.3 本书研究对象界定和分析方法、体系结构说明20

0.3.1 本书研究对象的界定21

0.3.2 本书的研究方法23

0.3.3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体系结构24

上篇 一般理论31

第1章 当代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性演进31

1.1 结构整体性演进:理论模型设定31

1.1.1 整体性演进的含义和分析方法说明31

1.1.2 作为封闭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的设定33

1.2 国际区域内各产业结构体演化中的差异及其成因35

1.2.1 域内各产业结构体演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35

1.2.2 域内各产业结构体演化差异的成因分析39

1.3 国际区域内各产业结构体相互关联成整体的演进46

1.3.1 整体性演进的实质和动因46

1.3.2 整体性演进的基本机制49

1.3.3 整体性演进中内部的矛盾性57

1.3.4 整体性演进的理论度量59

1.4 结构整体性演进的实证分析:以东亚为例证62

1.4.1 东亚域内相互贸易的扩大及其对整体性演进的影响62

1.4.2 东亚域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及其对整体性演进的作用68

1.4.3 东亚域内投资和贸易互动形成自律发展循环机制72

1.4.4 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的度量——域内贸易结合度验证73

第2章 国际区域闻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传导机制76

2.1 开放性结构与关联互动机制:一般理论模型76

2.1.1 结构开放与互动的含义和必然性77

2.1.2 结构开放与互动的基本分析思路78

2.1.3 结构开放与互动的理论模型设定80

2.2 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传导机制及分类82

2.2.1 国际贸易机制对区域间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传导作用82

2.2.2 国际直接投资机制对区域间产业结构互动演进的传导作用84

2.2.3 国际金融对区域间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传导作用85

2.2.4 技术与信息的跨国传播在区域间产业结构互动中的传导作用88

2.2.5 跨国公司对区域间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核心传导作用93

2.2.6 经济周期通过各种渠道对产业结构间关联互动的影响97

2.2.7 全球化条件下各种结构关联互动机制的相互关系103

2.3 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实证分析:以三大典型区域为例证104

2.3.1 三大典型区域域内和区域间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104

2.3.2 三大典型区域域内和区域间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106

2.3.3 跨国公司的地域结构与国际一体化生产109

3.1.1 结构演化模式的含义和类型114

3.1 结构演化模式: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114

第3章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模式及类型114

3.1.2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的定义及特点115

3.1.3 分析方法和模式概括方式116

3.2 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东亚、北美和西欧为例证120

3.2.1 三大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的静态特征121

3.2.2 三大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的动态特征137

3.2.3 静态与动态分析后的综合结论及趋势展望147

4.1.2 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总体特征156

4.1.1 结构演进与国际分工的关系156

4.1 结构演进的国际化与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总特征156

第4章 产业结构的国际化与当代国际分工156

4.2 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浪潮下当代国际分工的新格局157

4.2.1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格局及其动态变化157

4.2.2 当代国际分工新格局形成的原因分析160

4.3 区域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和协议型国际分工161

4.3.1 区域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162

4.3.2 协议型国际分工的形成及其特点163

4.4.1 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新特点165

分工体系的影响165

4.4 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和对当代国际165

4.4.2 跨国公司对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的影响167

第5章 产业结构的国际化与当代产业政策转型169

5.1 立足单一国家视角的传统产业政策169

5.1.1 产业政策的含义169

5.1.2 传统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170

5.2 立足全球视角的新产业政策——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171

5.2.1 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及其总体特征171

5.2.2 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172

5.3 当代产业政策转型的内在动因分析174

5.3.1 作为政策的作用对象:当代产业发展出现了新趋向175

5.3.2 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政府的宏观调控理念出现了新变化176

5.3.3 作为政策实施的效果:通过协调才能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博弈论分析177

下篇 应用分析183

第6章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183

6.1 应用分析的角度和本章分析的基本框架183

6.1.1 应用分析角度和切入点的说明183

6.1.2 本章分析的基本框架184

6.2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比较185

6.2.1 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185

6.2.2 工业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187

6.2.3 产业结构中工业投入结构(质量)的国际比较191

6.3 中国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199

6.3.1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199

6.3.2 产业间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区域内201

6.3.3 产业间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区域外214

6.3.4 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分析:中国与区域内223

6.3.5 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分析:中国与区域外226

6.3.6 关于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和国际分工类型的补充分析229

6.4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研判231

6.4.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和比较优势的总体特点231

6.4.2 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分析234

第7章 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战略构想237

7.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237

7.1.1 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237

7.1.2 两种比较优势与可持续竞争优势238

7.2 两种发展战略与中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241

7.2.1 两种发展战略的区别和在实践中的联系242

7.2.2 中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246

7.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发展新战略选择250

7.3.1 新战略——“结构超越型”战略及其内涵251

7.3.2 新战略实施的条件及可能性分析256

第8章 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战略思路260

8.1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含义和方向260

8.1.1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含义260

8.1.2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263

8.2 参与国际分工中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战略思路264

大力拓展多元产业发展空间265

8.2.1 战略思路之一:立足东亚、面向全球,265

8.2.2 战略思路之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强化民族产业整体竞争力268

8.2.3 战略思路之三:参与国际分工和加强国内地区间合作相结合,积极推进地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72

8.2.4 战略思路之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创建新平台276

8.2.5 战略思路之五:围绕结构升级与外贸、外资及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相结合279

8.2.6 战略思路之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改善市场竞争环境281

9.1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284

9.1.1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政策实践的概要回顾284

第9章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中国产业政策的转型284

9.1.2 进入21世纪加入WTO后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内在要求286

9.2 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转型取向288

9.2.1 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288

9.2.2 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取向——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290

9.3 中国特色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内容292

9.3.1 中国特色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总体特征292

9.3.2 中国特色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主要293

内容293

10.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体制的关联298

第10章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改革及制度创新298

10.1.1 结构变动与制度变迁的一般关系299

10.1.2 追赶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体制结构的特殊性301

10.2 转轨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特征和对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303

10.2.1 转轨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所处的体制特征304

10.2.2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性要求307

10.3 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09

10.3.1 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实现产权的分散化和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建立产权激励机制309

10.3.3 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310

10.3.2 构建并完善新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营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310

10.3.4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和创新融资方式311

10.3.5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积极参与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312

10.3.6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换313

主要参考文献315

一 中文参考文献315

二 外文参考文献321

附:本课题中期成果——论文目录325

后记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