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史的两个黄金世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哲学史的两个黄金世代](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276185.jpg)
- 牛黄,陈词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0153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史的两个黄金世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第一章 先秦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2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3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5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8
第二章 先秦诸子哲学的思想渊源11
第一节 奴隶制时期有神论的产生及与之对立的无神论的出现11
第二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原始形态19
第三章 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33
第一节 先秦百家争鸣的概况34
第二节 先秦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37
第三节 先秦诸子哲学的特点43
第四章 孔子的唯心主义哲学46
第一节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仁”46
第二节 “畏天命”和“敬鬼神而远之”的唯心主义天命观50
第三节 “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认识论52
第四节 “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55
第五节 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57
第五章 墨子的唯物主义经验论60
第一节 “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观60
第二节 “非命”与“天志”、“明鬼”的思想矛盾65
第三节 以“耳目之实”为基准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68
第四节 墨子的思想矛盾及其向后期墨家的转化73
第六章 《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76
第一节 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唯心主义天道观76
第二节 “静观”、“玄览”的神秘主义认识论79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81
第四节 “柔弱胜刚强”的军事辩证法思想84
第五节 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86
第七章 孙武的朴素唯物论和军事辩证法思想89
第一节 “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彼知己”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89
第二节 “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92
第八章 《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97
第一节 朴素唯物主义的“精气”说98
第二节 “静因之道”的认识论101
第九章 庄子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哲学思想105
第一节 “物物者非物”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05
第二节 “齐万物”、“齐是非”的相对主义108
第三节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宿命论111
第十章 孟子对儒家哲学的深化与发展115
第一节 “制民之产”的仁政学说115
第二节 天赋道德的“性善”论118
第三节 “尽心”、“知性”、“知天”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21
第四节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英雄史观和历史循环论123
第十一章 名家、后期墨家和《易传》的哲学思想127
第一节 抹杀现实、混淆是非的“名家”诡辩思想127
第二节 反对儒、道、名各派的唯心主义和诡辩思想的后期墨家130
第三节 《易传》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倾向133
第十二章 总结先秦百家争鸣的荀子哲学137
第一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37
第二节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141
第三节 “人之性恶”的人性论145
第四节 “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148
第五节 “一民为本”的军事思想150
第六节 荀子哲学的历史地位152
第十三章 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哲学思想155
第一节 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及“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进化历史观155
第二节 “缘道理以从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161
第三节 注重“参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164
第四节 “矛盾”之说和朴素辩证法思想167
中国哲学史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明清之际到中国近代哲学启蒙的圆圈运动170
第一章 时代条件和哲学概况170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社会背景及早期启蒙思潮的时代特征170
第二节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时代概况和哲学特征188
第二章 李贽的“务反宋儒道学”之说195
第一节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批判怀疑精神195
第二节 人人生来平等的个性解放思想197
第三节 从自发的唯物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199
第三章 黄宗羲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史观和学术史观201
第一节 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深刻揭露和批判202
第二节 开创清代史学新风的学术史观204
第四章 方以智“寓质测于通几”的自然哲学207
第一节 对“质测”与“通几”关系的新界说208
第二节 “火——气”一元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与“合二而一”的朴素辩证法209
第三节 “因物用物”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211
第五章 我国古代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王夫之哲学思想213
第一节 “理依于气”、“天下惟器”的自然史观214
第二节 “因所以发能”、“力行而后知之真”的认识论217
第三节 “天地之化日新”的发展观220
第四节 总将“理势”、“理欲”“作一合说”的人类史观229
第五节 “攻坚破瑕”的朴素军事辩证法233
第六节 王夫之哲学的历史地位236
第六章 具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倾向的颜元哲学238
第一节 “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239
第二节 知起源于行的认识论241
第三节 对封建礼教大胆挑战的功利观243
第七章 具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倾向的戴震哲学246
第一节 明“道”之“实体”、察“物”之“分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247
第二节 “理存乎欲”的伦理学说249
第三节 “‘神明’照物”的认识论251
第四节 “人物之生,分于阴阳气化”的辩证法思想252
第八章 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258
第一节 龚自珍的“更法”倡议258
第二节 魏源的“变古”新论260
第九章 洪秀全的神学异端思想264
第一节 推倒正统宗教崇奉的偶象,重新塑造自己崇拜的权威270
第二节 改造对天国的幻想,力求在现世实现理想的天国271
第三节 放弃宗教修炼方法,把开展武装斗争作为夺取天国的手段271
第十章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改良主义哲学思想273
第一节 变法理论的哲学根据277
第二节 变法思想的两重性278
第十一章 谭嗣同的“仁学”及其对封建名教的批判282
第一节 “以太”说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尖锐矛盾283
第二节 发展观和认识论上的摇摆性289
第三节 “冲决网罗”的反封建纲常名教的社会政治思想291
第十二章 近代中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代表人物——严复296
第一节 宣传赫胥黎的生物进化论297
第二节 批判专制制度,鼓吹君主立宪298
第三节 反对蒙昧主义,提倡西方科学300
第十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章炳麟的哲学思想303
第一节 进化的自然观306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310
第三节 依据进化论思想系统地批判了谭嗣同《仁学》中的唯心主义314
第四节 “自贵其心”的主观唯心主义317
第十四章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思想324
第一节 孙中山哲学思想特点326
第二节 进化唯物论和“生元”说327
第三节 “知难行易”的认识论330
第四节 民生史观的唯心实质334
附录一:从中国文明途径的特殊性看中国哲学传统形成之风格340
附录二:从中国哲学史上“一两”范畴的历史演变看中国哲学史,就是中华民族认识的矛盾运动史367
附录三:中国古代辩证法演进过程的主要特点400
附录四:中国古代民本哲学概观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