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文库:综合理论卷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乌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109086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212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1233页
- 主题词:经济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文库:综合理论卷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12亿人民伟大实践的总结………………………………………………………………李铁映3
编辑说明…………………………………………………………………《中国经济文库编委会》3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3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3
对剩余价值论的再认识 卓炯3
对剩余劳动范畴永存论的商榷 于丛 罗兴8
劳务价值论初探 何小锋1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于光远17
马克思的剩余劳动理论和社会主义剩余劳动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 张寄涛22
价值决定和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卫兴华28
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李江帆33
论市场价值的波动原理 牛仁亮42
边际分析、供求关系与劳动价值理论 雍同50
均衡价格与劳动价值和生产价格之比较 蔡继明55
价值与价格理论 樊纲60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苏星73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谷书堂 柳欣81
也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何炼成88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 钱伯海92
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的劳动 孙冶方97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 徐节文98
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 陆立军103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特殊含义 何炼成110
马克思主义其它经济理论119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朱家桢119
马克思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述 漆琪生12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的预示 陈征127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现实 高峰132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创立、发展和当代地租问题 朱剑农144
马克思关于必然劳动与自由劳动的理论 孙浩148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最优增长理论 刘惠林152
对一个流行观点的异议 薛进军164
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 沈越168
马克思的资本具体形式理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邹东涛173
战后西方主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 顾海良17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概述 张问敏180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学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李义平187
关于“社会所有制” 于光远192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公有”、“社会所有”、“个人所有”及其他 李光远195
《资本论》研究202
试校《资本论》中某些计算问题 张薰华202
马克思建立《资本论》结构的三个基本方法 田光209
对《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统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马健行215
《资本论》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张维达219
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 熊映梧223
用怎样的观点发展《资本论》 张薰华229
论《资本论》研究的发展态势 程恩富235
《资本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宋涛239
《资本论》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指导意义 胡钧245
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经济思想研究251
要重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研究 乔宗寿25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嚆矢 王梦奎254
学习毛泽东经济思想 拓展强国富民之路 刘国光258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 厉以宁267
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 郑必坚 龚育之 逄先知271
论邓小平思想 乌杰278
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 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袁宝华 薛暮桥 吴波 沈鸿 柴树藩28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29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对象、方法291
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 孙冶方291
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张闻天298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实践意义 朱川305
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家驹 蔺子荣307
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范畴 巫继学 朱玲314
试论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孙尚清 吴敬琏 张卓元 林青松 冒天启 霍俊超316
试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问题 雍文元326
经济分析中的人 曾启贤332
公民本位论 张展新 张中文 李飞337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薛暮桥343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 蒋学模350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354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孙冶方354
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苏星356
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的再认识 卓炯358
试评我国经济学界三十年来关于商品、价值问题的讨论 孙尚清 张卓元 陈吉元362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吗 鲁济典36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 于祖尧373
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调节机制 洪银兴379
关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商品价值关系的探讨 冯宝兴383
关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几个社会目标 杜润生389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 刘国光393
共性、特性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马镔405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 刘承思409
劳动商品化、财产社会化和市场机制的生成 林子力420
对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兼容问题的思索 胡钧 侯孝国426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论纲 谷书堂 常修泽43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晓亮439
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关系新论 辛向阳442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吗 傅军胜446
社会主义竞争450
社会主义经济和竞争 吴同光450
竞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 金名俊451
试论社会主义全面竞争的原则 邹东涛453
论竞争 孙尚清459
协同与竞争 苗东升462
竞争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关系 杨秋宝464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属同一个规律 张明龙466
市场经济与竞争机会的平等 孙祁祥470
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 胡乔木474
按劳分配474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曾亚强480
关于按劳分配理论的思考 张问敏482
论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钟朋荣485
论商品经济下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的一致性 何伟489
论按劳分配模式的换型 张维达494
按劳分配是按“提供劳”分配不是按“实现劳”分配 赵履宽 杨体仁495
按劳分配理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张宝通497
收入分配差别与二元经济发展 陈宗胜 武洁499
对“按贡献分配”的再探讨 谷书堂507
劳动力商品论512
试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劳动力个人所有权问题 孙浩512
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 李光远517
下一个突破口:劳动力的商品化 章强安523
“劳动力所有制”论能够成立吗 刘承思526
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江成龙532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不能成立 卫兴华534
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是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前提 贾履让 房汉廷536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力产权问题 迟福林538
生产力经济学542
生产力系统论 薛永应542
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孙尚清547
试论生产力运动规律的性质和特点 熊映梧550
论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张薰华553
试探生产力三要素的循环变革规律 刘锦棠558
论“生产力域现象” 范恒山563
论服务生产力 唐昌黎568
积累、消费、再生产571
必须兼顾积累和消费 汪海波571
探索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式的若干问题 乌家培575
论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 杨坚白 杨圣明580
有关积累的几个问题 梁文森 田江海584
谈谈效益、比例和速度问题 廖季立595
正确认识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钱伯海599
目前我国消费基金的膨胀及其对策 复旦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研究小组602
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进展 李学曾605
论个人需求行为 宋光茂611
中国的传统积累模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程秀生617
当代中国农民生活消费模式的时空分析 李若建623
消费模式论析 尹世杰628
国有企业利润转移和企业再生产能力 唐宗焜635
体制变迁:隐性消费行为变化的动因 李伍荣643
经济学新学科和方法论647
实现四化与生态经济学 许涤新647
生态经济学源流 程福祜650
建立和发展我们需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 于光远654
关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杨时旺658
数量经济学与经济科学的发展 乌家培661
论经济规律体系 郭道夫664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李江帆670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新学科的形成和演变 王慎之675
当今经济计量学中的方法论革命 秦朵678
经济学方法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樊纲681
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卢嘉瑞687
思想市场: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经济学的演化 张旭昆694
时代大趋势: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蒲心文696
文化经济学的崛起 程恩富703
其它经济理论706
经济利益、经济杠杆和经济组织 董辅礽706
论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 贺菊煌711
经济改革与中国知识分子 张维迎 侯耀军714
剥削简论 胡培兆716
略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垄断 唐海燕722
“寻租”理论与我国经济中的某些消极现象 吴敬琏726
灰市场理论 樊纲727
稀缺和社会主义经济 曾启贤734
平均利润率:呼求与生成 王忠民743
以人为本同以物为本冲突中的自主劳动经济学 巫继学746
风险转嫁:一个体制现象的分析 周昱今757
论我国经济中的隐性现象 宫希魁761
论“经济盲目性”问题 周冰766
中国新经济学的特点和任务 (台湾)侯立朝770
论“社会主义资本” 冯子标 靳共元775
致富论 赵石宝78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89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问题的探讨 傅军胜78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于光远7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改革 曾国祥802
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初期发展阶段 林子力805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把改革推向新阶段 李长春807
从生产力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逻辑和演化规律 薛永应 李晓帆 王师勤 张德霖 韩朝华810
对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的理论思考 张宝通816
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内涵 宋醒民8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贾春峰8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和战略 桂世镛82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3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39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问题 顾纪瑞839
论社会主义的市场实现问题 杨坚白84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何克84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刘诗白85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吴树青8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意义 吴敬琏867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薛暮桥880
要的是现代的市场经济 于光远88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马洪88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法出台始末 高路89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范恒山897
论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李炳炎902
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体制改革 魏杰 张宇907
论社会主义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何建章912
市场经济的环境建设 赵石宝916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卫兴华923
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释疑 夏振坤92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五题 王仕元930
论市场经济的人民性 李晓西932
论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 陈华山937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 江春泽938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效分析 杨秋宝941
市场经济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苏星945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950
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何建章950
计划生产是主体 自由生产是补充 有林957
论指令性计划制度 王忍之 桂世镛962
关于计划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孙效良968
计划体制比较选择的探讨 沈立人972
把指令性计划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韩志国975
指导性计划探讨 吴俊扬980
略论政策性计划 张曙光984
关于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思考 谷书堂988
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高尚全998
计划与市场关系1002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刘国光 赵人伟1002
中国的计划经济与市场 苏星1008
关于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几个问题 桂世镛1012
再论两种调节机制的结合 马家驹1017
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 高尚全1023
市场运行分析 刘小玄1025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 戴园晨1033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水乳交融式结合 张明龙1040
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的探讨 柳随年1046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多维统一 傅军胜1049
我国市场波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左中海1052
计划、市场与经济发展 夏振坤1056
一场值得回顾的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战 晏智杰1063
新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制约因素 卫兴华 黄泰岩1068
价格理论1074
关于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问题 张纯音1074
关于供求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林文益 贾履让1077
必须调整好农产品内部的比价关系 佐牧1082
价格与供求 王永治 王振之1085
商业价格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陈大鹄1090
论我国价格体系改革方向及其有关的模型方法 楼继伟 周小川1095
调整价格和改革价格管理体制 薛暮桥1100
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格改革道路 华生 何家成 蒋跃 高梁 张少杰1103
论价格功能 张维迎1108
论价格体系变动规律 胡昌暖1115
价格形成与价格改革 杨仲伟 李波1119
经济体制模式转换过程中的双重价格 戴园晨1124
价格:双轨制的作用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刁新申1128
理论价格的研究及其应用 原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办公室1133
价格市场化:深化价格改革的思路 李晓西 宋则1140
价格补贴的经济影响 李扬1145
论中国市场的性质及其转化 闻潜1150
价格畸形的突破 马凯1155
关于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几个问题 马凯115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核心价格的变化 闵宗陶1162
其它各类市场1166
关于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思考 孙浩1166
土地经营使用的价格与市场 曾启贤1169
论期货市场的重要作用 李永东1172
建立中国期货市场的政策研究 常清1175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途径与步骤 曹凤岐1180
关于发展股票市场的几个问题 刘光第1184
投资启动与资金市场 闻潜1189
H股香港上市透析 李幛喆1194
发展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思考 傅国华1199
山东华能纽约挂牌——国企海外上市迈入新阶段 贝多广 王励弘1202
国民: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王国刚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