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经与中国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廖群著 著
- 出版社: 东方红书社
- ISBN:962825305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经与中国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上古文化与《诗经》5
第一章 牧野之战:中国文化的转折与起点——孕育‘诗三百’的文化土壤5
第一节 尚在蛮荒中跋涉的殷商文化6
第二节 西周:从神治走向人治19
第三节 从帝俊到天子舜:殷周文化交替的一个标本32
第四节 制礼作乐,‘郁郁乎文哉’——《诗经》的母体和载体:周代礼乐文化41
第二章 ‘诗三百’:周文化的奇葩——《诗经》文化现象论53
第一节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礼乐文化推出的一部音乐作品53
第二节 比兴:原始文化疑结的符号与讴歌人性的基本主题63
(一)关于《诗经》文化人类学猜想的源起和历程64
(二)解谜:《诗经》比兴中几组‘性’意象的史前文化探源70
(三)比兴:牵着原始意象讴歌人性主题83
第三节 史诗与颂史诗:关于中国有史诗与《诗经》无史诗的思考88
(一)《诗经》史诗讨论的尴尬88
(二)史诗,一个必然的文化现象91
(三)诗与歌,造型艺术与音乐96
(四)颂史诗:关于《诗经》中‘史诗’的一个新概念设想100
第四节 关于《诗经》文化品性的轮廓描述104
(一)规矩懂事的少年人生:《诗经》的主要性格特征105
(二)任性、自然:礼乐之‘和’中的几个不和谐音符110
第三章 从‘诗三百’到《诗经》:文本阐释中的三部曲117
第一节 ‘赋诗言志’:‘诗三百’从音乐走向语言的契机118
第二节 孔子与《诗》教:《诗》学阐释导向的确立130
第三节 ‘毛诗’:‘诗三百’重塑后的‘新版本’140
(一)‘潜龙勿用’:先秦时代‘诗三百’在儒家手中传递的命运141
(二)时来运转:秦汉更迭与‘诗三百’登上‘经’的宝座147
(三)‘三家诗’与‘毛诗’152
(四)‘毛诗’:‘诗三百’重塑后的‘新版本’155
下篇 《诗经》与中国丈化167
第四章 ‘二雅’作者的终极关怀与中国文人学士的政治怀抱和史命意识167
第一节 ‘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献诗与诗志传统的形成168
第二节 忧患:兼济:中国古代士人的崇高情怀177
(一)立志高远的兼济之心178
(二)投身政治的施济作为186
(三)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190
第三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193
第五章 《风》诗情歌的魅力及其命运204
第一节 《风》诗中的性爱与情爱205
(一)性爱诗:言‘性’是坦然的206
(二)情爱诗:姑娘由‘放肆’、被追求到任人摆布212
(三)质朴率直与含蓄蕴藉:《风》诗情歌的两种境界217
(四)几点认识:《风》诗情歌的文化特征222
第二节 情系何处:中国古代文人情爱心理剖视225
(一)爱情在这里不是主题226
(二)‘载妓随波任去留’:中国古代文人的情爱对象与‘秾诗’‘艳词’的审美特征230
(三)‘欲’的释解与无‘话’可说242
第三节 浓情·真情:与《风》诗情歌一脉相承的民歌系统246
(一)同样的情热似火247
(二)同样的直白如话256
第六章 ‘诗言志’与中国偏于主观的艺术表现传统260
第一节 一个由‘现实主义’涵义辨析引出的话题260
第二节 情真景虚与舍‘事’重‘发’:《诗经》偏于主观心理的创作特征265
(一)因景抒情而情真景虚266
(二)‘缘事而发’而舍‘事’重‘发’273
(三)‘我’在所赋之内,并非‘不加一辞’278
第三节 意蕴生动的艺术之河281
(一)心灵之诗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展脉胳及其强化281
(二)唐诗宋词及其逸响:心灵之窗289
(三)画向诗靠拢:‘中国人之画,意中之画也’。294
第四节 从‘感物吟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条围绕着心物、情景立说的主观诗学之路297
第七章 中和:《诗经》的审美理想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309
第一节 ‘温其如玉’:一个独特的人品喻体309
第二节 君子,理想的人格范型316
(一)“君子”内涵小考317
(二)温柔敦厚与贤淑端庄:《诗经》中的人物美320
(三)‘君子’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代名词324
(四)文化对两种性格的取舍臧否330
第三节 整饬中节、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文学语言形式332
(一)寻找《诗经》声乐之‘和’332
(二)从声韵、篇章、语词看《诗经》语言形式之‘和’335
(三)永明体和声律论的诞生345
(四)律诗、曲词:中国古诗追求形式美的典型349
第四节 《诗》情《诗》境之‘和’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尚‘和’精神354
(一)在矛盾关系中寻找平衡:《诗经》情感世界的‘中和’之美354
(二)儒道汇合与‘天人合一’构想的提出361
(三)尚‘和’心理在文学窗口的闪现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