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评估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评估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095157.jpg)
- 崔宇红,王飒,赵霞,郝琦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514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评估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评估体系构建2
第一节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科研绩效评估方法2
(一)科研绩效评估方法2
(二)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科研绩效评估3
第二节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计量评估报告方案设计8
(一)报告内容8
(二)报告指标9
(三)目标国家选择12
(四)学科分类12
(五)研究方法13
第二章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概览16
第一节 国内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统计16
(一)关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6
(二)国内科技论文的总量及变化趋势16
(三)国内科技论文的学科分布17
(四)国内科技论文的机构分布20
第二节 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SCI论文统计20
(一)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产出分析20
(二)目标国家对比分析23
(三)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31
(四)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33
第三节 中国专利数据统计分析36
(一)专利申请受理量与授权量(2005—2014年)36
(二)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技术领域分布44
(三)职务和非职务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58
(四)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机构分布63
(五)有效专利69
(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国际比较71
第四节 专利国际对比分析74
(一)世界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74
(二)主要国家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统计77
第五节 小结85
(一)10年内,国内科技论文总量呈增长趋势,近5年保持相对平稳85
(二)国内基础学科科技论文所占比重整体为减少趋势,医药卫生类所占比重整体为增加趋势85
(三)国内科技论文的机构分布继续保持以高校为主86
(四)10年内,SCI收录的国际论文在发表和引用规模上已经进入世界科技强国前列,但论文影响力表现不佳86
(五)不同学科之间SCI收录国际论文表现存在差异,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具有相对优势86
(六)国际合作论文在数量和合作国家范围上呈增长趋势,美国是与中国合作论文最多的国家86
(七)对比世界主要科技强国,中国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近年来依靠论文数量的高速增长,引用份额不断提升,有望在短期内进入领先国家行列86
(八)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近5年来,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87
(九)2014年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最活跃的三个技术领域是医学、兽医学、卫生学(A61),计算、推算、计数技术(G06),测量、测试(G01)87
(十)2014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主要涉及通信、互联网以及石油化工领域87
(十一)中国PCT专利申请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4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3位87
第三章 物理和空间科学学科计量评估90
第一节 我国物理和空间科学学科发展概况90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91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91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92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93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94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95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96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97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98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98
(二)主要合作国家和发展趋势98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99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00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00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00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01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02
第四章 数学学科计量评估106
第一节 我国数学学科发展概况106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107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107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108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109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110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111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112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113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114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114
(二)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和发展趋势114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115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16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16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16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17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18
第五章 化学学科计量评估122
第一节 我国化学学科发展概况122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123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123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124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125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126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127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128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129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130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130
(二)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和发展趋势130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131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32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32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33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33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34
第六章 生物学学科计量评估138
第一节 我国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138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139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139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140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141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142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143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143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144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146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146
(二)主要合作国家和发展趋势146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147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48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48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49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49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50
第七章 环境生态和地球科学学科154
第一节 我国环境生态和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概况154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155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155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156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157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158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159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160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161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162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162
(二)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和发展趋势162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163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64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64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65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65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66
第八章 计算机科学学科计量评估170
第一节 我国计算机科学学科发展概况170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171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171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172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173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174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175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176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176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178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178
(二)主要合作国家和发展趋势178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179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80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80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81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81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82
第九章 材料科学学科计量评估186
第一节 我国材料科学学科发展概况186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187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187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188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189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190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191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192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193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194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194
(二)主要合作国家和发展趋势194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195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196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196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197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197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198
第十章 工程学科计量评估202
第一节 我国工程学科发展概况202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203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03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204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205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206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207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208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209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210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210
(二)主要合作国家和发展趋势210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211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212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212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213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213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214
第十一章 农业科学学科计量评估218
第一节 我国农业学科发展概况218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219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19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220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221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222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223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224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225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226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226
(二)主要合作国家和发展趋势226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227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228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228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229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229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230
第十二章 临床医学学科计量评估234
第一节 我国临床医学学科发展概况234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235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35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236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237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238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239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240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240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242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242
(二)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和发展趋势242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243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244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244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245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245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246
第十三章 基础医学学科计量评估250
第一节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发展概况250
第二节 目标国家对比分析251
(一)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51
(二)论文引用份额对比分析252
(三)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253
(四)发展态势矩阵分析254
(五)顶级论文对比分析255
(六)高影响力机构对比分析256
(七)中国高影响力机构256
第三节 我国论文合作情况分析258
(一)论文合作发展趋势258
(二)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和发展趋势258
(三)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收益分析259
第四节 我国高被引论文表现分析260
(一)高被引论文合著分析260
(二)高被引论文主导性分析261
(三)高被引论文来源机构261
(四)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