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与区域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与区域发展
  • 佘之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0857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长江三角洲-水资源 水资源-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长江三角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与区域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Ⅰ1

第一章 综论1

图目1

图1-1 长江三角洲范围略图1

序Ⅱ3

图1-2 长江三角洲行政区4

表目5

表1-1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征及其在全国的地位(1995年)5

前言5

图1-3 长江三角洲国家级开发区分布6

图1-4 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的比较8

第二章 土地资源15

第一节 自然概况16

第二节 土地类型22

图2-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类型23

表2-1 长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的地区构成(1993年)26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评价与构成特点26

表2-2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数量与构成(1993年)27

第三章 土地利用和土地再开发32

第一节 土地利用32

表3-1 长江三角洲地区用地结构和产值构成34

表3-2 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生活用地现状(1992年)37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调整38

表3-3 锡山市杨市镇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2000年规划40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再开发41

第四节 土地承载力43

表3-5 长江三角洲各市域土地综合生产力和人口密度(1995年)44

表3-4 长江三角洲各市域耕地承载力负荷44

表3-6 长江三角洲各市域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结构(1995年)45

图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综合生产力与耕地承载力负荷46

第一节 水系48

第四章 水系与水资源48

第二节 水文特征50

第三节 水资源51

表4-1 长江三角洲水资源分区53

表4-2 长江三角洲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54

图4-1 长江三角洲水资源分区图55

表4-3 长江三角洲部分河流全年期各河段水质类别(1992年)57

表4-4 按GB3838—88规定对流域湖泊综合评价统计(1992年)57

表4-5 太湖流域主要水体水质现状(1922年)58

表4-6 江、淮部分地区水资源单项水质评价表59

表4-7 钱塘江、甬江综合水质评价(1981年)60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60

第五章 区域水环境与水利的综合治理63

第一节 水环境及其保护和治理63

表5-1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综合水质评价Ⅲ级以上统计表65

表5-2 太湖流域主要水体的“九五”水资源保护目标67

第二节 水旱灾害及水利工程69

表5-3 太湖地区1991年与1954年汛期降雨特征对比70

图5-1 太湖地区1991年梅雨总量(5月2日08时至7月16日08时等雨量线70

表5-4 太湖地区1991年汛期与太湖入湖、出湖水量71

表5-6 里下河地区1991年水位上涨值及下降值72

表5-5 里下河地区1991年最高水位与历史最高水位比较72

第三节 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影响73

表5-7 太湖地区湖泊围垦强度与水们上涨率的关系74

表5-8 太湖下游地区圩区数量变化75

表5-9 太湖地区圩区(现状)资料75

表5-10 太湖地区10m高程以下的圩外水面积变化76

图5-2 长江三角洲中部圩区分布77

表5-11 太湖地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的比重79

第四节 防灾与减灾措施82

第六章 投资环境评价与改善措施88

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88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投资环境背景和现状90

图6-1 长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系统结构90

表6-2 长江三角洲邮电通信业拥有量(1995年)93

表6-1 长江三角洲公路、铁路客货运量(1995年)93

表6-3 投资环境对比分析95

表6-4 市场发育程度比较(1995年)96

表6-5 人力资源比较(1995年)97

第三节 投资环境的评价与分类98

表6-7 长江三角洲水资源差异性分析标准99

表6-6 长江三角洲部分县市外商直接投资序列表(>1000万美元)(1995年)99

表6-8 长江三角洲指标体系系统因素及其权重101

图6-2 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聚类102

图6-3 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县市投资环境类型划分103

表6-9 长江三角洲四类投资环境地区各指标标志值104

第四节 改善投资环境的目标与措施105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主要产业发展108

第七章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108

图7-1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均GDP分布(1992年)109

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与发展的基本框架116

图7-2 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区图117

图7-3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产业轴线)118

第一节 食物保障体系的界定122

第八章 食物保障体系122

第二节 食物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123

表8-1 长江三角洲主要食物生产状况(1992年)123

表8-2 长江三角洲主要食物人均生产量(1992年)123

图8-1 太湖平原地区人均生产粮食125

图8-2 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粮食产量变化130

图8-3 苏锡常地区粮食生产水平131

第三节 食物保障体系建设135

第九章 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139

第一节 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条件139

第二节 农产品商品基地布局141

图9-1 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与商品生产基地143

第三节 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措施151

第十章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电力154

第一节 交通建设154

表10-2 江苏省长江岸线长度160

表10-1 上海市长江岸线长度160

图10-1 长江岸线资源分布161

表10-3 长江三角洲长江岸线资源分类表161

第二节 电力建设168

图10-2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展布局示意图168

图10-3 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建、在建电厂分布172

第一节 城市的分布与城市发展174

第十一章 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174

图11-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178

图1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县级市、县分布179

表1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等级(1996年)181

表11-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行政建制等级(1996年)181

表11-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辖县(市)表182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与城镇体系183

表11-4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转化与人口流动分阶段特点185

第一节 上海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全国的地位188

第十二章 上海——浦东区的开发开放及其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188

图12-1 浦东开发后的上海城市的发展格局189

第二节 浦东开发开放的提出190

表12-1 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190

表12-2 上海工业产值在全国位次变化191

第三节 浦东新区的概况和条件192

表12-3 上海市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192

第四节 浦东开发的主要目标和布局构想194

第五节 浦东开发开放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196

第六节 上海及其与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198

第十三章 长江三角洲的持续发展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