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田水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安徽水利电力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ISBN:15165·909(水电138)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田水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7
第一节 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7
第二节 农田水利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9
第三节 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10
农田水分状况的调节12
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及其调节12
第一节 农田水分的存在形式与作物生长的关系12
第二节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17
第三节 灌溉、排水对作物外界环境及产量的影响18
第二章 农作物的灌排制度20
第一节 作物田间耗水量20
第二节 旱作物的灌溉制度24
第三节 水稻的灌排制度30
第四节 几种主要作物的灌排经验33
第五节 作物种植区的灌水率图36
第三章 灌排方法与灌排技术39
第一节 地面灌溉40
第二节 喷洒灌溉47
第三节 地下灌溉52
第四节 水源补给类型及排水方法57
第五节 明沟排水59
第六节 暗沟排水62
第七节 特种排水65
第四章 田间调节网66
第一节 机耕作业对田间调节网的要求67
第二节 旱作区的田间调节网68
第三节 水稻区的田间调节网71
第四节 田间渠系建筑物74
灌溉排水系统76
第五章 灌溉水源与取水枢纽76
第一节 灌溉水源的主要类型76
第二节 灌溉用水保证率78
第三节 水源来水与灌溉用水的配合81
第四节 灌溉系统的取水枢纽84
第六章 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布置90
第一节 灌排系统规划布置的基本原则与步骤91
第二节 灌区类型及主要灌排沟渠的几种典型布置形式92
第三节 灌溉配水网的布置96
第四节 排水输水沟的布置99
第五节 灌区内道路系统和护田林网的布置101
第七章 灌溉排水系统的设计105
第一节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105
第二节 灌溉渠道的结构设计111
第三节 排水输水沟设计流量的计算121
第四节 排水沟的结构设计123
第五节 灌排沟渠的防渗漏与防变形措施126
第六节 灌排系统的附属建筑物129
第一节 概述134
第八章 排水容泄区134
第二节 整治河床的导治措施135
第三节 调整径流的导治措施138
第四节 扬水排水139
主要类型的水利措施141
第九章 山区、丘陵区的水利措施141
第一节 山丘区水利系统的类型141
第二节 山丘区灌溉系统的布置143
第三节 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的灌溉能力与调节库容148
第四节 山丘区灌溉渠道的横断面结构及其防崩坍措施150
第十章 平原易涝区的水利措施153
第一节 河网化的标准153
第二节 河网地区水利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157
第三节 河网系统的规划布置159
第四节 河网区田间工程的布置163
第十一章 沿江滨湖区与洼地的水利措施166
第一节 圩垸的规划布置167
第二节 圩垸的类型及其内部水利系统的布置169
第三节 围垦区的堤防及其他工程设施172
第四节 洼地治理174
其他类型的水利措施176
第十二章 盐碱地的改良利用176
第一节 盐碱化土壤的盐类及其溶解度176
第二节 盐分对农作物的影响177
第三节 形成盐碱化土壤的主要因素178
第四节 我国盐碱土分布概况180
第五节 改良利用盐碱土的综合性措施181
第六节 冲洗排水改良盐碱土184
第七节 种稻改良盐碱土189
第十三章 沼泽地的改良利用191
第一节 沼泽土的形成和特性191
第二节 沼泽地上的排水措施193
第十四章 利用地下水灌溉197
第一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勘测198
第二节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201
第三节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出水量的计算205
第四节 地下水灌溉系统208
第十五章 水土保持210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基本类型及其影响因素211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及其治理原则212
第三节 水土保持的水利技术措施213
第四节 水土保持的农林技术措施221
第十六章 污水灌溉223
第一节 污水的类型及水质处理224
第二节 污水灌溉系统225
第三节 污水灌溉的灌水方法及污水灌溉蔬菜227
第十七章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230
第一节 勘测的目的及其内容230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与规划230
第二节 勘测要求232
第三节 勘测资料的整编235
第十八章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236
第一节 水利化规划的目的、原则与标准236
第二节 水利规划238
第三节 地区农田水利规划239
第四节 灌溉规划及水量平衡244
灌溉管理247
第十九章 观测试验247
第一节 作物需水量试验249
第二节 灌溉制度试验253
第三节 灌水方法及灌水技术的试验256
第四节 渠道渗漏量的测定259
第五节 灌区土壤水、盐动态的观测261
第一节 计划用水263
第二十章 计划用水263
第二节 用水计划的编制265
第三节 用水计划的执行280
第四节 计划用水的检查工作283
第二十一章 渠系测水285
第一节 利用渠系水工建筑物测水286
第二节 利用特设量水设备量水290
第三节 闸门自动控制和测水自动化295
第一节 渠首枢纽工程的管理养护299
第二十二章 灌溉工程的管理养护299
第二节 渠道的管理养护304
第三节 渠系建筑物的管理养护306
第四节 水工建筑物的观测307
第二十三章 渠系的改善和改建307
第一节 我国现有灌溉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改建的必要性307
第二节 渠系改善和改建的基本原则、要求与方法309
第三节 灌溉系统的发展远景规划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