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47394.jpg)
- 王祖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6878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本书的构思与方法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总论2
一、所有制的涵义与本质2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3
三、本书的基本结构和主要观点5
二、所有制的起源7
(一)早期社会不存在所有制7
(二)排他性财产权利的形成9
三、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演进14
(一)早期的所有制形式14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18
(三)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演变的基本方向27
四、财产所有权的分解与新的产权结构形式31
(一)所有权的分解与非实物化32
(二)产权与产权的权能结构33
(三)产权的权能重组与新的产权结构形式36
(四)产权的排他、联合和制衡40
第二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与演进路径44
一、社会所有制的涵义与本质44
(一)社会主义与社会所有制45
(二)社会所有制与新的共同占有方式48
(三)社会所有制与劳动者的经济和财产权利51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与作用54
二、社会所有制的演进路径与基本形式58
(一)社会所有制的演进路径:从有差异共有制到无差异共有制58
(二)社会所有制的组织外壳:股份制61
(三)社会所有制的基本形式66
(四)社会所有制与实现形式的分离73
三、从“国家本位论”到“劳动者主体论”75
(一)“一个国家、一个工厂”的模式76
(二)从行政性分权到“企业本位论”79
(三)从“企业本位论”到“劳动者主体论”8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87
一、国家所有制的起源与历史地位87
(一)国家所有制的历史起源87
(二)国家所有制长期存在的历史原因90
(三)国家所有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93
二、斯大林“所有制教条”与国家所有制困境98
(一)生产社会化与国家所有制的关系99
(二)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历史困境102
(三)国家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比较105
三、国家所有制的总病根与改革的总趋向110
(一)“官工、官商、官农式体制”的总病根110
(二)确立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112
(三)确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115
四、国家所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新使命117
(一)国有企业的政府属性与退出安排117
(二)国有经济地位和比重的内生决定120
(三)国有经济的产业定位122
第四章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26
一、集体所有制的含义与基本特征126
二、当代西方股份制与合作制发展的新动向130
(一)当代西方合作制经济发展中的股份化倾向130
(二)当代西方股份制经济发展中的合作化倾向133
三、股份合作制是集体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135
(一)股份合作制的含义与特征136
(二)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的兼容性137
(三)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139
(四)股份合作制的内在矛盾与发展变异141
(五)规范股份合作制发展的深层理论问题144
四、集体所有制与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的比较148
(一)集体所有制与合作制的比较149
(二)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合作制的比较151
(三)股份合作制的长期动态效率152
五、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新目标和新思路154
(一)开放集体企业的资本账户与优化股权结构155
(二)建立内部资本账户制度与完善表决制度156
(三)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与建立股权流动机制157
第五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59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萌芽与曲折发展159
(一)经典作家的探索与所有制结构理论的萌芽160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与所有制结构的理论渊源162
(三)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在实践中的曲折发展163
二、从“对立论”到“共同发展论”的飞跃167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与实现形式的分离168
(二)社会主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理论的形成171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涵义的扩展与实现形式创新174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176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点179
(一)科学定性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与发展前景182
三、在实践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理论182
(二)科学定性私营企业主收入与劳动的社会性质184
(三)准确把握私营经济演化发展的方向185
第六章 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88
一、“新的财产所有结构”与混合所有制188
二、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194
三、混合所有制的特征、类型和作用198
(一)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特征198
(二)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类型200
(三)混合所有制的作用202
四、混合所有制的生成和发展机制205
(一)混合所有制的生成机制205
(二)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向208
(三)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11
五、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1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家族式产权制度与家族式企业218
(一)家族企业的涵义219
(三)家族式股份公司221
(二)古典家族企业221
二、从家族式业主制企业到家族式合伙制企业222
(一)家族式业主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效率223
(二)家族式合伙制企业的性质和演化趋势226
(三)制约古典家族企业演进的因素230
三、从家族式合伙制企业到家族式股份公司234
(一)家族公司形成的经济技术原因234
(二)国内家族公司的主要类型236
四、家族公司的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237
(一)家族公司的股权结构238
(二)家族公司的治理结构239
(三)创业家族继续掌握企业控制权的原因与后果242
五、家族公司向现代公司演进的可能路径245
(一)家族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245
(二)完善家族公司的激励一约束机制247
(三)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代际交替248
(四)家族企业控制权出让的缓慢性和社会契约性251
(五)制约家族公司向现代公司演进的因素25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一、所有制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58
(一)各种所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259
(二)所有制改革的不同路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59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关系263
二、境外资本、民间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65
(一)苏州——典型的外资利用地区266
(二)温州——国内民间资本的代表267
(三)苏州与温州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和特征268
(四)苏州与温州不同经济发展路径比较的启示273
三、21世纪初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新特征275
(一)公有资本总体缩减,不同地区和行业差异巨大276
(二)国有经济仍居主导地位,其资产质量与控制力有所提高280
(三)集体经济实力大幅下降,企业资产规模继续缩减282
(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企业资产规模继续扩大283
参考文献287
后记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