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态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变态心理学
  • 王建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5854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态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1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界定1

一、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1

二、变态心理的定义3

三、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4

四、心理障碍的发病状况6

第二节 认识变态的历史6

一、早期的认识6

二、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12

第三节 当代变态心理学13

一、系统综合的研究途径13

二、专业的研究队伍14

三、研究课题15

第二章 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17

第一节 经典的四大心理学流派17

一、心理动力学派17

二、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22

三、行为模型25

四、认知学派29

第二节 多维综合模型33

一、情绪33

二、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因素35

三、生命全程发展观38

第三章 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40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40

一、评估的三个基本概念40

二、临床访谈41

三、行为评估43

四、身体检查44

五、心理测验44

六、生理心理评估48

七、脑成像技术48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50

一、关于分类的问题50

二、诊断的功用52

三、美国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53

四、我国的心理障碍诊断标准54

五、导致诊断偏差的因素55

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研究方法56

一、几个重要概念57

二、临床个案史59

三、实验研究60

四、跨时间的行为研究62

五、跨文化的行为研究62

六、比较研究63

七、相关研究63

八、重复性64

九、研究伦理64

第四章 心理病理现象66

第一节 概述66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症状67

一、感知觉障碍67

二、思维障碍69

三、注意障碍74

四、记忆障碍74

五、智能障碍75

六、心境障碍76

七、意志行为障碍77

八、运动行为障碍77

九、意识障碍79

十、自知力80

第三节 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81

第五章 神经症性障碍82

第一节 神经症概念的演变及其分类变化82

一、概念的由来82

二、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82

三、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83

四、描述性定义84

五、CCMD-3的描述85

第二节 焦虑障碍86

一、概念86

二、惊恐障碍88

三、广泛性焦虑障碍90

第三节 恐怖症93

一、广场恐怖症93

二、社交恐怖症94

三、特定的恐怖症96

第四节 强迫障碍98

一、临床描述99

二、CCMD-3的描述100

三、强迫症的理论100

四、治疗101

第五节 神经衰弱102

一、临床表现102

二、治疗104

第六节 躯体形式障碍104

一、概述104

二、躯体化障碍的症状105

三、疑病症105

四、疼痛障碍108

第七节 日常焦虑109

第六章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112

第一节 关于癔症概念的起源和分类的变化112

一、历史112

二、癔症不是神经症113

三、起病原因113

四、CCMD-3的描述115

第二节 转换障碍115

一、临床描述115

二、CCMD-3的诊断标准116

三、诊断时应考虑的问题117

四、可能的原因117

五、治疗119

第三节 分离障碍120

一、分离性遗忘症120

二、分离性漫游症122

三、分离性身份障碍124

四、人格解体障碍129

第四节 应激相关障碍132

一、急性应激障碍132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133

三、适应障碍140

第五节 特定文化相关障碍141

一、Ataque de nevios141

二、Pibloktoq142

三、气功所致精神障碍142

四、巫术所致精神障碍142

五、恐缩症142

第七章 人格障碍143

第一节 概述143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143

二、人格障碍的发展143

三、人格障碍的划分145

第二节 A组人格障碍146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146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147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148

第三节 B组人格障碍149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50

二、边缘型人格障碍155

三、表演型人格障碍157

四、自恋型人格障碍157

第四节 C组人格障碍158

一、回避型人格障碍158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159

三、强迫型人格障碍159

第八章 心境障碍161

第一节 概述161

一、悲伤与抑郁症161

二、抑郁症分类的变化162

三、心境障碍的分类162

第二节 临床描述164

一、抑郁症165

二、躁狂症167

三、双相障碍168

四、特殊类型的心境障碍170

五、流行状况172

第三节 可能的原因173

一、生物因素173

二、心理社会因素176

三、综合模型181

第四节 预防和治疗182

一、生物学方法182

二、心理治疗183

三、综合治疗185

四、防止复发185

第五节 自杀186

一、统计资料186

二、抑郁和自杀187

三、自杀会传染吗187

四、自杀的动机188

五、自杀的处理和预防189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190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190

一、历史观点191

二、症状描述191

三、分类194

四、流行病学研究196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197

一、生物学原因197

二、心理和社会的原因202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203

一、生物学干预204

二、心理治疗205

第四节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8

一、分裂性障碍208

二、分裂情感性障碍208

三、妄想障碍209

四、突发性精神障碍209

五、共享性精神障碍209

第十章 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210

第一节 心理与身体的相互作用210

一、素质和压力210

二、生物机制212

三、心理调节因素214

第二节 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心身障碍216

一、艾滋病(AIDS)217

二、癌症217

第三节 冠心病218

一、A型性格219

二、情绪状况与冠心病220

第四节 疼痛和慢性疲劳综合征221

一、慢性疼痛221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223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224

一、临床描述224

二、心理因素对发病的影响225

三、治疗226

第六节 心身障碍的治疗227

一、生物反馈技术227

二、放松与冥想227

三、压力与疼痛减轻的综合计划228

四、否认228

五、行为矫正229

第十一章 进食与睡眠障碍230

第一节 进食障碍230

一、概述230

二、厌食症231

三、狂食症233

四、暴食症235

五、其他进食障碍236

六、原因探讨237

七、预防和治疗239

第二节 睡眠障碍244

一、概述244

二、睡眠紊乱245

三、预防和治疗249

第十二章 性障碍251

第一节 概念的演变251

一、概述251

二、性别差异251

三、性别角色252

四、文化差异252

五、性爱的五个层次253

第二节 性别认同障碍254

一、临床描述255

二、可能的原因256

三、治疗256

第三节 性取向257

一、性取向的根源257

二、性取向的改变258

第四节 性偏好障碍259

一、性偏好障碍的类型259

二、性偏好障碍的原因263

三、改变和治疗263

第五节 性机能障碍264

一、人类正常的性反应265

二、性机能障碍266

三、性机能障碍的原因269

四、性机能障碍的治疗271

第十三章 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273

第一节 概述273

一、基本概念273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274

三、原因275

第二节 物质滥用的心理社会学理论276

一、心理学理论276

二、社会学理论280

三、家庭理论281

第三节 烟草283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283

二、吸烟的危害284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284

四、吸烟的预防284

第四节 饮酒、酒滥用及酒依赖285

一、概述285

二、乙醇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286

三、酒滥用及酒依赖的病因研究287

四、酒依赖的特点288

五、酒依赖的治疗及康复289

六、酒滥用及酒依赖的预防290

第五节 阿片类药物290

一、概述290

二、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91

三、戒断反应291

四、治疗292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293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93

二、治疗294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295

第一节 概述295

一、识别正常与异常295

二、障碍的易感性295

三、儿童期障碍的特点296

四、儿童期障碍的类型297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299

一、临床特点和测量299

二、原因300

三、治疗303

第三节 孤独症303

一、临床特点304

二、原因306

三、治疗308

第四节 学习障碍309

第五节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310

一、临床表现310

二、可能的原因312

三、治疗312

第十五章 老年期精神障碍316

第一节 概述316

一、老龄化问题316

二、生理易感性318

三、心理易感性319

第二节 谵妄320

第三节 痴呆和遗忘症321

一、阿尔茨海默病322

二、血管性痴呆323

三、额叶性痴呆324

四、由帕金森病引起的痴呆324

五、痴呆的原因325

六、痴呆的治疗326

七、遗忘症329

第四节 老年期其他精神障碍329

一、老年抑郁329

二、老年焦虑332

三、老年物质滥用333

四、老年妄想障碍334

五、晚发性精神分裂症335

第十六章 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337

第一节 概述337

一、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338

二、行为能力340

第二节 精神疾病带来的影响342

一、个人的负担342

二、家庭的代价343

三、社会的代价344

第三节 民事收容347

一、民事收容的标准347

二、精神疾病的界定348

三、危险性348

四、定罪349

五、解除收容与无家可归349

第四节 刑事收容350

一、精神病的辩护350

二、接受审判的能力350

三、预警的责任350

四、作为专家证人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351

第五节 病人的权利351

一、接受治疗的权利352

二、拒绝治疗的权利352

三、参与研究的权利352

第六节 新的挑战354

一、分裂性认同障碍和刑事责任354

二、恢复的记忆的准确性355

三、精神卫生治疗的滥用357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359

英文文献注释368

参考文献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