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2928332.jpg)
-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209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53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7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3
第一编 军事地位44
第一章 军事地形44
第一节 陕北44
第二节 关中55
第三节 陕南67
第二章 军事交通73
第一节 陆路73
第二节 水路82
第三节 铁路90
第四节 航空98
第三章 战争潜力107
第一节 兵源107
第二节 粮秣108
第三节 军工111
第四节 通信113
第五节 救治能力115
第二编 军队组织体制120
第一章 先秦陕西军队120
第一节 有扈氏氏族卫队与诸侯邦国部队120
第二节 西六师、东八师和春秋、战国的秦三军122
第一节 秦代警卫、卫戍部队与边防、地方部队125
第二章 秦汉中央直辖军和隋唐府兵125
第二节 西汉南、北军127
第三节 东汉雍营、长安营和三国时期的陕西军队130
第四节 府兵133
第三章 北宋陕西驻军和明代陕西卫所军141
第一节 北宋、西夏陕西驻军141
第二节 明代卫所军和延绥戍边军145
第四章 陕西清军149
第一节 八旗兵与西安将军衙门149
第二节 绿营兵及其分布153
第三节 清末新军158
第一节 秦陇复汉军与陕西军政府160
第五章 民国时期陕西军队160
第二节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陕西军队161
第三节 国民军 国民军联军165
第四节 国民革命军166
第五节 军事学校175
第六章 民国时期陕西人民军队177
第一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177
第二节 在陕中国工农红军179
第三节 在陕八路军194
第四节 在陕人民解放军205
第七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陕西部队218
第一节 省军区 军分区 省军区部队218
第二节 兰州军区空军231
第四节 武警陕西省总队232
第三节 总后西安办事处232
第五节 其它驻陕部队233
第六节 军队院校235
第三编 重要战事244
第一章 先秦244
一、周与犬戎镐京之战244
二、晋秦麻队之战246
三、秦魏阴晋之战246
第二章 秦汉248
一、陈胜起义军与秦军鸿门之战248
二、刘邦人关灭秦之战249
三、刘邦平定三秦之战250
四、绿林起义军进攻长安之战252
五、赤眉军击更始帝长安之战253
六、赤眉军与邓禹、延岑军争夺长安之战255
第三章 三国 两晋 南北朝258
一、曹操与马超潼关、渭口之战258
二、刘备与曹操定军山之战259
三、蜀魏五丈原之战261
四、齐万年起义262
五、刘汉与西晋争夺长安之战263
六、东晋与前秦蓝田、长安之战265
七、西燕攻占前秦长安之战266
八、后秦与前秦杏城之战267
九、刘裕灭后秦之战268
十、赫连勃勃攻取长安之战270
十一、北魏与夏统万城之战271
十二、盖吴起义273
十三、东、西魏潼关之战274
十四、东、西魏沙苑之战275
第四章 隋唐277
一、李渊入关中取长安之战277
二、李世民与薛仁杲浅水塬之战279
三、唐与突厥泾阳之战280
四、唐与薛延陀夏州之战281
五、唐军与安禄山军香积寺之战282
六、唐与吐蕃长安之战284
七、唐李晟克长安之战285
八、唐与吐蕃?城之战287
九、黄巢起义军攻取长安之战288
第五章 宋 夏 金 元291
一、北宋与西夏麟州之战291
二、北宋与西夏延州之战292
三、张海、郭邈山起义293
四、北宋与西夏无定川之战294
五、北宋与西夏永乐城之战295
六、南宋与金富平之战297
七、南宋与金和尚原之战299
八、南宋与金饶风关、潭毒山之战300
九、南宋与金仙人关之战302
十、南宋与金商州之战303
十一、蒙古与金延安之战304
十二、蒙古与南宋大安之战305
十三、红巾军攻元陕西之战307
第六章 明清309
一、明与夏汉中之战309
二、明与鞑靼红盐池之战310
三、李自成起义军破潼关取关中之战311
四、清败大顺军潼关之战313
五、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之战314
六、白莲教起义军与清军陕南之战315
七、太平军与清军红沟岸之战316
八、西捻军与清军十里坡之战317
九、左宗棠镇压捻军、回民起义军之战318
十、西安起义320
十一、革命军与清军凤翔、乾州之战322
第七章 中华民国(一)324
一、白朗起义军过陕之战324
二、护国军反袁逐陆之战325
三、靖国军反段倒陈之战327
四、陕军驱逐刘镇华之战331
五、杨虎城、李虎臣坚守西安之战333
六、冯玉祥驱逐吴新田之战337
七、西安事迹338
一、清涧起义340
第八章 中华民国(二)340
二、渭华起义342
三、栒邑起义345
四、两当兵变347
五、陕甘边、陕北苏区反“围剿”战斗348
六、鄂豫陕苏区反“围剿”战斗351
七、崂山战役352
八、红军长征中的“切尾巴”战斗353
九、榆林桥战斗355
十、直罗镇战役355
十一、保卫河防战斗356
十二、爷台山战斗358
十四、关中争夺战359
十三、榆横战役359
十五、保卫延安战役360
十六、青化砭战役362
十七、羊马河战役363
十八、蟠龙战役365
十九、陇东、三边战役367
二十、榆林战役368
二十一、沙家店战役370
二十二、岔口战役371
二十三、黄龙战役372
二十四、延清战役373
二十五、二次攻打榆林战役375
二十六、宜川战役376
二十七、围攻洛川战役378
二十八、西府、陇东战役380
二十九、澄?战役382
三十、荔北战役383
三十一、冬季战役386
三十二、春季战役388
三十三、陕中战役389
三十四、和平解放榆林392
三十五、陕南战役393
三十六、扶郿战役394
三十七、秦岭战役395
一、陕南、陇南战役397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397
二、剿匪斗争398
陕西历代战争年表402
陕西历代战事统计表429
第四编 军事训练435
第一章 历代陕西军队训练435
第一节 夏商周435
第二节 秦汉至清438
第三节 中华民国448
第二章 中陕工农红军训练456
第一节 部队训练456
第二节 院校训练457
第一节 部队训练460
第三章 八路军陕甘宁边区部队和院校的训练460
第二节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训练464
第三节 其它军队院校训练466
第四章 西北野战军和西北军区部队与学校的训练469
第一节 部队训练469
第二节 学校训练473
第五章 借鉴苏军经验的正规化训练478
第一节 部队训练478
第二节 院校训练483
第六章 贯彻“以我为主”方针的训练487
第一节 部队训练487
第二节 院校训练490
第一节 部队训练495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训练495
第二节 院校训练502
第八章 正规化训练的恢复与改革504
第一节 部队训练504
第二节 院校训练510
第五编 政治工作518
第一章 党团建设518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518
第二节 党员发展525
第三节 党的教育与整顿527
第四节 党的纪检工作531
第五节 青年团建设536
第一节 人民军队宗旨和形势任务教育540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学习540
第二节 政治理论教育548
第三节 延安精神教育551
第四节 科学文化学习554
第三章 干部工作558
第一节 选拔调配558
第二节 培养教育561
第三节 转业、复员564
第四节 退休、离休566
第五节 军衔与授勋567
第一节 俱乐部建设570
第四章 文化工作570
第二节 文艺活动572
第三节 群众性体育活动577
第五章 政法工作580
第一节 军队保卫工作580
第二节 军事检察工作582
第三节 军事审判工作584
第六章 瓦解敌军与联络工作588
第一节 对敌、对台宣传588
第二节 宽待俘虏590
第三节 开展兵运592
第一节 宣传武装群众598
第七章 群众工作598
第二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602
第三节 拥政爱民610
第四节 军民共建615
第五节 “三支两军”619
第八章 立功创模与创先评优活动621
第一节 创造英雄模范运动621
第二节 开展立功运动623
第三节 “四好”、“五好”运动626
第四节 “双学”、“双先”活动627
第一章 先秦至五代时期驻陕军队后勤632
第一节 西周军队装备与供应632
第六编 军队后勤632
第二节 秦汉三国军队装备与供应633
第三节 两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驻陕军队后勤637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军队后勤638
第二章 北宋至清代驻陕军队后勤641
第一节 宋代驻陕军队后勤641
第二节 明代驻陕军队后勤644
第三节 清代驻陕军队后勤646
第三章 民国时期驻陕军队后勤651
第一节 组织机构651
第二节 供给652
第三节 武器装备与军工生产656
第一节 红军后勤组织建立与发展659
第四章 驻陕工农红军后勤659
第二节 经费与给养660
第三节 武器装备660
第四节 交通运输661
第五节 医疗卫生662
第五章 驻陕八路军后勤664
第一节 武器装备664
第二节 给养供应665
第三节 交通运输668
第四节 医疗卫生671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驻陕解放军后勤672
第一节 组织机构672
第二节 经费与给养674
第三节 军械与兵工685
第四节 交通运输687
第五节 医疗卫生691
第七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驻陕军队后勤697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供应系统沿革697
第二节 财务699
第三节 军需给养704
第四节 军械708
第五节 运输710
第六节 医疗卫生712
第七节 营房715
第八节 生产经营717
第一节 先秦兵役725
第七编 兵役725
第一章 夏商至明代陕西兵役725
第二节 秦汉征兵制728
第三节 西魏、北周、隋唐府兵制730
第四节 宋代募兵制与明代军户制734
第二章 清代陕西兵役741
第一节 八旗驻军世兵制741
第二节 绿营兵的招募743
第三节 新军兵役745
第三章 民国时期陕西兵役747
第一节 北洋军阀政府兵役747
第二节 国民政府兵役748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兵役760
第四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陕西兵役767
第一节 兵役制度与兵役机构767
第二节 志愿兵动员771
第三节 义务兵征集772
第四节 退役782
第五节 预备役建设789
第八编 民兵800
第一章 历代陕西民兵800
第一节 清前民兵800
第二节 晚清团练802
第三节 民国时期民兵804
第一节 农民自卫军810
第二章 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陕西民兵810
第二节 赤卫军、少年先锋队814
第三节 抗日自卫军、少年先锋队与陕东群众抗日武装833
第四节 民兵841
第三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陕西民兵850
第一节 发展历程850
第二节 领导体制862
第三节 民兵组织866
第四节 政治工作871
第五节 军事训练880
第六节 武器装备887
第七节 民兵的作用894
第一节 民国时期防空机构916
第九编 人民防空916
第一章 机构沿革916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防空机构920
第二章 组织指挥927
第一节 防空管制927
第二节 防空演习928
第三节 防空疏散930
第四节 防空专业队伍933
第五节 防空袭预案934
第三章 通信警报936
第一节 通信机构936
第二节 指挥通信网938
第三节 警报通信网940
第四章 宣传教育944
第一节 战备形势教育944
第二节 人防观念教育947
第三节 方针、政策教育948
第四节 “三防”教育951
第五章 防护工程953
第一节 发展历程953
第二节 工事分类961
第三节 平战结合963
第四节 经费物资966
姬发978
第十编 军事人物978
人物传978
白起979
王翦980
蒙恬981
马援982
耿弇983
班超984
杜预985
韦叡986
韦孝宽987
杨坚988
杨素989
李世民990
李靖992
郭子仪993
杨业995
韩世忠996
李自成997
张献忠998
王鼎999
谢子长1000
刘志丹1002
杨虎城1003
张凤翙1005
于右任1006
赵寿山1007
庞国兴1008
阎红彦1009
胡琏1010
孙蔚如1011
关麟征1013
刘玉章1014
杜聿明1015
张新奎1016
孔从洲1017
崔田民1018
张达志1019
李达1021
阎揆要1022
赵启民1023
张宗逊1025
人物录1027
先秦1027
秦汉1030
三国 两晋 南北朝1038
隋唐 五代1048
宋夏 金元1068
明清1081
中华民国1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1135
人物表1271
第十一编 大事记略1291
先秦1291
秦汉1301
三国 两晋 南北朝1308
隋唐 五代1317
宋 夏 金 元1330
明清1338
中华民国1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1472
后记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