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轧制理论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轧制理论及其应用
  • 日本钢铁协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轧制理论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 绪 论1

第二章 轧制理论3

2.1 概述3

2.1.1 轧制理论3

2.1.2 初步解说4

2.1.3 惯用应变,对数应变及应变速度6

2.1.4 平均轧制压力和轧制压力系数11

2.1.5 压力分布15

2.1.6 轧制力矩21

2.1.7 平均屈服应力25

2.1.8 平均轧制功和所需的功率26

2.2 Karman理论30

2.2.1 Karman方程式的Hill解30

2.2.2 Bland-Ford公式34

2.2.3 Ford,Ellis,Bland图解(轧制力)35

2.2.4 Ford,Ellis,Bland图解(转矩)37

2.2.5 Sims冷轧计算图38

2.2.6 Hill近似公式41

2.3.1 Prandtl的粗糙平面压缩(平面应变)42

2.3 Orowan理论42

2.3.2 Nadai的倾斜平面压缩44

2.3.3 Orowan理 论45

2.3.4 Orowan微分方程式46

2.3.5 Sims热轧理论47

2.3.6 Orowan-Pascoe公式49

2.4 其他理论52

2.5 可能轧制的最小板厚理论58

2.5.1 关于最小板厚58

2.5.2 轧辊产生弹性压扁时的最小轧制厚度59

2.5.3 轧辊接触时的最小轧制板厚63

2.6 连轧理论(冷连轧机的影响系数)65

2.6.l 前言65

2.6.2 连轧机基本方程式65

2.6.3 影响系数69

第三章 变形抗力75

3.1 关于变形抗力的概述75

3.1.1 变形条件和变形抗力75

3.1.2 拉伸、压缩试验结果的比较75

3.1.3 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抗力76

3.1.4 平均变形抗力77

3.2.1 测定装置78

3.2 测定方法78

3.3 测定结果84

3.3.1 拉伸试验时的变形抗力84

3.3.2 压缩试验时的变形抗力95

3.3.3 轧制理论分科会的共同实验结果111

3.4 变形抗力值的研究113

3.4.1 应变,应变速度及温度的影响113

3.4.2 Zener的表示法122

3.4.3 等速轧制温度表示法123

3.4.4 综合式125

第四章 变形能133

4.1 变形能的估价法及扭转试验133

4.1.1 热变形能及其影响因素133

4.1.2 热变形能的各种试验方法134

4.1.3 由扭转试验法研究热变形能138

4.2 高温扭转试验法139

4.2.1 试验机和试件139

4.2.2 进行扭转试验的要点140

4.2.3 变形原理140

4.3.1 试验的由来145

4.3.2 为研究试验精度而作的共同试验结果145

4.3 高温扭转综合实验及其成果145

4.3.3 为选定试验的形状而作的共同试验结果150

4.3.4 共同试验的结果及标准试件151

4.4 高温扭转试验中变形能的测定结果151

4.4.1 对于各种钢材的测定结果151

4.4.2 扭转试验结果用于生产的实例157

4.5 各种因素对变形能的影响159

4.5.1 变形能及试验方法的选定159

4.5.2 各种因素对钢的热变形能的影响160

4.5.3 有关钢的热变形能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162

4.5.4 结束语164

第五章 轧制特性的测定方法166

5.1 轧制力的测定方法166

5.1.1 轧制力的测定原理166

5.1.2 轧制力的测定方法166

5.2 转矩的测定方法175

5.2.1 转矩的测定原理175

5.2.2 转矩的测定方法176

5.3 厚度的测定方法180

5.3.1 接触式测厚仪180

5.3.2 射线厚度测定法180

5.5.1 温度测定法的概述190

5.4 板宽测定方法190

5.5 轧材温度测定方法190

5.5.2 实际测温法191

5.6 张力测定法194

5.7 轧制时用的计测仪的汇总195

第六章 轧制特性的测定结果198

6.1 概述198

6.1.1 轧制的各种特性198

6.1.2 轧制特性的表示方法198

6.2 初轧的特性201

6.2.1 万能轧机201

6.2.2 大升程板坯轧机203

6.2.3 方坯初轧机204

6.3 厚板轧制特性208

6.3.1 板轧机208

6.3.2 小型轧机213

6.4 热轧薄板的特性230

6.4.1 连续式热带钢轧机230

6.4.2 薄板轧机234

6.4.3 行星轧机235

6.4.4 小型轧机236

6.5.1 连续式冷带钢轧机241

6.5 冷轧薄板的特性241

6.5.2 可逆式冷轧机247

6.5.3 森吉米尔式轧机249

6.5.4 X型轧机249

6.5.5 极薄带材轧机250

6.5.6 小型轧机252

6.6 棒材轧制的特性259

6.6.1 方坯轧机259

6.6.2 钢坯轧机267

6.6.3 型钢轧机276

7.2 关于平均变形抗力292

第七章 几种轧制理论的分析比较292

7.1 前言292

7.3 关于摩擦系数295

7.4 实测轧制力与理论轧制力的分析比较299

7.4.1 接触弧的弹性变形与轧材的弹性变形299

7.4.2 关于与试验作比较的关系式300

7.4.3 与冷轧试验的比较301

7.4.4 与热轧试验的比较308

7.5 小结315

7.6 结束语316

第八章 轧机的刚性319

8.1 概述319

8.2 轧机的刚性系数321

8.2.1 轧机刚性系数的定义321

8.2.2 轧机刚性系数的测定321

8.2.3 根据作业条件,轧机刚性的变化322

8.3 刚性与轧制作业的关系324

8.3.1 刚性与沿轧制方向的板厚变化324

8.3.2 刚性与板厚控制的特性326

8.3.3 比刚性327

8.3.4 刚性与咬入条件328

8.4 轧机弹性变形的计算方法329

8.6 轧机刚性的调查结果340

8.5.1 轧机刚性系数与支承辊径的相互关系341

8.5.2 轧机各部分的刚性341

8.5.3 轧机常数Γ341

第九章 板厚自动控制347

9.1 板厚变化的原因347

9.1.1 辊缝So的变化347

9.1.2 轧材变形抗力和坯料尺寸的变化348

9.1.3 轧制作业条件的各种因素349

9.2 厚度检测和控制方式350

9.2.1 用X射线测厚仪的厚度控制350

9.3 连续式带钢热轧机的厚度控制352

9.3.1 用测厚仪的厚度控制352

9.3.2 活套及其它机构对厚度的影响355

9.3.3 采用预测控制的厚度控制356

9.4 板轧机的厚度控制357

9.5 连续式带钢冷轧机的厚度控制358

9.6 恒辊缝轧机360

9.7.1 有滞后时间的厚度控制精度361

9.7 厚度控制的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361

9.2.2 用测厚仪的厚度控制361

9.7.2 测厚仪控制厚度的板厚精度364

9.7.3 测厚仪控制厚度存在的问题364

第十章 轧机的计算机控制367

10.1 前言367

10.2 计算机控制系统368

10.3 板轧机的计算机控制374

10.4 连续式带钢热轧机的计算机控制380

10.5 结束语386

附录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