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四川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四川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2029610.jpg)
- 邓曼丽,李绍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9802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四川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社会治理的基本命题1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1
(一)社会治理兴起的历史因素和理论溯源1
(二)社会治理:内涵与特征5
(三)中国经验:涵盖在“社会建设”政策范式中的“社会治理”7
二、由谁治理:社会治理的主体9
(一)何谓“基层”:传统想象和应然结构9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体建设和关系建设12
三、治理什么:社会治理的领域17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应然领域18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然问题23
四、如何治理:社会治理的机制26
(一)社区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工作策略26
(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运用社区发展策略和机制的必要性28
(三)社区发展视野下的基层社会生态系统建设29
第2章 基层社会治理:现状与未来35
一、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分析35
(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35
(二)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分析38
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模式——以上海宝山区、浙江杭州市、诸暨市枫桥镇为例42
(一)“枫桥式”矛盾化解体系43
(二)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体制和机制44
(三)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工作机制46
(四)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机制47
三、未来展望:“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49
(一)放眼全局和未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50
(二)“摸着石头过河”,深入基层,探索地方治理经验52
第3章 四川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与探索56
一、四川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要做法56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民主先行57
(二)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推动基层治理创新58
(三)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58
(四)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59
(五)大力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率59
(六)德法相依、以人为本,创新矛盾化解机制60
(七)社会多元参与,最大程度调动基层治理主体的积极性61
二、四川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主要困境62
(一)基层社会的治理理念未能彻底转变62
(二)治理主体单一,缺乏协同治理机制62
(三)治理方式简单,政府社会管理手段单一63
(四)基层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新的治理挑战63
(五)市民社会发展不完善,造成社会治理的真空64
三、推动四川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建议64
(一)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强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65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66
(三)规范群团组织运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67
(四)提升源头治理能力,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体制68
第4章 治理主体:多元主体共治71
一、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四川实践——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72
(一)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72
(二)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73
(三)锦江区基层党组织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75
(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79
二、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四川实践——省内外的对比81
(一)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背景81
(二)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分析82
(三)四川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85
(四)推动四川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88
三、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四川实践——以乐山车子镇老年协会为例89
(一)从管控到发展: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政策背景90
(二)农村老年协会的发展现状92
(三)车子镇老年协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情况93
(四)结论:协同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97
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城市社区实践——以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长寿苑社区为例99
(一)长寿苑社区社会治理状况99
(二)长寿苑社区治理的主要创新101
(三)长寿苑社区创新社会治理的经验与启示104
第5章 治理方式:民主治理108
一、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协商困境及制度构建108
(一)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协商困境109
(二)基层民主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的制度构建114
二、仪陇县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探索与创新119
(一)尝试——九湾村的玉米粒成为基层民主治理的火种119
(二)探索——“五权”模式在仪陇农村得到普遍推行和成功论证121
(三)创新——雷家坝新村综合体成为基层民主治理的成功案例123
(四)启示——仪陇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经验127
三、仪陇县城镇基层民主治理的探索与创新130
(一)尝试——南门社区的聊天室成为城镇基层治理的新花样130
(二)探索——南门社区在城镇基层民主治理上的新举措133
(三)创新——南门社区在城镇基层民主治理上的亮点135
(四)启示——仪陇城镇基层民主治理的可贵经验137
第6章 治理机制:参与和互动140
一、以公众参与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以成都曹家巷为例140
(一)曹家巷的基本状况与拆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40
(二)曹家巷拆迁执行过程中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创新141
(三)曹家巷拆迁对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借鉴价值145
二、以心理干预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以仪陇县“李二嫂聊天室”为例148
(一)从“李二嫂聊天室”看矛盾调处与利益协调148
(二)“李二嫂聊天室”在利用心理干预协调社会矛盾方面的创新之处151
(三)“李二嫂聊天室”对完善矛盾调处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启示155
三、以“大调解”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以眉山“诉非衔接”为例157
(一)眉山“诉非衔接”让矛盾纠纷高效化解157
(二)眉山“诉非衔接”的“大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之处158
(三)眉山案例对于“大调解”健全矛盾调处的启示159
第7章 治理领域:保障基层公共安全162
一、基层公共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163
(一)基层公共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共环境164
(二)基层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165
二、基层公共安全:省外管理探索试点经验166
(一)诸暨市“枫桥经验”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166
(二)宁波市基层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167
(三)湖州市“1中心6站”基层公共安全监管模式169
(四)北京市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实践探索170
(五)深圳市公共安全管理试点实践171
三、基层公共安全:四川省的实践探索173
(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成都模式”探析174
(二)遂宁市应急管理工作长效机制175
(三)船山区创新基层公共安全治理社区服务新路子176
(四)西昌市公共安全综合治理实践177
四、基层公共安全:创新探索设计179
(一)改造和利用传统公共安全管理体系179
(二)创新基层公共安全组织机构180
(三)强化基层公共安全基础建设183
第8章 构建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模式189
一、一核多元: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190
(一)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190
(二)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构建服务型政府192
(三)推进社会协同与公民参与相结合194
二、群众路线: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195
(一)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落实群众路线196
(二)推进基层社会民主深化群众路线198
三、社会公平: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诉求199
(一)实现“三个公平”核心诉求201
(二)保障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201
四、改善民生: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204
(一)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204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05
参考书目209
后记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