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白让让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61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本书内容提要1
1.2 概念的提出与现实依据7
1.3 研究的方法与对象15
1.4 全书的结构安排17
1.5 创新与探索20
2 进入与价格管制: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的回顾20
2.1 传统自然垄断概念下的进入与价格管制25
2.2 芝加哥学派中的价格与进入管制35
2.3 激励理论中的进入与价格管制45
2.4 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简介与评述60
3 一个二元管制的机制设计及其可实施性分析60
3.1 引言:经济管制与机制设计71
3.2 模型76
3.3 管制者承诺、企业行为与机制稳定性88
3.4 权力安排与管制机制不稳定的结构性基础95
3.5 小结107
4 二元管制下边缘性进入的理论模型分析107
4.1 引言:管制结构与潜在进入空间113
4.2 模型117
4.3 边缘性进入与管制者容纳激励120
4.4 边缘性进入与在位者先发策略124
4.5 寡头垄断结构下的边缘性进入容纳与阻止129
4.6 边缘性进入的管制制度基础136
4.7 小结137
5 供需结构不对称、边缘性进入与竞争性产业的管制放松——以中国轿车工业为例137
5.1 引言141
5.2 产业组织政策与竞争性产业的管制143
5.3 二元管制下的产业运行(1989—2001年)149
5.4 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与基本假设156
5.5 实证分析与考察158
5.6 结论与政策含义168
6 强制性管制放松、在位者补偿与需求引致的边缘性进入——“小灵通”现象的深层思考168
6.1 中国电信业供给与需求的总体特186
6.2 中国电信业管制及其放松动因的解释与评述194
6.3 “小灵通”:基于需求与管制结构的边缘性进入206
6.4 小结:中国电信业管制的困境和改革取214
7 结论、问题与前瞻224
7.1 本书的结论224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226
7.3 进一步的思考228
参考文献237
出版后记269
图2.1 自然垄断26
图2.2 拉姆齐定价28
图2.3 A-J效应与最低成本生产30
图2.4 两部定价31
图2.5 S-P模型40
图2.6 Becker模型41
图3.1 管制者作为两工厂垄断厂商时的决策84
图3.2 价格竞争86
图3.3 权力水平分离下的序贯博弈102
图3.4 市场分割与管制效率106
图4.1 边缘性进入与管制者容纳123
图4.2 在位者与管制者之间的先期博弈125
图4.3 在位者与潜在进入者的先期博弈128
图6.1 固定电话需求的变化趋势191
图6.2 电信需求的结构变化192
图6.3 电信业的管制机构与关系199
图6.4 固定电话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209
图6.5 中国电信与信息产业部的“小灵通”博弈210
图6.6 固定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的盈利能力比较211
图6.7 移动和联通之间的“智猪”博弈212
表2.1 美国电信市场管制放松前后的主要变化60
表5.1 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与增加值率146
表5.2 中外轿车企业的产出比较(2002年)148
表5.3 中国的轿车工业(1989—2001年)150
表5.4 中外轿车企业的利润率比较154
表5.5 计划价格期间主导产品的价格与产出159
表5.6 品牌扩展、价格竞争与集中度162
表5.7 中国汽车工业管理机构的变更164
表5.8 世界汽车工业的集中度变化(1985—1999)170
表5.9 跨国公司在中国轿车产业的产品分布与生产能力172
表6.1 中国电信产业的主要能力(1978—2002年)189
表6.2 收入对电信需求的影响分析192
表6.3 移动通信的初装费与需求变动194
表6.4 进入管制放松前邮电通信企业的财务指标202
表6.5 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侵蚀207
表6.6 小灵通与联通进入的比较213
附录181
附录5.1 边缘性进入对产业竞争程度的影响181
附录5.2 基于市场细分的集中度变化181
附录5.3 轿车工业进入与价格管制的若干重要政策与影响(1986—2002年)182
附录5.4 汽车行业管理的主要部门和职责184
附录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有关轿车产业价格与进入管制的条款184
附录5.6 中国、日本、韩国轿车产业的成长与国际竞争力185
附录6.1 中国电信业管制放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法规与实施后果(1980—2002年)220
附录6.2 中国电信业与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比较222
附录6.3 OECD国家电信放松后新进入者的市场份额变化(国际长途)223
附录6.4 OECD国家电信放松后新进入者的市场份额变化(国内长途)223
附录7.1 英国若干产业的私有化进程234
附录7.2 美国若干产业管制放松的内容235
附录7.3 美国若干产业管制放松的效果与现状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