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实用法学系列教材 民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罗思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23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5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实用法学系列教材 民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民法概述1
一、民法的概念1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4
三、民法的调整方法7
第二节 民法的本质8
一、民法的性质8
二、民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10
第三节 民法的渊源13
一、民法渊源的含义13
二、不同法系国家民法的渊源14
三、我国民法的渊源17
第四节 民法的体系18
一、大陆法系国家民法的体系18
二、英美法系国家民法的体系19
三、我国民法的体系20
第五节 民法的适用20
一、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1
二、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21
三、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22
四、民法对事项的适用范围22
五、民法适用的规则22
第六节 民法的解释24
一、民法解释的含义24
二、民法解释的方法25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31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31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31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演进32
三、我国《民法通则》确立的基本原则34
第二节 平等原则34
一、平等原则的含义34
二、平等原则的内容35
第三节 意思自治原则36
一、意思自治的含义36
二、意思自治的内容37
三、意思自治的限制38
第四节 公平原则40
一、公平原则的含义40
二、公平原则的适用41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43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43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45
第六节 公序良俗原则46
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含义46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具体化48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53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54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54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55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57
四、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构造和应用分析的工具62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62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62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63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64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65
一、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含义65
二、民事法律事实66
第四节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69
一、民事权利69
二、民事义务73
三、民事责任74
第四章 自然人79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80
一、自然人的概念80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征80
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82
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83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85
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85
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85
第三节 监护88
一、监护的概念和意义88
二、监护的设立88
三、监护人的职责90
四、监护的变更和终止91
第四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92
一、宣告失踪92
二、宣告死亡94
第五节 自然人的住所95
一、自然人住所的概念95
二、自然人住所的法律意义96
第五章 法人100
第一节 法人概述101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101
二、法人的本质103
三、法人的分类104
第二节 法人的成立107
一、法人成立的条件107
二、法人成立的程序108
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110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10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12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112
第四节 法人机关113
一、法人机关的概念和特征113
二、法人机关的种类114
第五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114
一、法人的变更114
二、法人的终止116
三、法人的清算117
第六节 非法人组织117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117
二、个人合伙118
三、其他非法人组织122
第六章 民事权利客体129
第一节 民事权利客体概述130
一、民事权利客体的概念130
二、民事权利客体的特征131
三、民事权利客体的种类和范围132
第二节 物134
一、物的概念134
二、物的特征134
三、物的分类134
第三节 货币和有价证券139
一、货币139
二、有价证券139
第四节 智力成果141
一、智力成果及其法律特征141
二、法律保护智力成果的范围及其发展趋势142
第五节 其他民事权利客体144
一、行为144
二、权利144
三、非物质利益144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为146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47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147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149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50
一、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150
二、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150
三、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151
四、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152
五、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153
六、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153
第三节 意思表示154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54
二、意思表示的分类156
三、意思表示的形式157
第四节 意思表示的瑕疵159
一、虚伪表示159
二、隐藏行为160
三、错误161
四、欺诈162
五、胁迫165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有效167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167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169
第六节 无效的法律行为171
一、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172
二、无效法律行为的无效原因173
三、无效法律行为之撤销175
四、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176
第七节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177
一、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原因177
二、撤销权180
三、变更权181
第八节 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效果183
一、返还财产183
二、返还财产、折价补偿与恢复原状184
三、赔偿损失185
四、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186
第九节 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186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187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所实施的法律行为188
三、无权处分行为189
四、无权代理行为190
第十节 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91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191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93
第八章 代理197
第一节 代理概述197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197
二、代理的作用和适用范围201
三、代理的分类202
第二节 代理权205
一、代理权的概念与性质205
二、代理权的发生206
三、代理权的授予207
四、代理权的行使及滥用代理权的禁止211
五、代理权的消灭213
第三节 无权代理214
一、狭义无权代理215
二、表见代理218
第九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224
第一节 时效制度概述225
一、时效的概念、特征、种类与作用225
二、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228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起算232
一、诉讼时效起算的根据232
二、诉讼时效起算的具体情形233
第三节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234
一、诉讼时效中止234
二、诉讼时效中断236
三、诉讼时效的延长237
第四节 期限238
一、期限的概念和意义238
二、期限的确定与计算239
第十章 物权概述242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效力243
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43
二、物权的效力245
第二节 物权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248
一、物权法的概念248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48
第三节 物权的种类251
一、所有权与他物权251
二、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252
三、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252
四、主物权与从物权253
第四节 物权的变动253
一、物权变动概述253
二、不动产登记255
三、动产交付258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259
一、物权保护的意义和形式259
二、物权保护的方法260
第十一章 所有权265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述266
一、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266
二、所有权的权能266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268
一、土地所有权268
二、房屋所有权269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70
四、相邻关系274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式277
一、善意取得277
二、先占279
三、拾得遗失物280
四、漂流物的拾得,埋藏物和隐藏物的发现280
五、添附281
第四节 共有282
一、共有概述282
二、按份共有283
三、共同共有286
四、共有财产的分割288
第十二章 用益物权292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292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92
二、用益物权的社会作用293
三、我国用益物权的类型294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95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295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95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296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97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与终止298
第三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98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298
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299
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300
第四节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301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301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与终止301
第五节 宅基地使用权302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302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303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和消灭303
第六节 地役权304
一、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304
二、地役权的内容305
三、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联系与区别306
四、地役权的取得与消灭307
第十三章 担保物权312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313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313
二、担保物权的社会作用314
第二节 抵押权315
一、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315
二、抵押权的设定316
三、抵押权的效力317
四、抵押权的登记320
五、抵押权的实现322
六、最高额抵押323
第三节 质权323
一、质权概述323
二、动产质权324
三、权利质权326
第四节 留置权327
一、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327
二、留置权的成立条件327
三、留置权的效力328
四、留置权的实现330
第十四章 占有333
第一节 占有概述333
一、占有的概念和特征333
二、占有制度的意义334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335
一、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335
二、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335
三、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336
四、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336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与消灭337
一、占有的取得337
二、占有的消灭337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338
一、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338
二、占有的事实推定效力338
三、占有物的使用、收益339
四、占有人的赔偿责任339
五、占有的保护340
第十五章 债的概述344
第一节 债与债法概述345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345
二、债权346
三、债务347
四、债法347
第二节 债的发生根据348
一、合同348
二、不当得利349
三、无因管理349
四、侵权行为350
五、单方法律行为350
六、其他事实350
第三节 债的分类350
一、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351
二、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351
三、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352
四、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353
五、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353
第十六章 债的履行356
第一节 债的履行概述356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和意义356
二、债的履行原则357
第二节 债的适当履行358
一、债的履行主体适当358
二、债的履行标的适当358
三、债的履行期限适当359
四、债的履行地点适当359
五、债的履行方式适当360
第三节 债务不履行360
一、债务不履行的概念360
二、履行不能360
三、拒绝履行361
四、不完全履行362
五、履行迟延362
第十七章 债的保全与担保365
第一节 债的保全366
一、债的保全的概念366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366
三、债权人的撤销权367
第二节 债的担保368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和特征368
二、债的担保的形式369
三、保证370
四、定金372
第十八章 债的移转和消灭375
第一节 债的移转375
一、债的移转的概念和特征375
二、债的移转原因376
三、债权让与376
四、债务承担378
五、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379
第二节 债的消灭380
一、债的消灭概述380
二、债消灭的一般原因380
第十九章 合同之债——总则386
第一节 合同概述388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88
二、合同的分类389
第二节 合同的成立391
一、合同的订立391
二、合同的成立393
三、合同的内容393
四、合同的形式394
五、格式条款394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395
一、合同效力概述395
二、合同欠缺生效要件的法律后果396
三、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责任397
四、效力未定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399
第四节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399
一、抗辩权概述399
二、不安抗辩权399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400
四、先履行抗辩权401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401
一、合同的变更401
二、合同的解除402
第六节 合同责任403
一、缔约过失责任403
二、违约责任404
第二十章 合同之债——分则410
第一节 买卖合同411
一、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11
二、买卖合同的内容412
三、买卖合同的效力413
四、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与利益承受415
五、特殊买卖合同416
第二节 供用合同418
一、供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18
二、供用合同的效力419
第三节 赠与合同420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420
二、赠与合同的效力421
三、赠与合同的消灭422
第四节 借款合同423
一、借款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23
二、金融机构借款合同424
三、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425
第五节 租赁合同425
一、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25
二、租赁合同的分类426
三、租赁合同的效力427
第六节 融资租赁合同428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28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430
第七节 承揽合同431
一、承揽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31
二、承揽合同的种类432
三、承揽合同的效力433
第八节 建设工程合同435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35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435
三、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437
第九节 运输合同437
一、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37
二、运输合同的分类438
三、客运合同438
四、货运合同440
五、多式联运合同441
第十节 技术合同441
一、技术合同的一般规定441
二、技术开发合同443
三、技术转让合同444
四、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445
第十一节 保管合同446
一、保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46
二、保管合同的效力446
第十二节 仓储合同447
一、仓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47
二、仓储合同的效力448
第十三节 委托合同449
一、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49
二、委托合同的效力450
三、委托合同的终止452
第十四节 行纪合同452
一、行纪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52
二、行纪合同与相关合同的区别453
三、行纪合同的效力454
第十五节 居间合同455
一、居间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55
二、居间合同的效力456
第二十一章 人身权460
第一节 人身权概述461
一、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461
二、人身权的分类463
第二节 人格权464
一、生命权464
二、健康权465
三、身体权466
四、姓名权和名称权467
五、人身自由权469
六、名誉权470
七、隐私权470
八、肖像权471
第三节 身份权472
一、亲权472
二、亲属权474
三、荣誉权474
第二十二章 侵权行为概述477
第一节 侵权行为概述478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478
二、侵权行为与债的关系479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分类481
一、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481
二、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482
三、作为侵权行为与不作为侵权行为482
第三节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483
一、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和体系483
二、过错责任原则486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488
四、公平责任原则491
第二十三章 一般侵权行为494
第一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497
一、损害事实的存在497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500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501
四、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504
第二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种类508
一、侵害财产权的行为508
二、侵害人身权的行为510
第三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514
一、不可抗力514
二、受害人的过错514
三、正当防卫515
四、紧急避险515
五、受害人的同意516
第二十四章 特殊侵权行为519
第一节 国家机关及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行为520
一、职务侵权行为概述520
二、职务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22
第二节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24
一、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概述524
二、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26
第三节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27
一、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概述527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29
第四节 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30
一、污染环境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概述530
二、污染环境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31
第五节 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33
一、地面施工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概念533
二、地面施工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34
第六节 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35
一、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概述535
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37
第七节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38
一、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概念538
二、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39
第八节 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541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541
二、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行为承担的责任542
第二十五章 共同侵权行为547
第一节 共同加害行为548
一、共同加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48
二、共同加害行为的构成要件549
三、共同加害行为的法律后果551
第二节 共同危险行为552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52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553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法律后果555
第二十六章 侵权责任559
第一节 侵权责任概述560
一、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560
二、侵权责任的形式561
第二节 损害赔偿564
一、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564
二、损害赔偿的原则565
三、损害赔偿的种类568
第三节 侵权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竞合570
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和特征570
二、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571
三、侵权责任与返还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573
第二十七章 财产继承权概述577
第一节 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577
一、继承权的概念577
二、继承权的法律特征578
第二节 继承权制度的基本原则579
一、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579
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580
三、养老育幼原则581
四、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582
第三节 继承权的取得和行使583
一、继承权的取得583
二、继承权的行使584
第四节 继承权的丧失585
一、继承权的丧失的概念585
二、继承权丧失的原因586
三、继承权丧失的种类588
四、继承权丧失的形式588
五、继承权丧失的效力589
第五节 继承权的保护590
一、继承权回复请求权的概念590
二、继承权回复请求权的诉讼时效591
第二十八章 法定继承595
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596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596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596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597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597
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601
第三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601
一、代位继承601
二、转继承603
三、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604
第四节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604
一、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605
二、非继承人对遗产的取得605
第二十九章 遗嘱继承611
第一节 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612
一、遗嘱继承的概念612
二、遗嘱继承的特征612
第二节 遗嘱613
一、遗嘱的概念和特征613
二、遗嘱的有效条件613
三、遗嘱的形式615
四、遗嘱的变更、撤销和执行616
五、附负担的遗嘱619
第三节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620
一、遗赠620
二、遗赠扶养协议622
第三十章 继承的开始和遗产的处理629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630
一、继承开始的时间630
二、继承开始的地点632
三、继承开始后的通知633
第二节 继承的接受和放弃633
一、继承的接受633
二、继承的放弃634
第三节 遗产的处理635
一、遗产的概念和特征635
二、遗产的范围637
三、遗产的分割和债务的清偿642
四、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