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师自通AutoCAD 2014中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师自通AutoCAD 2014中文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958985.jpg)
- 史宇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4257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46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881页
- 主题词:AutoCAD软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师自通AutoCAD 2014中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熟悉工作环境与基本操作1
1.1 了解AutoCAD 2014的工作空间2
1.1.1 初始用户工作空间——“草图与注释”工作空间3
1.1.2 继承传统——“AutoCAD经典”工作空间4
1.1.3 三维绘图基础——“三维基础”工作空间4
1.1.4 三维设计进级——“三维建模”工作空间5
1.1.5 疑难解答——AutoCAD 2014工作空间的其他切换方法6
1.1.6 疑难解答——“菜鸟级”AutoCAD 2014用户使用哪种工作空间比较合适?7
1.2 “AutoCAD经典”工作空间详解8
1.2.1 快速操作的好帮手——应用程序菜单8
1.2.2 确实实用——标题栏9
1.2.3 绘图好助手——菜单栏10
1.2.4 图形设计利器——工具栏11
1.2.5 疑难解答——如何调出其他工具栏?11
1.2.6 认识您的绘图纸与绘图笔——绘图区与光标13
1.2.7 疑难解答——绘图区下方的3个标签有什么作用?15
1.2.8 用户与程序交流的桥梁——命令行及文本窗口15
1.2.9 疑难解答——在命令行输入错误命令或参数怎么办?17
1.2.10 精确绘图必备——状态栏与辅助绘图功能17
1.3 AutoCAD 201 4绘图文件的基本操作18
1.3.1 准备一张绘图纸——新建绘图文件18
1.3.2 疑难解答——“样板”文件与“无样本”文件有什么区别?20
1.3.3 疑难解答——新建文件时的“公制”与“英制”有什么区别?20
1.3.4 图形文件的存储——保存与另存20
1.3.5 疑难解答——如何选择图形文件的存储格式?21
1.3.6 图形文件的查看与编辑——打开22
1.3.7 使您的AutoCAD运行更顺畅——清理垃圾文件23
1.4 AutoCAD 2014绘图命令的启动方式23
1.4.1 传统方式启动绘图命令——菜单栏与右键菜单24
1.4.2 快速启动绘图命令——工具栏与命令功能区25
1.4.3 表达式启动绘图命令——输入英文命令25
1.4.4 最时髦的启动方式——功能键与快捷键26
1.5 AutoCAD 2014视图的调控27
1.5.1 实时调控视图28
1.5.2 实时恢复与平移视图30
1.6 AutoCAD 2014图形的基本控制与操作30
1.6.1 选取单个图形对象——点选31
1.6.2 疑难解答——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点选”方式选择对象?31
1.6.3 疑难解答——能否使用“点选”方式选择多个对象?32
1.6.4 疑难解答——编辑模式和非编辑模式下选择对象的显示状态为何不同?32
1.6.5 选取多个对象——窗口选择33
1.6.6 其他选择方式——窗交选择33
1.6.7 调整对象的位置——移动对象34
1.6.8 疑难解答——如何精确移动对象?34
1.6.9 还原操作——放弃、重做与删除35
1.7 综合自测36
1.7.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36
1.7.2 软件操作入门——切换工作空间36
第2章 绘图设置与绘图基础37
2.1 绘图环境设置38
2.1.1 打造个性化的工作界面——“显示”设置39
2.1.2 使您的文件更安全、使用范围更广——“保存”设置43
2.1.3 精确绘图的关键——“绘图”设置47
2.2 绘图区域设置50
2.2.1 设置合适的绘图范围——绘图界限50
2.2.2 疑难解答——设置绘图界限后为什么没有变化?51
2.2.3 疑难解答——设置绘图界限后一定要在该界限内绘图吗?52
2.2.4 疑难解答——如何保证只在绘图界限内绘图?52
2.2.5 疑难解答——在绘图界限外绘图对图形有什么影响?53
2.3 绘图单位与精度设置53
2.3.1 选择合适的绘图类型——单位类型54
2.3.2 精确绘图的保证——精度与角度方向55
2.4 捕捉设置56
2.4.1 设置光标的捕捉距离——步长捕捉57
2.4.2 显示图形界限——启用栅格58
2.4.3 精确捕捉对象特征点——对象捕捉60
2.4.4 疑难解答——设置对象捕捉后为什么不能捕捉?61
2.5 临时捕捉62
2.5.1 端点捕捉——绘制图形对角线63
2.5.2 中点捕捉——绘制中心线64
2.5.3 交点捕捉——绘制对角线65
2.5.4 捕捉图形外的点——外观交点与延长线捕捉66
2.5.5 垂足捕捉——绘制矩形对角线的垂线66
2.5.6 平行线捕捉——绘制矩形对角线的平行线67
2.5.7 其他捕捉功能——圆心、象限点、切点、插入点、节点与最近点捕捉68
2.6 追踪设置69
2.6.1 正交模式——绘制水平、垂直图线的良方70
2.6.2 疑难解答——不启用“正交”模式能否绘制水平或垂直的图线?71
2.6.3 极轴追踪——绘制30°角的直线72
2.6.4 疑难解答——如何设置其他角度的极轴追踪角?73
2.6.5 疑难解答——如何设置系统预设外的极轴追踪角度?74
2.6.6 疑难解答——新建增量角后如何使用系统预设的增量角?74
2.6.7 实例——绘制边长为120的等边三角形74
2.6.8 疑难解答——为什么设置的极轴角度与实际中使用的角度不同?76
2.6.9 疑难解答——如何设置绘制方式是角度负方向的三角形其他边的角度?76
2.6.10 不可不用——对象捕捉追踪77
2.7 其他捕捉与追踪功能78
2.7.1 相对点捕捉——“自”功能78
2.7.2 临时追踪点79
2.7.3 捕捉两点之间的中点——两点之间的中点80
2.8 直线81
2.8.1 最简单的二维图形——直线81
2.8.2 疑难解答——如何使用[直线]命令绘制闭合图形?82
2.9 坐标与坐标输入83
2.9.1 精确图形的关键——坐标系与坐标输入83
2.9.2 绝对坐标输入——绝对直角坐标与绝对极坐标84
2.9.3 疑难解答——绝对极坐标输入中的参数问题87
2.9.4 疑难解答——如何知道矩形对角线长度和对角线与边线的夹角角度?87
2.9.5 相对坐标输入——相对直角坐标与相对极坐标87
2.9.6 坐标输入的另一种功能——动态输入89
2.10 综合自测90
2.10.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90
2.10.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简单图形91
第3章 图形对象的管理与控制92
3.1 图层及其基本操作93
3.1.1 管理图层的利器——图层94
3.1.2 获取图层的方法——新建图层96
3.1.3 有效规划管理图形——重命名图层97
3.1.4 丢弃多余图层——删除图层98
3.1.5 设置当前图层——切换图层98
3.2 图层的状态控制99
3.2.1 显示、隐藏图形对象——开关图层100
3.2.2 疑难解答——关闭图层对图形对象有什么影响?如何显示被隐藏的图形对象?101
3.2.3 冻结、解冻图形对象——冻结与解冻图层101
3.2.4 疑难解答——冻结图层对图形有什么影响?103
3.2.5 防止误操作最好的办法——锁定图层103
3.3 图层的特性设置104
3.3.1 设置图层颜色特性——修改建筑平面图中门窗的颜色105
3.3.2 设置图层线型特性——创建垫片中心线107
3.3.3 设置图层线宽特性——修改垫片轮廓线线宽108
3.4 综合实例——设置工程图中的常用图层110
3.4.1 绘图思路110
3.4.2 绘图步骤110
3.5 图层的过滤113
3.5.1 根据图层特性分组图——图层特性过滤器114
3.5.2 图层特性过滤器的知识拓展115
3.5.3 人为分组图——图层组过滤器117
3.6 图层的规划管理118
3.6.1 快速更改对象到目标图层——图层匹配118
3.6.2 快速更改对象到当前图层——更改当前图层119
3.6.3 实例——规划管理零件图120
3.7 图形特性与特性匹配123
3.7.1 设置图形特性的利器——【特性】窗口123
3.7.2 实例——设置矩形厚度和宽度几何特性126
3.7.3 实例——将矩形特性匹配给多边形127
3.8 快速选择128
3.8.1 实例——快速删除建筑平面图中的图块文件128
3.8.2 认识【快速选择】对话框130
3.9 综合自测131
3.9.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131
3.9.2 软件操作入门——快速删除传动轴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131
3.9.3 应用技能提升——为建筑墙体轴线图加载线型132
第4章 绘制点、线图元134
4.1 绘制点图元135
4.1.1 绘制点——单点、多点与点样式的设置136
4.1.2 定数等分——使用点将对象等分为相同的段数137
4.1.3 定距等分——使用点将对象等分为相等的段数138
4.1.4 疑难解答——【定数等分】与【定距等分】有何区别?二者各适用于何种情况?138
4.1.5 疑难解答——使用【定距等分】所得到的距离一定相等吗?139
4.1.6 疑难解答——使用【定距等分】时如何确定鼠标的单击位置?139
4.1.7 实例——完善吊顶图灯具139
4.2 绘制构造线143
4.2.1 水平、垂直构造线——绘制水平、垂直构造线143
4.2.2 疑难解答——不激活【水平】或【垂直】选项还能绘制水平或垂直构造线吗?144
4.2.3 偏移构造线——通过偏移绘制构造线145
4.2.4 疑难解答——创建偏移构造线时鼠标单击的方向和位置有要求吗?147
4.2.5 角度构造线——绘制特定角度的构造线147
4.2.6 疑难解答——不启用【角度】选项能创建特定角度的构造线吗?148
4.3 绘制多段线149
4.3.1 直线型多段线——绘制由直线段组成的多段线150
4.3.2 疑难解答——多段线绘制过程中的“单击指定下一点”是什么意思?150
4.3.3 圆弧多段线——绘制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多段线151
4.3.4 疑难解答——多段线的其他选项有何作用?152
4.3.5 宽度多段线——绘制具有宽度的多段线152
4.3.6 实例——绘制沙发平面图154
4.4 绘制多线156
4.4.1 多线——绘制多线157
4.4.2 实例——绘制立面柜157
4.4.3 疑难解答——多线的“比例”有什么作用?159
4.4.4 疑难解答——多线的“对正”有什么作用?159
4.4.5 多线样式——设置多线样式159
4.4.6 实例——新建墙线和窗线样式162
4.4.7 编辑多线——通过编辑多线使其符合设计要求163
4.4.8 疑难解答——编辑多线时,多线的选择顺序对编辑结果有什么影响?166
4.4.9 疑难解答——实际工作中如何判断多线的选择顺序?166
4.5 综合实例——绘制建筑墙体平面图167
4.5.1 绘图思路167
4.5.2 绘制墙线167
4.5.3 绘制窗线171
4.5.4 绘制阳台线174
4.6 综合自测176
4.6.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176
4.6.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立面窗户177
4.6.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建筑墙体图177
第5章 绘制基本图形178
5.1 绘制圆179
5.1.1 最常用的画圆方式——半径、直径180
5.1.2 疑难解答——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可以使用【半径】或【直径】方式绘制圆?181
5.1.3 实例——绘制法兰盘181
5.1.4 最随意的画圆方式——三点184
5.1.5 疑难解答——为什么“三点”方式是最随意的画圆方式?185
5.1.6 最简单的画圆方式——两点186
5.1.7 疑难解答——“两点”方式与“直径”方式有什么区别?186
5.1.8 疑难解答——什么情况下适用“两点”方式或“直径”方式画圆?187
5.1.9 最复杂的画圆方式——切点、切点、半径187
5.1.10 疑难解答——“三点”方式与“相切、相切、相切”方式有什么区别?188
5.2 绘制标准矩形189
5.2.1 默认方式——绘制300×200的标准矩形189
5.2.2 面积方式——绘制面积为50000的标准矩形190
5.2.3 尺寸方式——绘制长度为300、宽度为250的标准矩形190
5.2.4 倾斜方式——绘制倾斜度为30°的标准矩形191
5.3 绘制特殊矩形191
5.3.1 倒角矩形——绘制100×100倒角距离为20的矩形192
5.3.2 疑难解答——倒角矩形中的两个倒角参数必须相同吗?193
5.3.3 疑难解答——只能使用默认方式绘制倒角矩形吗?193
5.3.4 圆角矩形——绘制200×200、圆角半径为30的矩形193
5.3.5 实例——绘制垫片零件图194
5.3.6 厚度矩形——绘制厚度为50的圆角矩形198
5.3.7 宽度矩形——绘制宽度为10的圆角矩形199
5.4 绘制多边形200
5.4.1 “内接于圆”方式——绘制内接圆半径为100的五边形201
5.4.2 “外切于圆”方式——绘制外切圆半径为150的八边形202
5.4.3 疑难解答——“内接于圆”与“外切于圆”方式绘制的多边形有何不同?202
5.4.4 实例——绘制螺母203
5.4.5 “边”方式——绘制边长为50的五边形204
5.5 绘制椭圆205
5.5.1 轴端点方式——绘制长轴为150、短轴为60的椭圆205
5.5.2 疑难解答——为什么绘制椭圆时输入的短轴值是实际尺寸的一半?206
5.5.3 疑难解答——椭圆长轴尺寸一定要大于短轴尺寸吗?206
5.5.4 中心点方式——绘制绘制长轴为100、短轴为60的椭圆206
5.5.5 疑难解答——为什么“中心点方式”绘制椭圆时输入的长轴和短轴参数都是实际尺寸的一半?207
5.6 绘制圆弧207
5.6.1 最简单的画弧方式方式——三点208
5.6.2 疑难解答——圆弧的3个点位于特定位置时如何使用三点方式绘制?208
5.6.3 最常用的画弧方式——起点、圆心209
5.6.4 疑难解答——利用“起点、圆心”方式绘制圆弧时如何确定起点的圆心位置?210
5.6.5 最常用的画弧方式——起点、端点211
5.6.6 最常用的画弧方式——圆心、起点213
5.7 综合实例——绘制手柄214
5.7.1 绘图思路215
5.7.2 绘图步骤215
5.8 综合自测220
5.8.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220
5.8.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螺栓平面图221
5.8.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轴平面图221
第6章 编辑基本图形222
6.1 修剪图线223
6.1.1 了解图线的相交状态——实际相交与延伸线相交224
6.1.2 实际相交线的修剪225
6.1.3 疑难解答——什么是修剪边界?226
6.1.4 疑难解答——修剪图形时单击位置如何确定?226
6.1.5 疑难解答——如何修剪两条图线之间的图线?226
6.1.6 疑难解答——如何使用一条边界修剪两条图线?227
6.1.7 隐合交点图线的修剪228
6.1.8 疑难解答——隐合交点图线的修剪边界如何确定?229
6.1.9 实例——绘制垫片229
6.2 延伸图线232
6.2.1 延伸——使图线实际相交232
6.2.2 延伸——使图线的延伸线相交233
6.2.3 实例——创建栏杆234
6.3 拉长图线235
6.3.1 增加尺寸拉长——增量236
6.3.2 疑难解答——能否通过【增量】缩短图线?237
6.3.3 实例——创建垫片中心线238
6.3.4 总长度的百分数——【百分数】拉长241
6.3.5 疑难解答——【百分数】拉长图线时百分数值如何设置?242
6.3.6 总长度——【全部】拉长243
6.3.7 疑难解答——【百分数】拉长与【全部】拉长有什么区别?243
6.3.8 任意长度——【动态】拉长244
6.4 拉伸图形245
6.4.1 拉伸——将矩形拉伸为长方形245
6.4.2 疑难解答——什么是影响拉伸结果的关键因素?246
6.4.3 疑难解答——拉伸对象时可否使用点选方式选择对象?247
6.4.4 实例——创建双人沙发247
6.5 打断图线249
6.5.1 实例——从200mm线段中删除长度为50mm的线段249
6.5.2 疑难解答——如何在图线的中间位置删除一段图线?250
6.5.3 疑难解答——操作中常用到的【自】的作用是什么?251
6.5.4 实例——在建筑墙体轴线网上创建门洞和窗洞251
6.6 图线的倒角处理254
6.6.1 实例——通过【距离】创建图线倒角255
6.6.2 疑难解答——距离倒角时,第1个倒角距离与第2个倒角距离是否一定要相同?256
6.6.3 疑难解答——能否对非平行切不相交的图线进行倒角?256
6.6.4 疑难解答——能否对十字相交的图线进行倒角?257
6.6.5 疑难解答——距离倒角值能否为负值或0 ?257
6.6.6 实例——创建键257
6.6.7 实例——通过【角度】创建图形倒角259
6.6.8 实例——创建销259
6.6.9 实例——通过【多段线】创建矩形倒角261
6.7 图线的圆角处理262
6.7.1 实例——创建图线圆角263
6.7.2 圆角操作的模式——修剪264
6.7.3 相邻角的同时处理——“多段线”圆角265
6.7.4 多个角的同时处理——“多个”圆角266
6.7.5 疑难解答——如何判断一个图线是否是多段线?267
6.7.6 疑难解答——能否将非多段线转换为多段线?268
6.7.7 疑难解答——圆角处理平行线时需要设置圆角半径吗?268
6.7.8 疑难解答——如何将“不修剪”效果编辑为“修剪”效果?268
6.8 综合实例——绘制阀盖零件主视图269
6.8.1 绘图思路269
6.8.2 绘制阀盖零件主视图270
6.9 综合自测274
6.9.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274
6.9.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垫片平面图275
6.9.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拨叉轮平面图275
第7章 创建复合图形276
7.1 偏移277
7.1.1 距离偏移——创建同心圆278
7.1.2 疑难解答——能否对其他图形进行偏移?279
7.1.3 疑难解答——偏移时是对源图线进行偏移,还是对偏移后的图线进行偏移?279
7.1.4 疑难解答——如何对源图线偏移达到等距排列的偏移效果?279
7.1.5 定点偏移——偏移直径以创建圆的切线280
7.1.6 疑难解答——为什么定点偏移时不用输入偏移距离?281
7.1.7 “图层”偏移——通过图层偏移创建图形中心线281
7.1.8 疑难解答——图层设置错误时怎么解决?283
7.1.9 删除偏移——快速创建圆的直径283
7.1.10 实例——创建支撑臂俯视图284
7.2 复制288
7.2.1 获取多个图形的最佳方法——复制288
7.2.2 实例——复制间距为100mm的多个多边形对象289
7.2.3 疑难解答——复制距离与实际输入距离值为何不同?290
7.2.4 疑难解答——复制时如何知道图形本身的尺寸?290
7.2.5 疑难解答——有没有更简便的精确复制图形的方法?290
7.2.6 疑难解答——复制图形时的捕捉点有要求吗?291
7.2.7 实例——通过复制完善机械零件图291
7.2.8 疑难解答——实例操作中输入的参数是什么参数?怎么得到的?292
7.2.9 疑难解答——参数中的“@”表示什么意思?292
7.3 旋转293
7.3.1 旋转——创建-30°角放置的矩形293
7.3.2 疑难解答——旋转角度对旋转方向有影响吗?294
7.3.3 疑难解答——不输入角度能否对图形进行精确旋转?294
7.3.4 复制——通过旋转创建另一个对象295
7.3.5 疑难解答——能否通过旋转创建多个相同对象?296
7.3.6 参照——未知角度旋转对象296
7.3.7 实例——布置室内平面椅297
7.4 镜像299
7.4.1 镜像——创建相对位置的图形300
7.4.2 疑难解答——如何使镜像后的图形与源图形保持一定的距离?301
7.4.3 疑难解答——实例中镜像轴的两个坐标是如何得到的?301
7.4.4 疑难解答——镜像中如何删除源对象?301
7.4.5 实例——镜像创建建筑平面图302
7.5 矩形阵列303
7.5.1 实例——矩形阵列创建多个图形对象304
7.5.2 疑难解答——为什么在创建矩形阵列的过程中输入的间距值与实际值不同?304
7.5.3 疑难解答——如何通过矩形阵列创建单行或单列对象?305
7.5.4 实例——创建矮柜立面图305
7.6 极轴阵列307
7.6.1 实例——极轴阵列创建圆桌椅子307
7.6.2 疑难解答——如何找到“极轴阵列”按钮?308
7.6.3 疑难解答——如何通过极轴阵列创建不同数目的对象?308
7.6.4 疑难解答——如何创建任意填充角度的阵列效果?308
7.6.5 疑难解答——如何避免极轴阵列中对象重叠?309
7.6.6 实例——创建地板拼花图310
7.7 路径阵列311
7.7.1 定数等分——沿路径创建阵列对象311
7.7.2 疑难解答——如何找到“路径阵列”按钮?312
7.7.3 疑难解答——如何避免路径阵列中出现的随意效果?312
7.7.4 定距等分——沿路径创建距离相同的阵列对象313
7.7.5 实例——快速布置拱形桥栏杆314
7.8 缩放315
7.8.1 比例——将矩形放大两倍316
7.8.2 参照——参照其他图形缩放源对象316
7.8.3 复制——通过缩放创建另一个对象317
7.8.4 疑难解答——如何通过参照缩放复制图形对象?318
7.9 综合实例——根据零件主视图绘制零件俯视图319
7.9.1 绘图思路319
7.9.2 绘图步骤320
7.10 综合自测325
7.10.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325
7.10.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轴承剖视图325
7.10.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泵盖俯视图和左视图326
第8章 创建特殊图形327
8.1 定义边界328
8.1.1 定义边界——从零件图中定义边界329
8.1.2 疑难解答——为什么定义边界后边界无变化?329
8.1.3 实例——创建齿轮截面图形330
8.1.4 疑难解答——能否在非闭合区域内定义边界?332
8.1.5 疑难解答——为什么定义的边界是一个整体?如何单独编辑边界的各元素?332
8.2 转换面域332
8.2.1 转换面域——从齿轮截面图中创建实体模型333
8.2.2 疑难解答——如何查看创建的面域?333
8.2.3 实例——创建椭圆压板表面模型334
8.3 图案填充337
8.3.1 预定义——向图形中填充系统预设图案338
8.3.2 认识预定义图案与设置338
8.3.3 实例——完善支撑臂俯视图340
8.3.4 系统预设的另一种特殊图案——用户定义图案342
8.3.5 实例——填充建筑平面图地面材质343
8.3.6 填充的另一种图案——渐变色346
8.3.7 图案填充的完善——孤岛检测与其他设置347
8.4 夹点编辑350
8.4.1 复制——通过夹点创建多个图形对象351
8.4.2 移动——通过夹点调整图形位置352
8.4.3 旋转——通过夹点旋转图形对象352
8.4.4 旋转复制——通过夹点旋转复制图形对象353
8.4.5 缩放——通过夹点缩放图形对象353
8.4.6 缩放复制——通过夹点缩放复制图形对象354
8.4.7 镜像——通过夹点镜像图形对象355
8.4.8 镜像复制——通过夹点镜像复制图形对象355
8.4.9 实例——绘制广场地面拼花356
8.5 综合实例——根据零件俯视图绘制零件主视图361
8.5.1 绘图思路361
8.5.2 绘图步骤362
8.6 综合自测368
8.6.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368
8.6.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短轴机械零件俯视图369
8.6.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短轴机械零件局部剖视图369
第9章 创建、管理与应用图形资源370
9.1 图块371
9.1.1 内部块——将单人沙发创建为内部块372
9.1.2 疑难解答——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图块文件?373
9.1.3 应用内部图块资源——插入373
9.1.4 疑难解答——如何按照特定角度插入图块文件?374
9.1.5 使块用途更广泛——外部块374
9.1.6 疑难解答——能否将图形直接创建为外部块?375
9.1.7 实例——为建筑墙体平面图插入单开门376
9.2 属性380
9.2.1 定义属性——创建标记为X的属性380
9.2.2 疑难解答——如何修改属性的标记、默认值等参数?381
9.2.3 编辑属性——定义属性块382
9.2.4 疑难解答——如何编辑属性块的特性?383
9.2.5 实例——标注别墅立面图轴标号384
9.3 查看、管理与共享图块资源387
9.3.1 管理图块资源的工具——设计中心388
9.3.2 在【设计中心】窗口查看图块资源391
9.3.3 共享图形资源——向绘图窗口插入“双人床”图块392
9.3.4 应用图块资源的另一个工具——工具选项板393
9.3.5 使用【工具选项板】应用图块资源395
9.4 综合实例——布置建筑平面图室内用具396
9.4.1 绘图思路396
9.4.2 使用【插入】命令布置客厅室内用具397
9.4.3 使用【设计中心】窗口布置主卧室内用具399
9.4.4 使用【工具选项板】面板布置书房室内用具400
9.4.5 布置其他房间用具401
9.4.6 绘制橱柜并完善厨房操作台402
9.5 综合自测403
9.5.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403
9.5.2 软件操作入门——绘制浴缸平面图404
9.5.3 应用技能提升——创建并插入图块文件404
第10章 图形的尺寸标注与编辑405
10.1 尺寸标注及其方法406
10.1.1 尺寸标注及其重要性407
10.1.2 标注尺寸的方法——标注矩形长宽尺寸和圆的半径尺寸407
10.2 新建标注样式408
10.2.1 标注前的首要操作——新建标注样式409
10.2.2 疑难解答——如何修改新建的标注样式?411
10.2.3 疑难解答——什么是临时替代值?如何使用当前标注样式的临时替代值?411
10.2.4 疑难解答——什么是“比较”?它有何作用?412
10.3 设置标注样式413
10.3.1 标注中的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线”设置414
10.3.2 疑难解答——“Bylayer”与“ByBock”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区别?415
10.3.3 标注中的符号——“符号和箭头”设置415
10.3.4 标注内容的外观与位置——“文字”设置417
10.3.5 标注内容的大小与位置——“调整”设置419
10.3.6 标注的精度——“主单位”设置420
10.3.7 标注内容的换算单位——“换算单位”设置421
10.3.8 公差标注——“公差”设置422
10.3.9 设置当前标注样式422
10.3.10 实例——设置建筑工程图标注样式423
10.4 标注基本尺寸426
10.4.1 最常用的标注——“线性”标注427
10.4.2 疑难解答——线性标注时如何手动输入标注内容?428
10.4.3 疑难解答——如何在尺寸标注中添加文字说明?429
10.4.4 疑难解答——如何标注内容的角度?429
10.4.5 标注倾斜图线的尺寸——“对齐”标注430
10.4.6 标注点——“坐标”标注431
10.4.7 标注圆弧尺寸——“弧长”标注432
10.4.8 标注角度——“角度”标注433
10.4.9 标注圆图形——“半径”和“直径”433
10.5 其他标注技能434
10.5.1 在现有尺寸基础上快速标注其他尺寸——“基线”标注435
10.5.2 疑难解答——没有基准尺寸时如何标注基线尺寸435
10.5.3 疑难解答——标注基线尺寸时选择的尺寸界线有什么要求?436
10.5.4 在现有尺寸基础上快速标注连续尺寸——“连续”标注436
10.5.5 真正的快速标注——快速标注437
10.5.6 其他快速标注方法438
10.5.7 实例——标注直齿轮零件图尺寸440
10.6 标注公差443
10.6.1 【形位公差】的标注内容和方法444
10.6.2 实例——标注直齿轮零件图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445
10.7 尺寸标注的编辑与修改448
10.7.1 将尺寸线与标注对象相交的位置打断——打断标注448
10.7.2 修改尺寸标注——编辑标注449
10.7.3 调整尺寸标注的间距——等距标注450
10.7.4 疑难解答——如何按照特定距离调整尺寸标注的间距?451
10.7.5 美化尺寸标注内容——编辑标注文字452
10.8 综合实例——标注建筑墙体平面图尺寸453
10.8.1 绘图思路453
10.8.2 绘图步骤454
10.9 综合自测458
10.9.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458
10.9.2 软件操作入门——标注机械零件图尺寸459
10.9.3 应用技能提升——标注机械零件图尺寸与公差459
第11章 图形的文字注释与表格460
11.1 文字注释的类型与文字样式461
11.1.1 了解文字注释的类型462
11.1.2 标注文字注释前的首要操作——新建文字样式462
11.2 单行文字464
11.2.1 创建单行文字464
11.2.2 疑难解答——如何选择文字样式创建单行文字?465
11.2.3 疑难解答——使用【单行】文字命令如何创建多行文字?465
11.2.4 疑难解答——为什么命令行没有出现文字高度的提示?466
11.2.5 了解单行文字的对正466
11.2.6 单行文字的编辑——编辑文字467
11.2.7 实例——标注建筑墙体平面图房间功能469
11.3 多行文字471
11.3.1 创建多行文字471
11.3.2 【文字格式】编辑器详解472
11.3.3 编辑多行文字475
11.3.4 实例——标注零件技术要求与明细477
11.4 引线标注481
11.4.1 创建快速引线注释481
11.4.2 快速引线的设置482
11.4.3 创建多重引线485
11.4.4 实例——编写组装零件图部件序号487
11.5 创建与填充表格489
11.5.1 创建并填充表格489
11.5.2 【插入表格】对话框的选项设置491
11.5.3 实例——完善零件图技术要求与明细491
11.6 信息查询494
11.6.1 获取图形信息——查询面积495
11.6.2 完善建筑平面图——标注房屋面积496
11.6.3 获取墙体长度——查询距离498
11.6.4 快速获取圆的信息——查询“半径”499
11.6.5 查询角度500
11.6.6 获取图形更多信息——“列表”查询500
11.7 综合实例——标注定位盘尺寸、公差与技术要求501
11.7.1 标注定位盘尺寸与公差501
11.7.2 标注定位盘形位公差与基面代号505
11.7.3 标注定位盘粗糙度和技术要求508
11.8 综合自测511
11.8.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511
11.8.2 软件操作入门——标注机械零件图技术要求512
11.8.3 应用技能提升——标注建筑平面图房间功能与面积513
第12章 AutoCAD三维设计基础与基本模型的创建514
12.1 三维模型及其查看515
12.1.1 认识三维模型516
12.1.2 使用【视点】和【视点预设】命令查看三维模型516
12.1.3 使用【动态观察】命令查看三维模型518
12.2 三维视图的切换520
12.2.1 切换标准视图520
12.2.2 切换平面视图521
12.2.3 使用ViewCube切换视图522
12.3 视口的创建与分割523
12.3.1 通过菜单分割视口523
12.3.2 通过对话框分割视口525
12.4 三维模型的视觉样式526
12.4.1 设置模型的视觉样式527
12.4.2 管理视觉样式530
12.5 为三维模型设置材质并渲染531
12.5.1 实例——为插秧轴三维模型指定金属材质531
12.5.2 实例——快速渲染插秧轴三维模型532
12.6 三维设计中的坐标系533
12.6.1 设置UCS坐标系534
12.6.2 UCS坐标系的管理535
12.7 三维基本模型的创建537
12.7.1 了解相关系统变量538
12.7.2 实例——创建多段体538
12.7.3 实例—创建长方体539
12.7.4 实例——创建楔体540
12.7.5 实例——创建球体540
12.7.6 实例——创建圆柱体541
12.7.7 实例——创建圆环体542
12.7.8 实例——创建圆锥体542
12.7.9 实例——创建棱锥体543
12.8 综合实例——创建传动轴零件三维模型544
12.8.1 绘图思路544
12.8.2 绘图步骤545
12.8.3 自己动手548
12.9 综合自测550
12.9.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550
12.9.2 软件操作入门——根据平面图创建短轴三维模型550
第13章 三维模型的其他创建技能与基本操作551
13.1 三维模型的布尔运算552
13.1.1 实例——并集运算553
13.1.2 实例——差集运算554
13.1.3 实例——交集运算555
13.1.4 实例——完善传动轴三维模型555
13.2 三维模型的操作558
13.2.1 调整三维模型的位置——三维移动559
13.2.2 调整三维模型的角度——三维旋转560
13.2.3 使三维模型对齐——三维对齐561
13.2.4 创建结构对称的三维模型——三维镜像562
13.2.5 疑难解答——什么是三维镜像平面?三维镜像平面有几种类型.?563
13.2.6 疑难解答——哪些对象可以作为三维镜像平面?563
13.2.7 疑难解答——三维镜像平面中的【最近的】选项有何作用?564
13.2.8 疑难解答——三维镜像平面中的【Z轴】选项有何作用?565
13.2.9 实例——完善线盘零件三维模型566
13.2.10 实例——完善圆盘零件三维模型568
13.3 三维模型的其他创建方法569
13.3.1 实例——通过拉伸创建扳钳三维实体模型570
13.3.2 疑难解答——拉伸创建三维模型时为何要先创建边界?571
13.3.3 拉伸创建三维曲面模型572
13.3.4 沿角度拉伸创建三维模型573
13.3.5 沿某方向拉伸创建三维模型573
13.3.6 沿路径拉伸创建三维模型574
13.3.7 旋转——建传动轴三维实体模型575
13.3.8 剖切——创建传功轴三维剖视图576
13.3.9 扫掠——创建弹簧三维模型577
13.3.10 抽壳——创建壳体模型578
13.4 创建网格模型580
13.4.1 旋转网格—创建机械零件网格模型580
13.4.2 疑难解答——旋转轨迹线与旋转轴有特殊要求吗?581
13.4.3 平移网格——创建六边形柱体网格模型581
13.4.4 直纹网格——创建六边形棱锥体网格模型582
13.4.5 边界网格——创建六边形棱锥体曲面模型583
13.5 综合实例——创建支座零件三维模型584
13.5.1 绘图思路584
13.5.2 创建支座底座面模型584
13.5.3 创建支座肋板与圆柱体模型588
13.5.4 创建支座凸台模型592
13.6 综合自测595
13.6.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595
13.6.2 软件操作入门——创建手柄零件三维模型595
13.6.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机械零件三维模型596
第14章 编辑三维模型与创建轴测图597
14.1 实体模型的编辑与细化598
14.1.1 倒角实体边599
14.1.2 疑难解答——如何倒角模型背面的边600
14.1.3 疑难解答—倒角时倒角距离值是否必须一致600
14.1.4 圆角实体边600
14.1.5 压印边601
14.1.6 拉伸实体面603
14.2 曲面模型的编辑与细化604
14.2.1 曲面的圆角处理605
14.2.2 修剪曲面606
14.2.3 修补曲面607
14.2.4 偏移曲面608
14.3 网格模型的编辑与细化608
14.3.1 拉伸网格面609
14.3.2 分割与合并网格面610
14.3.3 提高与降低网格平滑度611
14.3.4 优化网格模型612
14.4 绘制轴测图612
14.4.1 设置轴测图绘图环境与切换轴测面613
14.4.2 实例——在轴测图绘图模式下绘制直线614
14.4.3 实例——在轴测图绘图模式下绘制圆619
14.4.4 实例——在轴测图绘图模式下书写文本620
14.4.5 实例——为轴测图标注尺寸623
14.5 综合实例——绘制圆形把手零件轴测图与轴测剖视图626
14.5.1 绘图思路627
14.5.2 绘制圆形把手轴测图627
14.5.3 绘制圆心把手轴测剖视图632
14.6 综合自测637
14.6.1 软件知识检验——选择题637
14.6.2 软件操作入门——根据二视图绘制轴测图638
14.6.3 应用技能提升——绘制复杂机械零件轴测图638
第15章 AutoCAD设计图的输出639
15.1 设置打印环境640
15.1.1 添加绘图仪640
15.1.2 定义打印图纸尺寸641
15.1.3 添加打印样式表642
15.1.4 设置打印页面643
15.1.5 其他设置644
15.2 综合实例——打印图形645
15.2.1 快速打印机械零件图645
15.2.2 精确打印建筑平面图648
15.2.3 多视口打印机械零件三维模型650
第16章 AutoCAD建筑设计基础653
16.1 认识建筑设计图654
16.1.1 平面图654
16.1.2 立面图655
16.1.3 剖面图655
16.1.4 详图657
16.2 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绘图程序657
16.2.1 建筑设计的内容657
16.2.2 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658
16.3 建筑设计图的绘图原理与方法658
16.4 建筑设计图的绘图规范659
16.4.1 图纸660
16.4.2 标题栏与会签栏661
16.4.3 比例662
16.4.4 图线662
16.4.5 定位轴线663
16.4.6 尺寸、标高、图名663
16.4.7 字体与符号664
16.4.8 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665
16.4.9 指北针及风向频率玫瑰图665
16.4.10 图例及代号666
16.5 综合实例——制作建筑设计图样板文件666
16.5.1 设置建筑工程样板绘图环境667
16.5.2 设置建筑工程样板文件的图层及其特性668
16.5.3 设置建筑工程样板文件的绘图样式671
16.5.4 绘制建筑工程样板文件的图纸边框677
16.5.5 绘制建筑工程样板文件中的常用符号681
16.5.6 建筑工程样板文件的页面布局684
第17章 AutoCAD建筑设计687
17.1 关于建筑设计的三大图纸688
17.1.1 建筑平面图的用途、表达内容与绘图流程688
17.1.2 建筑立面图的用途与表达内容693
17.2 综合实例——绘制住宅楼建筑平面图701
17.2.1 绘制住宅楼平面图墙体定位线702
17.2.2 在定位轴线上创建门洞和窗洞703
17.2.3 绘制住宅楼主次墙线704
17.2.4 编辑住宅楼主次墙线705
17.2.5 绘制住宅楼窗线与阳台706
17.2.6 插入单开门与推拉门707
17.2.7 插入楼梯与卫生间设施708
17.2.8 标注住宅楼平面图房间功能709
17.2.9 标注住宅楼平面图房间面积711
17.2.10 标注住宅楼施工尺寸712
17.2.11 标注住宅楼墙体序号714
17.3 综合实例——绘制住宅楼建筑立面图715
17.3.1 绘制住宅楼负一层立面图716
17.3.2 绘制住宅楼首层立面图719
17.3.3 绘制住宅楼二层立面图720
17.3.4 绘制住宅楼标准层立面图722
17.3.5 绘制住宅楼顶层立面图724
17.3.6 标注住宅楼立面图尺寸727
17.3.7 标注住宅楼立面图标高与轴线编号727
17.3.8 标注住宅楼外墙面材质728
17.4 综合实例——绘制住宅楼侧立面图729
17.4.1 绘制住宅楼侧立面图负一层729
17.4.2 绘制住宅楼侧立面图首层与二层730
17.4.3 绘制住宅楼侧立面标准层730
17.4.4 绘制住宅楼侧立面顶层731
17.4.5 标注住宅楼侧立面图尺寸、标高与墙面材质732
第18章 绘制室内装饰装潢设计图733
18.1 室内装饰装潢设计基础知识735
18.1.1 室内设计的类型与原则735
18.1.2 了解室内设计的具体内容737
18.1.3 认识室内设计图纸739
18.1.4 室内设计图规范要求741
18.2 综合实例——绘制普通住宅室内平面布置图743
18.2.1 平面布置图的绘图流程744
18.2.2 绘制普通住宅家具布置图745
18.2.3 绘制普通住宅地面材质图749
18.2.4 标注普通住宅平面布置图文字注释754
18.2.5 标注普通住宅平面布置图尺寸与投影符号756
18.3 综合实例——绘制普通住宅室内装修吊顶图760
18.3.1 吊顶图的绘图流程761
18.3.2 绘制普通住宅吊顶轮廓图762
18.3.3 绘制普通住宅吊顶造型图765
18.3.4 绘制普通住宅吊顶灯具图770
18.3.5 标注普通住宅室内装饰吊顶图尺寸与文字注释774
18.4 综合实例——绘制普通住宅室内装修立面图775
18.4.1 室内装饰立面图的形成与表达内容776
18.4.2 绘制客厅与餐厅B向立面图777
18.4.3 绘制主卧B向立面图783
第19章 绘制机械零件图790
19.1 机械零件图绘图基础791
19.1.1 机械零件图的表达内容791
19.1.2 机械零件视图的类型794
19.1.3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原则与绘图步骤795
19.2 综合实例——绘制机械零件三视图796
19.2.1 绘制机械零件左视图797
19.2.2 绘制机械零件主视图800
19.2.3 绘制机械零件俯视图803
19.2.4 标注机械零件图尺寸805
19.2.5 标注机械零件图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809
19.2.6 标注粗糙度、基面代号与技术要求813
19.3 综合实例——绘制机械零件三维模型与轴测图818
19.3.1 绘制机械零件三维模型与三维剖视图819
19.3.2 绘制机械零件西南轴测图826
19.3.3 绘制机械零件东北轴测图831
附录1 综合自测参考答案835
附录2 命令功能键和快捷键速查表841