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
  • 戴黍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613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杂家-中国-西汉时代;淮南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淮南子》其书3

(二)治道溯源8

(三)本书的意图、方法与线索17

第一章 道·人·史:《淮南子》的论治方式23

一、道有能治之功26

(一)道的功用26

(二)得道的途径31

(三)对道的使用35

(四)以“治道”为重心的《淮南子》之“道”38

(一)天人相通42

二、人有可治之性42

(二)人性可教而变45

(三)圣人之治49

(四)必要与可能:《淮南子》人性论对“圣人之治”的支持52

三、史有证治之用54

(一)圣王史观55

(二)历史的价值59

(三)《淮南子》历史观中的调和致用倾向64

第二章 “君势·众势”论:《淮南子》对“君本”与“民本”的调和67

一、君势:为治之关键69

(一)君势之来源71

(二)君主之类型74

(三)君势之价值76

二、众势:为治的根本79

(一)乘众势之利80

(二)逆众势之害81

三、“君势乘于众势”的为治格局83

(一)君臣关系84

(二)以民为本88

(三)“任众智”、“用众力”92

四、《淮南子》对“君本”论与“民本”论的调和96

(一)弱化的君主崇拜与对“君势之用”的理性认识97

(二)互为条件的“君本”与“民本”102

第三章 “法·德·风俗”论:《淮南子》对“汉代秦起”的反思105

一、继承与重建“法”的传统108

(一)“法生于义”109

(二)“法者,所以禁君使勿擅断也”116

(三)法的局限及其补救118

二、借鉴与吸收“德”的资源121

(一)“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122

(二)成德之路125

(三)德之施行127

三、确认“风俗”的为治功能130

(一)“人之性,久湛于俗则易”130

(二)圣人“移风易俗”131

(三)“存异随俗”与“化邪归正”136

(一)反秦与袭秦141

四、《淮南子》对“法”、“德”、“风俗”的糅合141

(二)“倡道德”与“斥礼乐”145

(三)民间社会与风俗147

第四章 无为·因·权:《淮南子》对前人为治范畴的拓展151

一、“无为”新诠155

(一)纳“人为”入“无为”156

(二)“无为”而“无不为”159

(三)无为的术化161

(四)兼综各家的“无为”164

二、更加积极的“因”166

(一)因自然以理事167

(二)因材质而用众169

(三)因民性制礼节171

(四)因风俗行教化172

三、审慎求变的“权”174

(一)权衡人事175

(二)圣人行权179

第五章 “兵之本在政”:《淮南子》兵学思想探析187

一、“以义用兵”190

(一)战争的起源190

(二)用兵的合法性及其后果193

二、“兵之胜败,本在于政”198

(一)“兵之所以强者,民也”199

(二)“兵有三诋”202

(三)“制胜于未战”204

三、用兵之术207

(一)“待道而后行”207

(二)“将有三隧、四义、五行、十守”209

(三)以“无形”制“有形”213

(四)“应敌必敏,发动必亟”216

第六章 《淮南子》的思想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19

一、汇集众家之长222

(一)对《吕氏春秋》的效仿与回避222

(二)对各家文献的大规模征引224

(三)对各家思想的自觉糅合227

二、推进汉初学术致用之风229

(一)汉初的政治与学术230

(二)《淮南子》对“治道”的探求232

三、《淮南子》对后世的影响233

(一)与《春秋繁露》的关系234

(二)对后世学术的影响及所获评价239

(三)对民间的影响244

余论247

主要参考文献251

附录256

附录一:淮南王刘安年表256

附录二:淮南王刘安所处的时代261

附录三:国内《淮南子》研究状况273

附录四:国外的《淮南子》研究283

后记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