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庞任隆艺术作品集 长安书法篆刻研究 上编 文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庞任隆艺术作品集 长安书法篆刻研究 上编 文论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2224453.jpg)
- 庞任隆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780736094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艺术评论-文集;艺术-作品综合集-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庞任隆艺术作品集 长安书法篆刻研究 上编 文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古玺情思长安历代官印述略1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11
论秦官印及其艺术特色15
秦代印陶艺术综述37
秦印陶及研究概说41
长安建章宫汉砖脊篆文小考53
长安出土的皇(太)后玺55
西魏独孤信十八面印58
西魏独孤信十八面炭精印考述60
西安钟鼓楼广场金代官印概述65
西安所藏民国时期的官印67
二 封泥神韵秦文书封缄制度的结晶——西安北郊新出土秦封泥概述75
西安北郊秦官印封泥考85
西安北郊秦官印封泥续考103
西安北郊新出土的秦封泥的印学意义111
略论西安北郊出土的秦封泥的文化价值121
秦代封泥与秦代印章的关系129
秦封泥的出土给当代文书档案工作的启示131
秦封泥文字的书法价值137
从秦封泥的发现看秦手工业的发展144
秦官印封泥美学初探150
秦封泥、竹简与绳子散论170
《西安秦代封泥研究》综述175
三 书法魅力西周金文对书法的传承和影响177
隋唐时期陕西长安的书法盛况189
唐代书体书家书风散论200
北魏元苌《温泉颂碑》书艺考略208
陕西书坛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陕西省书协主席团成员访谈录215
陕西书法在迈向新世纪的三年里220
从一组数字看新三年的陕西书坛226
“三秦书风”刍议231
再论“三秦书风”236
古都西安,有座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写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创建十五周年之际241
古都西安,有座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新闻链接247
历史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兼谈西安城墙隋唐长安城遗址博物馆和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257
四 书乡采风由兰亭奖评选到书法艺术创作——与吴三大一席谈263
采访金文型篆书大家邱星267
陕西为什么迄今尚未发现秦简椟书法档案269
陕西秦汉瓦当的文化艺术特色与鉴赏27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走出来依旧是八百里秦川壮士281
秉承秦唐遗风 光大骊山文化——在陕西骊山印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式上的讲话289
生命的华彩——记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291
“兰亭笔会”赴长安 曲江之畔说雅集——记西安首届“长安雅集”大型系列文化活动之曲江盛会293
爱国主义的丰碑 雕塑艺术的史诗——骊山《西安事变浮雕》大型艺术工程概述298
于右任诗词佳句连接海峡两岸——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专访纪实303
蓝田西寨庞永太《冥寿序》十二条屏及其书画藏品欣赏309
五 书家纪事精劲雄浑 苍博老辣——记刘自椟先生的篆书艺术317
德艺并举 风范长存——悼刘自椟先生319
人要平平常常 字要奇奇特特——缅怀著名书法家卫俊秀323
宁入饿鬼道 不参野狐禅——傅嘉仪和他的篆刻艺术327
以传统文化思想为书法教育的灵魂——钟明善书法艺术思想解读329
法由古授 美自我成——茹桂书法艺术与理论窥探333
“书家多体论”的倡导者——薛铸书法艺术语言探微335
铁马秋风大散关——记书法篆刻家赵熊先生338
痴情换来真功夫——雷珍民的书法艺术340
人性化魅力的展示——读王定成宋词书作有感343
腹有诗书气自华——记陕西老年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叶浓345
挥毫泼墨伴夕阳——记陕西老年书画家贾泽月347
六 艺苑寻秘学书先做人349
拜见赵朴初大师351
为香港同胞治印354
用篆刻艺术形式再现老子道德哲学思想——浅谈《道德经印谱》的成因及意义357
秦砖与秦砖刻字363
秦砖印文与篆刻艺术366
秦兵马俑书法艺术初探——《世界各国元首眼中的秦俑》书法百米长卷创作随想368
拟秦封泥篆刻初探370
漫谈书法家自撰楹联373
母亲·华清池·篆刻377
论中国篆刻的艺术语言37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长安书法篆刻研究》跋386
编后语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